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滅絕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情,從古至今,有無數種動物被自然界所淘汰,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但隨著人類的發展,這種規律被慢慢打破,它們沒有被自然界淘汰,反而滅絕於人手,越來越多的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殺、環境的破壞而走向滅亡……
生物學家發現地球歷史上總共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現象,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恐龍大滅絕,而每一次生物大滅絕對地球生物來說都是滅頂之災,百分之九十的動物都在這五次生物滅絕中徹底消失。如今的地球生物多樣性還算完好,但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口數量不斷增多,為了生存,我們必須開發更多的資源,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當人類佔用了這部分資源後,無疑會和其它動物產生矛盾,在科技的力量下,和人類產生矛盾的這些動物,都變成了歷史,而還有一部分明明可以和人相安無事的物種,卻因為人們為了飽口腹之慾,從而被趕盡殺絕。
第一種動物是曾經生活在北極的大海雀,大海雀有著北極企鵝的稱號,雖然它們和企鵝完全是兩種動物,但由於生存環境類似,兩者在趨同進化的影響下進化出了類似的外表形態和行為習慣。500多年前,歐洲探險家們發現了這些笨拙的大海雀,胖達的身子在它們眼中就是行走的肉塊,一隻大海雀能滿足一個人數天的食物需求,於是人們開始瘋狂獵殺這種動物,用短短百年時間將其種族徹底滅絕,1844年,這種數以千萬記的種族徹底消失在了地球。
第二種動物是北美旅鴿,北美旅鴿在歐洲人未到達北美大陸之前,數量高達50億隻,有人曾形容旅鴿群出行簡直是遮天蔽日,初到北美大陸的人們發現這種動物易於捕殺,味道鮮美,很快就成了人們最喜歡吃的肉食之一。由於旅鴿數量眾多,人們從沒擔心過這種動物又被獵殺完的一天,直到1914年8月1日,最後一隻北美旅鴿在展覽館中停止了呼吸,此刻人們才認識到,數量多達50億隻的動物,從此以後就消失了。
最後一種動物就更可憐了,它們就是斯特拉大海牛,斯特拉大海牛第一次被發現的時候是在1741年的6月,一隊迷失了航向的船隊漂泊到了科曼多爾群島,在這裡他們發現了體型重達一噸的斯特拉大海牛,並把其獵殺當成食物,在找到方向修不好船隻後,他們帶著大海牛巨大的皮毛回到了祖國,並將大海牛的肉宣揚成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美味,商人們如聞到鮮血的鯊魚一般,從四處飛奔到大海牛發現的區域,用短短26年的時間將其捕獵一空,如今,我們只能在博物館中才能看到大海牛曾經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