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蹟都是什麼,對好多人來說已經不是個問題,他們早就耳熟能詳、如數家珍,但我們還是有必要重溫一下,對那些不太熟悉的朋友來說很有必要。
這七大奇蹟都是什麼也有爭論,我們就取其一種,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它們分別是:一、奧林匹亞宙斯巨像。二、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三、巴比倫空中花園。四、摩索拉斯王墓。五、亞歷山大燈塔。六、古羅馬競技場。還有第一個我們不用說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古埃及的金字塔。
說是古埃及金字塔,其實金字塔不光是埃及才有,在美洲也有不少金字塔,但都沒有埃及的金字塔出名;因為埃及的金字塔高大上,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拔尖的,有146米高,是金字塔裡的戰鬥機。在埃及90多座金字塔裡那是鶴立雞群,不同凡響。
金字塔的歷史不是我們本文探討的重點,我們要回答的就是標題中的問題,為什麼世界上七大奇蹟中六大奇蹟不是毀於一場大火,就是在地震中毀於一旦,或者經歷了其它人為或者自然災害而已面目全非或者殘缺不全,唯有埃及金字塔一枝獨秀,依然"健在",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是一個很多朋友都非常感興趣,又樂此不疲的話題,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去探討,因為它不只是屬於埃及,而且也屬於全球,是全人類的財富和智慧結晶。
嚴格地說,金字塔不僅是世界七大奇蹟中歷經滄桑和劫難,依舊巍然聳立的建築,還是歷史最悠久,年齡最大、最滄桑的建築,這就更加讓人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底的疑問也越來越大。
要想回答上面的問題,揭開我們心頭的疑惑,揭開人們心裡的謎底,不能不全面翻閱歷史資料,進行全面分析,嘗試著分析一下其中地方原因,謬誤之處,還請多多指教,歡迎爭鳴。
古埃及的金字塔只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七大奇蹟中唯一倖存下來的建築,不是因為上天的眷顧,也不是它非常僥倖,而是有著必然的原因,這些原因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金字塔建造的數量多,存在下來的也多,同時分步的區域也大,範圍也廣。
除了我們所知道埃及開羅地區的吉薩,埃及其它地區也有,蘇丹境內也有金字塔存在。金字塔在埃及就有90多座,加上蘇丹的金字塔,數量可觀,叫人嘆為觀止。數量多、分布廣、保存下來的概率就高。
反觀世界其它六大奇蹟,無論是古希臘奧林匹亞宙斯像還是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或者是巴比倫的空中花園,還有那個什麼王墓,他們都是孤版,都是蠍子尾巴獨一份,沒有備份、沒有備胎,一旦遭遇意外就是全軍覆沒、蕩然無存。因此說埃及金字塔數量多,分布廣,倖存機率就高。
其二是金字塔構造特殊,結構獨特,材料也特別,建築工藝考究。
可以說是構造科學,結構合理,工藝精湛,質量過關,經得起時間和歲月的考驗,如果是層層轉包,層層截留,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恐怕一個禮拜都熬不過,早就玩完了。
到過埃及、親眼目睹金字塔風採的人都知道,金字塔的主體是石材,全部採用大石頭堆砌。俗話說堅如磐石,像石頭那樣頑固不化。石頭比磚塊要堅硬,經得起光照雨打、風颳日曬,用行話說是不怕風化或者說不怕氧化,烈火燒制的磚塊無論如何也沒有石頭生命力那麼頑強,那麼堅不可摧。
在那些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群裡,最高的有140多米,用了230多萬塊石頭,每塊石頭的重量說出來嚇人,平均都有兩噸半。這麼重、這麼大的石材拼湊在一起,採用的工藝卻非常講究,都是咬合在一起,絲絲入扣、嚴絲合縫、縫隙幾乎看不見,連個刮臉刀片都塞不進去,可謂是鬼斧神工,巧奪天工了。
這樣技術別說大自然,就是人工炮火也無可奈何。1798年夏天拿破崙來到埃及的時候,看到那些高聳入雲的金字塔非常不悅,他說我是世界之王,怎麼能允許這樣金字塔來耀武揚威,於是他下令炮手把這些金字塔給抹掉,但轟隆半天,炮手滿身是汗,金字塔安然無恙,拿破崙只好悻悻走開。
相比而言,那些神像類的建築,過於高大,底盤遠不如金字塔厚重,看上去倒是威猛,一旦地震來襲,就是滅頂之災。
其三是金字塔生存環境較好,金字塔所處地理環境獨特。
埃及是撒哈拉沙漠的組成部分,境內三分之二是大沙漠,雨水貴如油,金字塔受雨水侵襲的機會幾乎沒有,更沒有洪水和冰雹,而雨水裡包含的腐蝕成分就更沒有緣分去侵金字塔。雖然說沙漠裡風多、風大,但建造金字塔的時候,那些聰明的古人就考慮到了風的因素,把塔深建造成了方錐形的,有力地化解了風力。
至於地震就更對金字塔無可奈何了,因為金字塔體積大,底部佔地面積更大的驚人,可以說是穩如泰山,氣死老天。
其他幾大「奇蹟」,多位於地中海周邊,難逃遭受雨水侵襲,自是難捱那段漫長的歲月。
正是因為上述幾個原因,金字塔才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七大建築奇蹟。當然,這七大沒有把中國的長城列入,不過即使加上長城,我們也必須承認,現今所看到的長城,多半是明朝所修建,秦代長城遺址已經保留的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