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犇犇奇思妙想
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拍攝到驚人的火星表面360°的視頻影像,展示了此前人類從未見過的火星表面景象。這段視頻是「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在維拉·魯賓山脊上拍攝到的,由各種靜態圖片拼接而成,其中一個機載攝像機拍攝了16張獨立的火星表面圖片,然後將它們拼接在一起,形成了這張全景視頻影像。
位於加州帕薩迪納市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發布了這段視頻,展示了「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沿著火山口的外邊緣看到的景象。這段影像展示了「好奇號」的下一個目的地——蓋爾隕石坑的地面,此外,這段視頻中還可以看到「好奇號」之前的高地鑽探地點、蓋爾環形山的邊緣和地面。
除了將照片拼接成一段無縫的視頻外,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還調整了白平衡,使遍布巖石的斜坡和隕石坑內部平坦表面的顏色看起來就像在地球上的白天一樣。此外,研究人員還採用了一些巧妙的視覺效果,使得整段視頻畫面呈現藍色,而不是通常與火星聯繫在一起的獨特的鏽紅色,使得我們地球人看到的火星景象是一種奇怪而熟悉的景觀。由於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在這段驚人的視頻的背景中還可以看到50多英裡(約80公裡)外的一座山。
此外,「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傳回的數據顯示,探測車的設備上發現了赤鐵礦的痕跡,赤鐵礦是一種富含鐵的礦物質,經常在有水的地方發現,這一發現給科研人員帶來了巨大驚喜。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探測車的近距離觀察,他們發現了更多赤鐵礦的特徵。這一發現除了能夠表明以前火星上具有潮溼環境外,還能為研究人員在火星上發現生命指明方向,因為粘土礦物能夠捕獲和保存有機分子。目前,「好奇號」火星探測車計劃離開山脊,研究已知含有粘土礦物的格倫熱帶地區。
雖然人類目前還沒有登上過火星,但對火星的研究和認識正在一步步深入,這其中離不開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的貢獻。下面,小編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它。「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於2011年11月26日,在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空軍基地,搭載在火星科學實驗室太空飛行器上發射升空。「好奇號」火星探測車佔整個發射任務質量的23%,它上面搭載了80公斤的科學儀器,包括由兩個攝像頭組成的照相機,它可以拍攝高解析度的真實彩色圖像和視頻。探測車總重899公斤,由鈽燃料提供動力。探測車的車長為2.9米,寬2.7米,高2.2米。「好奇號」在經歷了約5.6億公裡的旅程後,在距離指定著陸點僅1.5英裡(約2.4公裡)的地方著陸。自2012年8月6日成功著陸火星後,「好奇號」已經行駛了超過11英裡(約18公裡)。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的最初計劃是一個為期兩年的任務,通過在火星表面收集信息,以幫助人類探索關於火星上是否能夠維持生命,是否有液態水等相關問題。到目前為止,在這個汽車大小的探測車的旅程中,它遇到了一個古老的河床,那裡曾經流淌著液態水。不久之前,它還發現,在數十億年前,一個名為耶洛奈夫灣的地區曾是一個湖泊的一部分,那裡可能曾有微生物生存。由於「好奇號」成功傳回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它的任務時長已無限期地延長,目前它已在火星上活躍了2000多天。
犇犇奇思妙想-傳遞有趣的科技訊息 |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