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何要在家停屍三天?專家:其中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2021-01-14 口吅品史

引言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大家的印象中,遺傳下來的文化好像就只有那些文字墨寶、工藝品等,實際上事實並非如此,也有民間的禮儀習俗,所謂「禮儀」,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有普通百姓的婚喪嫁娶,也有王公貴族的互相尊重等。

這些文化之所以可以流傳數千年,有一定的迷信態度,時至今日,有諸多已經被取消了,當然,保存下來的也不在少數,如葬禮中的一項制度,人去世後要先停屍3天,即使是現在,我們依然保留,許多人說這是迷信的一種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01

葬禮的舉辦制度因地區不同,而有著不一樣的習俗,但大多是大同小異,喪禮流程:停屍、報喪、弔唁、入殮、哭喪、做七、入土,「頭七」的說法是因為當家中親人去世之後靈魂會在人間遊蕩一番,只為回顧一生,這也是子孫後代可以為故去的他做的唯一一件事。當然,現在的下葬已經是下「骨灰」了,大多實行火葬。

逝者為大,古代的官員有著守孝三年之說,現在的我們也有守孝之說,只是時間只有3天,最初的時候是7天,這樣的轉化是怎麼一回事呢?

源於季節,大家都知道,動物在死後會發出惡臭,大自然的分解者會將它們吞噬,而分解者在夏天炎熱的時候是非常活躍的,這也加快了分解速度,導致夏天故去的人在第4天左右便開始有臭味了。

臭味的瀰漫讓祭奠的親人深感不適,本來打算用藥物來防止散發,奈何古人的科技沒有現在的發達,收入甚微,卻又不得不為之,這也就了後來的3天停留。

02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又會想問,直接入土不好嗎?為什麼還是要停留3天呢?有許多的人可能會想這是給家裡的人留下「穿孝服跪拜」的時間,還有就是做法事,送他遠行,當然,這些都只是人之常情,也有一絲迷信的說法,但這後面卻有著大故事。

歷史記載中有著這樣一個小故事,華佗年輕時學有所成,便開始了遊天下而醫治貧困百姓,在行醫的途中遇到了一個送葬的隊伍,本來華佗也只是讓開了道路,然而,棺木底部卻有鮮血流露出來,他一口認定這個人並未死,而是「假死」。

本來蓋館是不可以再次開館的,「板上釘釘的事」哪能那麼容易改。而且,死人是不可以在太陽下出現的,這是屬於對死者的冒犯,再說這個屍體是有大夫鑑定過死亡的,沒有一絲氣息,怎麼可能還活著呢?華佗是神醫,有著自己的判斷,在他的堅持下最終救了已經入館的人。

03

假如華佗未曾出現過,這樣一條生命即使是醒了也難逃一死,這一切都源於古人的科技不足以探測出病人的生命狀態。

回到上文的「假死」,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古人對藥物的使用,在服用之後進行假死來達到某一個目的,其實,這只是一種說法,真正的假死指的是有一些病人由於身體過於虛弱,在生病後會出現脈搏全無的症狀,而有些經驗不足的大夫是非常容易誤診的,認為病人已經去世了,就不再進行藥物醫治,給病人家屬下達死亡通告。

用現在的官方說法:生命機能極度微弱,用一般的方法無法檢測,看起來已經故去,實際上還活著,因為他的腦功能和呼吸處於高度抑制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死後要停屍3天的原因,因為迷信的力度遠遠不如一條生命的代價。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古人的智慧了,雖然沒有最有效的辦法來判斷,卻有著萬無一失的驗證,人可以3天不吃飯但絕對不能3天不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停屍3天都沒有動靜必然是已故,毫無疑問,如果醫生大夫誤診的話也可以被發現,畢竟,人世間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生死,生命都沒有了的話,就等於什麼都沒有了。

結語

生命珍貴,每一個人都有著親人,背後的關係網也非常龐大,不敢說追求長生,但至少要一個完美的人生吧!六十歲之前的被稱為夭折,這就意味著他的人生還沒有嘗盡酸甜苦辣鹹,而因為大夫的誤診便放棄了一條生命,有些得不償失。最後,很慶幸自己生活在科技發達的年代,有著一定的醫療保障。

相關焦點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23:26:18 來源: 品歷史大雜燴 舉報   在中國,親人去世後,並不是立馬下葬,而是要在家裡停屍三天
  • 人死後為何一定要停屍三天?其實並非迷信,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這3天裡,死者家屬會為其舉辦盛大的追悼會,也是告別禮。三天哀悼結束後,死者才會正式入土為安。
  • 為何人死後不能馬上下葬?需停屍三天呢?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儘管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封建落後的國家了,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先進,但是仍舊有些地方有些人的思想仍舊是無法跟上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比如,如今在我們國家的一些農村地區,仍舊保留著古老的一些習俗習慣,這些習俗習慣有的是封建迷信的,但有些卻不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就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個習俗習慣,那就是在中國的一些農村地區,人死後是不能馬上下葬的,需停屍三天。
  • 人死後臉上為何要蓋一張紙,並非迷信,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講求死後要「入土為安」說法,在人去世後,死者臉上都會蓋一張紙,至於為何要這樣做,估計很多人都很難說清原因,可能是祖輩流傳下的習俗,可能是一種迷信。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怎麼回事吧!這裡有關於死後用紙蓋臉,有個小故事。
  • 人死之後為何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中國人對死者有種敬畏之心,死者為大,對喪葬禮儀也十分重視。在喪葬禮儀中,有一種是,在人死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就要說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據史料記載,扁鵲得到長桑君的真傳後,開始當一個行腳醫生,行走江湖。在路過虢國的時候,發現全國上下都處在悲傷之中,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虢國的儲君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 人死後為何要口含一物下葬?並非迷信,有相關科學依據
    在農村長大的人,或者參加過葬禮、見過不少世面的人,應該對民間的一種喪葬習俗有所了解:人死後,家人收拾遺體、擇時下葬時,大多會讓死者含上一件物品,用這種方式送到入土為安。其實,這種習俗並不都是迷信,也有相關的科學依據。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專家給出解釋,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在崇尚科技的21世紀看來,「託夢」顯得十分神幻,但科學家、哲學家等人都研究過人的夢境,發現夢境與現實世界具有一定的聯繫,並非都是封建迷信,人死後託夢給親人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夢境」是由畫面和人的情緒構成的,早在數千年前,古人便開始解析夢,相信做夢是有原因的,東漢思想家王符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並且古人還賦予了夢境能預言人的未來禍福的能力,但現今進行科學地研究人的夢境後,發現夢境實際上並不具有這個能力。
  • 並非迷信,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其實這並非迷信,科學家已經給出了答案。火葬中奇怪的現象古人在對很多事情不夠了解的情況下,相信人死後會去到另一個世界,並認為「人死後入土為安」,所以一直比較推崇土葬。直到宋朝由於土地兼併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很多平民缺少土地或沒有土地,連吃飯都成問題,更別說需要花費不少錢的土葬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火葬了。
  • 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在臉蓋層白布?並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在臉蓋層白布?並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自然規律不可逆,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世界觀,人生觀,愛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古代和現如今,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在臉蓋層白布呢?有人覺得這是迷信的做法,其實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
  • 古代皇帝死後,為何遺體要擺放幾個月才下葬,屍體不會腐爛嗎?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會權力的巔頂之人,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當了皇帝,這個國家的所有人和土地就屬於皇帝管了,無論什麼事在皇帝哪兒都和普通人有很大不同,皇帝住的那可是最大的房子,娶最多的老婆,甚至連在死後都有很大的差別。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具有科學依據?雖然很多人都能夠正確地對待做夢了,可是在夢中所發生的這些現象,每當醒來也都是久久不能夠平復的。甚至還有人在做夢的時候,夢見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為什麼明明這個人已經死了,還會在夢中遇見了?難道所謂的託夢給親人的現象,真的是存在的嗎?這究竟是一種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的正常現象呢?
  • 人死後需要守夜,為啥偏偏不讓貓靠近屍體?這次真不是迷信!
    人死後需要守夜,為啥偏偏不讓貓靠近屍體?這次真不是迷信! 說起老一輩的「封建迷信」,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有話要說。比如房間裡不能打傘,晚上不能照鏡子之類的,應該是全中國的老年人通用的。即便是建國後不能成精的現在,在一些偏僻的農村,依然有著各種各樣的習俗。
  • 為何火化爐焚燒屍體時,會聽到哭聲?其實並非迷信,而有科學依據
    從20世紀開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是土葬要佔有更多的土地資源,據了解,目前中國大陸的火葬比例是53%、日本超過了90%,美國是26%、英國是70%。
  • 人死後把臉蓋上並不只是迷信,真正原因竟有幾分科學的味道
    在很多地方都會有人死後用黃表紙蓋住臉的習慣。這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倘若不蓋上在一些地方就被稱為不敬或不孝。有人說這是一種迷信的行為。但是真的是迷信嗎?翻看古代的一些資料,竟然發現當時古人蓋上黃表紙竟然有幾分科學的味道。我們一起看一看就知道了。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
  • 人死後,為何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給出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於是,這又出現了各種喪葬習俗,認為死後存在另外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依然能夠享受到真實世界的一切,這也是為何從古墓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精美絕倫的陪葬品的緣由。既然人們這麼相信虛擬的世界,那麼它們真的存在嗎,能夠用科學的解釋說清楚嗎?
  • 為什麼人死後貓不能靠近屍體?科學家用依據來告訴你,這不是迷信
    貓在我們中國是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動物,特別是黑貓,很多地方在人死之後都會有停屍幾天的風俗。
  • 為何老人常說睡覺不要頭朝西?並非封建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有可能是一株植物、一種動物、一棟建築,也有可能是一種風俗習慣,總能給人帶來許多驚喜。而我國較為傳統的時候,老一輩總能說出一些看似「封建」的話語,其實某些話在如今,都是能用科學去解釋的。估計有小夥伴好奇,為何老人常說睡覺不要頭朝西呢?難道是有什麼忌諱嗎?畢竟睡覺的方向,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但其實這並非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人離世後,為何要穿著壽衣下葬?原來有科學依據,還真不是防屍變
    因此,喪葬儀式有很多的要求。在舉辦喪葬儀式時也一定要嚴格遵循禮制。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喪葬禮儀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國的喪葬文化也隨之發生變化。古代的喪葬禮儀繁瑣,在新的文化衝擊下,人們開始摒棄一些繁瑣禮制。相比之下,現代的喪葬禮儀比較簡潔。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儘管喪葬禮儀形式發生變化,但都體現了我國人民對禮儀文化的重視。
  • 並非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有不少人喜歡用雞肉做成佳餚,更是偏好一些特別的部位,比如雞腳、雞頭等。但是很多人就比較困惑,為什麼鴨頭那麼多人吃,卻很少人吃雞頭呢?老人說:吃雞頭如食砒霜,這是真的嗎?你還真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不能吃雞頭,這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 火化時為何能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火化時為何能聽到「哭聲」?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