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英語閱讀:IBM創造出世界上首個人造神經元

2020-12-03 新東方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2017考研複習開啟,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分享《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趕快來學習吧!

  World’s First Artificial Neuron: IBM’s Breakthrough Uses Phase-Change Material

  IBM創造出世界上首個人造神經元

  導讀:IBM使用隨機相面材料發明世界上首個人造神經元。

  For computer scientists, creation of neuromorphic systems — those inspired by and modeled after the way neurons in the human brain are structured —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goal. Now, in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morphic technologies, a group of researchers IBM’s research laboratory in Zurich have announced that they have built a working, artificial version of a neuron.

  對計算機科學家而言,建立神經形態體系一直是一個長期目標,該想法源於且模仿人類大腦中神經元的構成方式。如今對於神經形態技術的發展尤其重要, 在IBM位於蘇黎世的實驗室中一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發明了一個正在運行的人造神經元。

  The invention, described in a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Nature Nanotechnology, consists of a small square of germanium antimony telluride held between two electrodes. Germanium antimony telluride, a common ingredient in optical disks, is what is known as phase-change material. This means it can change its phase from an amorphous insulator to a crystalline conductor when hit with a strong enough electric pulse — thus acting like both, a resister and capacitor, and mimick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behavior of biological neurons』 lipid bilayer membrane.

  此項發明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發表,此發明由兩個電極之間一小塊鍺銻碲構成。鍺銻碲是製作光碟的常見材料,也就是所謂的相變材料。這便意味著當遇到足夠強大的電子脈衝時,其能夠從無定形態絕緣體轉變為晶體態導體,因此它的工作原理既像是電阻器又像是電容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模仿了生物神經脂質雙分子層的特性。

  「In the published demonstration, the team applied a series of electrical pulses to the artificial neurons, which resulted in the progressiv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phase-change material, ultimately causing the neuron to fire. In neuroscience, this function is known as the integrate-and-fire property of biological neurons,」 IBM said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Wednesday. 「This is the foundation for event-based computation and, in principle, is similar to how our brain triggers a response when we touch something hot. 」

  「在發布的演示中,該團隊在人造神經元上施加了一系列電子脈衝,使相變材料不斷結晶,最終導致神經元「點火」。在神經科學領域,這一功能被稱為生物神經元的集成—點火屬性,它是基於事件的計算基礎。從原理上說,與人們接觸某些熱東西後大腦的反應一樣。」IBM在周三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稱。

  This is not the only similarity between IBM’s neurons and their organic counterparts. The artificial structures also exhibit 「stochasticity,」 or the ability to produce random, unpredictable results. Biological neurons are stochastic due to fluctuations within the cell — such as changes in ionic conductance and thermal background — while these artificial neurons are stochastic because the amorphous state of germanium antimony telluride always changes slightly after each reset.

  這不是IBM神經元與其有機變體的唯一相似性。人造結構也表現出了「隨機特性」,或者能夠產生隨機的、不可預測的結果。由於細胞內部的波動,生物神經元是隨機的,諸如離子導電的變化、熱背底的變化,而人造神經元也表現出了隨機特性,因為鍺銻碲的無定形態在每次復位後都有輕微的變化。

  So why is this stochasticity — which makes the output of a system inherently unpredictable — desirable in an artificial neuron? As the researchers explain, stochasticity lets the neurons accomplish tasks that they would not be able to do if their output were perfectly predictable — something that may eventually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efficient "cognitive computers" that mimic the paralle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brain.

  那麼為什麼人造神經元具有隨機特性,使得系統輸出本身具有不可預測性?正如研究人員所解釋的隨機性使得神經元能夠完成一些任務,這些任務在輸出完全可以預測的情況下是無法完成的,這可能最終會促使高效「認知計算機」的發明,用以模仿與人類大腦平行的處理架構。

  「Populations of stochastic phase-change neurons, combined with other nanoscale computational elements such as artificial synapses, could be a key enabler for the crea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extremely dense neuromorphic computing systems,」 co-author Tomas Tuma said in the statement.

  「結合諸如人造神經突觸等其他納米計算元素,隨機相變神經元群體成為發明新一代高密度神經形態計算體系的重要推動者,」合著者託馬斯·圖馬在聲明中如是說。

(責任編輯:田學江)

相關焦點

  • IBM造出世界首個納米隨機相變神經元:自主學習
    據外媒報導,IBM蘇黎世研究中心宣布,他們製造出世界上首個人造納米尺度隨機相變神經元,可實現高速無監督學習。IBM這項發明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突破性不言而喻。首先,隨機性意味著在相同的輸入信號下,多個相變神經元的輸出會有所不同。
  • IBM首個人造神經元幕後,神經形態計算系統向人造大腦突破
    日前,IBM蘇黎世研究院研究人員利用相變存儲材料,製造出首例隨機興奮人工神經元。 【編者按】本文由新智元編譯,來源:IBM Research、The Economist 等,譯者:聞菲、張冬君日前,IBM蘇黎世研究院研究人員利用相變存儲材料,製造出首例隨機興奮人工神經元。《經濟學人》評論,這是在人造大腦方面的又一突破。模仿大腦的概念簡單,但實際把它做出來卻相當難。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打哈欠會傳染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7年考研英語一閱讀理解述評及參考答案
    2017考研初試12月24日至26日進行,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7考研初試情況(點擊查看》》2017考研初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並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為考生提供視頻直播解析。敬請關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 新東方李旭:2017考研英語閱讀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7考研初試12月24日至26日進行,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7考研初試情況(點擊查看》》2017考研初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並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為考生提供視頻直播解析。敬請關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 考研英語閱讀選材來自哪?
    考研英語命題人出於命題的需要,可能會對原文稍作修改。有一點需要明白的是,修改肯定不會改變原文的意思,大多數修改都只是對其中的部分句子或者單詞進行同義替換。   說到這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平時多看一些相同來源的文章會對考研閱讀有很大的幫助的。   首先,我們一起來聽聽曾任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命題組組長的北京大學英語系王繼輝教授有什麼看法!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中國73%的水域被嚴重汙染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每天吃牛油果的四個理由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7考研英語閱讀每日精選:深海生物現身日本港口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6考研英語:得閱讀者得「天下」
    在我的母校,四六級的高手很多,但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四六級高手卻在考研英語上遭遇了滑鐵盧。事實證明,四六級英語與考研英語沒有什麼必然聯繫,當然也不存在誰難誰易的問題,因為它們考察的重點有著本質的區別。四六級考察英語能力而考研閱讀確側重於考察邏輯。
  • 2018考研英語閱讀26個時間管理技巧
    考研英語閱讀: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考研英語的準備似乎要更提前一點,要想取得一個好成績。光靠考前的突擊是不夠的,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英語閱讀26個時間管理技巧,更多考研英語一和英語二的區別、考研英語題型大綱及重點詞彙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榴槤為什麼那麼臭
    2018考研複習進行時,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整理《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精選》,速來學習吧!
  • 掐指一算,20考研英語閱讀會出這些題
    >閱讀在考研英語中佔了足足四十分,做好閱讀有多重要不必幫幫再多說了,可是真題就那麼多,做完就沒了,想練習閱讀該怎麼辦?但從名字上看,考生也許認為這本雜誌只和經濟有關,但是實際上這本雜誌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歷史等諸多話題。能在這本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作者在此領域也非常出色且有思想內涵,因此這本雜誌上的文章能屢屢入選考研英語真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恐龍衰亡的真相
    考研英語閱讀能力提升需要不斷地積累練習,通過多閱讀來積累詞彙,提升閱讀速度,強化把握主旨能力。2017考研複習之初,時間相對充裕,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建議大家每天多做一些閱讀,可娛樂也可增長見聞,還能提升能力。下面一篇文章是關於恐龍衰亡的真相。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豆腐可用來生產沼氣
    考研英語閱讀能力提升需要不斷地積累練習,通過多閱讀來積累詞彙,提升閱讀速度,強化把握主旨能力。2017考研複習之初,時間相對充裕,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建議大家每天多做一些閱讀,可娛樂也可增長見聞,還能提升能力。下面一篇文章是關於豆腐可用來生產沼氣。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宇宙射線對大腦有害
    考研英語閱讀能力提升需要不斷地積累練習,通過閱讀來積累詞彙量,提升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暑期強化複習,閱讀強度要加大,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繼續分享一些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體育、科技等方面的文章,大家要多多拓展。下面一篇文章是關於宇宙射線對大腦有害——火星移民獲難成行。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研究人員稱第九大行星或被發現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7考研英語(一)閱讀真題解析
    2017年考研英語剛剛結束,小編第一時間進行真題解析,方便各位考生及時了解真題相關動態。  大家來看第二篇文章,是夏威夷安裝一個30米長的望遠鏡。這篇文章大家看得懂,有幾道題有爭議。  第26題,夏威夷部落的女皇曾經說我們這個部落的人,古老的夏威夷人都是看星星的專家,這個單詞和星座有關。
  • 考研英語:怎樣看閱讀文章?
    【摘要】大家肯定看多很多做閱讀的方法,我們在借鑑的同時,應該尋找適合自己的。拿到一篇考研英語閱讀,該怎樣從整體上把握呢?
  • 2019考研英語:關注閱讀題目來源
    摘要:閱讀在考研英語中佔據了40分的分值,各位19考研er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摘要:閱讀在考研英語中佔據了40分的分值,各位19考研er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