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雖然很多,但能讓所有人都耳聞大名的,說來說去就那麼一些,其中就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被稱為天才,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光電效應,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身上從不缺榮譽鮮花,也不缺爭論。
不過愛因斯坦的家庭生活狀況,了解的人就相對少一些了。愛因斯坦有過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是米列娃·瑪麗克,第二個妻子是艾爾莎,艾爾莎既是他的表姐,又是他的堂姐。而愛因斯坦的3個孩子,都是米列娃·瑪麗克所生。
第一個孩子是女兒麗瑟爾·愛因斯坦,出生於1902年1月。這時候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還沒結婚,他們結婚的時間是1903年。麗瑟爾是這3個孩子裡對外信息最少的一個,她出生的時候父親還沒有找到工作。
所以關於麗瑟爾的信息,很多都有傳聞成分,傳聞她被送給別人家收養,出生以後智力有問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1980年,麗瑟爾把1400多封愛因斯坦的信件捐給了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其中包括一封家書《致麗瑟爾·愛因斯坦》,裡面充滿愛因斯坦對女兒的思念。
第二個孩子是大兒子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出生於1904年5月。漢斯長大後成了水利工程學領域的權威,擔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水利工程學教授。不過,由於父親對應用科學不感興趣,所以父子倆曾經爆發爭吵,漢斯的態度是:「我就要當工程師。」
1919年,愛因斯坦與米列娃離婚了,漢斯跟著母親在瑞士生活,父子之間仍然經常有矛盾摩擦,甚至寫信吵架。不過,愛因斯坦也會認錯,儘量保持與兒子的聯繫。漢斯與他的弟弟都是母親撫養長大,愛因斯坦主要是管他們的教育問題。
第三個孩子是小兒子愛德華·愛因斯坦,出生於1910年。愛德華的生活也受父母關係影響很深,1933年愛因斯坦離開歐洲後,父子倆基本就沒怎麼見過面,如果說姐姐麗瑟爾是傳聞智力有問題、精神分裂,那愛德華就是真真切切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
愛德華9歲那年父母就離婚了,但愛德華知道父親很厲害,10歲就興奮地寫信給父親問東問西,只不過愛因斯坦疏忽了給兒子回信的問題,愛德華因此十分失望。愛德華十幾歲就顯示出了非常尋常的文學與音樂天賦,痴迷於精神病學和弗洛伊德。
不過愛因斯坦對這些也不感興趣,開始他還鼓勵愛德華,但慢慢就覺得這個孩子有些自命不凡了。19歲那年,愛德華患上了精神分裂,22歲就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愛因斯坦曾經去探望過,但他拒絕了照料愛德華,他認為,這種病是從母親那裡遺傳來的,自己無能為力。
所以,愛因斯坦的孩子與父親之間關係都比較微妙,孩子的身體與心理出現問題,說起來既有遺傳上的原因(母親米列娃家庭遺傳),也有父親的責任在內,做一個天才科學家的孩子其實比做普通人的孩子累,不過,無論家庭生活如何,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仍然被世界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