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們的歷史,人類已經慢慢成長為,主宰地球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從使用石制工具、吃生肉,到太空梭、網際網路,我們開發出的技術,幫助我們做了驚人的事情。
什麼是三型文明?
這個詞最早是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戴舍夫(nikolai kardashev)提出的,他設計了一種方法來假設社會的技術進步程度,他最初提出了三個類別,類型一,類型二和類型三,在之後又增加了更多的類別,包括更多的可能性,我們無法想像的文明。
三型文明,被認為是人類的「最終目標」
根據卡戴舍夫的解說,第一型文明,能夠利用其母行星產生的所有能量。第二型文明,能夠有效利用恆星所產生的能量,通過一種環繞太陽的光學裝置,類似超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把更多能量傳遞迴到地球。第三型文明,已經可以進行星際航行,所有星系中的恆星,都會成為「天然礦」,被開發或捕獲。卡戴舍夫尺度,最近在方向上進行了一些擴展,還有第四型,利用整個宇宙的能量。第五型,開啟了多元宇宙的力量。
如今我們的科技文明程度,究竟是什麼水平呢?
根據卡爾·薩根在70年代的解釋,我們人類目前的水平,應該被歸類為0.7類型,也就是說,我們還不是完整的第一型文明!在卡戴舍夫的宏偉計劃中,這讓人感到相當失望,因為我們是我們在整個宇宙中,見過的最先進的文明。對於薩根來說,根據我們的技術進步,和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來說,我們還無法達到類型一的水平。
理論物理學家卡庫(michio kaku)曾表示,他認為人類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個世紀內,完全有把握達到第一型文明。雖然從0到1之間的進展看似很慢,但我們至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技術和社會進步,表明我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例如,我們已經朝著全球語言邁進了一步,我們的全球通信系統,網際網路,並且再短短的幾十年就發展到全球覆蓋的水平,也有像歐盟(European Union)這樣的主要有凝聚力的貿易集團的誕生,我們國家的量子通信、天眼望遠鏡等,都意味著人類的科技和社會水平也在飛速提高。
然而,要真正成為第一型文明,我們必須平衡我們的技術進步,與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生態系統和整個地球,否則我們就有可能過早地自我毀滅。如果我們要進入「三型文明」,我們需要一百次以上的文化和科學革命,而能源的問題:定位、儲存和傳輸,這將是我們努力的核心。
我們必須建立一個系統,來獲取整顆恆星的能量傳輸,這些都關於熱力學定律,穩定物質定律,以及行星進化的ICIT定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我們難以預料的困難,減緩我們的技術進展。不過我們的人口增長迅速,每一代人都在不斷的學習,學習和利用過去的知識,加以改進和優化,開發出新的更高效、更先進的技術。
所以,我們人類要進化到下一型文明,就應該要和平發展,集中大部分資源,用於改善環境,改善社會結構,盡最大可能優化資源,要建立一個真正團結的人類聯盟,有足夠的凝聚力,我們才能進入「三型文明」,但這可能需要我們重寫作為人類的意義,重新調整我們的自然本能,作為一個欣欣向榮的、流動的、智慧的群體工作,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幾萬年。
另外別忘了,我們人類是一個擁有無限潛力和創造能力的超高級生物種族!
如果我們能有效地使用「智慧機器人」來代替人類工作,這也許可能會加快整個進展,它們不知疲倦,使用一種類似區塊鏈技術,來實現出色的運算和信息共享,能快速地完成一些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並且它們不用經歷生老病死,不停的積累經驗。
那麼,AI機器幫助我們幹了這麼多事,而我們人類在這個新的世界裡,是什麼讓我們的生活有價值?我們將如何花費額外的時間、精力和智慧?我們對食物、水、住所和家庭的最初需求,是否仍會以同樣的方式驅使我們?在一個宣稱擁有整個銀河系統治權的文明中,我們的角色還會和今天一樣嗎?可能到那個階段,我們考慮的和今天會不一樣。
你怎麼認為?我們遺漏了什麼嗎?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麻煩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