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小時的深海拍攝,呈現從未見過的海底世界

2020-12-05 小逗朋友

每次去水族館,感覺都是走馬觀花,興趣倒是超級濃厚,可我總覺得還缺點什麼,可能是因為水族館裡的魚種類太少了,或者看不到真正的海底世界吧?很喜歡大海和海洋生物的,也想看到更多的海洋生物和真正的海底世界,可是海底並不是想去就能去,怎麼辦呢?

別擔心!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部能近距離、真實的接觸海洋的紀錄片《藍色星球II》。

豆瓣評分截圖

這部紀錄片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自然歷史部門花費4年時間,歷經無數艱險拍攝而成,在長達4年的拍攝過程中, 製作團隊共執行了125次的探險,拜訪了39個國家,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洋幾乎所有的海域,甚至包括南極冰下1000米深的海底,最終他們完成了1500天的水下作業,並實現了6000多個小時的潛水艇拍攝,從而呈現出觀眾從未見過的海底新世界。

該紀錄片使用6K高清數碼攝像機,拍出來的影像即使在IMAX屏幕上都能夠做到分毫畢現,同時,BBC還使用了數臺深海潛水器,可以潛到1000米深的海底,並且在深海裡待上十幾個小時,充分地利用現代先進的拍攝設備進行拍攝,比如180度全息投影技術、360度水下攝像機等。拍攝者甚至還在深海的珊瑚礁和海底山脈安裝固定攝像設備,同時引進新一代遙控無人潛水艇以及深海潛艇技術。

紀錄片後期由奧斯卡提名電影配樂大師喬治.芬頓創作配樂,BBC交響樂團演奏,並配有原聲專輯,結合卓越的影音技術,將呈現高質量影音新境界,值得永久珍藏。原聲專輯共有16首片中的背景音樂,每一首都反映了片中對應的主題。

《藍色星球II》是史上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歷史專輯。從熱帶到極地、從岸邊到黑暗的深海,成千上萬種的奇異生物、植物從你眼前掠過,許多鮮為人知的海洋秘密,許多人類從未涉足的深海處女地,將一 一為你展現。《藍色星球II》被稱為"瑰麗無比的海洋史詩"。

通過紀錄片,可以直觀地、立體地,近距離地接觸海洋,認識從未見過的海洋生物,比如海瀨、驚慌失措的七色海葵、海星、青葉龍、鯊魚、絢麗多彩的海底珊瑚群等等,了解這些海底生物的外形、生存環境、捕食技巧等故事。

同時,紀錄片通過展現海洋的生機和美,從而引導人們對海洋的熱愛和保護,因為每年都有大量的廢水和固體廢物被傾倒入海洋,對海洋的生態平衡構成危害,嚴重汙染了海洋,導致大量的海洋生物發生病變或者死亡,所以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刻不容緩。

保護大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是為讓人類社會能持續發展,滿足我們自身以及子孫後代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保護海洋、保護環境,可以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亂扔紙屑,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植樹種草、不攀折樹木等等。

環境保護,要從每一個家庭、每一件事做起。保護好自己家庭的環境,也就為保護全球環境做出了貢獻,讓我們人人都做環境小衛士,從保護身邊的環境做起,從我做起。

相關焦點

  • 《藍色星球2》幕後:水下拍攝6000小時
    在長達5年的拍攝過程中,BBC自然歷史部為了這部7集的紀錄片一共進行了125次遠徵,拜訪了39個國家,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洋幾乎所有的海域,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的深海海底。光是水下拍攝,就長達6000多個小時。幸運浪人鰺捕鳥,拍攝前連一張靜止的照片都沒有浪人鰺的體形巨大,就像是40公斤重的鬥牛犬,攻擊性很強。
  • 《藍色星球2》: 深入前所未見的海底世界
    【不變的,是匠人精神】  4年時間,125次遠徵,1500天水下作業,6000多個小時的潛艇拍攝  2001年,BBC推出一部名為《藍色星球》的紀錄片,用10集的篇幅講述了佔據地球表面70%面積的海洋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神奇生物。該片一經推出就大受好評,並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和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
  • 《藍色星球2》:深入前所未見的海底世界
    【不變的,是匠人精神】  4年時間,125次遠徵,1500天水下作業,6000多個小時的潛艇拍攝  2001年,BBC推出一部名為《藍色星球》的紀錄片,用10集的篇幅講述了佔據地球表面70%面積的海洋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神奇生物。該片一經推出就大受好評,並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和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紫色烏賊,這種從未被發現的海底動物太可愛啦
    最近一支美國海洋探險隊「Nautilus Live」就利用了深海攝影機拍攝到了令人驚奇的影像,這些從未被發現的海底動物,竟有種「超萌」的感覺!▼他們所使用的美國潛水艇鸚鵡螺號在加洲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 of California)的海床中,發現了一隻「超萌」的烏賊靜靜地躺在海床上,而擁有紫色身體加上圓滾滾大眼睛的它,讓研究人員不斷驚呼超可愛!
  • 「深海勇士」探秘海底世界:發現海底「珊瑚墳場」
    結束近9小時的水下作業,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建如博士走出潛器。這是他第二次隨「深海勇士」號下潛,收穫令科學家們驚喜:一片此前從未見過的「珊瑚墳場」。「在潛器經過的一個海底高地的頂部,直徑約200米左右的範圍內,有大片的死亡珊瑚骨骼堆積,而在那處水深之下的冷水珊瑚都生長得很茂盛。不知道那裡曾經發生過什麼,導致如此多的冷水珊瑚死亡。」李建如說。
  • 《藍色星球2》16年後歸來:4年跨39國,125次探險,水下拍攝時長6000小時
    與觀眾16年的等待相映照的是,《藍色星球2》的拍攝歷時四年多,整個BBC自然歷史部拍攝團隊共經歷了125次探險,訪問了39個國家,幾乎踏遍了世界各地的所有大陸、海洋,僅攝製組的水下拍攝時長達6000多個小時。
  • 雅浦海溝動物世界探秘:「蛟龍」號5000米深海大型動物見聞
    6月5日,「蛟龍」號在雅浦海溝進行了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7次下潛,最大潛深5136米,從5100多米到4900多米的海溝山坡上爬行,近底觀察和獲取巖石、近底海水、沉積物、生物樣品,進行環境參數測量等作業,用時3小時8分鐘。記者採訪下潛人員和觀看「蛟龍」號拍攝的海底視頻,看到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深海動物世界。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紫色烏賊,這種從未被發現的海底動物太可愛啦~
    深海也有不可怕的一面啊!
  • 「深海勇士」號首次發現海底「珊瑚墳場」
    「深海勇士」探秘海底世界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非常好。」結束近9小時的水下作業,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建如博士走出潛器。這是他第二次隨「深海勇士」號下潛,收穫令科學家們驚喜:一片此前從未見過的「珊瑚墳場」。
  • 現實世界的外星生物 | 你從未見過的深海生物,在這位俄羅斯攝影師的鏡頭下竟是如此驚豔!
    海洋中有許多我們從未見過的奇特生物,它們常年生活在不見陽光陰冷的深海處,由於深度每增加10米相當於增加了一個大氣壓,所以人類能夠探索的深海區域十分有限。他主要關注的是在北冰洋發現的無脊椎動物:從水母到深海發現的蠕蟲,這些黏糊糊、扭動著、半透明的生物,其中大多數從未被如此詳細和清晰地記錄下來。
  • 海底一萬米什麼樣?發現神秘生物,不時傳來奇怪聲音
    地球有四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和深海海底。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從未止步,南極北極和珠峰早就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人類需要「仰望星空」同時也要「探索海底」,那麼深海海底是什麼樣子呢?早在2012年,我國研製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成功下潛至7020米。當時是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下潛到海底7000米以下的國家。這次「奮鬥者」號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4年製作、6000小時水下拍攝,豆瓣9.9高分的BBC《藍色星球2》的幕後...
    參考資料:wetpixel、bbc、Roger Munns博客 翻譯:雪梨貓4年製作、125次考察、39個國家的訪問、6000小時水下拍攝、1000米探測深度,7集的《藍色星球2》為觀眾展示了新的故事,用壯觀的新坐標和非同尋常的動物行為,幫助我們更好地欣賞和了解海洋的神奇與魔力。
  • 深海中罕見的一種生物,觸手幾乎長達10米,見過的人寥寥無幾
    深海中罕見的一種生物,觸手幾乎長達10米,見過的人寥寥無幾!要說地球上哪個地方最可怕,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深不見底的大海。大海浩瀚無垠,它不同於懸崖峭壁,內部極其兇險,就連太空的危險程度都沒它高,因此我們無法預知海洋中有哪些奇形怪獸。即便人類有能力進入深海,也無法到達海底。由於人類的能力有限,海底隱藏著無數的秘密,人類對未知領域總懷抱一顆好奇心,對深海的探索從未停止過。
  • 深海攝影師張帆揭秘海底世界的兇險
    長大後的張帆從未放棄兒時探索海底的夢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名海底生物攝影師。每一次張帆手持攝像機、身穿潛水服前往一個未知的海底世界,與大大小小的魚群擦身邂逅,都有可能見證一場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糾纏,這就是海洋生物的生存法則,物競天擇之下帶來了不斷進化的新物種。
  • 國內最美的幾個海底世界,你一定喜歡它
    大海對於我們國際莊的孩子來講是個很新奇很受歡迎的地方海洋館就更招人喜愛了那裡有數不清的小魚,從未見過的海底生物還有各式各樣的海洋動物表演孩子們簡直愛死了中國十大最美的海底世界帶上孩子去探索、領略未知的世界吧北京海洋館是亞洲第一、世界內陸最大、設施最先進的海洋館,集觀賞、科普教育和休閒娛樂為一體,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
  • 妄想山海的海底真實?怕是沒見過天諭深海世界,無手遊能超越
    不過,在開測後的僅僅一天時間,就出現了大量吐槽遊戲畫質粗糙的評論,使得《妄想山海》的tap分數暴降,就連最初被妄想玩家認為真實的海底世界,也被網友反懟:怕不是沒見過天諭的深海世界。作為騰訊的老對手,網易在2021年開年也是直接放出了養了4年之久的「鯤」——《天諭》手遊,同樣主打「穿雲入海」大世界玩法也與騰訊新遊再次撞車,也有玩家專門就兩款遊戲同樣主打的海底世界進行了一番對比。
  • 深海中的未知「怪獸」真的存在麼?10000米的海底究竟有多恐怖?
    深海10000米究竟有多恐怖?去過那裡的人比登月還少!人類可以將航天員送上太空,卻很難將人送到最深的海底。人類是地球霸主,雖生活在陸地上,但是地球表面71%都是海洋,海洋中有著豐富的資源,同時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所以人類一直非常渴望去探索。海洋究竟有多深?從海面到深海10000米,究竟有哪些恐怖的東西,我們來一探究竟。
  • 深海中的未知「怪獸」真的存在麼?10000米的海底究竟有多恐怖?
    深海10000米究竟有多恐怖?去過那裡的人比登月還少!人類可以將航天員送上太空,卻很難將人送到最深的海底。人類是地球霸主,雖生活在陸地上,但是地球表面71%都是海洋,海洋中有著豐富的資源,同時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所以人類一直非常渴望去探索。海洋究竟有多深?
  • 海底一萬米!帶你看看從未見過的海底生物
    姑且叫多毛蟹吧,在距離海面900米的海山巖石堆中發現這種螃蟹這種螃蟹在2008年被首次發現,它們似乎僅分布於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南部附近海域的海底山脈地區。這種珊瑚伸展可達9釐米,最大的杯狀珊瑚產於紐西蘭附近海域海底。
  • 哪有什麼深海恐懼!8.9分紀錄片告訴你來自海底的求生欲
    可是提到深海,不少人在心生恐懼的同時還帶有滿滿的好奇。恐懼倒也不是因為它本身真的有多可怕,只是那裡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未知世界,不知道它有多可怕,這才是真正令人恐懼的。而好奇是人類最控制不了的情緒。所以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紀錄片都是人類想要去接觸認識和傳播保護海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