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達賴集團逃亡印度以前,西藏上層集團一直頑固地堅持封建農奴制為基礎的、政教合一的神權政治體制。2011年,達賴曾高調宣布「退休」,宣稱打破「政教合一」的傳統。甚至效仿西方推行「民主政治」,煞費苦心地設計出一套民主政治的「外衣」披在身上。
據外媒報導,達賴集團的「議會」近日推出兩位「正副議長」,在達賴畫像前,兩位身著僧裝的「議長」宣誓就職。同時產生的所謂「議員」中,代表宗教界的「議員」佔到近四分之一。將具有「立法權」的「議會」交由兩個僧人,僧侶階層在達賴集團的「舉足輕重」可見一斑。
新當選的達賴集團」議會「「議長」索南丹培(右)和「副議長」益西平措(左) 照片
藏學專家王小彬曾指出,僧侶階層在達賴集團的所謂」議會「中享有「一人兩票」的特權:一張是按籍貫獲得的選票;另一張是按教派獲得的選票。」議會「以各種教派取代政黨、選區,專設僧人名額,這對於自詡學習歐美民主政治、拒不承認自己是政教合一體制的十四世達賴不啻為一個巨大的諷刺。達賴集團的「民主政治」體製成為世界民主發展史上的一個怪胎。
在剛剛結束的「藏獨大選」中,僧人階層的特權隨處可見。2016年1月13日,位於印度孟各德古林「藏人安置點」的官員益西瓊尼看到有僧人拿著15張選票往票箱方向走去。「大選」過程中,達賴以及「藏傳佛教格魯派國際委員會」等宗教勢力甚至借護法神的名義要求候選人「對競選過程中的喧噪負責」。
△《權力的遊戲》再現神權統治的殘酷
3月23日,美國多維新聞網發文《流亡藏人政治勢力現三大「異象」》質疑達賴推行的政教分離。文章稱,早在「藏獨大選」預選階段,6名參選者名單中便包括一名僧侶。「蹊蹺之處在於,2011年5月份,達賴公開宣稱其本意在於推動『政教分離』的世俗化和民主化理想。然而,時隔5年,如果一名仁波切參選得到了達賴喇嘛的默許,那麼是否背離了他當初的世俗化初衷」。《紐約時報》則這樣評價「藏獨大選」:「大概就可以這樣看,畢竟以達賴喇嘛的至高地位,這次選舉有些像在給一個在位總統選副總統」 。
法國著名作家馬克西姆·維瓦斯,曾在《達賴喇嘛:並非如此禪》一書中如此描述達賴的「政教分離」: 達賴喇嘛最近發表了一些聲明表示接受政教分離,但是,他在居住地印度的達蘭薩拉開辦的學校都是宗教性質(懸掛達賴喇嘛畫像,學生在課堂上做禱告)。他的「流亡政府」包括「宗教與文化部」,「宗教事務部」,以及四個佛教代表。儘管達賴喇嘛宣布已經退出政治,但他仍自稱為藏人的自由發言人,並且由於他的活佛身份,他在其「政府」的決策中恣意竊取幹涉權。(中國西藏網 文/吳建穎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