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2020-11-23 搜狐大連站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

  會上,科學家就復活這些已滅絕動物是否為一種值得的做法,是否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以及是否能夠受到公眾的喜歡進行了討論。此外,他們還討論了復活這些動物是否為一個實際的選擇,是否能夠找到擁有高質量DNA或者生殖細胞的組織樣本以完成復活,是否能夠將復活的動物引入野外以及這些動物的滅絕原因。

已滅絕的草原斑馬斑驢。

  楊孝文

  據3月期《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復活已滅絕動物的第一步是提取DNA樣本,而後將其重組成完整的基因組。隨後,基因組注入自身DNA被移除的胚細胞,而後尋找合適的代孕媽媽。《華盛頓郵報》報導稱,10年前一支由法國和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成功復活了一種已滅絕的野山羊,但這隻山羊僅存活了10分鐘。科學家曾利用克隆技術嘗試復活一種已滅絕的青蛙。當時,他們將已經「死亡」的細胞核植入來自另一種青蛙種群的卵子。不幸的是,最後培育出的胚胎僅存活了幾天。

  科學家實施的「拉撒路計劃」進行了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讓復活猛獁象等已滅絕的動物成為科學界的一個熱點。在5年時間裡,「拉撒路」項目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實驗。在復活青蛙的研究中,他們採用的技術與《侏羅紀公園》中呈現的復活技術類似。具體地說,他們從這種已滅絕青蛙的遠親大條紋蛙身上提取卵子,而後移除卵子的細胞核並用已滅絕青蛙的基因替代。一些卵子自發分裂並發育成早期胚胎。雖然沒有一個胚胎存活下來,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其細胞中所含的遺傳物質與已經滅絕的青蛙相同。

  復活已滅絕物種,面臨著一系列技術難題和道德考量。不過,美國《連線》雜誌在線版近日還是公布了一份科學家們給出的「最有望復活的物種名單」。那些早已消亡的動物們現在要面臨遴選,而它們可供考察的標準,首當其衝就是復活它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即是否保存有完好的DNA樣本或細胞樣本),以及現存的活化石物種是否與目標物種的關係足夠近。因此,最負盛名的恐龍並沒有出現在該名單中,科學家們考慮到DNA樣品的退化問題,「復活名單」只能囊括近幾十萬年內滅絕的動物,而恐龍這種,未免太過古老了。  

1. 恐狼(Dire Wolf)

  體長約為1.5米,主要生活在一萬年前的北美大陸。一起發現的恐狼化石數量非常多,推測恐狼可能像現今的狼或狗般是群體獵食的,並能對付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對手。約於一萬年前,恐狼與大部份其它的北美洲大型動物一同滅絕。

2. 大懶獸(Giant Ground Sloth)

  生活在約1萬年前的北美和南美。大懶獸手可以抓到東西,腳可以直立走路,體型巨大如大象一般,從頭到腳的高度能超過6米,這讓它們幾乎沒有真正的天敵,但目前認為大懶獸基本還是愛好和平的。在更新世中,大懶獸和其它原始哺乳動物受到影響,原始哺乳動物滅絕,同時大懶獸也滅絕了。

  恐鳥是一種巨型的、不能飛行的鳥,曾經作為紐西蘭森林生態系統中頗具優勢的草食性動物,但在毛利人到來後遭到大量捕殺。恐鳥和哈斯特鷹總是一併被提起,因為恐鳥的主要獵食者就是哈斯特鷹有史以來已知的最大猛禽。在公元1400年左右,恐鳥滅絕,失去了食物的哈斯特鷹也逐漸絕跡。

  誰也不知道真正的雙門齒獸到底長什麼樣(圖為繪製想像圖),不過可以肯定,它們的樣子一定足夠怪異。雙門齒獸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有袋類動物,高度超過3米,體重超過3噸。在現存動物中,你找不到與雙門齒獸類似的動物。它於160萬年前出現,並於4萬年前的更新世消失,推測原因可能是氣候轉變、獵殺及棲息地消失。

  再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會像渡渡鳥這樣,滅絕得如此具有代表性,讓人扼腕不已。這些胖乎乎、不會飛的鳥兒,當時在島國模里西斯和平安逸地生活著,直到探險者們的到來。自此渡渡鳥不只是遭到人類捕殺,還要面臨入侵的天敵和競爭者。據記載,人們最後一次在野外看到渡渡鳥是在1662年。

  這種巨型動物於漸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到達了演化的顛峰,包括巨犀屬及副巨犀屬。它們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高度超過5米,體長超過8米,體重達18噸,大象、猛獁象以及後面提到的其它哺乳動物都與之相形見絀。它們只生活在亞洲中部,當時那裡是大片的低地,與印度次大陸的撞擊及喜瑪拉雅山的隆升引起了全球寒冷化、沙漠化及森林的消失,令這種巨型動物滅絕。

  曾經生活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平原上(而不是叢林裡),又名美洲劍齒虎,體型超過現存最大的獅和虎,能用鋒利的吠齒插入獵物的咽喉或靜脈,讓獵物大量失血而亡,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它們的吠齒會如此的長。所有劍齒虎都是生存於3370萬年前至9000年前。

  曾經生活在北美洲的大草原上,是食草動物。雄性的巨角犀在鼻端上有兩個鈍角,科學家相信它們是群居的動物,並以角互抵來吸引異性。在求偶的季節,巨大的撞擊聲振聾發聵。

  這種頂級掠食者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滅絕於4.6萬年前,並不算很久遠。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肉食動物,體型與雌性的獅子或老虎相當,但從親緣上來講跟獅子關係可不大,作為有袋類,它與考拉和袋鼠的關係倒是更近些,儘管它那些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身上撕開一大片的肉。

  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作為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復活候選物種,袋狼的滅絕年代不長,而且外形既像狼,又像老虎,還很像袋食蟻獸。袋狼曾廣泛生活於澳洲和紐幾內亞,直到5000年前,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與食性相同的袋狼發生惡鬥,袋狼漸漸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草原消失,最後一隻袋狼死於1936年。

11. 披毛犀(Woolly Rhinoceros)

  披毛犀是當時洞穴壁畫的一個流行「模特」,因此應該成天在草原上跑來跑去。它們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擁有一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推測滅絕原因是遭到早期人類的獵殺。

  非常有魅力的一種動物,也經常出現在早期洞穴的壁畫上。它們大約在4000年前至6000年前才消亡,而現今人類保留了它們冷凍的軟組織。 (來源:北京日報)

搜 狐大連社區推薦閱讀:解密航空業 "要客部":讓重要旅客的飛機先飛

[電信手機在濱海路上徒步 算漫遊] [自來水發黃 領導說沒毒親自來喝]

[說說在大菜市的 不愉快購物經歷] [1.5米高的大鳥在街上橫逛 嚇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
  • 盤點科學家希望復活的24種滅絕動物
    原標題:盤點科學家希望復活的24種滅絕動物   盤點科學家希望復活的24種滅絕動物  我有話說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  在2013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
  • 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
    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TEDx會議,討論讓24種已絕種動物復活的計畫。這個名為「De-Extinction」行動將以DNA技術讓渡渡鳥、卡羅萊納鸚鵡,以及曾經生長於南非的斑驢等已滅絕的動物「復活」!科學家透過一系列的篩選標準來選擇要復活哪些物種:包括哪些物種較受人們喜愛、是否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當初滅絕的原因等。但最重要還是得看能否取得高品質DNA 的細胞樣本,來復活這些物種。
  • 復活滅絕動物引爭議
    長江商報消息 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或被復活;環保主義者憂會引來災難近日,在美國華盛頓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們就復活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渡渡鳥、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及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
  • 史上復活成功的滅絕動物揭秘
    在幾億年的生物歷史上,數百萬種動物在地球上永遠消失。
  • 地球最「神奇」的動物:滅絕兩次又復活兩次,恐龍為何無法復活?
    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在地球這麼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有許多種動物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比如我們通過化石發現的恐龍,在幾億年前那是多麼厲害的一種生物,在陸地上幾乎從來沒有對手,但是最終這些動物也都倒在了大自然的殘酷環境中。
  • 地球最「神奇」的動物:滅絕兩次又復活兩次,恐龍為何無法復活?
    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在地球這麼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有許多種動物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比如我們通過化石發現的恐龍,在幾億年前那是多麼厲害的一種生物,在陸地上幾乎從來沒有對手,但是最終這些動物也都倒在了大自然的殘酷環境中。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了一隻名叫多利的羊,讓克隆技術真的成為了可能。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有望「復活」的滅絕動物,最後一個滅絕動物已被成功「復活」
    當然滅絕的動物有很多,今天我們主要要聊的是有望「復活」的一些動物。在人類看來,「復活」是一件充滿興奮與恐懼的事情,興奮的點在於復活是一種生命的延續,也是一種科技的進步,而恐懼的點在於誰都無法預料到重新復活之後被復活的生物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過人類的好奇心和科技的進步使得這個地球上很多已經徹底消失的動物有著復活的可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有望被復活的5種動物。1、洞獅 ,滅絕與一萬年前。
  • 美德科學家欲復活3.8萬年前穴居人(組圖)
    DNA,復活這種早已滅絕的動物,更有科學家想要將恐龍復活,建造真正的侏羅紀公園。雖然該不該復活已滅絕的動物引起了不少爭議,但人們的好奇心還是希望能看到這些已經滅絕龐然大物活生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一說到復活動物已經不算稀奇,不過如果有一天我們在街上逛著卻碰到了人類3.8萬年前長臉闊胸的近鄰「穴居人」,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們就正在破譯3.8萬年前「穴居人」的遺傳密碼,希望能夠找到人類進化史中的一個謎團,甚至希望能夠復活穴居人。
  • 科學家最想「復活」的十種滅絕動物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想利用基因「重生」技術試圖復活一些遠古滅絕動物。而這些生物中,猛獁象復活的可能性最大。
  • 外媒:科學家欲「復活」已滅絕物種 四種動物候選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美媒稱,去滅絕指的是重新創造出屬於已滅絕物種或極其類似已滅絕物種的生物的過程,這種科學方法是通過使用例如克隆或人工選殖等基因編輯技術成為現實的。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1月14日報導,儘管一些科學家質疑這種做法在進化方面沒有益處,並指出去滅絕的資源可以被用來更好地保護現存物種,但去滅絕在生物科技和保護界仍得到許多人贊同,以下是正在考慮可能進行去滅絕的四種候選動物:袋狼——這種有袋目哺乳動物是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土生動物,是袋鼠和樹袋熊的親緣動物,但長得像狼。
  • 已滅絕生物又重生?日本計劃復活猛獁象,但有種動物近復活了7分鐘
    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復活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而在克隆技術出現之後,人們意識到這些滅絕動物真的有望被復活了。那麼難道真沒有成功復活的滅絕動物嗎?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一大進步,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把滅絕掉的生物復活出來。【同題文推薦閱讀】10種滅絕生物可能重生有了遠古生物的基因圖譜,「再造」它們成為可能。自從科學家去年11月宣布破解猛獁幾乎所有基因後,能否「再造」猛獁引起人們大量猜測。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他們從這隻蚊子化石的體內提取出了恐龍的DNA,成功地將已經滅絕了6500年的恐龍復活了。恐龍真的被科學家復活了嗎?不要感到驚訝,因為這只是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虛構的情節。因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了一些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猴等等。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
  • 科學家們希望重新復活的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毫無疑問,兩次生物大滅絕,加上隨著自然的演化和推進,有大量的生物最終都滅絕了。而且,大多數的生物是現代人甚至都沒有聽聞的。幸運的是,科學技術一直都在不斷的發生進步,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努力著,希望能夠讓某些滅絕的動物重新回到我們的這個世界上。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要為你介紹,科學家們希望重新復活的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他們從這隻蚊子化石的體內提取出了恐龍的DNA,成功地將已經滅絕了6500年的恐龍復活了。恐龍復活通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讓恐龍復活雖然是電影中的情節,但看上去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了一些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猴等等。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那什麼是克隆技術呢?生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繁殖,一種是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在植物中比較常見。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扦插的辦法將植物的枝條插到土壤中從而產生一株新的植物來。
  • 既然動物能通過「克隆」產生,為何不用這技術復活已滅絕的生物?
    說到克隆技術,估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1997年轟動世界的克隆羊多莉,事實上,克隆這個概念早在1938年就由德國科學家提出來了,並且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通過克隆而誕生的動物是北方豹蛙,它是在1952年就取得了成功。但後來的克隆羊多莉是通過克隆而產生的第一隻大型生物,所以備受關注。
  • 5種讓人惋惜的已滅絕物種,第3種現今有望通過克隆「復活」
    因此大海雀也成為人為獵殺至滅絕的又一物種。渡渡鳥,又稱作多多鳥,是僅生存在印度模里西斯島上的鳥類。在被人類發現不到200年的時間裡便被捕殺至滅絕。是自恐龍滅絕後最為著名的滅絕動物之一。目前,最完整的渡渡鳥遺骸曾被人拍出440萬元的高價。斑驢,又稱作擬斑馬,著名的已滅絕物種之一,在19世紀遭受人類大肆捕殺之後最終於1883年走向滅絕。
  • 細數能夠起死回生的滅絕動物:猛獁象有望(圖)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
  • 已滅絕的物種再度復活!是科學統計失誤,還是地球物種正在復活?
    更何況本已經瀕臨滅絕的動物了。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滅絕多年的動物,竟然再度被科學家發現了足跡。似乎在揭露著一個令人震驚不可言喻的事實。臺灣雲豹身姿矯健,體型優美,是綠林中的攻擊性非常大的生物,卻因為人類的貪戀,頻繁地捕殺它,再加上氣候性質的變遷,臺灣雲豹漸漸消失在人類的視野中。大約30多年前,科學家就遺憾地宣布雲豹滅絕了,然而2019年一位攝影師深入叢林,竟然意外地拍到了雲豹身姿。這一發現令科學家非常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