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2020-11-25 澎湃新聞

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2020-01-03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據澎湃新聞報導,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長江白鱘已經滅絕」消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該論文的預校樣於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布。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事實上,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

長江白鱘,中國淡水魚之王

白鱘是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分布極為狹窄,全世界只有我國才有,也被稱作「長江白鱘」。主要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一帶,被譽為「長江中的活化石」,極具學術研究價值,屬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鱘的吻長達到身體的一半,又稱「象魚」,是淡水魚家族中的第一號「巨人」,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700多公斤,其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

白鱘有個明顯的特徵:頭部特長,佔體長的1/3,小個體約佔體長的1/2,布有梅花狀的感覺器——陷器。吻延長,呈劍狀,其腹面具短鬚一對。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頜均具細齒。鰓孔大,鰓膜後緣尖。體表光滑無鱗。棲息於江河中下層,有時進入大型湖泊。白鱘是長江中僅次於中華鱘的大型古老魚類,長可達二三米以上,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白鱘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食物包括魚類、蝦蟹等。

四川漁民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白鱘體型碩大,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科研人員苦苦尋覓未果

白鱘是長江中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其數量十分稀少又極易受傷死亡,研究機構至今未能捕獲到成熟的白鱘雙親進行人工繁殖研究。十年前,2009年,IUCN專家組對長江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但十六年來,長江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

2002年12月11日,一條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珍稀保護動物,白鱘在南京長江下關水域被意外捕獲。這是近十年來世界上發現的惟一一條活體白鱘。被發現的白鱘傷痕累累,生命垂危。為了保住這一稀世國寶,國家農業部指令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搶救,有關專家、漁民和漁政工作人員為此展開了一場特別的救護行動。

科研人員搶救瀕危物種白鱘,圖源:李建軍.白鱘輓歌[J].檢察風雲,2003(05):46-49.

搶救工作一直持續了數月,2003年1月7日晚上,白鱘突然出現異常反應,經過專家們7個多小時的緊急搶救稍微好轉。1月9日凌晨,白鱘再次出現呼吸緩慢等症狀,專家們給白鱘緊急輸氧,搶救5個多小時後,白鱘於上午9時左右突然頭撞水池邊沿,9時半,白鱘因心力衰竭終告不治。所有參加救治大白鱘的科學家垂淚不已,遺憾萬千。

誰也不知道長江水域還有沒有這樣珍貴的大白鱘!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地球上最後的白鱘!

參考資料:

[1] 呂新文,「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未跨入2020年,澎湃新聞,2020-01-03

[2] 李雲,刁曉明,劉建虎,長江上遊白鱘幼魚形態發育和產卵場的調查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7(05):39-42.

[3] 李建軍.白鱘輓歌[J].檢察風雲,2003(05):46-49.

編撰:Bob

審核:黃乘明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由科普中國重新排版編輯

內容來自:科普中國網

關鍵詞 >> 長江白鱘,滅絕,活化石,珍稀動物,國寶,瀕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128)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被滅絕,不可信!只是「可能」和「也許」罷了
    2020年1月2日,對於動物保護者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們看到了一條非常令人悲痛的消息,經過十多年的搜尋,長江白鱘最終被宣告滅絕!什麼是長江白鱘?它是我國長江流域罕見的水生動物,同中華鱘一樣是唯一而且無法複製的。
  • 長江白鱘滅絕,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這一次的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奪走了我們上千名同胞的生命,每次看到死亡人數這個刺眼的數據時,心裡都不由自己痛了一下。而滅絕呢?滅絕大概就是,當你想像到或許上千上萬年之後,我們人類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因為我們所有人,全部都從這個世上消失了那樣,是一種比起死亡更讓人害怕的東西。
  • 白鱘已滅絕!科學家:140種長江魚類三年無法採集到標本
    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說,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是2003年,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專家救助一條白鱘後,給其裝上超聲波追蹤器並放流,但是因為水急灘險,半夜時分,追蹤船不慎觸礁,導致跟丟白鱘。
  • 長江白鱘已滅絕 禁漁十年能改變啥?
    這位以大型瀕危魚類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在接受採訪時,明確地說:這基本上意味著,從此,人類再也見不到長江白鱘。     為什麼十年後才宣布?     危起偉說,據推測長江白鱘滅絕的時間,可能在2005年至2010年之間。之所以十年之後才宣布,是因為這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實際上一些國際專家十多年前就想宣布它滅絕,危起偉堅持說再等一等。
  • 別了,長江白鱘
    人類最後一次見到白鱘,是2003年,跟蹤一條白鱘,希望找到產卵場,開展人工繁殖,但最終跟丟。人工繁殖技術已很成熟,但它未再現身,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2020年到來了,但長江白鱘沒有等到。死因無法確定,危起偉推測,這條白鱘很有可能是與船隻或水壩相撞而受傷。人類最後一次見到長江白鱘,是2003年1月,一條3米多長的白鱘撞進了四川宜賓南溪縣一名漁民的大網,拖著船直入江心激流,差點掀翻漁船。當時參與報導此事的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記者鍾倩回憶,漁民向當地漁政部門報告此事後,當時的農業部緊急從北京調運藥品到成都。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近日,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長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噩耗。雖然這一消息是最近才宣布,但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這兩年就滅絕的。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據他解釋,沒有自然繁殖,又過了該物種自然壽命期限,其間沒有發現任何個體,即可認定物種滅絕。白鱘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中國最後發現白鱘自然繁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可以推斷其已滅絕。「白鱘作為長江一個巨型物種,就像山裡的老虎。白鱘是吃活魚的,以魚為生,長江無魚,那白鱘就很難存活。」危起偉說。
  • 白鱘真的滅絕了嗎?
    綜合這些信息,根據模型,團隊計算出白鱘應該在2005年到2010年就已經滅絕。危起偉說,一個種群,沒有自然繁殖,又已經過了其正常壽命期限,其間沒有任何個體被發現,即可以認定物種滅絕。上一次見到白鱘幼苗,還要追溯到90年代初期。30年來,未發現白鱘有自然繁殖。人們不清楚白鱘的確切壽命,但估計其自然存活時間應該在30年左右。
  • 于康震:我都沒有見過長江白鱘,中華鱘僅靠自然繁殖可能滅絕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稱,他也沒見過長江白鱘。從15年前開始,中國沒再見到白鱘的蹤跡。澎湃新聞(www.thepaer.cn)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7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表示,長江裡寶物很多。
  • 白鱘被宣布滅絕?專家:可能性很大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高寶燕)3日上午,微博熱搜「白鱘滅絕」讓大家心痛不已。曾有長江魚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這是中國長江繼白鱀豚宣告功能性滅絕之後又一特有珍稀物種倒下。危起偉介紹,2019年9月中旬,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評估結果為,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他介紹,對於物種滅絕,國際科學界有嚴格的評判和公布標準。
  • 白鱘真的滅絕了?巡護隊未放棄尋找
    「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首先要宣布它功能性滅絕,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連白鱘的功能性滅絕都沒有宣布,怎麼能說白鱘就一定滅絕了呢?」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
  • 長江白鱘最後次露面,已經是在17年前
    生物的滅絕在演化史上很常見,但是如今因為人類的影響,物種消亡的速度已經超越了自然滅絕的速度,曾有人調查,這個速度是自然的1000倍乃至更多。長江曾是世界上水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但是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模式之下,長江裡的魚數量,還不及上世紀的10%,2003年大年初一,科學家救助了一條長江白鱘,並為了保護它對它進行了跟蹤,但因為船觸礁,最終喪失了白鱘的蹤跡,誰也不會想到,這是人類最後一次見長江白鱘。
  • Qing聽當事人丨不相信白鱘滅絕 長江鱘巡護隊仍在尋找渺茫的線索
    「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首先要宣布它功能性滅絕,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連白鱘的功能性滅絕都沒有宣布,怎麼能說白鱘就一定滅絕了呢?」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他認為這是媒體的炒作,「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
  • 噩耗: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論文原文截圖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專家: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很多 白鱘滅絕只是開頭
    目前,白鱘和中華鱘一樣,尚屬於IUCN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 危起偉稱,長江白鱘滅絕一事是和IUCN經過研究和商討確認過的——2019年9月中旬,IUCN在上海組織過一次專家組評估,確認白鱘滅絕。
  • 未尋到白鱘的那次長江調查,還有140種魚類也未發現,白鱘悲劇不是最後一個
    目前,白鱘和中華鱘一樣,尚屬於IUCN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危起偉稱,長江白鱘滅絕一事是和IUCN經過研究和商討確認過的——2019年9月中旬,IUCN在上海組織過一次專家組評估,確認白鱘滅絕。一位水產學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此前學界確認一個物種滅絕的通行標準是:在該物種最後一次被目擊之後的50年內,再也沒有任何目擊記錄。
  • 長江白鱘滅絕,最後的珍貴視頻曝光
    據澎湃新聞和楚天都市報報導,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沒能進入新的一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種被宣布滅絕。
  • 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白鱘滅絕!長江又一物種消失……
    掌上春城訊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白鱘郵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在長江流域生活的白鱘已經滅絕,大家怎麼看待白鱘的滅絕?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另名為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白鱘魚是一種匙吻鱘魚類,已經存在了1億多年,據了解,白鱘魚是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是僅存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它們的祖先早在上億年前(白堊紀)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