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晚18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正大集團聯合推出,由央視創造傳媒製作的《正大綜藝·動物來啦》將在央視一套繼續播出。新的一期《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有一塊特殊的墓地:墓碑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墓碑上刻著的是滅絕物種的名字——波蘭野牛、北非獅、海南長臂猿……這是它們存在過的證明,同時也正如設計者所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警示。本期《正大綜藝·動物來啦》,讓我們一同關注瀕危動物,也希望更多人行動起來,不讓影像資料成為動物們最後的「家」。◆ ◆ ◆
人類已知唯一一隻雌斑鱉不幸去世
斑鱉被稱為目前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是龜鱉類中最瀕危的物種之一。2019年,中國已知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蘇州不幸去世,全球已知斑鱉數量由4隻變為僅剩的3隻。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園還剩一隻100歲左右的雄性斑鱉,另兩隻在越南,性別未予證實。2018年11月,《動物來啦》節目組曾來到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園,有幸拍攝到了雌雄斑鱉同框的珍貴畫面。本期節目,我們一同再看看它們,看看這些也許你沒有機會見到、但應該記住的生命。◆ ◆ ◆
因彈弓喪命的白頭硬尾鴨重獲「新生」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裡,收藏了一個白頭硬尾鴨的標本,漂亮的藍嘴、逼真的眼神足以讓人們想像到它生前的美麗與快樂。不過如果你近距離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在它的頭部,嵌有一顆鋼珠。被製作成標本的這隻白頭硬尾鴨叫做「小七」,被志願者發現時,尚未成年的小七的屍體漂浮在蘆葦叢中,一側頭骨被盜獵者用彈弓打碎。致命鋼珠隨著小七的標本一同展示給世人,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反思。本期《動物來啦》,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故事,願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 ◆ ◆
人象衝突如何解決?
我們與動物們共享著藍色地球,但有時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與動物之間也會有所衝突與摩擦。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生活著瀕危動物亞洲象,隨著亞洲象對食物的需求不斷增加,它們開始頻頻闖入人類的居住區域覓食,人象衝突不斷升級。這一矛盾該如何解決?人與動物之間該如何和諧共處?本期《動物來啦》帶你進行更深入的觀察與思考。全國走一走,動物猜猜看,本期《正大綜藝·動物來啦》還來到了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動物觀察員陶劍的帶領下,保護區內摩天嶺保護站站長楊邦富和曾獲「全國最美巡護員」稱號的馬文虎會一起進行大熊貓的野外監測、觀察扭角羚的生活趣事並記錄下「鳥中東北虎」金雕母子互動的珍貴影像。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的那片「滅絕動物公墓」的遠端,有一隻大手在阻擋「多米諾骨牌」繼續倒下。本周日18點檔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讓我們一同關注瀕危動物並一起努力,像大手一般守護脆弱的瀕危動物種群,託起它們的未來。《正大綜藝·動物來啦》
央視綜合頻道 正大集團
聯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