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在「滅絕動物列表」詞條下有著這樣一句話:
這是一個動態的未完成列表,內容可能隨時出現變動,所以這個列表可能不會完整。
「滅絕」這樣字眼,是比「死亡」還要恐怖的2個字。
這一次的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奪走了我們上千名同胞的生命,每次看到死亡人數這個刺眼的數據時,心裡都不由自己痛了一下。
而滅絕呢?滅絕大概就是,當你想像到或許上千上萬年之後,我們人類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因為我們所有人,全部都從這個世上消失了那樣,是一種比起死亡更讓人害怕的東西。
說起恐龍滅絕,或許我們無動於衷,因為這實在是一件太遙遠太遙遠的事情了。久遠到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或許就不會有我們人類的出現。
說起渡渡鳥滅絕,或許我們依然體會不到這種痛,因為就算當年渡渡鳥真的「死透」了的時候,似乎也沒人在意。
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物種滅絕,長江白鱘的滅絕呢?是否提到長江白鱘,它的滅絕,終於能感受到了一絲的遺憾和惋惜了?
2020年,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
當我們的前腳剛邁過2020年,這個讓舉國人民翹首以盼的一年,結果後腳就收到了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這大概是2020年的第一個壞消息。
我們等到了2020年,但是長江白鱘卻沒有等到。
人類,最後一次見到長江白鱘還是在2003年的時候,此後的17年,就再未見到它的現身了。
2019年12月23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說,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中國特有物種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而這個結論其實延遲了10多年。根據這些科學家多年研究的結果,長江白鱘的滅絕時間應在2005-2010年之間。
千斤臘子萬斤象,自此以後,「揚子再無萬斤象」
「千斤臘子萬斤象」,這是在四川地區,當地漁民口口相傳的一句話。「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指的是白鱘。
而如今,中華鱘成為了極為瀕危的物種,白鱘永遠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長江白鱘,是長江中的「活化石」,只存在中國,是一種體態龐大的遠古魚類,在1.5億年漫長的歲月洪荒裡,它與恐龍為鄰,但是最終恐龍滅絕了,白鱘卻從白堊紀一直到活到了公元21世紀,然而,卻因為近現代人類強大的自然改造活動而滅絕了。
白鱘還被人們稱為是「水中老虎」和「淡水魚王」,它的體型非常大,一般體長都為2-3米,體重約150公斤,是曾經橫行在長江流域中的水中霸主,一口就可以吞下七八斤重的草魚。
但是,由於人類此前頻繁的一些活動,比如過度捕捉白鱘、修築大壩、航道整治等,導致白鱘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白鱘分布區域逐漸縮小,白鱘的產量逐年減少,個體也越來越小。
如今的局面卻是,大江東去浪淘盡,揚子再無萬斤象。
我們很多很多人還從未見過白鱘,聽聞已是永別。
除了長江白鱘以外,還有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待。
如今,對於長江白鱘,就算我們有再多的悔恨也來不及了,造成的遺憾已經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
透過這件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敲響對更多物種保護的警鐘,保護好如今還存活著的那些,不要讓歷史的悲劇一次又一次重演。
除了長江白鱘以外,目前我們國內還存在著很多「水中國寶」正處於九死一生的狀態中。
中華鱘:號稱「長江魚王」、「水中大熊貓」;極度瀕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長江江豚: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極危物種;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
2018年7月2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長江江豚減少,僅剩約1012頭。
花鰻鱺:被稱為「鱔王」,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現已難尋蹤跡。
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人類,能夠和眾多的生物一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其實不就是一種幸運嗎?正因為有它們的相伴,才讓我們的世界顯得多姿多彩,鮮花植物,點綴了我們的世界;蟲鳴鳥叫,為我們帶來大自然的歡聲笑語。
我們需要這時間動植物的陪伴,如果未來有哪一天我們把它們都弄丟了,真的會孤獨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