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宮借寶
方天畫戟,重點在於畫戟兩個字,這是古時一種祭祀禮器,呂布天生英俊,常年徵戰,作為君子標配的劍不適合戰場,這才取了這叫禮器做為武器使用,至於為啥叫方天畫戟,其實還有個名字叫畫杆方天戟,這樣就很好理解了。畫杆,就是戟柄上有做圖騰一類的裝飾;而古代有兩種戟,一個叫方天戟(也就是常說的雙月戟)。還有個叫青龍戟(常說的單月戟),所以,這是一種武器,不是一件武器。
在《西遊記》的整個龍宮借寶過程中,東海龍王步步為營,慢慢摸清了孫悟空的底細,最終把他裝進了自己的圈套。可孫悟空到最後都沒能反應過來,沒有看清東海龍王的真實面目。
金箍棒和戰甲都是天庭記錄在案的寶物,送給孫悟空後上天告狀說他勒索敲詐了很多寶物,讓猴子背鍋,藉機消除黑帳,什麼是定海神針?是大禹治理水患的封印,龍王引誘著孫悟空拔出了封印。使得四海震動。這是龍王的詭計奸詐之處,然後上天庭告狀,其實是推卸責任,封印不是我們自己破的,是孫猴子破的封印。
而那杆被猴子嫌棄的方天畫戟,實際上是龍宮最牛的兵器,金翅大鵬雕得到之後,不但能與孫悟空打得有來有回,還闖入過靈山,將滿天羅漢都打得狼狽不堪。
孫悟空真看走眼了嗎,其實什麼樣的人使用什麼樣的武器,方天畫戟對於大鵬鳥來說是件好武器,但對於悟空來說並非是件好武器!也許金箍棒才是孫悟空最好的武器!好的武器是有靈性的,認主人的,俗話說的,選東西不要選最好,要選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認為悟空的選擇對的!
這充分說明西遊記的作者不傻,要不然也寫不出這名著。咱先不談方天畫戟有多長,孫悟空有多高,它兩搭配合不合適,咱就想像一下,一隻猴子拿著有它三個高,而且非常鋒利的方天畫戟,這不是去打妖怪,是要讓別人笑死啊。萬一猴子貪玩,在方天畫戟上蕩鞦韆把自己傷著了,怎麼辦?
而且熟悉兵器的都知道,戟,有一種剋星!叫勾鑲,戟單挑勾鑲基本上是死定了!孫悟空能不知道?金翅大鵬是佛祖的舅舅誰敢動它呀?它不去欺負人就不錯了,另外,和獅,象是三兄弟,打起來擅長群毆,所以,戟這個兵器的缺點不明顯!但是,悟空一生幾乎都是單挑!龍王是給悟空下套呀!要是選擇了戟,天宮大將雲集,西天路上人才濟濟,一旦碰到勾鑲就不是九死一生了,就是十死無生!這就是三英戰呂布中,劉備一上,沒幾招,呂布就逃跑的原因!兵器上碰上剋星了!
金箍棒的確也稱得上神兵利器,第一能大能小不影響重量請問這樣的材料能是凡品。第二孫悟空在龍宮耍了好多兵器為什麼只有金箍棒能攪的四海動蕩。第三太上老君是煉丹的。如果上面幾點還證明不了那麼最重要的來了。猴哥拿到金箍棒之前所有人都只知道它是一塊神鐵。為什麼沒人知道他是如意金箍棒。因為神物讓主。這點可以看出如意金箍棒是多麼的高傲。絕對是神器。
方天畫戟是俗家人用的兵器,佛應該用棍棒之類的兵器。孫悟空使用的是東海的定海神針鐵,據傳是遠古支撐不周山四大天柱之一,據傳曾大禹治水用過的神器。孫悟空又不是萬能無敵的,金翅大鵬鳥是如來的國舅,都不知道有多少年歲了,那時候算上孫悟空被壓五百年五指山也就連一千歲都沒有,和大鵬打成那樣很難得了。
不過說起龍王他似乎誰也不敢得罪,孫悟空「混世七魔」七兄弟是地仙一級的妖王,不要是說一個小小的龍宮,就是九泉之下幽冥地府也一樣來去自如,那些鬼卒沒有一個人敢找七大聖的麻煩,因為幾乎人人都有強改生死籍的本領,一個蛟魔王就敢號稱「覆海大聖」,放眼天下東南西北四海,沒有一個龍族敢吭一聲氣,更何況是七魔中本領最強的孫悟空了!
在《西遊記》裡面,除了凡人,還必須是無任何背景的凡人,是唯一比不上龍王的存在!其他天上的任何神仙都比龍王尊貴!玉帝開蟠桃大會提供什麼?龍肝鳳髓!龍族,不過是天上神仙的一道菜而已!一點點小事就要受懲罰!我們看著小白龍那麼帥,龍女拋棄她跟隨九頭蟲有點不可理解,而九頭蟲才是精怪裡數一數二的好身手且身份貴重!比只能當菜的龍族強太多了。
悟空與大鵬精
作者不安排孫悟空打敗大鵬是因為大鵬根本沒有資格跟孫悟空相提並論,從頭到尾孫悟空也只關注青獅。大鵬也只有跟孫悟空交手七八回合的資格而已,偷襲的戰績還不如跟孫悟空交手十回合以上的角色。大鵬所謂的手段僅限於偷襲,而西遊記偷襲要得到好的戰績實在太簡單,只需要能跟孫悟空交手十幾回合的就能偷襲多少次成功多少次,大鵬偷襲兩次還失敗一次就已經證明大鵬根本沒有跟孫悟空交手十回合以上的資格。
所謂趕上孫悟空抓到作者旁白欽定【與他送行】,青獅吞下孫悟空旁白是【得勝而去】,從小白龍戰罷多時的回合數配合白象得知作者多時的回合數在七八回合範圍內。跟孫悟空交手十幾回合的如意真仙偷襲兩次成功兩次,同樣是十幾回合的黑熊評價戰個手平。孫悟空坐在地上只顧著悚懼大鵬偷襲都能失敗。
拿什麼跟有資格跟孫悟空交手十幾回合以上的人物比?
他六個【鬥罷多時】,漸漸天晚。原來八戒耳大,蓋著眼皮,越發昏蒙,手腳慢,又遮架不住,拖著鈀,敗陣就走,被老魔舉刀砍去,幾乎傷命,幸躲過頭腦,被口刀削斷幾根鬃毛,趕上張開口咬著領頭,拿入城中,丟與小怪,捆在金鑾殿。大鵬也就有能孫悟空鬥七八個回合的資格,無法跟十回合以上的角色比,作者眼裡,背後趕上去偷襲抓到猴子的角色更加無法跟正面戰鬥吞下猴子的角色相提並論,所以大鵬旁白只能【與他送行】,青獅旁白【得勝】,孫悟空之所以不走更是因為【等那老魔安靜了,我們走路】明確忌憚的是青獅,忌憚到能隨時走,卻都不敢輕易走的程度。
與大聖戰經十數合,敵不得大聖……卻才尋出吊桶來,正自打水,又被那先生趕到前邊,使如意鉤子把大聖鉤著腳一跌,跌了個嘴啃地……他又來使鉤。大聖一隻手撐持不得,又被他一鉤鉤著腳,扯了個踵,連井索通跌下井去了。
西遊記的偷襲本來就很容易成功,孫悟空的筋鬥雲原文設定【上天入地如輪轉,跨海飛山第一能】,在孫悟空完全的自信一個筋鬥就能擺脫一切的心態下被猝不及防地抓到很奇怪?倒是大鵬在孫悟空坐在地上還只顧著悚懼的情況下都沒有辦法偷襲到孫悟空這才是最奇怪的。有資格跟孫悟空交手十回合以上的角色都不會有這種戰績。
陰謀論
按照有些陰謀論西學的說法,孫悟空從從一出生開始就是神佛們的一顆棋子,從拜師到大鬧天宮到取西經,都是神佛們給他安排好的人生路徑。如果按照鬼畜版西遊記後傳裡的孫悟空,那才有可能被稱為氣運之子。
所以陰謀論終究是陰謀論,而悟空的一生沒那麼陰謀,不過是玉帝給他的一系列磨鍊收服為己用而已,如來很不情願的樣子,為了討好玉帝,自費一手金身壓猴子五百年,中間還被蠍子精蟄了一下,所以讓人每天毒打猴子,又餵他銅汁鐵汁,可說是佛教最大的酷刑了。
了解西遊記要多了解成書背景,各版本的發展歷史。大鬧天空和西天取經兩段故事拼接一起的。強行解釋的話,很多人說猴子大鬧天空時,整個天庭的神仙誰都在放水,殊不知最有可能放水的人卻是取經的猴子,首先猴子和唐僧起先理念不同,唐僧偏心,有時候還招猴子厭煩,另外猴子是知道取經要湊齊九九劫難數的,在經歷真假美猴王,滅掉心魔之後,猴子才算是悟了。最後我想說,猴子也是我們經典傳統文化裡的英雄,鬥戰勝佛,現在很多人無知,跟著公眾號踩,包括諸葛亮,趙雲,甚至嶽飛之類的。簡直無知,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哪來的血性和希望,看對面漂亮國沒啥歷史,索性塑造一些靠科技的變異的英雄每年光電影上,都能用這些英雄在你們身上賺老鼻子錢了,人家用這些英雄套現了,簡直還覺得不夠用,每年想方設法不斷生產新英雄。我們呢,看看各種公眾號裡,寫的什麼玩意,真的是吃了沒文化沒見識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