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常見且嚴重的眼部疾病,不僅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其他人群也要關注。不同類型的青光眼,症狀也不同。
1.開角型青光眼
開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見的青光眼疾病,患者只有在視力大幅下降之後,才會出現症狀。
2.慢性開角型青光眼(chronicopen-angleglaucoma,COAG)
首個症狀是邊緣視力喪失(醫生稱之為周邊視覺)。該症狀發生緩慢,所以很難注意到這些變化。
3.急性閉角型或窄角型青光眼
人們常把急性閉角型或窄角型青光眼描述為「一生中最嚴重的眼部疼痛」。症狀具體如下:
劇烈的眼睛抽痛、眼睛發紅、頭痛(與患眼同側)、視線模糊、虹視、瞳孔散大、噁心嘔吐。
這種類型的青光眼是一種急症,需要馬上去看醫生。視神經損傷會在幾小時內發生,如果不在6-12小時內治療,則會導致嚴重的永久性視力喪失,甚至會出現瞳孔永久性擴大(散大)。
4.嬰兒先天性青光眼
嬰兒先天性青光眼通常出現在新生兒或出生後頭幾年的嬰兒。症狀包括:流淚、畏光、眼瞼痙攣、眼角膜變大且混濁、習慣性揉眼、眯眼或者經常閉著眼睛。
5.繼發性青光眼和其他類型
症狀取決於眼內壓力上升,眼睛內的炎症(醫生稱之為葡萄膜炎)會導致患者出現虹視症狀。
明亮的光線會干擾患者眼睛(醫生稱之為光線敏感症或畏光),使眼睛受到損傷。
角膜水腫、出血或視網膜脫落等都是潛在的青光眼症狀。白內障是造成青光眼的病因之一。
當眼睛受傷、患上晚期白內障或者眼睛發炎時,眼科醫生會通過檢查看是否患有青光眼。
有些青光眼的症狀不明顯,所以建議做一些眼科檢查,眼科醫生會用眼壓計來測量眼壓。然後,醫生會使用眼藥水來麻醉被測者的眼睛做進一步的檢查。被測者需要告訴醫生是否做過屈光手術,因為這會影響眼壓讀數。
眼壓高於正常值並不能說明患有青光眼。事實上,一些眼壓正常的人患有青光眼,而另一些眼壓偏高的人可能不會患有青光眼。眼科醫生認為一個人患有青光眼,會檢查患者視神經是否有損傷的跡象。另外,醫生還會檢查患者邊緣視覺(即周邊視覺)的敏銳程度,通過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OCT)得到的視神經圖像,可以知道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嬰兒出生時要接受眼部檢查,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其主要症狀為角膜混濁。如果孩子的眼睛有問題,請及時眼科醫生。
當眼睛又痛又紅時,可能會是急性窄角型青光眼、炎症、感染或其他嚴重眼病的徵兆,需要立即就醫,以防止永久性的眼睛損傷或失明。
如果在使用眼藥水治療青光眼後,出現昏昏欲睡、疲倦或呼吸困難的症狀,可能會誘發心肺疾病,也需要立即就醫。
一定記得告訴醫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因為某些藥物,甚至是非處方藥(尤其是那些用於治療鼻竇炎、感冒充血、胃腸紊亂的藥物)會導致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
青光眼可以治療,但視力一旦消失就無法恢復。因此,定期找眼科醫生進行檢查十分重要,特別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
*本文版權均屬騰訊醫典所有,如需轉載請留言,經允許後方可轉載,並在文首註明來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