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蟲是如何進入宿主體內,控制宿主行為並誘導其「自殺」的?

2021-01-13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

韓國拍了不少好電影,特別是災難片,比如《海雲臺》、《潘多拉》、《釜山行》。最近餃餃劇荒了,閨蜜給餃餃推薦了一部韓國災難片,叫《鐵線蟲入侵》,還說很下飯,適合吃飯時看。——呵呵,當我傻?一聽就是騙人的。

相信很多朋友看過這部電影,故事背景是:

一種叫「變種鐵線蟲」的寄生蟲入侵人腦,控制人類思想,先讓宿主食慾大增以吸收養分,等到繁殖期時,再讓宿主神志不清投江自殺,鐵線蟲得以進入水中大量繁殖。全國各地的河川都出現了被鐵線蟲寄生過的屍體,死者被鐵線蟲吸乾,皮包骨頭,死狀非常恐怖。

至於後面主角如何大戰鐵線蟲的劇情,餃餃不是很感興趣。餃餃感興趣的是:寄生蟲真的能控制宿主意識嗎?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PS:本文無重口味圖片,請放心食用~(*▽*)

鐵線蟲是如何殺死宿主的?

其實,鐵線蟲不是一種蟲,而是一類蟲,學名是「線形蟲動物門」,體長30-100cm,體型似細繩狀,所以又叫「發形蛇」或者「毛細線蟲」,常常作為動物學的實驗材料。事實上,鐵線蟲寄生在人體內的情況很少見,更不用說引起大範圍災難了。

餃餃沒見過鐵線蟲,於是問了許多小夥伴。有個叫小Q的小哥哥,在小時候竟然親眼見過鐵線蟲殺死宿主的過程:

餃餃自己拍的螳螂

某個陽光燦爛的夏天,6歲的小Q在家門口玩耍,看到一隻螳螂慢悠悠地走到一個水窪裡,一番掙扎後把自己淹死了。小Q心想:「哈哈!這螳螂是個傻子吧?還能把自己淹死?」這時,螳螂的屁股中突然排出一條褐色的東西。剛開始,小Q以為是粑粑,後來慢慢發現不太對勁:這粑粑足足有十幾釐米,而且還會動!小Q嚇得驚慌失措,趕緊哭著回家找媽媽了。

直到十幾年後的某一天,學會網上衝浪的小Q才知道那是寄生在螳螂體內的鐵線蟲。

鐵線蟲

鐵線蟲怎樣進入寄主體內?又是為什麼要把寄主搞死?

自然界的競爭,要比人類殘酷得多,殘酷的競爭催生出一些極聰明的生物,以鐵線蟲為代表的寄生蟲就是一種。

成熟的鐵線蟲不需要寄主,在水中或溼地就可以獨自生活;但不成熟的鐵線蟲,需要為自己找一個「寄主」才能發育成熟。蟲卵隨著食物鏈進入宿主體內,慢慢吸乾宿主體內的養分,並操控宿主找一個適合自己排卵的地方(也就是水中)「跳水自殺」,把宿主徹底搞死後從宿主體內出來開始,繁衍後代。

其中,最詭異的部分就是:寄生蟲如何操控宿主的思想?如何讓不會遊泳的螳螂自己跳進水中?又是為什麼要把寄主搞死?

鐵線蟲在水中交配並產卵,1~2個月後蟲卵孵化成幼蟲,被蜉蝣、蠓等水生昆蟲的幼蟲吸入體內。鐵線蟲幼蟲進入水生昆蟲體內後,會利用身體前端的鋸齒慢慢進入宿主腸道,在宿主腹中生長2~3個月之久,並成為「囊腫狀」。這個「囊腫」有自己的外殼,幼蟲在外殼的保護下進入休眠狀態,在-30°C的冷凍條件下依然可以生存。

但是,水生昆蟲體積太小,無法供鐵線蟲發育成熟。於是,當水生昆蟲被螳螂、蟋蟀等肉食性昆蟲吃掉後,鐵線蟲就隨著原來的宿主進入新的宿主體內,來到了陸地上。但鐵線蟲的的交配和產卵必須在水中進行,而螳螂等不會遊泳的動物是不會主動逃進水裡的。於是,鐵線蟲通過某種手段控制了宿主的思想和行為,誘導宿主「自殺」,成就自己的繁衍。

科學研究:鐵線蟲誘導宿主「跳水自殺」的機制

2002年,法國某項研究以蟋蟀為試驗品,從動物行為學層面分析了鐵線蟲誘導宿主「跳水自殺」的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創建了一條「Y字形」岔路,一條路從中間起分為兩條岔路,岔路①盡頭的出口處有水,岔路②的出口處沒有水。

接下來,科學家把一批體內寄生著鐵線蟲的蟋蟀放在「Y字形」路的入口處,有的蟋蟀選擇岔路①,有的蟋蟀選擇岔路②,沒有沒明顯差別。

但令人驚奇的是,選擇岔路①的蟋蟀,100%都跳進了水裡!而在另一個對照試驗中,體內沒有鐵線蟲的蟋蟀遇到水時都會飛起來,沒有一隻跳進去。同時,還有一點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沒有被寄生的蟋蟀,通常是走到水邊才會飛起來;而被寄生的蟋蟀在離水很遠的地方就開始起跳「自殺」,距離遠到根本都看不到有沒有水。

疑點:引導宿主自殺的根源,真的是「水」嗎?

科學家想到,晴天裡螳螂「跳水自殺」的數量要比陰天多得多,於是研究人員做出了這樣的猜測:

當蟋蟀從入口出發時,因為距離較遠,看不到出口處是什麼,所以隨機選擇兩條岔路;而當逐漸接近出口時,出口處的水會發生光的反射,宿主對光起了異常反應並跳進去。也就是說,蟋蟀「自殺」前不用看到水,看到反光就可以了。

2005年,這個科研小組對蟋蟀的腦部蛋白質進行了分析,將實驗對象分為四組:

①沒有被寄生的蟋蟀;②被寄生且行為被操控的蟋蟀;③被寄生但行為可自控的蟋蟀;④被寄生且已經將鐵線蟲排出體外的蟋蟀。

結果,科學家只在第二組蟋蟀的腦部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蛋白質。 這些蛋白質會導致神經元發育異常,對位置認知、光反應、晝夜節律等造成嚴重影響。此外,第二組蟋蟀的大腦中還含有一些鐵線蟲「製作」出來的蛋白質。基於這些研究,科學家認為鐵線蟲會使宿主的神經元發育紊亂,對光的反應、對場所的判斷出現偏差,進而導致行為異常。

鐵線蟲會寄生在人體內嗎?

雖然鐵線蟲聽上去很恐怖,但鐵線蟲入侵人體的概率非常小,且患者多是因為誤飲了含有鐵線蟲幼蟲的生水,或者食用了含有鐵線蟲的昆蟲。入侵人體的鐵線蟲多寄生於泌尿道,引起泌尿道刺激,患者以女性為多。

所以,餃餃建議大家平時要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生吃魚類和螺類,不亂吃昆蟲,and:不要在野外裸泳。

----

原創聲明:非溝通不合作,轉載、投稿請務必私信精益醫療的餃子姐。獲得授權後,標明文章出處「百家號-餃子姐的健康八卦」。

相關焦點

  • 被鐵線蟲寄生會怎樣?將電影變成現實,宿主被迫跳水自殺
    大部分的寄生蟲出現在不乾淨的水源,以及未煮熟的食物當中,而即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再小心,也會有一兩個寄生蟲成為「漏網之魚」進入人們的身體裡。所幸的是,人類的免疫系統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變得無比強大了,如果是一些殺傷力不大的寄生蟲,人類的免疫系統可以輕易地將它們殺死。
  • 操控宿主的寄生奇聞
    文 | trichodina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公眾號:唐唐第二課堂  引言文章《可怖寄生物操控宿主》向我們講述了一些寄生物如何操控宿主的離奇案例,並分析了這些現象發生的生物學原理及存在意義;同時讓我們從另一角度進一步了解了作為高級生物的一員,還有更多的高於人類的生存技巧存在於形形色色的各類生物中
  • 30%人類被貓感染弓形蟲,通過「精神控制」,讓宿主更愛冒險?
    2012年,韓國上映了一部名為《鐵線蟲入侵》的生物災難驚悚電影,電影中,原本寄生於昆蟲的鐵線蟲發生變異而寄生於人體,到達繁殖期的鐵線蟲會令宿主神志不清,投水自殺,再進入水中大量繁殖。鐵線蟲,體型細長,呈馬鬃狀,最長可達1米,幼蟲寄生在螳螂、蝗蟲等節肢動物體內,鐵線蟲幼蟲在節肢動物體內會誘使宿主去尋找水源,進而讓自己成功進入水中成長並自由生活。
  • 鐵線蟲有多可怕?通過飲水和捕食在宿主間傳遞,為何人類很少感染
    ,從此網上就炸開了鍋,開始紛紛議論這個躲在宿主體內的神秘寄生蟲,與之一起議論的,還有鐵線蟲恐怖的能力——操控宿主的思維使其主動接近水邊。最生動的一個例子就是鐵線蟲寄生在石蛾幼蟲體內,隨著幼蟲發育成石蛾,鐵線蟲也在其體內和平發育著,不過石蛾這種動物很容易被螳螂等大型昆蟲捕食,之後鐵線蟲幼蟲就在螳螂體內寄生了,直到破體而出。
  • 地球最恐怖五種寄生生物,能控制宿主跳河自盡,人類大腦也被影響
    一說寄生生物,大家腦海裡恐怕會回憶起美國著名科幻片片《異形》,其中的抱臉蟲在寄生人體後可以控制宿主的一切行為,並汲取人體的養分長大。這在很多人看來是恐怖片才會有的鏡頭,其實在自然界中早就上演了千萬年,一種真菌就可以釋放孢子寄生在螞蟻體內,讓它們變成「殭屍螞蟻」,受到孢子的控制殭屍螞蟻會爬到陽光充沛、氣候適宜的地方,死死咬住樹幹或者樹葉等待孢子成長為真菌,繼續將孢子擴散感染其它螞蟻,這種恐怖的真菌可以在短時間內覆滅一個龐大的螞蟻群落,好在這種孢子僅僅對一些昆蟲有效果,不然人類恐怕早就滅絕了。
  • 鐵線蟲:一種能操控螳螂「投水自殺」的生物,它能否操控人類?
    第一種就是鐵線幼蟲直接被螳螂、蝗蟲等生物吞食,從而進入它們體內開始汲取養分,另一種就是螳螂捕食了體內含有鐵線蟲幼蟲的獵物之後,幼蟲也會轉移到螳螂體內。比如鐵線蟲幼蟲被石蛾幼蟲捕獲,然後螳螂再吞食石蛾幼蟲,就這樣鐵線幼蟲就能完成二次寄生。
  • 鐵線蟲是什麼蟲?鐵線蟲能寄生在螳螂身體裡並控制螳螂嗎?
    鐵線蟲是什麼蟲,之前聽過螳螂肚子裡都是鐵線蟲,鐵線蟲控制螳螂,那麼為什麼螳螂肚子裡會有鐵線蟲呢?聽起來那麼危險,那鐵線蟲會寄生在人體嗎?一起來了解下鐵線蟲吧。鐵線蟲是什麼蟲?鐵線蟲體細長,馬鬃狀,長可達1米。
  • 鐵線蟲,能寄生在人體內嗎?能操控人的行為嗎?
    你看過韓國驚悚電影《鐵線蟲入侵》嗎?如果你看過,你一定知道什麼是鐵線蟲,如果你沒有看過,一定要看看。電影裡講的是因為水源被鐵線蟲汙染,之後鐵線蟲通過水源進入人體內,並操控人類的故事。當鐵線蟲在人體內發育完全後,就會操控人類跳進水裡,然後鐵線蟲就從人體內出來,回到水中。
  • 他被未知生物寄生後, 得了詭異怪病, 電影《鐵線蟲入侵》對美國...
    因為熟悉殭屍/喪屍電影的我們都知道,大面積的殭屍爆發事件都是因為無法控制的殭屍病毒傳播感染而導致的。小編是樂觀主義者,認為殭屍大爆發短期內應該不會變成現實。小編試圖用另一種更加常見的現象來解釋「殭屍」浣熊事件。首先,很多小夥伴應該看過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電影裡虛擬了一種「變種鐵線蟲」,這種蟲子侵入人腦,控制他們往水中跳並被吸乾血液死亡。
  • 2種被控制的宿主,吃什麼去哪裡,甚至什麼時候「獻身」都被操控
    微生物是可怕的,可怕到可以欺騙宿主,並對其進行精神控制。有些細菌已經練成獨有的技術來控制宿主,精神控制能力強到可以讓宿主為它們獻身。一、弓形蟲這是一種偏愛貓的寄生蟲。它的一生,需要兩種宿主,中間宿主,包括魚、蝸牛、鳥、昆蟲類等,而貓和貓科動物是它的終極宿主。簡單來說,弓形蟲可以感染大多數動物,但在這些動物體內,它只進行無性繁殖和傳播,只有在貓或貓科動物體內可以進行有性繁殖和傳播。
  • 病毒如何在宿主體內細胞增殖的?
    由於病毒比細胞還要小,這就決定了病毒結構及其簡單,其結構主要部分是: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的核。而病毒作為生命獨特形式,最大特點是不能獨立在自然環境生存,只能在宿主活的細胞中以增殖方式生存。 第三步:複製-病毒核酸進入細胞後,核酸有兩種去向:一種情況是,病毒的遺傳物質整合到宿主的基因中;第二種情況病毒DNA或者病毒的RNA利用宿主的酶系進行複製和表達。這樣宿主的原有細胞生物功能就發生了改變,這一步病毒完成對宿主細胞內遺傳信息的破壞。
  • 生化版《寄生蟲》,患難見真情——《鐵線蟲入侵》
    通過查看死者的照片,詢問其親屬,警方發現了死者的共同特徵:生前曾下水,回來後食慾大增,但體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下降。 水裡有有害成分嗎? 但經調查,在多人聚集的水域附近沒有化工廠和垃圾處理站。而且死者的身份和身份非常不同,很難相信這些人會同時自殺。隨著死亡人數的不斷增加,韓國衛生部終於發現了死者的死因,那就是鐵絲蟲的寄生。
  • 感染了鐵線蟲的螳螂還能產卵嗎?
    鐵線蟲是許多昆蟲的「隱形殺手」,因為鐵線蟲的幼蟲用肉眼是無法發現的,只有在發育完全後,我們才能看到黑色的線狀的成蟲。許多農村的小夥伴肯定有過抓螳螂的經歷,有些小夥伴也一定見到從螳螂的體內有一條黑色的物體出來,小時候大多數人以為這是螳螂的糞便。其實不然,這正是已經成蟲的鐵線蟲。
  • 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的寄生蟲真的存在嗎?它會入侵人類嗎?
    今天小編要科普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寄生蟲,線形門的一種,可以在地球上的每個角落找到它,學名鐵線蟲,也是2012年《鐵線蟲入侵》的主角。 鐵線蟲是一種寄生蟲,寄生多發生在節肢動物體內,會奪取宿主的營養物質,可以長到和宿主一樣重,後期會接管宿主的身體功能,甚至可以控制宿主的大腦。
  • 弓形蟲通過「精神控制」,讓被感染者更愛冒險
    還有研究表明,弓形蟲感染會改變宿主行為,讓其更渴望探索和冒險。而一項最新研究則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構建了弓形蟲突變株,能夠作為疫苗,阻斷貓向人類傳播弓形蟲。2012年,韓國上映了一部名為《鐵線蟲入侵》的生物災難驚悚電影,電影中,原本寄生於昆蟲的鐵線蟲發生變異而寄生於人體,到達繁殖期的鐵線蟲會令宿主神志不清,投水自殺,再進入水中大量繁殖。
  • 鐵線蟲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它真的會入侵人體嗎?專家做出解釋
    然後人們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突然對水極其渴望,然後控制不住自己往水源撲,之後寄生蟲便會脫離人體回到水源,但是人也就死亡了。那麼這種事情真的有可能發生嗎?鐵線蟲究竟是一種什麼生物呢?事實上,影片所講述的鐵線蟲寄生在人體內的事情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電影還是電影。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對於鐵線蟲寄生後宿主的行徑,影片講述的是比較準確的,只是宿主一般不會是人體。那麼宿主會是誰呢?
  • 寄生蟲:閹割你、控制你,只是為了能讓我的後代繁榮昌盛
    在電影《鐵線蟲入侵》中,有一種變種的鐵線蟲可以感染人類並控制人類思維引誘他們去水裡自殺以完成鐵線蟲的成蟲禮。這部劇中的靈感來自於感染並控制節肢動物的鐵線蟲。鐵線蟲因為形似鐵線而得名,是一種寄生在節肢動物體內的寄生蟲,在螳螂和蝗蟲這一類較大型的節肢動物中常見。
  • 操控宿主自殺的鐵線蟲,會鑽到人的身體裡嗎?
    看過韓國恐怖電影《鐵線蟲入侵》的人,一定會對電影當中通過飲水進入人類體內,並且操縱著人一直喝水、甚至跳進水中把自己溺死的鐵線蟲印象深刻。
  • 需要寄生在宿主體內才可以生存的病毒,為何會選擇「反殺」宿主?
    雖然如今在科學界的概念中,將病毒劃分到微生物領域,不過,實際上病毒是沒有辦法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繁殖的,它必須寄生在宿主的體內才可以,由此可見,病毒如果算作是生物的話,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個「生命奇葩」。對於病毒來說,最美好的環境,便是宿主體內的細胞,病毒雖然肉眼看不見,不過它們卻是地球上最好的「偽裝者」,當它們進入到體內,就會將自己偽裝成無害的DNA,然後攻克宿主體內的免疫系統,將生物細胞變成自己的後代加工廠。在地球上,病毒可以說無處不在,而且基本上鮮少有生物會對病毒免疫,當然,蝙蝠這種異類除外。
  • 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這樣不是更不利於生存嗎?
    寄生生物殺死宿主的情況有很多,比如我們常說的鐵線蟲就有殺死宿主的習性,鐵線蟲在卵的狀態時進入宿主體內(通常是節肢動物,比如螳螂、蝗蟲),然後依託於宿主體內的營養物質發育,等到成蟲後再支配宿主來到水上,它再「破肚而出」進入水中,而它的離開必然會導致宿主的死亡,類似於鐵線蟲的還有寄生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