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果欖仁
2009年被植物學者發現
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麻慄坡縣發現唯一一棵
近日,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小分隊深入麻慄坡縣友緣農業專業合作社老山藥王谷基地,對去年移植的一株瀕危植物千果欖仁成活情況進行考察,發現這株千果欖仁已經成活。
這株千果欖仁原來生長在麻慄坡縣天保鎮馬鞍山與蘇麻灣兩個村小組之間,2009年被植物學者發現。被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後,麻慄坡縣森林公安與林業部門在當地加大保護宣傳,精心呵護,使這株千果欖仁生長茂盛。每年秋季,滿樹的紅色繁花,讓人賞心悅目,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去年11月,由於長時間雨水天氣,致使當地土質鬆散,這株千果欖仁不幸被大風吹倒命懸一線。為了及時搶救這株瀕危植物,當地警民聯手使用吊車、挖機、推土機、汽車等重型設備,把這株千果欖仁搬遷到麻慄坡縣友緣農業專業合作社老山藥王谷基地進行近地移植保護。通過9個月的精心培植,如今這株千果欖仁已經成活,並枝繁葉茂,長勢旺盛。
麻慄坡縣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工作人員肖波說:「移栽過來的這棵千果欖仁,是麻慄坡縣發現唯一一棵,今天看到它能夠成活我們感到非常高興,覺得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作為一個環保工作者自己的努力非常有意義。」
千果欖仁又名大紅花樹、大馬纓子花,常綠大喬木,高達25-35米,紅色花極小,數量極多,成熟時紫紅色,數量有千粒之多,故名千果。千果欖仁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一般多散生於河岸和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及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中,是雲南熱帶雨林和季雨林的代表種和指示種,對研究熱帶雨林和季雨林的更新、演替、生態評價具有重要意義。其材質優良,生長快,是一種值得發展的速生造林樹種,與團花樹、八寶樹、南酸棗一起為當地習見的林內上層高大喬木。目前,已臨近瀕危樹種之一。
(陸宏章 肖波)
責編:李正紅 審核:資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