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高等美院的課程革沿中看解剖學對美術的作用

2020-12-04 澎湃新聞
要教學生描繪人體,只讓模特赤裸著坐在凳子上一動不動,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們應該寫生還是照著古代雕塑作畫?是否需要研究人體結構? 最終,解剖學也成為了一門重要的課程。它曾經只是為了學習畫裸體像的眾多方法中的一個,而且多受爭議,時而受到詆毀;但在十九世紀初期,它本身已自成一個主題。

本文講述巴黎高等美院開展解剖教學的初期及發展階段,以及讓 - 約瑟夫·蘇、其兒子小讓 - 約瑟夫·蘇為解剖學課程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1648年,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剛成立不久,便提出首次在法國開設以真人為模特的素描課。該課程迅速吸引了大批學生的到來。但由於其上課形式要求模特赤裸著並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這對教學產生了最不利的影響。

《藝術家合作鉸接式模特》 署名「吉約瓦」,十八世紀末 木頭、黃銅、鋼, 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藏 © Photo Ph. Comar

要教學生描繪人體,只讓模特赤裸著坐在凳子上一動不動,是遠遠不夠的。但又該如何教他們畫人的形體姿態呢?是該讓模特擺好姿勢不動還 是讓他們隨意調整姿勢?學生們應該寫生還是照著古代雕塑作畫?是否需要研究人體結構?如果需要,應該研究故作姿態的模特,或是人的骨架,又或是被解剖的屍體,還是研究人體解剖塑像或解剖學的書即可? 如此多的問題不斷困擾著這所將人體素描作為教學重點的學院。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長期被戲稱為「模特學院」,它自創立以來便要求學生 接受三門基礎課程:真人模特研究、古代作品研究及解剖學研究。

解剖學課程一開始進行得並不順利。學院剛成立時,外科醫生弗朗 索瓦·夸特魯(François Quatroulx,1593—1672)就被任命來校任教, 但這門課卻在十五年後才得以開展。夸特魯在課上使用了「一些零碎的、 照著被剝去皮的屍體澆鑄製成的石膏肢體模型」,這些模型由當時的學院院長、畫家夏爾·勒布倫(Charles Le Brun,1619—1690)提供。夸特魯也使用了「維薩裡作品中的一些雕塑、其他著名解剖學家的雕塑作品以及米開朗琪羅的解剖人體塑像」。這些是皇家繪畫與雕塑學 院收購的首批用以教學目的的雕塑材料,也是現今收藏品中最早的一批。1667年,同為學院教授的畫家弗朗索瓦·託爾巴特(François Tortebat, 1616—1690)發表了《解剖學簡明教程——適用於繪畫雕塑藝術》。依據這本書的觀點,夸特魯的教學卻不太能滿足藝術家們的期望。

《米開朗琪羅肌肉解剖雕塑》 米開朗琪羅, 十六世紀十九世紀石膏複製品,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藏

1672 年十一月,在弗朗索瓦·夸特魯去世後,學院認為相比於外科醫生,請一位能教授解剖學課程的畫家來上課更合適,雅克 - 安託萬·弗 裡凱·德·沃羅澤(Jacques-Antoine Friquet de Vauroze,1638—1716) 因此成為了學院教授。1673 年,他編寫了《皇家繪畫雕塑學院解剖學課 程授課摘要》,書中有二十多張從不同角度描繪人體骨頭的圖片,而且只 畫了骨頭。沃羅澤對骨骼的研究成為了他的教學重點。相對地,肌肉組織的研究則被忽略了。事實上,人們對古代藝術的參考主導了他們繪畫或雕塑時對人物線條的想法和構思。他們認為,人的肌肉不應該被畫得或塑得 太突出,應該「採用希臘式的畫法」。其言下之意為,應避免義大利式風格或米開朗琪羅的風格,因為後者塑造的被大量剖割的裸體人像活脫脫像一堆堅果袋子。與此同時,處於十七世紀後半葉的人們見證了繪畫教學類書籍的激增,像雕刻家阿夫拉姆·博塞(Abraham Bosse,1602— 1676)和熱拉爾·奧德朗(Gérard Audran,1640—1703)均有著作。這些書大多像人體部位的一覽表:幾頁畫著鼻子,幾頁畫著嘴、眼睛、形狀 像雞蛋的腦袋、手、胳臂、腳 ...... 各個角度的都有。這些書也像能買到 人體部位「零件」的商店,但能買到的只是殘破的肢體或被毀壞的雕塑品碎片,而沒有能從解剖學意義上接合的部件。

學院雖然支持研究真人模特,但更推崇學習古代藝術作品和大師畫作,即通過經典學習。學院首要希望培養的是「好風格」和「高品位」。人們不再稱頌理性的構建,藝術家應該對「既成為藝術家又成為學者」持懷疑態度。追求解剖學 的精準性,很可能導致學生在習作中機械地復刻模特的樣子,這對藝術家追求理想狀態和創作風格有害無益。

《頸背骶骨被解剖的女人》,雅克 - 法比恩·戈蒂耶·達葛蒂,《完整肌肉學》插圖,巴黎,1746 年,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藏

1746年11月26日,原本在外科學院擔任解剖學教授的讓 - 約瑟 夫·蘇(Jean-Joseph Sue père,1710—1792)向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無償地提供教學幫助,而此前同樣無償授課的教授薩羅已停課近十年之久, 讓 - 約瑟夫·蘇因此接替了他。1748 年,讓 - 約瑟夫發表了《人體解剖 學摘要》,這本著作沒有插圖,因而沒能受到學院太多重視。書中,作者將人體器官比作機器,認為它們不過是槓桿、繩索、滑輪、過濾器、管道、 容器、泵和風箱。同年,哲學家、醫生朱利安·拉·美特利(Julien de La Mettrie,1709—1751)發表了《人是機器》一書。這段時期自動機 在法國風行,其中雅克·德·沃坎森(Jacques de Vaucanson,1709— 1782)的發明尤為出眾,他當時打算設計出能夠「在解剖學課上用以演 示講解」的機器人。同時期,巴黎也出現了大量的解剖作品陳列館。 其中幾份最傑出的作品卻從未被公開,比如那些被雅克·戈蒂爾·達葛 蒂(Jacques Gautier-Dagoty,1716—1785)刻印成彩色的畫作。這些畫 上,年輕而富有魅力的女人打扮精緻、梳妝整齊,和顏悅色地展示著皮膚 下肌肉的紋理和內臟的花邊。

像所有前任的教師一樣,讓 - 約瑟夫更注重骨骼而非肌肉的研究。他在這方面符合了學院的要求。對學院來說,解剖學幾乎應該僅限於骨學。 首先當然因為骨骼研究豐富了古典理論中對稱和比例均衡的內容,但更是因為它不直接影響作品的逼真性。骨質結構決定了體形,是人體的「軸」, 身體整體的協調都依賴於它,但通常情況下骨頭是不可見的,因此它需要藝術家的詮釋,否則將無法達到理想的美感。骨骼研究被看成幾何學和解剖學的相互妥協、抽象研究方法和感性方法的折衷,抽象方法試圖使線條減少張力,感性方法則基於觀察。即便到了十九世紀,畫家讓 - 多米尼克·安格爾雖然討厭解剖學,卻一直認為骨骼研究真正是藝術家的科學,也是他堅持學習的內容。他說:「藝術家唯一必須掌握的,就是對骨骼的充分了解,因為在人體情況中,骨骼永遠保持相同的規模,遵循精確不變的生理機制的規律。」

《美第奇的維納斯之比例》,貝納德(Benard)繪,德尼·狄德羅,讓·勒 朗·達朗貝爾《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科學、 博雅教育和機械藝術插圖集》,巴黎,1763 年,私人收藏

1754 年,在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編寫的《百科全書》中,出現了一篇名為《意圖》的文章。三十八頁的插畫中,沒有一張涉及到解剖學。這顯然能說明些什麼。除了致力於情感表達和抒發的學習,即重操夏爾·勒布 倫的舊業以外,人們將重點放在了古代作品研究和真人模特研究 上,也就是使用著名的「裸體模特」。《繪畫學院》中(很可能是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本身),畫上學生們正依照學習古代作品和真人模特學習,但教室裡看不到任何一個解剖人體模型。

《繪畫學院》 柯升(C. N. Cochin)繪,普雷弗斯特(Prevost)雕刻 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 讓·勒朗·達朗貝爾(Jean Le Rond D'Alembert, 1717—1783)《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 詞典——科學、博雅教育和機械藝術插圖集》,巴黎, 1763 年。私人收藏

讓 - 約瑟夫被任命為副教授十二年後,解剖教學依然處於被邊緣化的地位——讓 - 約瑟夫繼續「在自己家裡無償地教授解剖學課程」。而 1764 年,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被猛烈抨擊後,計劃重新開設這門課。「這 是真的」,院長寫道,「薩羅先生的助理讓 - 約瑟夫先生,慷慨無償地接 納我們的學生去上他開設的培養外科醫生的課程......國王應當為這樣的教授設立每年固定的自由職業者酬金。」但由於並沒有這樣的薪金,學院 提議用彩蠟自費塑造一個精緻的解剖人像,前提是他們能從比塞特醫院弄 來一具適合作為參考的屍體。這個提議似乎最後不了了之,人們也依舊對解剖學保持懷疑。解剖學知識在藝術家作品中的呈現問題成為了「自然美」 主義者和「理想美」主義者辯論的核心。前者擔心掌握解剖學會擾亂藝術家對外表的感知;後者唯恐它以庸俗的方式擾亂藝術家對完美的追求。哲學家德尼·狄德羅(1713—1784)雖然並不十分反對解剖學,卻甚至也擔心學習它會干擾藝術家的眼光:「藝術家的想像力可能永遠被解剖模型佔據,他們逐漸沉迷於展示自身學問的虛榮中,墮落的雙眼無法再停留於 人體表面,儘管有皮膚和脂肪,他們也總能瞥見肌肉,看見它生長的起點、附著點和附著過程,他們畫什麼都輪廓過於分明,變得冷酷無情,我甚至 可能在他們塑造的女人身上找出這該死的肌肉模型的影子,這些難道不令 人擔心嗎?」(《論畫怪想》,1766)

《伸出手臂的解剖人體》,讓 - 安東尼·烏東,1767 年,十九世紀初石膏澆鑄品,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藏

這種情況直到 1769 年才有所改變。這一年,二十八歲的雕塑家讓 - 安東尼·烏東(Jean-Antoine Houdon,1741—1828)經皇家繪畫與雕塑 學院允許後,贈送給了學院一件《伸出手臂的解剖人體》的複製品,原作 是他剛剛在羅馬的法蘭西藝術學院完成的雕塑作品。起初,它是為製作代表魁北克日的雕塑品所做的人物研究。這件以圓雕形式呈現的雕塑大獲成功,當時幾乎被歐洲所有的藝術學院傳看。事實上,這也標誌著解剖教學的轉折點。這件解剖人體塑像,即去掉皮膚的肌肉解剖像,姿勢挺拔而泰然,高大穩定,外形整潔,表面光滑緊繃,符合古典主義的審 美,似乎能以充分的優勢取代屍體成為教學模型。但事實卻往反方向發展 了。解剖人體模型不僅沒能取代對屍體的研究,反而使學生恢復了對解剖的興趣,它甚至突出了古典雕塑的優勢。直到那時,粗糙生硬的解剖學都被認為無法與古典雕塑的理想形態相兼容。

之後的十年,則是解剖學在藝術教育中的飛速發展時期。許多有關著作相繼出版,例如查爾斯·莫奈的《解剖學研究——適用於畫者》(1774)。 雖然此書有些乏味,但數年後書中的插畫被西奧多·席裡柯複製保留; 又如雅克·甘莫林的《骨學與肌肉學新編》(1779),這本書利用人體 陰森恐怖的血管,借用歷史和神話橋段,如被誘拐的薩賓女人,將骨架 和死屍搬上了舞臺。書中的一些銅版畫已經有了浪漫主義美學的影子, 因此在十九世紀頗受歡迎,尤其受到畫家歐仁·德拉克拉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的喜愛。

1772 年,讓 - 約瑟夫在慈善醫院的階梯教室裡為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學生開設解剖學課,用屍體做示範講解。四年後,外科醫生安德烈 - 皮爾·皮森(André-Pierre Pinson,1746—1828)提議用彩蠟 製作一個真人大小的解剖人體塑像,由讓 - 約瑟夫和雕塑家讓 - 巴蒂斯特·皮 加勒(Jean-Baptiste Pigalle,1714—1785)監製。1776 這一年則成為了解剖教學的轉折點。起先,學院的新規定明確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上解剖學課。後來,畫家莫裡斯·康坦·德·拉圖爾(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 1704—1788)創立了「託爾斯獎(Prix du Torse)」——一場繪畫考試, 學生們看模特作畫,但要畫出它的肌肉解剖圖,並標註不同肌肉的名稱。 最後,讓 - 約瑟夫開設了第一門以真人為模特的解剖課。他的兒子後來接任了他,並寫道:「從用屍體做示範講解轉變到用真人模特,是我父親第 一個提議並實施的想法。我非常愉快能看到這個想法是多麼有益。」

這樣一來,一邊,學生們在慈善醫院裡學習解剖;另一邊,學院裡,也就是在羅浮宮中,上著真人模特的課程,但只用了男模特。事實上,在十八世紀,藝術學院是不允許女性來當模特的。

為了便於學生們細看研究,讓 - 約瑟夫一直惦記著要用一些教學道具 來補充他對屍體和真人模特的演示講解。因此他發明了一種方法來「注射 和製備新鮮或乾燥的器官」,換言之,將它們保存在廣口瓶裡或用防腐香料保存。他成功製作了好幾個標本,其中有幾個後來出了名,尤其是《百科全書》中提到的「一雙用人皮做的拖鞋,其製作方法沒有破壞掉皮膚上 的一根汗毛」。讓 - 約瑟夫把解剖學教具做了收藏,這也是十八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收藏之一。除了標本,教具還包括骨架、解剖蠟盤和教學用插圖。

讓 - 安東尼·烏東,《伸展手臂舉過頭頂的解剖形態》及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由季葉展廳所有澆鑄品,2008 年,© Photo Ph. Comar

在協助了父親作為教授的最後三年後,小讓 - 約瑟夫接替了父親的職 位。上任當天,他讓人把烏東《伸展手臂舉過頭頂的解剖形態》的石膏複製品搬到解剖室去上色,以便他更直觀地講解肌肉、筋腱和筋膜。

和從前一樣,羅浮宮裡上著以真人為模特的課程,學生們在慈善醫院裡學習解剖。這門課似乎變得越來越有樂趣, 因為在1795 年,小讓 - 約瑟夫有了一間解剖學專用階梯教室——位於盧 浮宮一樓,隔壁就是古代雕塑陳列廳。這間教室足夠寬敞,能容納前來上課的眾多學生。這是解剖教學歷史上的又一轉折點,屍體第一次能夠進入學校課堂,學生們做的也不再只是解剖學研究,而是藝術課程中不可或缺 的解剖實驗。這項史無前例的舉措(同時也發生在法國大革命最血腥的篇 章之後)將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初。

《觀景殿的阿波羅的頭部肌肉解剖和顱骨》(尼古拉·奧德金雕刻),讓 - 加爾伯特·薩爾瓦奇《適用於美術的格鬥中的角鬥士解剖,或人體骨骼、肌肉、運動機制、比例和特性專論》插圖,巴黎,1812 年,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藏

在 1795 年, 小讓 - 約瑟夫通過在學院創建解剖學專用的階梯教室,使解剖成為了藝術教育的中心,且這種情形持續了整個十九世紀甚至更久,而此前,解剖其 實一直處於被邊緣化的地位。再後來,他在課上引入了觀相學研究,以及針對隨年齡產生的變化、性別、人種、習俗和氣候的研究,其實也就是初步引入了應用於美術中的「人類學」,其中還夾雜著「比較解剖學」。通過這些,他最終擯棄了十八世紀的美學方法,重視起不斷顯示出其優越性的科學模式。最後,他將個人解剖陳列室的收藏贈送給了美術學院,還要求將這些藏品陳列在他上課的教室裡,他希望能讓其他人也具有為解剖教學做專門收藏的意識,因為十八世紀時,並沒有人給解剖學藏品和古代作品的澆鑄模型作出區分。

解剖學曾經只是為了學習畫裸體像的眾多方法中 的一個,而且多受爭議,時而受到詆毀;但在十九世紀初期,它本身已自成一個主題。

(本文作者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翻譯:柯月凡。原文標題為「解剖學,也是一種美術」,摘自《學院範式:17——19世紀法國學院藝術》。此書為「寰宇藝文」系列圖書中的一冊,該系列叢書為上海博物館主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眾藝術閱讀叢書,專注於藝術和人文領域,傳播知識、介紹方法,以中國之立場和支點俯瞰寰宇世界。目前已推出《摹造自然:西方風景畫藝術》《美與生活: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時代之眼:18—20世紀美術藝術大師》等分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集結50所美院500件文獻 回顧展望新中國美術教育
    自2017年起,由上海美術學院策劃的「全國高等美術教育成果系列展」,以「中國美術教育發展戰略」為核心主題,梳理、總結、反思和前瞻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發展之路,邀集全國近50所高等美術院校,連續三年相繼舉辦了「杏林擷英——全國高等美術院校優秀學生作品邀請展」、「師壇錦瑟——全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師優秀作品邀請展」、「春華秋實——中國高等美術教育文獻展
  • 從中央美院研究生教育改革思路,看美術理論專業前景
    2020年11月4日,中央美術學院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專題會議。中央美院作為中國美術屆標杆性院校,以及全國最好的美術大學,它的一舉一動一直都具有指標性意義,藝考改革中很多舉措都是先由中央美院、中國傳媒大學這類教育部直屬院校,率先開始改革嘗試。近年來央美的招生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革,讓大家措手不及,其實這些改革舉措央美已經準備很久了。
  • 預見未來|美術兜APP美院錦鯉打卡計劃正式拉開帷幕
    ,通過線下身邊美術生的積極助力,用戶最終可完成九大美院印章收集,預示每一位美術生都能夠圓夢美院,一擊即中!     關於美術兜APP此次線下美院錦鯉打卡活動,現在各省陸續展開的美術生聯考是非常好的契機,以當下社交環境下趨勢熱詞錦鯉為切入點,結合國內九大美院元素,形成此次活動中需要的風格強烈且極具藝術感的品牌印章。
  • 名美美術教育——東京藝術大學,藝術家們的搖籃
    「御三家」一詞在日語中通常是指某個領域裡實力最強、最突出的三個重要代表。日本的美術類大學也有「御三家」的說法,他們分別是 東京藝術大學是日本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不僅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類高等學府,也是日本唯一的藝術類國立大學、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主要院校之一。 在日本被一致公認為全日最高的藝術家培養學府,也是留日藝術圈中公認最難申請成功的藝術院校。
  • 美術義大利留學費用,除了費用外選校也是重點,美院和綜合大學
    如果再國內上學的話,我建議美術最好努努去意利較有名的藝術學,如中央美院或者上海美術學院等等,如果藝術是本或者三本,我覺得,還不如另找出路。美術想要創作更多的作品和富有靈的作品,第不能缺少的就是經驗;第不能缺少的就是閱歷;第三不能缺少的就是學術切磋。只有美術在個完全藝術的環境下學習美術,才能發揮你最好的能和創作。
  • 高考美術培訓班排名前十,教你怎麼選高考美術培訓班?
    杭州吳越畫室,地處杭州,距中國美術學院僅三千餘米,由中國美院優秀團隊創辦於2001年。畫社具有正規工商企業註冊,擁有法人代表。並在2009-2018年連獲績,每年均通過中國美院200人次左右,上百位同學通過中央美院、清華等學校,優異的成績使該校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被譽為美院生源基地!推薦指數:★★★★★2.
  • 美院校考時間重疊?南昌弘藝幫你捋捋各大美院校考安排
    受疫情影響今年美院校考政策進行大變革,校考時間放到高考結束後一周左右進行,日前最新消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發布初試結果調整公告,將在全國範圍內增設考點、增加考試容量。校考情況逐漸明朗,但另一問題正擺在大家面前,那就是:校 考 時 間 撞 車;僅清華美院,就同時跟西安美院、湖北美院的校考時間有重疊。
  • 美術寶教學模式的創新 美術生承認很願意使用
    這裡匯集了全國各路畫霸交流切磋,隨時上傳你的美術作品,分享你的繪畫經驗。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畫和不懂的地方,只需用手機拍照上傳或者進行語音提問,萬名在線美術教師將為你解答指導。還有近千所藝術類院校資訊體供實時查閱以及海量優秀作品範畫、視頻供你參考學習。
  • 在線美術小熊美術、美術寶1對1課程區別
    本網12月3日訊 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美術班,現在線上線下的美術班層出不窮,美術寶1對1和小熊美術是2個比較熱門的在線美術學習選擇,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一下它們各自的課程特點和上課體驗吧。
  • 「摸臀門」事件後,清華美院發布2021年招生簡章引發更多關注
    令人費解的是,在辦理調取監控過程中,唐婧卻將學弟的姓名、院系等詳細信息在網絡進行曝光,聲稱學弟摸了她屁股,揚言要讓學弟「社會性死亡」。 風波讓更多人知道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簡稱「清華美院」、「清美」,前身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院創建於1956年,1998年1月,中國輕工管理幹部學院併入該院。
  • 中國美院2021線上模擬考結束,4.8萬美術生即將迎來初選,加油!
    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模擬測試試題已經完成,相信全國4.8萬參加中國美院校考的同學們都有了線上校考的經驗,各種考試規則、設備要求、錄製標準、交卷要求等。昨天在重慶大學城指導一位學生參加國美的線上模擬考試,這個試題相信對部分學生形成一定的壓力。
  • 「致敬大師」小畫家國際藝術展(法國巴黎)
    【聯合出品】:黑白之間景觀設計機構 【展覽支持】:Georges Vauzeilles(法國城市規劃專家)、Guy Chapouillie(法國土魯斯高等視聽學院創始人前校長、電影導演)、Marielle Silhouette(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文化藝術項目負責人)、Virginie Fromentin(法國國家博物館專業講師、羅浮宮培訓法國教師兒童藝術課程專業講師
  • 美術寶1對1和小熊美術課程對比,親測教你在線美術怎麼選?
    想方設法提升孩子的審美是當代父母都在做的一件事情,美術教育在大家的心裡越來越找重要。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班學畫畫,美術寶1對1和小熊美術是2個比較熱門的在線美術學習選擇,今天就來簡單談談它們各自的課程特點和上課體驗。
  • 清華美院舉辦學生優秀作品展「第一卦限」
    清華美院舉辦學生優秀作品展「第一卦限」  清華新聞網12月5日電 11月19日至29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優秀作品展——「第一卦限」於美術學院A區多功能廳舉辦。何強《鵝卵石的聯想——尾聲》紫砂  本次活動遴選出從02級到14級美院學生和畢業生的一百三十餘件優秀作品展覽
  • 國美,央美,清美校考衝刺,美術生校考院校如何選擇?
    聯考後,校考就成了部分美術生的選擇,校考選擇的方向中有設計,造型,實驗藝術,國畫書法,美術史論這幾大方向。美術史論較為特殊,現在部分院校是利用聯考成績合格,按照文化課成績排名錄取,部分院校是否需要校考還未確定。
  • 巴黎高等商學院來武漢招生 名額不限但條件苛刻
    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來武漢招生,名額不限但要求苛刻巴黎高等藝術設計學院(AUTOGRAF-School of Design)今年第二次在中國招生荊楚網消息(記者安立、餘梅)10月29日,全球排名第二、法國最負盛名高等商業管理學院——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到武漢招生,招生名額不限吸引了不少武漢各高校想深造的學生諮詢。
  • 教師實施新課程綜合能力考核(小學美術)
    教師實施新課程綜合能力考核(小學美術) 一、填空(共10分)1.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3.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 美術寒假班,真的有必要上嗎?
    自2003年起經國家教育及法律部門批准註冊的正規美術高考培訓機構。在17年的教學歷程中,我們巔峰廣藝畫室伴隨著考學政策的變化,及廣大藝考生的需求,一直向著完善發展。我們的教師團隊陣容強大,每位成員都師出有門,是多年奮鬥在一線教學的教師,他們專-業能力出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態度負責,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提高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