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從最近火起來的「天津特色交通提示牌」就能略知一二。
用天津話翻譯一下就是:今兒個開車誰也不許打岔,要搞崴了咱哥兒幾個今兒個就是今兒個了。
從早逗到晚,從頭笑到尾,就是天津人的日常。
這座曾經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全國自殺率最低」的城市,別名「哏都」真不是白叫的。
或許不太浪漫
但絕對幽默
就比如,在通常語境下,「姐姐」這個詞隱晦中夾雜著期待,浪漫而不失曖昧。
——除了天津人叫你姐姐(結界)。
打計程車,的哥第一句話就是:姐姐,您了上哪兒?
菜市場小販招呼生意:姐姐,您了看點嘛?
也有十幾歲的小姑娘在天津買褲子,碰上了實誠的攤主大哥:姐姐你這腿夠粗的。簡直是雙重的心理陰影。
天津人講禮數,講究「出門三分小」,喊美女太輕浮,喊妹妹太油膩,喊大媽大嬸怕是要挨頓打。下至8歲,上至80歲,一律熱情親切地叫一聲姐姐就完事了。
一句規矩禮貌的「您好」,遠不及一句熱情親切的「姐姐(結界)」「大哥(答各)」「伯伯(掰掰)」來得親切。
當你能泰然自若地面對90歲白髮蒼蒼老大爺喊你姐姐的場景,這說明你離成為一個真正的天津人又進了一步。
再者就是天津話裡的「嘛」,這個短小精悍,帶幾分機靈的語氣詞, 也夠哏兒。
如果北京人能用「您」出題,那麼「嘛」就可以出現在天津話初級考卷中。
A:好嘛,介天真好啊!
B:好嘛!哪兒好?
A:好嘛您,介還不算好啊?
提問:以上「好嘛」都代表了什麼情緒?
再加上悠長的語氣如「你幹嘛~~~呢」「怎麼~怎麼~的了」「我說你~~了」……就更有內味兒了,女僕咖啡館也能秒變相聲專場。
蹦迪這麼酷的事,只要天津人一張嘴,立馬變成接地氣的老年disco外加廣場舞。
如果你恰好談了個天津男/女友,那麼恭喜,你將免費晉升為TA的捧哏搭檔。
當氣氛你儂我儂漸入佳境,他們總能突然向空氣中散播快活,讓你從含情脈脈的氛圍清醒,一秒破功。沒被捧過哏,不能說和天津人處過對象。
A:你……為什麼喜歡我?
B:嗨,瞧順眼了唄
A:餘生,請多指教。
B:好嘞,您就瞧好兒吧!
A:咱們一起去吃好吃的吧?
B:行啦,我呀知道您啊,沒錢
用濃鬱熱烈的天津話表情達意,這是最高級的撒狗糧。
A:新的一年希望你更喜歡我。
B:害,那不是廢話嗎!
A:希望以後還能一起做很多事。
B:您了就瞧好兒吧!
A:希望能永遠和你在一起。
B:您客氣,把我的心拿出來給您瞧瞧。
幹嘛呀您介四,又生嘛氣啊姑奶奶——這是女友生氣了,男朋友好言好語在哄呢!
你不能怪他們「沒溜兒」,畢竟這是一場雖然不浪漫、但讓你時刻樂出聲的天津之戀,同時收穫了真心與笑聲,還有什麼可埋怨的呢?
「衛嘴子」不是白喊的
天津人真的會說相聲
天津人說話就像衛青的蘿蔔一樣爽利、痛快、嘎嘣脆。
這種貧嘴勁兒,只有隔壁的北京人有一拼。
北京人嘴皮子溜、思維迅捷,就是說話太太太太快了,常常要反應一下才能笑出聲來。而天津式貧嘴不慌不忙、穩紮穩打,萬事萬物都能抖包袱,每句都踩在點上。
天津大學附近有個冷麵攤,門臉旁邊有個小牌子:「你考天大,他考南開,我烤冷麵」。
小孩兒問爸爸:我想喝水,咱家有水或者飲料嗎?爸爸來一句:有眼藥水兒。
一個人騎自行車怎麼也跨上不去,反覆幾次,警亭裡的交警來一句:哎,我說,你那雜技回家練去啊;這人頭也不回:籠子裡待著得了。
一位哥們不留神在天津公交車上踩了人家的腳,恰好到站了。人家問:大哥你還踩嗎?不踩我下車了。
或許全國各地都給別人留下了刻板印象,最終我們發現內蒙人不一定會騎馬、廣東人不一定什麼都吃、福建人不一定說不好普通話、山東人也不一定只吃饅頭——但天津人是真的會說相聲。
他們生活裡抖的包袱,都是糖三角做的,甭管嘛事都能聊出快樂,都有讓人噗嗤一笑的喜感。
——你掙多少錢一個月?「3000嘿嘿嘿嘿」
——那你還這麼高興?「嘿嘿嘿嘿因為我沒有辦法」
就算急眼了也打不起來:「信不信我揍你啊」
——不信。「你愛信不信,不信拉倒」
——我信。「那信不就完了嘛」
QQ表情大數據分析了全國對「喜悅」表情的使用頻次,發現天津用戶指數最高。這座最樂呵的城市,你永遠猜不到她會在什麼地方出其不意地幽你一默。
電視臺設有專門的相聲頻道並不稀奇,但能正兒八經地直播年度蟋蟀爭霸總決賽的還是很新鮮。
CBA聯賽中場休息,別人家的啦啦隊大跳熱舞,天津男籃啦啦隊噼裡啪啦打快板。
很多人的樂觀來源於想得開,天津人的樂觀來源於無所謂。作為一座全民逗樂的城市,他們把生活中的困難和麻煩也都化成了段子。
曾經三伏天的大雨讓全城積水,而關於#天津暴雨#的熱搜總是畫風清奇。大家壓根就覺得不是事兒:害!沒事兒ǎ,介都不叫事兒!
他們泰然自若,左手拿著摩託艇,右手拿著充氣船,「出海」玩嗨了。
有人扎猛子遊泳潛水,也有人在積水裡溜大鵝。
一大哥在雨中開車,為愛車加油鼓勁:「兄弟你穩住,咱馬上就著陸!就當你是船,穩住別熄火……哎,咱~到~家~啦!」
甚至有人編了天津快板·大雨版:
開門介一看,大水都進家了,咱自己就有海景房還不用去三亞;
誰都別攔我,我扎個大猛子,你看咱這技術是不是出神入化;
旁邊小閨女,說窩是大傻砸——你挨著廁所遊泳也不嫌髒呢?
單張圖by @樂活天津
豐富的哏元素,就在天津人血管流淌著,這種能量可以爆發出巨大的樂觀力量。
即使天塌下來了,天津人一隻手撐著,另一隻手還得騰出來嗑瓜子兒呢。
籍貫天津 愛好回家
信仰煎餅餜子
這種快樂的性格,讓他們對任何事都保持著寵辱不驚、兼容並包的態度。
哪怕是家鄉被地域黑,別人可能會忙著為自己家鄉撥亂反正,而天津人一邊看熱鬧一邊嘻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介四誰說的?太有才了!
一切都可以很寬容,唯獨提起天津的圖騰——煎餅餜子,大家都變成了處女座。
大部分天津人認為「綠豆面+果子」才是正統並堅決擁簇,一口咬定夾雞排/雞柳/火腿/牛肉/海參是對煎餅餜子耍流氓:
「加裡脊?加生菜?介是嘛玩兒?介玩意能吃嗎!」
2017年天津還成立了煎餅餜子協會,專門管理煎餅餜子的標準配方。
但大多數天津人卻覺得是瞎胡鬧。
要是你問哪家煎餅餜子最好吃,回答一定是他家樓下:除了雞蛋不是自己下的,其他純天然自製,吃得倍兒美!
不過,天津人對煎餅餜子有多苛刻,他們對「大餅卷一切」就有多包容。
炸卷圈、炒雞蛋、火腿腸、醬牛肉、素丸子、茄夾藕夾、炸糕、糖餜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大餅不能夾的。天津甚至還有早點歌《大餅卷一切》,裡面說了:剛烙得最好吃,它卷嘛吃都行!
籍貫天津、愛好回家,信仰煎餅餜子。
他們表示:世界上最好吃是早點,世界的盡頭在楊村。
馮驥才說過,城市的個性是當地的人一代代無意中塑造出來的,可是,城市的性格一旦形成,就會反過來同化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
就算生活的風浪打來,安逸樂呵的天津人依然是無憂無慮的弄潮兒。介,奏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