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之後要用布把臉遮住,這並非迷信,而是處於科學考慮

2020-12-06 微鑑史學

前言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 喪葬習俗是佔有很大比重的一個。畢竟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如果人死之後,不能好好安葬的話,對於子孫後代來說肯定會被視為不祥,對於過世的親人來說,那也是極大的不尊重。

為了能夠好好的安葬親人,很多家庭在舉辦喪事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來進行祭拜。在祭拜過程當中很多人發現,這些死去的人臉上竟然蒙了一塊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吳越大戰,夫差發明

對於辦喪事時,要在死者的臉上蓋一塊布這件事情的起因,根據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傳說,這些事情或許是跟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還有吳王夫差有很大的關係。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是春秋戰國時期鼎鼎有名的兩個諸侯,圍繞在他們之間的故事也特別的多,兩人所統治的國家也多次發生過戰爭。

圍繞在兩人之間的故事除了我們最為熟悉的臥薪嘗膽之外,像我們今天所要說的人去世之後要在臉上蒙白布的事情,究竟是如何跟兩人扯上關係的呢?

這或許還真的要從臥薪嘗膽的故事開始說起,《史記》所記:在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是兩個緊靠的諸侯國,兩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在吳國是闔閭當諸侯的時候,曾帶領廣大軍隊前去進攻實力和經濟都非常強大的越國,結果失敗之後,闔閭在臨死之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出差,以後一定要為自己報仇。

就這樣夫差上位之後勵精圖治,發展經濟,富國強兵。在吳國國力上升之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雙方交戰一番,越國被吳國打敗,勾踐成為了手下敗將。夫差將勾踐帶回越國,自此臥薪嘗膽的故事開始展開。

成為階下之囚的勾踐,開始每天品嘗苦膽,激勵自己要奮發圖強,以求自己有一天能夠東山再起。這個時候的夫差開始驕傲自滿起來,他覺得勾踐對於吳國沒有任何殺傷力。伍子胥大家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出差必須要把勾踐處死,這樣才可以做到斬草除根,不至於對吳國有任何威脅。

為了能夠徹底擺脫夫差對於自己的猜忌,還有能夠讓夫差徹底放下戒心。勾踐讓範蠡從各處物色到了西施、鄭丹等一批絕色美女,在獻給夫差之後,他漸漸的放鬆了信心,勾踐也得以順利回到了越國。

在勾踐回國之前,伍子胥曾經向夫差強烈建議,他覺得這個時候把勾踐放回去的話,無異於放虎歸山,以後肯定會對吳國形成巨大威脅,因此伍子胥希望夫差能夠把勾踐處死。夫差聽了伍子胥的話,特別不贊同。看到自己的要求不被贊同,伍子胥又強烈覲見了幾次,結果竟然惹怒夫差,一命嗚呼。

伍子胥臨死之前讓人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了吳國的城門之上,他覺得這樣做能夠看著吳國是怎麼被越國滅掉的。結果這段話被人傳了出去,夫差十分生氣,於是就命人將吳的身體扔進了江裡餵魚。在9年之後,越國踏破吳國土地,夫差汗顏。於是在江邊揮劍自刎。

在臨死之前,他覺得自己無顏去見伍子胥,於是就吩咐手底下的士兵,他死了之後,希望永不將他的臉蓋住,就這樣這個習俗就慢慢的流傳了開來。

周朝出現,一直傳承

對於人死之後要在臉上蒙布這件事情,除了傳說跟夫差無顏見伍子胥所以在死後要在臉上蓋上一塊布之外,其實這個習俗在中國古代很多典籍當中就有明確記載,《周禮》對這個習俗其實也有一些詳細的說明。

周朝在周公旦做主期間,將嚴格制定了周禮,終於要求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必須在死之後有一套完整的喪葬習俗。這道習俗當中最為要緊的就是人死了之後,必須要用絨絮或者是白布來蓋住臉部。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若判斷死者是不是真的已經斷了氣。

如果沒有斷氣的話,臉上蓋上白布就可以輕易的感受到死者是否還有呼吸。當然對於臉上蓋白布的問題,從周朝一直傳承到現在,延續了大約幾千年的時光,我們中國人對於這一套習俗,已經傳承的非常熟悉。

科學研究,給出答案

臉上蓋白布這個問題,在現在這個社會環境大背景之下,很多科學家也對此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在經過徹底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人們之所以在臉上蓋上一塊白布,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為了防止人死而復生。

死而復生是一種什麼樣的說法?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一旦發生重大疾病的話,在短時間內很可能會出現假死的狀態,這種狀態有的時候會持續幾十個小時,所以人在去世之後,如果在幾天之後還會出現呼吸的話,這就是假死的狀態。

為了防止有人是假死,所以現在在死者的臉上蓋上一塊白布,就能夠發現人是不是還有呼吸,這樣就可以避免將活著的人已經下葬的事情。當

當然在死者的臉上蒙上一塊白布,最重要的還是為了讓前來祭奠的人能夠減少悲傷的狀態,同時也是為了能夠讓那些膽小的人減少害怕。畢竟死去的人身體僵硬的躺在那裡,如果被人看到的話,晚上也許會做特別多的噩夢,在臉上蓋上一塊白布,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這些小麻煩。

人死不能復生,死者為大,去世之後舉行一場葬禮,將死者好好的安葬,這是每一個親人去世的時候,很多家庭都要做到的。對於臉上蓋白布這個事情,我們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驚訝,不管是出於防止死者是假死,還是為了防止讓活著的人看到悲傷。

結語

總之很大程度上是好的,我們很多人見到之後也不必驚訝,畢竟這一項傳統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時間,如果真的會有很大問題的話,早早的就被人廢棄了,何至於要留到現在,讓更多的人來表達自己的好奇呢?

參考文獻:《史記》

《周禮》

相關焦點

  • 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在臉蓋層白布?並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在臉蓋層白布?並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自然規律不可逆,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世界觀,人生觀,愛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古代和現如今,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在臉蓋層白布呢?有人覺得這是迷信的做法,其實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
  • 人死後臉上為何要蓋一張紙,並非迷信,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講求死後要「入土為安」說法,在人去世後,死者臉上都會蓋一張紙,至於為何要這樣做,估計很多人都很難說清原因,可能是祖輩流傳下的習俗,可能是一種迷信。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怎麼回事吧!這裡有關於死後用紙蓋臉,有個小故事。
  • 「託夢」並非迷信?科學家研究後,用科學揭開真相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精華的東西存在,當然也有一些糟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有很多迷信的說法。而提起託夢,相信很多人都並不陌生,尤其是在親人去世之後,經常會在自己的夢裡出現,當然這種說法在古代科學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往往帶著很多的神秘色彩,更多的是迷信。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前人託夢是非常可信的,那麼託夢真的是迷信嗎?
  • 人去世之後為什麼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之後為什麼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古代的時候,人類對於一些難以解釋的自然事件,往往會給它們披上神秘的色彩,然後通過神話或者迷信的方式來說進行解釋,但是隨著人類進入科技文明時代,很多古代的迷信神話,都被人類用科學的手段分析了出來,也證實了僅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鬼神世界。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並不是立馬下葬,而是要在家裡停屍三天,設置靈堂,並且不能關門,而家人要守靈。有一種說法是人死後的靈魂不肯離開人世,離開親人,所以停屍三天給靈魂一個告別的時間。其實這是迷信說法,真正的原因還是有歷史背景的。
  • 「長生不老」並非迷信,其實是有科學依舊的
    「長生不老」並非迷信,其實是有科學依舊的引言:三飽一倒,長生不老——佚名我們都知道,欲望是由人類的本性產生的想要達到的某種目的的要求,人的欲望分好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貪婪,在古代帝王世家,生前享盡榮華富貴,而面對死亡的時候
  • 人死之後為何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在喪葬禮儀中,有一種是,在人死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就要說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據史料記載,扁鵲得到長桑君的真傳後,開始當一個行腳醫生,行走江湖。在路過虢國的時候,發現全國上下都處在悲傷之中,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虢國的儲君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 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白布蓋住臉」?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不看不知道
    有過一些生活經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當身邊的朋友或家中的親人去世之後,都需要用一張白布把他的臉蒙住。在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劇情,在醫院中因為搶救無效病人死亡之後,醫生把病人的臉用白布遮住,親屬們一看到這一幕就開始哭泣,這就仿佛是一種象徵。
  • 人死後為何要在家停屍三天?專家:其中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這些文化之所以可以流傳數千年,有一定的迷信態度,時至今日,有諸多已經被取消了,當然,保存下來的也不在少數,如葬禮中的一項制度,人去世後要先停屍3天,即使是現在,我們依然保留,許多人說這是迷信的一種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去世的人「託夢」給親人,是迷信還是科學的未解之謎?
    託夢,這是一個很神秘又充滿了靈性的事情,在很多人的心裏面都是相信童某這件事情的,無論是已經去世的人還是什麼妖魔鬼怪,又或者是神仙有一些事情想要告訴活著的人,就能夠通過託夢的方法來實現。一般在民間都會有一些傳聞,像是不在世的一些鬼神想要告訴親人一些事情的話,他們就會在親人的夢裡出現。
  • 去世的人「託夢」給親人,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聽聽專家怎麼說
    並非是封建迷信產物,科學界有準確解釋天下之大是無奇不有,在我們整個的一生傳奇當中,我想也總是會遇到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而尤其是一些個玄機妙處,這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太多神奇,至少用我們現有的技術或者說辭是難以理解的。
  • 為何人去世後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這樣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氛圍下,託夢被賦予了因果報應以及靈魂轉世之類的神秘色彩,古人多半相信,人去世後如果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或者遭遇冤害,就會託夢給親人,請求他們為自己達成願望或者伸冤。中國有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
  • 「聰明相」並非迷信,這4種面相的寶寶智商低不了,有科學依據
    然而在接觸了看相的之後,對方直言李女士的孩子確實是聰明相,但是這樣的說法丈夫卻將信將疑,表示這個老人雖然德高望重,但那是因為他曾經經常幫助村裡人,而不是因為他能看相。丈夫的質疑讓李女士很不開心,畢竟這等於否定了孩子是聰明人的說法,也讓他和丈夫經常為這件事爭執起來,當然,這位老先生看相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待爭議,但是一臉「聰明相」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其中,有這四種面相的寶寶,長大後智商低不了。
  • 人死後為何一定要停屍三天?其實並非迷信,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即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這3天裡,死者家屬會為其舉辦盛大的追悼會,也是告別禮。三天哀悼結束後,死者才會正式入土為安。 相信大都數人會以為這跟封建迷信掛鈎,有一種說法是,人死後,靈魂還能在體內逗留3天。因此,死亡並不是真正的告別,只有靈魂離開身體後的第三天才是。 其實,這種迷信說法並不是停靈3天的由頭。至於為何要停靈3天,還真有這麼一個歷史典故。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專家給出解釋,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在崇尚科技的21世紀看來,「託夢」顯得十分神幻,但科學家、哲學家等人都研究過人的夢境,發現夢境與現實世界具有一定的聯繫,並非都是封建迷信,人死後託夢給親人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託夢」的重點並不在於死者,而是做夢的這個人,老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腦海裡反覆思考的事情,即使是睡著休息,也還是會以夢境的方式出現,尤其是人半睡半醒或是夢中夢的時候,就更添了幾分神奇的色彩。
  • 為什麼豪門給孩子取名都「不大」,並非迷信,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豪門給孩子取名都不大,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道理本身出自豪門的孩子,天生就站在了聚光燈下,受到很多關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拋開家世和媒體燈光,他們也就是個普通的孩子,如果家長給孩子取名字太大,很可能會增添更多的負擔,讓本來就有壓力的孩子,心情更加沉重。
  • 人死後為什麼要用布蒙住臉?醫院告訴你真相,看完總算明白了
    不過有細心的小夥伴發現,無論人是因什麼原因去世的,通常情況下都會用一張布將臉蒙住。估計有小夥伴好奇了,人死後為什麼要用布蒙住臉呢?難道有什麼特殊存在的意義嗎?醫院也是告訴你真相,看完總算明白了。醫院對此也是直言,蒙住臉首先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畢竟人在死亡的瞬間,並不全是較為安詳的表情,有些表情是比較猙獰的,所以為了給予死者尊重,通過蒙住臉的方式,讓其他人看不到最後的表情,也算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了。
  • 人去世後託夢給親人?科學這樣解釋,並不是封建迷信
    "日有思,夜有夢",人的大腦工作了整整一天,睡眠時間迎來了休息,但有些人的大腦睡覺時卻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地做夢。人們夢見的原因是部分神經細胞仍然處於興奮狀態,在意識中出現了各種幻象,白天遇到刺激物,晚上做夢也很容易。
  • 農村老人去世,為何要燒掉他的衣服?看完才明白不是封建迷信
    農村老人去世,為何要燒掉他的衣服?看完才明白不是封建迷信從古到今,中國這麼多年的傳承文化,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在以前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科學這個東西,當時的大家,都是一些封建迷信,信奉一些鬼神之說,而且對於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常識,都會有一種農村諺語去了解,甚至去預測,不過這是在東方的文化傳承之中。
  • 人死後把臉蓋上並不只是迷信,真正原因竟有幾分科學的味道
    在很多地方都會有人死後用黃表紙蓋住臉的習慣。這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倘若不蓋上在一些地方就被稱為不敬或不孝。有人說這是一種迷信的行為。但是真的是迷信嗎?翻看古代的一些資料,竟然發現當時古人蓋上黃表紙竟然有幾分科學的味道。我們一起看一看就知道了。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