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異於其他省份 西藏或迎來「暖冬」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最近兩個月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異於其他省份 西藏或迎來「暖冬」

  拉薩街頭的行人已換上棉衣。記者 劉凡 攝

  11月7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立冬」。每到季節更替時,人們便更加關注陰晴冷暖天氣變化。今秋,我區氣候有何特徵?今冬,我區天氣氣候趨勢如何?11月9日,記者帶著這些身邊人的疑問走進了自治區氣象局氣候中心尋找答案。

  平均氣溫對比 

  今年比去年同期偏高

  202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我區平均降水量為64.9毫米,比常年(1981至2010年)同期偏少25.2%,比2019年同期偏少36.1%﹔我區平均氣溫為11.0℃,比常年同期偏高3.0℃,比2019年同期偏高2.4℃。同時,監測數據還顯示,9至10月,多站日最高氣溫、月平均氣溫屢屢出現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的現象。

  監測顯示:9至10月上旬,西太副高位置偏西,西伸至東經90°以西,伊朗高壓主體偏西,高原以上平直的西風環流為主,北部冷空氣位置偏北,南部水汽主體位置偏南,導致高原大部出現高溫少雨天氣,氣溫呈偏高趨勢。「通俗地說,西藏北部的冷空氣下不來,西藏南部的暖濕氣流上不來,因此出現了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現象。」自治區氣候中心氣候監測評估室陳濤介紹。

  受拉尼娜現象影響

  我區冬季氣溫容易偏高

  拉尼娜現象指的是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下降的氣候現象,其名稱起源於西班牙語,意為「小女孩」。厄爾尼諾現象則是指與其相反的自然現象,意為「小男孩」。

  自治區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副高級工程師楊勇介紹,海溫的異常將會影響我區氣候,特別是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發生時將會對我區的氣候系統產生明顯影響。今年發生的是拉尼娜現象,根據對歷史的分析表明,當發生拉尼娜現象時,我區冬季氣溫容易偏高。所以預計今冬(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我區大部分地區有可能出現降水偏少、氣溫偏高的氣候趨勢,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暖冬」。雖然從總體上分析,預計我區冬季大部分地區溫度偏高﹔然而,某些時段也將出現冷空氣的頻繁活動,影響我區大部區域,特別是北部、西部。

  獨特氣候特徵決定

  我區異於全國氣候大趨勢

  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今年冬季總體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勢力偏強,北方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此外,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顯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全國總體呈東暖西冷分布,季節內冷暖波動大,階段性變化特徵明顯。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藏大部、雲南西部偏高1至2℃。

  「我區具有獨特的氣候特徵,有時氣候會異於全國其他省份,這是由於我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所決定的。」楊勇進一步對記者解釋,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間,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全國部分地區將迎來勢力偏強的冷空氣,而我區可能會迎來一個「溫暖的冬天」。

(責編:郝潔、陳曦)

相關焦點

  • 入冬以來寧夏氣溫持續偏高,降水中南部偏多北部偏少
    氣溫持續偏高,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各月全區平均氣溫偏高 1.8~2.7℃,4月以來偏高 1.0℃。2019/2020年冬季為1961年以來第2暖冬。2019/2020年冬季,全區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分別為-3.1℃,4.9℃、-8.5℃,較常年同期偏高2.3℃、2.6℃、2.3℃,均為1961年以來僅次於2016/2017年的同期第2高值。
  • 2018年鞍山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2018年,全市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降水量偏少,全年日照時數較歷年明顯偏多。年內氣象災害以暴雨洪澇、高溫、乾旱、低溫冷害等為主,對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據介紹,2018年,全市年平均氣溫為9.3℃,較歷年偏高0.1℃,各地區氣溫的差異性較大。降水明顯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為565mm,較歷年偏少147mm,且時空分布不均。日照較歷年明顯偏多,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38小時,較歷年多35小時。去年全市災害性天氣較多。
  • 2019年德州冬季氣候呈現三大特點:降水偏多、氣溫偏高、日照略偏少
    2019年德州冬季氣候呈現出降水異常偏多、氣溫明顯偏高、日照略偏少等三大特點,出現了五大氣候事件。冬季氣候呈現三大特點 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46毫米降水異常偏多: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59.7毫米,較常年偏多46毫米,較去年偏多51毫米。
  • 烏魯木齊2019年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氣象部門預測:冬季平均氣溫...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梁樂報導)2019年秋季(9月到11月),烏魯木齊受到暖氣團的眷顧,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降水也處於偏多狀態。受此影響,主城區入冬時間也有所推遲。不過,暖秋過後是否會迎來暖冬,對此氣象專家表示,二者並無一一對應關係,冷暖與否還要看冷空氣的「臉色」。
  • 深圳:第一季度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二高,降水偏少
    筆者從深圳市氣象局4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深圳第一季度平均氣溫達到19.0℃,為歷史同期第二高。第一季度深圳呈現出「氣溫異常偏高,對流天氣早,降水偏少」的氣候特點。據悉,2019年12月以來深圳市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強暖冬,秋冬氣溫創歷史新高,2020年以來對流天氣發生早且強。據發布會消息,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氣溫異常偏高伴階段性波動。第一季度平均氣溫19.0℃,較近五年同期(17.7℃)偏高1.3℃,為歷史同期第二高,最高氣溫29.6℃,為近五年同期第二高。
  • 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偏低 降水偏少
    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偏低 降水偏少2021-01-09 14: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天氣網        瀏覽量: 455 次 我要評論 一、過去10天我國中東部氣溫偏低&nbsp降水偏少過去10天(12月30日至2021年1月8日),西南地區東部的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有8~15毫米、局地超過2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
  • 未來10天我國大部氣溫仍偏低 降水偏少
    未來10天我國大部氣溫仍偏低 降水偏少2021-01-06 14: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天氣網        瀏覽量: 307 次 我要評論 一、過去10天我國中東部氣溫偏低過去10天(12月27日-2021年1月5日),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累計降水量有8~15毫米、局地超過20毫米,上述地區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我國其餘大部地區降水偏少
  • 2020年2月全國天氣預報溫度降水:大部地區氣溫偏高
    預計2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  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近期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開展了2月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預測會商。主要預測結論如下:  預計2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除青海南部、西藏大部、西南地區西部和南部、華南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接近或偏高。
  • 1961年以來第二暖 河南今年氣溫偏高影響四季轉換
    降水少,天氣暖,季節轉換拖沓,初雪遲遲不來。我省今年的氣候,氣溫明顯偏高,降水、日照均偏少。其中,全省年平均氣候為1961年來第二高。12月31日,河南省氣象局召開2019年河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通報會,入冬以來全省溫高雨少暖冬趨勢初現、年內溫度明顯偏高影響季節轉換、8月上中旬強降水導致多地出現洪澇災害等事件名列其中。2019年,全省氣溫明顯偏高,降水、日照均偏少。截至12月30日,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5.7℃,較常年偏高1.0℃,為1961年來第二高。
  • 本周西藏大部降水偏少 各地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
    「雖然最近大家都在說氣溫下降快,天氣越來越冷,但通過數據對比發現,無論是日平均溫度、日最高溫度還是日最低溫度,均比往年要偏高2℃左右。」卓嘎說,以10月份為例,今年10月份的日最低氣溫為5.2℃,與歷年同期相比偏高2℃。卓嘎說,10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離冬天不遠了。
  • 未來10天中東部地區冷空氣活躍 降水偏少
    未來10天中東部地區冷空氣活躍 降水偏少2021-01-10 16: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天氣網        瀏覽量: 207 次 我要評論 一、過去10天中東部地區氣溫偏低&nbsp降水偏少過去10天(12月31日至2021年1月9日),西南地區東部的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有8~15毫米、局地超過2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
  • 2019/2020年冬季全國氣溫歷史同期第五高 為暖冬年份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明祿報導3月1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2020年冬季全國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為暖冬年份;全國冬季降水為歷史同期第五多。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全國平均氣溫為-2.25℃,較常年同期(-3.34℃)偏高1.09℃,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五高。除青藏高原大部氣溫偏低或接近常年同期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冬季明顯偏暖,其中華北地區西南部、黃淮和江淮的東部、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大部及內蒙古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氣溫偏高2℃以上。
  • 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今年入秋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常年偏高,出現了暖秋現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后的又一個暖冬的即將來臨?國家氣候中心的氣象工作者們也正在為儘快得出結論而緊張地工作著。  其實,暖冬與冷冬是個氣候概念,是與氣候平均情況比較而言的。
  • 這個採暖季天氣預測:京津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今年12月,新疆、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大部、華北西部、江漢、西南地區東部、華南西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內蒙古西部、西北地區大部、西南地區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全國其餘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我國暖冬國家標準制定者之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陳峪表示,以前我們對於冷暖冬沒有恰當的定義和統一的標準,習慣上認為某一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氣溫距平(與總平均氣溫的差值)不低於0℃或0.5℃即為暖冬,還有很多專家學者採用了其他不同的方式來判定,使得統計分析結果有較大差異,給公眾和學術研究都帶來很大困擾。
  • 十一月中旬還這麼熱 今年是暖冬嗎?專家:目前定義「暖冬」為時過早
    「現在定義暖冬為時過早。」湖南省專業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鄧曉春表示,今年南方水汽不夠,北方冷空氣下來偏弱,很難形成「打架」的狀態。11月底是平均入冬時間,據今年長沙整體天氣情況來看,12月初才會真正入冬。2018年冬天到2019年7月15日之前,湖南降水偏多,即便是入夏,氣溫還是偏低,直到7月15日之後,降水開始偏少,才以晴朗天氣為主,氣溫開始升高。「今年10月4日長沙破了個記錄,日最高溫度高達37.2℃。」是長沙歷史最晚高溫日。2017年,湖南高溫在10月1日結束,而隨著今年夏秋季的「遲到」,直到11月上旬,氣溫還屬於偏高狀態。
  • 湖北9月以來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10月將持續
    湖北9月以來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10月將持續 2016-10-09 16:09:34來源:荊楚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安徽2019年年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 降水量偏少二成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7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氣象臺舉行的2019年氣象通氣會上獲悉,2019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 氣候專家稱氣溫異常偏高降水...
    同時,東北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 2019年5月17日全國氣象乾旱綜合監測圖 來源: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顯示,4月1日至5月17日,雲南省平均降水量為35.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3.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雲南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9℃,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 廈門氣象部門預測:今冬明春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
    這幾天鷺島氣溫連續創新低,人們對「寒冬」還是「暖冬」議論紛紛。廈門市氣象局局長葛小清昨日分析預測,今冬明春廈門平均氣溫會較往年偏高,暖冬的概率比較大。 今年以來,廈門氣溫高,雨水少,影響我市的颱風偏少偏弱,氣溫異常表現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