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滅絕,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2020-12-05 八品巡府

維基百科上,在「滅絕動物列表」詞條下有著這樣一句話:

這是一個動態的未完成列表,內容可能隨時出現變動,所以這個列表可能不會完整。

「滅絕」這樣字眼,是比「死亡」還要恐怖的2個字。

這一次的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奪走了我們上千名同胞的生命,每次看到死亡人數這個刺眼的數據時,心裡都不由自己痛了一下。

而滅絕呢?滅絕大概就是,當你想像到或許上千上萬年之後,我們人類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因為我們所有人,全部都從這個世上消失了那樣,是一種比起死亡更讓人害怕的東西。

說起恐龍滅絕,或許我們無動於衷,因為這實在是一件太遙遠太遙遠的事情了。久遠到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或許就不會有我們人類的出現。

說起渡渡鳥滅絕,或許我們依然體會不到這種痛,因為就算當年渡渡鳥真的「死透」了的時候,似乎也沒人在意。

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物種滅絕,長江白鱘的滅絕呢?是否提到長江白鱘,它的滅絕,終於能感受到了一絲的遺憾和惋惜了?

2020年,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

當我們的前腳剛邁過2020年,這個讓舉國人民翹首以盼的一年,結果後腳就收到了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這大概是2020年的第一個壞消息。

我們等到了2020年,但是長江白鱘卻沒有等到。

人類,最後一次見到長江白鱘還是在2003年的時候,此後的17年,就再未見到它的現身了。

2019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說,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中國特有物種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而這個結論其實延遲了10多年。根據這些科學家多年研究的結果,長江白鱘的滅絕時間應在2005-2010年之間。

千斤臘子萬斤象,自此以後,「揚子再無萬斤象」

「千斤臘子萬斤象」,這是在四川地區,當地漁民口口相傳的一句話。「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指的是白鱘。

而如今,中華鱘成為了極為瀕危的物種,白鱘永遠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長江白鱘,是長江中的「活化石」,只存在中國,是一種體態龐大的遠古魚類,在1.5億年漫長的歲月洪荒裡,它與恐龍為鄰,但是最終恐龍滅絕了,白鱘卻從白堊紀一直到活到了公元21世紀,然而,卻因為近現代人類強大的自然改造活動而滅絕了。

白鱘還被人們稱為是「水中老虎」和「淡水魚王」,它的體型非常大,一般體長都為2-3米,體重約150公斤,是曾經橫行在長江流域中的水中霸主,一口就可以吞下七八斤重的草魚。

但是,由於人類此前頻繁的一些活動,比如過度捕捉白鱘、修築大壩、航道整治等,導致白鱘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白鱘分布區域逐漸縮小,白鱘的產量逐年減少,個體也越來越小。

如今的局面卻是,大江東去浪淘盡,揚子再無萬斤象

我們很多很多人還從未見過白鱘,聽聞已是永別。

除了長江白鱘以外,還有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

如今,對於長江白鱘,就算我們有再多的悔恨也來不及了,造成的遺憾已經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

透過這件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敲響對更多物種保護的警鐘,保護好如今還存活著的那些,不要讓歷史的悲劇一次又一次重演。

除了長江白鱘以外,目前我們國內還存在著很多「水中國寶」正處於九死一生的狀態中。

中華鱘:號稱「長江魚王」、「水中大熊貓」;極度瀕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長江江豚: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極危物種;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2018年7月2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長江江豚減少,僅剩約1012頭。

花鰻鱺:被稱為「鱔王」,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現已難尋蹤跡。

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人類,能夠和眾多的生物一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其實不就是一種幸運嗎?正因為有它們的相伴,才讓我們的世界顯得多姿多彩,鮮花植物,點綴了我們的世界;蟲鳴鳥叫,為我們帶來大自然的歡聲笑語。

我們需要這時間動植物的陪伴,如果未來有哪一天我們把它們都弄丟了,真的會孤獨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2020-01-03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長江白鱘,解密「水中老虎」2020年滅絕原因!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人類發展越先進,古老的生物消失的越快。同是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人類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其他生物消失的進程,如果地球上其他有生物滅絕的話,人類是有責任的。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保護珍貴稀有物種,不只是一句喊口號,更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 長江白鱘已滅絕,可怕的是從2003年起就未見其蹤影!
    2019年的年底,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被全國各大媒體報導,而一篇「很不幸,它們始終沒有熬到2020年」的文章也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刷屏。長江白鱘最終還是沒能挺過2019年,這一消息也讓無數的網友惋惜不已。白鱘的體型非常龐大,據說可以長到上萬斤,塊頭很大,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之一,也被人們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所以可知,人類在差不多10年前就已經失去了這個物種。危起偉曾經拍攝到的長江白鱘▽圖片來源:楚天都市報長江白鱘是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古代魚類之一,在我們生活的世代走向滅絕,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應該讓人深思的事。消息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表達了惋惜和悲慟: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 在長江流域生活的白鱘已經滅絕,大家怎麼看待白鱘的滅絕?
    #長江白鱘滅絕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白鱘魚是一種匙吻鱘魚類,已經存在了1億多年,據了解,白鱘魚是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是僅存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它們的祖先早在上億年前(白堊紀)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 「中國淡水魚王」長江白鱘滅絕,意味著什麼?
    來自長江的「中國淡水魚王」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一下子成為今年初最揪心的報導之一。美麗又奇特的長江白鱘,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新聞報導我國珍稀動物,都驚訝又心疼!長江白鱘稱作中華匙吻鱘,名為中國劍魚,又俗稱為象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
  • 長江白鱘滅絕!科學家是如何定義物種滅絕的?
    白鱘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屬於兇猛的大型魚類,因此又被稱為「淡水魚之王」或「水中老虎」。白鱘一般體長3.5米,秉志教授曾經記載,南京曾經捕撈過一尾體長超過7米,體重900公斤的不確定記錄。四川漁民中也一直流傳著「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黃排(胭脂魚)大了不像樣」的說法。
  • 央視:長江禁漁 願不再響起白鱘滅絕的輓歌
    該論文通訊作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得出這一判斷的基本依據就是,「我們收集了幾方面的數據和考察結果,根據長江白鱘的年齡、生活特點、分布範圍等,特別是它的分布範圍裡的誤捕的一些記錄和細節。綜合起來通過數據模型的方式,推斷它衰退的進程。衰退到一定程度了,根據模型設定的一些參數,有功能性滅絕、野外滅絕、滅絕。
  • 長江白鱘:熬過白堊紀,熬不過人類
    譬如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長江鰣魚還有最近滅絕的長江白鱘。人們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是在2003年的大年初一。那時,科學家救助了一條長江白鱘並對它進行了跟蹤。卻因為船觸礁而失去了白鱘的電波信號。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女神」白暨豚,也已經功能性滅絕
    2020年1月2日,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因為其體型大,味道鮮美,所以被人類大肆捕撈。長江白鱘從未被養殖成功,也沒有留下標本,只有一張紀念郵票證明她曾經來過。海豚是有靈性的,他們的智力如同人類的小孩子。淇淇太孤獨了,於是劉仁俊等人打算為淇淇尋找一個伴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淇淇的精神問題,也是為了成功繁殖白暨豚。打撈過程辛苦異常,白暨豚的數量不僅僅少,其叫聲還和江豚類似。終於在不懈的努力之下,捕撈隊捕獲的雌性白暨豚中的一隻「珍珍」與淇淇見面了。
  • 人類究竟對大自然做了什麼?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被宣布滅絕
    白鰭豚也是長江流域的特產,僅生活在長江中下遊水系,是一種小型淡水鯨。化石證據表明,白鰭豚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在長江出現,所以也有「水中大熊貓」之稱。20世紀以來,因為受人類活動侵害白鰭豚的數量銳減,自2002年唯一一條人工飼養的白鰭豚「淇淇」死後就再也沒有關於白鰭豚的活體記錄。白鰭豚生性膽小,一般會遠離船隻,人類很難接近。
  • 別了,長江白鱘
    2019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的一篇論文說,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中國特有物種長江白鱘已經滅絕。結論其實延遲了10多年。根據這些科學家多年研究的結果,長江白鱘的滅絕時間應在2005-2010年之間。
  • 地理熱點 | 從長江白鱘滅絕看生物多樣性保護
    白鱀豚、長江鰣魚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目前仍被評為「極危」等級。   「千斤臘子,萬斤象。」「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十年前,2009年,IUCN對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
  • 科學家證實在2019年滅絕的動物,中國的斑鱉和長江白鱘在列!
    過去的5億年裡,地球出現了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大滅絕都令地球損失了75%以上的物種。科學家根據種種跡象推測,我們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聯合國去年曾警告,目前地球有超過百萬種生物,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滅絕。
  • 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長江白鱘滅絕、白鱀豚、鰣魚功能性滅絕: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江河,它不但滋潤了沿岸18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也是許多生物的樂園。今年年初,長江白鱘已經滅絕的消息,震撼了廣大網友。人類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是在2003年,隨後就再也沒有發現過,研究人員推斷,在2010年前後,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了。
  • 長江白鱘滅絕,我們能夠做什麼?|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長江網評論員楊於澤近日,「白鱘滅絕」的消息高掛在熱搜榜上,閱讀量數以億計。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物種,長江白鱘沒有進入2020年,這使很多人感到悲傷。這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研究的結論,但其表示尚未官宣白鱘滅絕的消息,而國內專家稱,公布與否不影響其科學結論。各種物種滅絕的消息不時傳來,特別是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長江航運及相關開發,白鱀豚和長江鰣魚先後被宣布野外功能性滅絕,甚至江豚也前景不容樂觀。長江白鱘是一個最新令人絕望的壞消息。很多人提到了人類活動在物種滅絕中扮演的角色,這體現了人類的反思能力。
  • 「水中大熊貓」滅絕!為什麼高科技養殖,不能阻止中華白鱘悲劇?
    2020年,愛你愛你啊,但是長江白鱘還是等不到國人的愛,就消失在地球上了。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水中熊貓"滅絕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沒看錯,是滅絕,從此我們只能在郵票上看看中華白鱘的模樣。中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為鮪。
  • 長江白鱘被滅絕,不可信!只是「可能」和「也許」罷了
    2020年1月2日,對於動物保護者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們看到了一條非常令人悲痛的消息,經過十多年的搜尋,長江白鱘最終被宣告滅絕!什麼是長江白鱘?它是我國長江流域罕見的水生動物,同中華鱘一樣是唯一而且無法複製的。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滅絕,一億五千萬年!
    而這樣的消息並不只是一個魚類種群的消失,更提醒了人類地球環境的變化。關於長江白鱘的一切,從此刻開始都將成為過往,曾經的水中老虎、中火淡水魚之王、世界十大淡水魚之一,都將成為歷史。在此之後,不管是還未來得及了解它的我們,還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大家對長江白鱘的了解,只有藉助過往的影像資料和圖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