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5種動物,長江白鱘上榜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出於本能就會尋覓食物。對於吃東西這件事,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為了果腹,然後是追求美味。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人類一直的食譜始終是非常豐盛的,尤其是各種肉類,能嘗試的基本都會嘗試一下。在人類的大肆捕食下,有些動物已經滅絕,小編下面就和大家說說5種因為肉太好吃,深受人類喜愛,以至於「全軍覆沒」的動物。
渡渡鳥,英文名字:Dodo,因為這種鳥不會飛,所以不知道是哪個人類把它抓起來給吃了,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被認定的國鳥,在被人類發現後的短短70年時間裡,已經徹底絕跡,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
大海雀,大海雀是一種不大會飛的水鳥。曾廣泛生活在大西洋的各個島嶼上。由於它們不會飛行、行走緩慢、不怕人類等種種特性,在19世紀初期已遭到人類以獲取肉、蛋和羽毛為目的的大量捕殺。此外也有一些作為博物館標本和私人收藏而被殺害。
中國犀牛,中國犀牛是生長在中國的三種犀牛(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種群統稱,一般體長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噸。早期曾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各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由於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犀牛皮又可以做護甲,所以人類過度開發,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於1922年在中國徹底消失。
斑驢,這種前半身長得像斑馬後半身長得像驢的動物,是斑馬的一個亞種。由於它的肉質鮮美,出肉量高,所以非洲人一直把它當做主要獵食對象。後來歐洲人進入非洲,看中了斑驢美麗的美麗的皮毛,從那之後它們一個一個倒在了獵人冰冷的槍口之下,剝下皮運回歐洲。至此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為了利益大量捕殺斑驢,使得斑驢的數量急劇下降。直到1883年,世界上最後一隻斑驢在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馬吉斯特拉動物園去世,這種動物宣告滅絕。
長江白鱘,這是長江著名的經濟魚類,是中國四大名魚,這個魚很大,最大據說可以達到四五噸。但魚大就麻煩啦,莊子說過: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好吃又大,當然就被吃絕啦,最後一頭野生白鱘於2003年被捕獲。從那之後,再沒有人見過。過度捕撈跟水利設施的幹撓是其滅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