(註:內容來源於背包旅行,無商用,僅做分享使用,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以前,
我們總愛說來日方長,
卻不知現實中更多的情況是,
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2019年的最後幾天,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正式宣布:
長江白鱘已於2005-2010年間 滅絕。
白鱘
中國特有物種,
長江中的「活化石」,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這種體態龐大的遠古魚類,
曾與恐龍為鄰,
在長達1.5億年的漫長年月裡,
遊過了白堊紀,
在恐龍大滅絕中倖存;
它遊入了不朽的《詩經》和中國民謠、傳說裡,
只是誰也沒想到,
曾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水中老虎」,
卻沒能遊過2020年。
滅絕是一個沉重的詞
儘管人們小心翼翼
但依舊不能阻擋它的腳步
去年
全球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接受安樂死;
世界上每15分鐘就有一頭大象正在消失;
中華穿山甲6年前就被定為「極危」;
2019年年末長江白鱘滅絕
......
一種又一種可愛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
還沒有機會親眼看看它,
它就成為了時代的
一個印記
一張照片
一段影像
......
白犀牛(功能性滅絕)
它們長得一點都不美,
但卻有著人類眼中價值連城的寶貝,
黑心的商販把白犀牛角的價格炒破天際,
每公斤能賣40萬-47萬人民幣。
自上世紀末以來,
這個物種一直被人類獵殺,
短短100餘年,
這個延續了550萬年的強大巨獸家族,
就這樣無辜地走向了滅亡。
2018年3月19日,
地球上的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
45歲的「蘇丹」,
孤獨和長期的圈養讓它病痛纏身,
身體機能急劇衰退,
在飽受痛苦後,
以安樂死的方式在肯亞離世。
目前
世界上剩下的兩頭北方白犀都是雌性,
北方白犀這個物種已經功能性滅絕,
儘管科學家們想通過試管受精的方式,
來創造物種重生的奇蹟
但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高,
每個人心裡都明白。
野生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已滅絕)
與白犀牛蘇丹不一樣,
「漂亮」兩個字害了它們。
灰藍色的羽毛亮麗有光澤,
就像傳說中的藍精靈,
不僅這身顏色看起來真的很漂亮,
而且這些小傢伙說話超好聽,
這種小藍金剛鸚鵡價格,
黑市上能賣到上萬到幾十萬一只。
以至於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人類曾一度對它們進行大規模捉捕
再加上對森林不顧後果的亂砍濫伐,
讓藍鸚鵡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遭到了嚴重破壞…..
直到2000年左右,
世界上最後一隻野生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徹底消失蹤跡。
紐芬蘭白狼(已滅絕)
白狼擁有美麗的白毛和柔美的身段,
有人加以詩意的想像稱之為"夢幻之狼"。
這些長達兩米重逾70公斤,
令人望而生畏的巨狼卻十分痴情,
總是成雙成對廝守,
終生相親相愛。
白狼聰明堅韌,晝伏夜出,
茫茫冰雪完全掩蓋了他們的行蹤,
獵殺頗為不易。
但隨著移民的不斷湧入,
白狼被追趕得走投無路,
不久便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直到1911年,
這種美麗而脆弱的動物悄無聲息地滅絕了。
珊瑚裸尾鼠(已滅絕)
2019年2月21日,
澳大利亞政府宣布,
該國特有物種珊瑚裸尾鼠已經滅絕。
這些裸尾鼠們,
是第一批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受害者。
生活在Bramble Cay島上的珊瑚裸尾鼠,
生活空間非常有限,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溫度變暖,
海平面的上升,
使得它們的棲息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無法在這顆星球繁衍生活。
這些裸尾鼠們是第一個,
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遭受如此命運的物種。
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
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當中
有很大一部分正在承受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壓力。
未來幾個世紀,
氣候和人類的活動有可能會毀掉
三百多種哺乳類動物和鳥類。
庇里牛斯山羊(已滅絕)
庇里牛斯山羊的角別具一格,
雄性的角最長可達1.4米,
像兩把彎刀倒長在羊頭上,
威風凜凜。
它是典型高山動物,
喜歡成群棲息荒裸無樹的巖坡上,
善於奔跑跳躍在懸崖峭壁間,
甚至能從容不迫的爬上峭壁,
使來敵無可奈何。
但即使自我保護的本領很高,
也抵不住過度狩獵造成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再加上庇里牛斯山羊繁殖率低,
每胎只產1仔,
數量更是越來越少。
袋狼(已滅絕)
或許你沒聽過它的名字
但袋狼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象徵,
州徽上的兩隻動物就是它,
黃澄澄的十分醒目。
袋狼和袋鼠一樣有著神奇的育兒袋,
和其他有袋動物一樣,
它們產下不成熟的幼獸,
然後放在育兒袋中發育成長。
在當時的塔斯馬尼亞島,
因為被懷疑是襲擊羊群的元兇,
袋狼遭到牧民的痛恨。
當地甚至制定了獎賞制度
來鼓勵人們對袋狼進行捕,
在賞金捕獵期間,
至少有2000隻袋狼遭到撲殺。
1933年,
一位牧民把僅剩的一隻活著的袋狼
賣給了霍巴特的博馬裡斯動物園,
三年之後,
當人類意識到要挽救這個面臨絕跡的物種的時候
最後一隻袋狼已經奄奄一息,
在這一天前,
袋狼科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至少2300萬年。
峇里虎(已滅絕)
峇里虎的體型較小但卻霸氣十足,
它曾是印尼峇里島北部熱帶雨林的王者,
有著百獸之王特有的勇猛,
在人類沒有涉足它的領土之前,
它沒有任何天敵。
峇里虎的雨林霸主的地位,
在人類到來之後便不復存在了。
峇里虎不僅皮毛吸引人,
虎骨也常常被用做酒和藥材,
在欲望面前,
人們瘋狂了。
1937年9月27日,
最後一隻雌虎被射殺後,
就再也沒有人親眼看到過
峇里虎威武而矯健的王者身影。
墨西哥灰熊
墨西哥灰熊是熊裡的素食者,
相比於肉類
它們更喜歡青草,種子,野果和吃蜂蜜,
別看平時動作慢吞吞,
只要一有風吹草動,
一有敵情就會迅速逃跑。
這樣蠢萌的灰熊
本來快樂的生活在墨西哥的森林中
但進入20世紀後,
人們開始大量砍伐森林建立農場,牧場。
墨西哥灰熊的家被破壞,
不得已跑到農田偷吃莊稼,
一時間,人們談熊色變。
從一開始的保護農田,
到看到灰熊膽和熊掌的商機,
僅剩下不多的灰熊
又遭到了人類新一輪的捕殺。
到1964年,
墨西哥灰熊終於被人類趕盡殺絕。
世界瀕危動物......
這些物種還未消失,
但早已瀕危,
有些我們連名字都不認識:
歐洲鰉 、高鼻羚羊 、伊比利亞猞猁
雪豹 、鯨頭鸛 、山魈 、金絲猴
白色長尾穿山甲 、海鬣蜥 、非洲象
北非白犀 、雙色獠狨 、河馬 、大熊貓
食猿雕、長鼻猴 、彎角劍羚 、白兀鷲
……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內,
有這樣一座特殊的墓地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在巨大的十字架後,
176塊動物的墓碑以多米諾骨牌的形式排列,
如果墓碑倒下,
意味著這些物種已經成為歷史。
在墓地裡,
有一雙十分引人注意的大手,
大手擋住了一組墓碑,
代表著瀕臨滅絕的物種,
警示著人類保護物種多樣性,保護環境......
如果只能用消失來證明物種的珍貴,
那也未免太可悲。
據說點亮這裡
2020都會脫單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