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們發現了773000年前地球的最後一次磁極逆轉

2020-11-22 騰訊網

地球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的時間定了!快來看看日本科學家的新發現!

日本科學家發現了773000年前最後一次地球磁極倒轉的詳細記錄。其實每隔20萬到30萬年,地球的磁極就會發生倒轉,其中北極變成了南極,南極變成北極;這種巨變的過程是發生於無形之中的。

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由於距今時間太長而顯得格外特殊,因為磁極保持著現有方向已大約有75萬年了。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次磁極倒轉的一些細節。

對地球磁場的研究被稱為古地磁學,它主要包括對巖石和沉積物的研究,有時也將考古材料納入其中。巖石在熔化、凝固的過程中保留了地球磁場倒轉的記錄,它們是磁地層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對象,研究人員通過測定巖石的年代可以擬構出地磁反轉的時間軸。

最後一次倒轉以其共同發現者的名字被命名為」Matuyama-Brunhes地磁倒轉」, 這兩位共同發現者是分別來自法國和日本的地球物理學家Bernard Brunhes和Motonori Matuyama。「Matuyama-Brunhes 地磁倒轉」被發現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定位其發生到完成的確切時間。

這項新研究的題目是「日本中部千葉綜合區的Matuyama–Brunhes地磁極性倒轉的完整序列」,首作是日本國家極地研究所項目研究員、日本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Yuki Haneda。這篇論文發表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進展》雜誌上。

熔巖流是熔巖凝固時地球磁極方向的可靠指標,但它們更像是凝固瞬間的快照,無法提供完整的時間表。

夏威夷的 K?lauea火山熔巖橫穿馬路,當其凝固時,它可以保存地球磁場的證據。

熔巖流對我們認識熔巖凝固時的地球磁場非常有用,「然而,由於噴發的間斷性,熔巖序列無法提供連續的古地磁記錄,」論文首作Haneda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在一些沉積物中可以找到較好的記錄,這些沉積物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其中一個沉積物被稱為千葉複合剖面。千葉複合剖面位於日本,地球物理學家認為其是松山-布容地磁反轉(Matuyama-Brunhes geomagnetic reversal)的一個非常詳盡的記錄。

研究員Yuki Haneda表示,「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收集了新的樣本,並對千葉複合剖面的樣本進行了古生物和巖石磁分析。千葉複合剖面是日本中部一個連續的、擴展的海洋演替以重建松山-布容地磁逆轉的完整序列。」據Haneda說,千葉複合剖面被廣泛認為包含了松山-布容地磁反轉最詳細的海洋沉積記錄。它是中更新世亞統和千葉期下邊界的國際標準,該階段正是智人作為一個物種出現的時期。

千葉複合剖面以其保存完好的花粉和海洋微化石、大化石而著稱。此外,這裡還存在著火山碎屑層。火山碎屑是火山噴發時產生的一種碎屑物質,通常稱為火山灰。總而言之,千葉提供了松山-布容地磁反轉前後最可靠的年代地層學框架。

Yuki Haneda(左,上圖)及其同事從千葉複合剖面收集樣品,千葉複合剖面顯示了日本中部的一個連續和擴展的海洋演替(資料來源:NIPR/AIST/茨城大學)。他們的發現與其他一些研究發現的情況相反,尤其是在反轉所需時間方面。一些研究表明,反轉花費了幾千年的時間,而另一項研究表明,反轉的時間約為一個人壽命的長度。時間估算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研究人員在地球上收集證據的位置。這項基於千葉複合剖面的研究表示,地磁反轉是在約2萬年的時間中完成的,其中包括1萬年導致反轉的不穩定期。

Haneda表示,「我們的數據是松山-布容地磁逆轉期間最詳細的古地磁記錄之一,為了解地磁反轉的機制提供了深刻的認識。」

該研究的這張圖標顯示了研究區域在日本房總半島的位置。(圖片來源:Haneda et al.,2020.)在千葉複合剖面所發現的海洋微化石和花粉也為磁場反轉提供了線索。研究團隊接下來將對化石和花粉進行研究,以了解更多信息。

關於地磁倒轉的潛在問題是「它們會造成什麼影響?」這已經超出了研究範圍,但是可以成為其他一些研究的焦點。

有一些研究者猜測地磁倒轉對氣候變化有影響。儘管這個猜測還沒有充分得到證實,但是一些科學家已經給出了地磁倒轉將如何影響氣候的一些構想。

2006年,一隊研究者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秋季會議上做了一場題為「地球的磁場是否影響氣候」的宣講。當提到影響地球氣候變化的一些已得到認同的原因時,團隊成員說:「磁場因素很少被提及,也很少有人關注去尋找能夠證明氣候和磁場變化關係的證據。

存在於地球內部和周圍的磁場和電流產生的複雜能量,對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據ESA/ATG媒體實驗室:「最有意思的表現應當是近期提出的古地磁脈衝現象,這些似乎都與很多氣候大事件有關。」

古地磁脈衝是一些在地球地磁場內的局部快速變化。儘管它只是和氣候有些許關係,但看似不經意的聯繫,也可能在將來某一天被證實。所以磁場倒轉是否也與氣候有某種不經意的聯繫呢?

磁場倒轉對動物的影響也同樣是一個吸引人而且開放的問題。許多動物都要進行長期的遷徙旅程,比如鯨、鳥類、海龜等。有證據表明,一些需要遷徙的物種會依靠地球的磁場來導航,這種現象被稱為磁感。

那麼地磁倒轉對這些依賴於磁感的生物有什麼影響呢?

在倒轉過程中,不僅僅會改變原來磁極的位置,而且磁場強度會隨著這個過程減小。或許臨時磁極會出現在在赤道,甚至同時出現多個臨時地極。這些地極還可以四處移動,離開它們原本的位置或者再返回原處,直到最終完成地極轉換。

磁場倒轉對動物的影響還並不明確,但是一些證據表明太陽風暴的磁活動可以對這些需要遷徙的鯨產生幹擾,甚至最後會讓他們自己遊到海灘造成擱淺。

加利福尼亞灰鯨比如母鯨和小鯨在太陽耀斑產生的宇宙射電脈衝時在海洋中滯留(迷路)的可能性是平時的4.3倍,這進一步證明了它們是通過地球磁場導航的。地磁逆轉會對它們產生什麼影響呢?圖片來源:尼古拉斯·梅塞尼·諾阿杜,一次逆轉,地球磁場的保護作用就會減弱。在一次反轉的過程中,更多的太陽輻射可能會到達地球表面,這可能會像太陽風暴一樣使鯨魚等動物處於危險之中。然而,關於這一點的證據並不清楚。

無論如何,地球上的生命在歷經了多次地磁逆轉還是存活下來了,並且依然繁榮昌盛。現代人類還未曾經歷過磁極逆轉,所以觀察下一個的逆轉將會是非常有益的。磁極逆轉最有可能的影響到我們的電力和通信系統,包括衛星。隨著全球磁場的減弱,更多的太陽輻射可以通過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從卡林頓事件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可能會非常具有破壞性。雖然這項研究並不能解決所有與此相關的問題,但是它確實可以提高我們對於之前的磁極逆轉的理解。

作者總結道:「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M–B地磁反轉的詳細和擴展的沉積記錄,並為進一步了解地磁反轉的機制和動力學提供了有價值的新信息。」。

相關知識

卡林頓事件[1]是1859年9月1日至2日,太陽活動周期10(1855-1867)期間的一次強大的地磁風暴。一次日冕物質拋射(CME)擊中地球的磁層,引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地磁風暴。英國天文學家理察·卡林頓和理察·霍奇森觀測並記錄了太陽光球層中相關的「白光耀斑」。風暴造成了強烈的極光顯示,並對電報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該耀斑現在的標準唯一IAU標識符是SOL1859-09-01。

作者:EVAN GOUGH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南北極逆轉或將真實上映,科學家發現了磁極反轉的先兆
    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人們逐漸了解到在宇宙中的星球或者是天體都具有自己的保護層,例如地球有大氣層。而且宇宙中的每個天體都有自己的磁場存在,如果這個磁場一旦發生改變,將對這個天體帶來非常大的轉變。曾經人們說火星上存在著生命體,後來因為火星磁場的改變生命體消失。
  • 地磁極多久會逆轉一次?新研究:磁極逆轉需花2.2萬年!
    眾所周知,地球有南北兩極,即是南北半球各有一個磁極。地球正是靠著地球磁場擋掉許多宇宙高能輻射,從而保護地球上眾多生命。但科學家發現,地磁極正在以每百年5%的速度減弱,再過2000年,地球磁場會減小到零,甚至還將出現南北極磁場的逆轉。
  • 日本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變化記錄!對人類未來有影響嗎?
    不過地球磁場的上一次逆轉似乎有點不尋常,因為波蘭人保持著現在的方向已經有大約25萬年了,對此科學家們展開了研究,這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種逆轉的一些細節。最後一次反轉被命名為Matuyama-Brunhes地磁反轉,以共同發現者的名字命名:Bernard Brunhes,一位法國地球物理學家和Motonori Matuyama,一位日本地球物理學家。自從發現它之後的幾年裡,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弄清楚它究竟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以及花了多長時間。
  • 最新發現!遠古時期的地球磁極每一百萬年竟然會翻轉26次!
    但是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磁場會變得很不穩定——每一百萬年左右就會發生幾次磁極翻轉,南磁極會變成北磁極,北磁極會變成南磁極。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磁極翻轉的頻率比科學家們想像的要頻繁得多。而這似乎就是發生在大約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的事情,當時地球生物的進化正在經歷快速增長,轉變成更複雜的生命形式。
  • 地球磁極反轉,會給地球帶來什麼?會改變地球什麼?
    但是因為異性吸引,這意味著北半球的磁極實際上是南磁極!這是因為科學家們根據地理羅盤方向命名了磁極性!自十九世紀以來,位於在北半球的地磁南極已經徘徊了1100多公裡。實際上到了2030年,磁極將幾乎位於我們地理北極的頂部。在下一個世紀,它將會位於西伯利亞的北部!科學家們對突然發生急劇變化的磁極位置有些興奮又有些擔心。
  • 70多萬年前,地球磁場南北極曾發生逆轉,逆轉速度慢得出奇
    地球,作為宇宙中億萬顆星球中的一分子,其實是很普通的。在誕生之初,或許,誰也沒想到,平凡無奇的地球,經過演化,最終變成了一顆罕見的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當然,地球能夠孕育生命,並不是被造物者抽籤確定的,而是因為地球自身優越的環境和所處的宜居環境。對於很多人來說,最熟悉的,應該是地球的空氣、溫度、水資源等。其實,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地球的磁場。
  • 新發現!地球磁場逆轉持續時間比我們想像得要更長
    地球磁極的上一次逆轉發生在很久很久之前,人類甚至沒能記錄到它,但是對古代熔巖流的研究幫助科學家們估計了這一奇怪現象的持續時間。一組研究人員利用火山記錄對地球上一次磁場逆轉進行了研究,地球上一次磁場逆轉大約發生在78萬年前。科學家們在一項新研究中報告說,他們發現,這種磁極逆轉所花費的時間可能比研究人員之前認為的要長得多。在過去的250萬年裡,地球磁場已經逆轉了幾十次,南變成了北,北又變成了南。科學家們知道上一次逆轉發生在石器時代,但他們對這種現象的持續時間以及下一次逆轉可能發生的時間都知之甚少。
  • 紐西蘭修電站發現4.5萬年前原木,有望解地球南北磁極顛倒之謎
    據《每日郵報》3月22日報導,紐西蘭在建一座新電站時發現了一根45000年前的原木,這可能有助於揭開地球氣候變化的秘密。 紐西蘭的科學家認為,這個60噸的原木可以解決古老的拉斯坎普事件(Laschamp Event)——地球的南北極大約在4萬年前發生顛倒。
  • 地球磁極逆轉依然遙不可及
    指南針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它讓我們認識到地球磁場的存在,也說明地球的南北半球各有一個磁極。然而,早在20世紀初,科學家們便發現,地球磁場正在以每百年5%的速度減弱,如果按此速率減小下去,再過2000年,地球磁場會減小到零,甚至還將出現南北極磁場的倒轉。
  • 是誰改變了地球磁極翻轉的規律?!
    數千年來,水手靠著地球的磁場來導航;鳥類靠感應磁場而飛行遷移,但是在地球上億年的歷史中,地磁曾多次逆轉對調,北極成了南極,南極成了北極。如果沒有科學家研究此現象,是沒有人知道的,也不會有人知道它的可怕性。目前,地球磁場正以十倍速度衰減。科學家認為,地球南北兩極磁場在急劇衰弱的原因或許是因磁極將調轉。
  • 地球磁極翻轉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答案細思極恐
    地球內部蘊含著大量的鐵水,這些鐵水就如同地球的血液般流淌在大地深處,這使得地球就像是一塊大磁鐵一樣形成了南磁極和北磁極,美麗的極光也是因此而產生的。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了地球的這種特性,並據此發明出了指南針,古代稱「司南」。世界上最早確定地球磁北極的人,是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
  • 研究人員公布迄今最詳細完整的地球最後一次地磁逆轉記錄
    據外媒報導,地球的磁場通常每隔20萬到30萬年轉換一次。然而隨著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發生在約77.3萬年前,這顆行星已經穩定的時間為這一數值的兩倍多。
  • 如果地球磁極翻轉會怎樣?地球會發生世界末日嗎?
    近日地球磁北極偏移的現象讓科學家對地球的磁場有了新的重視。地球的磁場可以保護地球不收太陽風的侵擾,但是地球磁場並不穩定,有時候甚至會發生難以置信的變化,比如南北磁極對調,不要太驚訝,這種情況實際上在歷史上發生過!
  • NASA發現地磁場表面異常「凹痕」!科學家尚不確定這是否代表著世界...
    今年5月,就有報導稱,科學家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間發現了一大片磁力減弱的區域,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它已經形成了一個最低強度的核心。 科學家們懷疑,這種減弱是一種警告,表明地球正在走向磁極逆轉。這是南北兩極互換位置的時刻,上一次出現在78萬年前。自人類史以來,還從未發生過磁極逆轉。
  • 科學家:或將面臨危機
    在2000萬年的時間裡,極性發生了逆轉,按照自然法則,平均每年發生20萬-30萬年。然而,最近的一次倒轉延遲了未來,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發生在78萬年前。雖然科學家們並不確定,但仍有一些人認為磁極旋轉與外核的對流有關。如氧、硫磺、矽等較輕的組分就會升至核幔邊界。
  • 日本科學家找到了上一輪兩極逆轉期最詳盡的地質記錄
    通過測定巖石的年代,研究人員可以構建地球兩儀反轉的時間軸。熔巖流是反映熔巖凝固時地球磁極方向的可靠指標。但它們不能提供時間線。它們更像是凝固在時間上的快照在一些沉積物中可以找到更好的記錄。其中日本的一處沉積物址被稱為千葉複合段。地球物理學家認為它是Matuyama-Brunhes反轉的最為詳細的地質記錄。
  • 1月16日 人類發現南磁極 地球磁極20萬年倒轉一次
    地球磁極20萬年倒轉一次 地球的磁極倒轉現象大約每20萬年會發生一次,屆時南磁極將變成北磁極,而北磁極變成南磁極。在正常情況下,一次地磁倒轉過程的發生需要4000~5000年才可完成,如果目前科學界關於地核模型的理論正確,這應當是最快的速度了。
  • 地球磁場開始減弱,磁極反轉即將發生
    每隔百萬年左右,地球就會發生磁極反轉,即南極和北極的交換。上一次磁極逆轉發生在78萬年前,每次反轉前,地球磁場會逐漸減弱,地球將逐漸失去地球磁場的保護,直到磁極反轉完成「重啟」。    根據的觀測記錄,科學家發現在過去時間裡中,地球磁場強度逐漸減弱,這表明地球磁極反轉可能已經開始,地球將面臨「重啟」。    在地球上為什麼出現仍然是未解的一個謎,據科學家推測,這種反轉可能與星系內磁場的變化或地核的一種固有現象有關。然而在磁極反轉中,最重要的是要考慮磁場減弱的後果。
  • 地球磁北極正朝著俄羅斯「飛奔」,南北磁極即將翻轉?
    但關於地球磁極的研究,目前還有很多難以理解的謎團,比如研究者長期以來發現,地球的磁北極一直在迅速向俄羅斯轉移,以至於科學家們被迫更改了此前發布的發布世界磁模型的信息。世界磁模型使羅盤指向北方並用於導航系統,它是基於地球目前的磁場而建立的模型,但科學家們發現,地球磁北極似乎正在「徘徊」——最新觀測顯示,北磁極每年移動約54公裡,它於2017年已經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正在離開加拿大北極前往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
  • 科學家解密:地球磁極未來要顛倒?
    原標題:地球磁極真的要顛倒?在2012年,「地球磁場反轉」曾是「世界末日」的傳聞之一,有人相信「南北磁極將會急速倒轉,屆時地球屏蔽宇宙射線的能力會大大減弱,我們將暴露在更多的太陽輻射之中」。   近百年來,地球磁場確實是在減弱,而且科學家也確實找到了史上地磁多次反轉的證據。地球磁場為何會減弱?未來真的會發生大反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