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貓咪,一個個被「鏟屎官」寵上了天,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恨不得時時刻刻都抱在懷裡,連路都無須走。不說別人,就是我自己,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奶牛、烏雲(我養的貓)它們,親親、抱抱、舉高高。
其實,對一隻貓來說,日常無非就是吃喝拉撒玩。
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貓咪一向不喜歡水,連喝水也變得挑剔而矯情。為了讓它們多喝水,「鏟屎官」們可謂絞盡腦汁:「撒網法」,在貓咪經常逗留的地方,放不止一隻裝滿涼開水的碗,總有一碗會被貓咪「光顧」;「針對法」,用貓咪特別喜歡的那種器皿盛放水,比如,洗澡盆(許多貓對洗澡水感興趣)、網絡購買可以流動的水盆(據說貓咪喜歡流動的水);「舍我法」,貓咪最喜歡的其實還是鏟屎官喝水的杯子。相信每一個鏟屎官的杯子都曾被貓咪偷偷舔過,且不止一次,且屢禁不絕。既然這樣,不如乾脆從自己的杯子裡專門挑選一隻,為貓咪喝水用。
很多人喜歡貓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貓咪比較愛乾淨,不會像其它動物那樣隨地大小便,它們會懂得使用專門的便盆,還會把自己的臭粑粑認真掩埋掉(大部分貓都會,有些弱智貓除外)。我小時候,母親會把剛抱養的小貓拎起來,對著東南西北「拜一拜」,她說貓咪「拜了四方」後,會認得回家的路(不容易丟失),也會懂得上廁所。那時,貓砂還沒有發明出來,而老一輩鏟屎官踩一些燃盡的蜂窩煤渣渣或者隨便搞點沙土就可以。相比而言,現在的貓砂,吸水快,易剷除,不黏爪,低粉塵,更受鏟屎官們的喜愛。
萬一,我是說有那種比較弱智、固執的貓主子,有了貓砂也是隨地大小便的,可以試著把它們的便便或者尿液放進貓砂裡,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傻得不可救藥,貓咪們還是懂得往貓砂盆裡大小便的。
「玩」是鏟屎官和貓咪們最喜歡的一個互動環節。往往一根線頭,一個塑膠袋,一個紙箱子都能讓貓咪們蹦來跳去、雀躍不已,更別說那些千奇百怪、琳琅滿目的貓玩具。比如各種球形玩具、貓爬架、貓抓板、叫叫雞、雷射燈、逗貓棒、遙控老鼠等等。這裡,其實並不推薦叫叫雞之類有刺激性叫聲的玩具,貓咪大都比較膽小,尖銳刺耳的叫聲會讓它們心生恐怖。
講完了「喝拉撒玩」,我們再來重點講下貓咪的「吃」。再挑嘴的貓咪用「主糧(主糧罐頭)+零食(零食罐頭)+營養膏/化毛膏等等」這樣的餵養模式是肯定沒錯的。因為貓咪是食肉動物,因此挑選貓糧主要是肉含量較高的品牌。某平臺網絡賣的二三十元十來斤的貓糧,我奉勸您不要貪圖便宜購買。現在的肉都啥價格了,這麼便宜的貓糧肯定含肉量超低,甚至根本不含肉。長期吃這樣的低劣貓糧的後果,貓咪容易出現腎衰竭和泌尿系統問題。「一分錢一分貨」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寵物糧界亦如此。
但是大部分選擇貓糧的鏟屎官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譬如,工作繁忙、不會做貓飯、新手上路等等。那麼就給貓主子挑選一份好的貓糧吧(含肉量高),偶爾買點雞胸肉搭配(水煮雞胸肉,無需任何技巧)。再講究一些,小貓可以買點羊奶粉,貓罐頭(看清罐頭,有主糧和零食罐頭之分,零食罐頭無法替代主食,主食罐頭則可以)、凍幹、魚類、雞蛋(貓可以吃蛋黃,不可以吃蛋白,因此網絡有專門賣蛋黃粉的)、鵪鶉等等。
這裡的鵪鶉有生骨肉和凍幹之分。顧名思義,生骨肉就是生的帶肉的骨,其中包括雞肉、鴨肉、鵪鶉等新鮮肉類都屬於生骨肉。餵食生骨肉,有利有弊,利端是營養美味,弊端的是生肉容易感染寄生蟲、滋生細菌,不適合免疫力低下的貓咪。而凍幹鵪鶉,是用一整隻鵪鶉加工(脫水)而成,保留了骨頭和內臟,變得酥軟香脆,適合三月個以上的貓咪餵食。幼貓腸胃較弱,吃食凍幹類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
凍幹鵪鶉除了可以直接餵食外,還可以剪碎或者磨成粉末拌貓糧,也可以用溫水泡開餵食,貓咪吃了吸了水的鵪鶉凍幹,既能補充水分,也能補充營養,一舉雙得呢。
一隻「吃喝拉撒玩」都比較舒心的貓咪,應該是一隻幸福的貓咪吧。富養貓,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