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溫度、時間限制!長春所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獲進展

2021-01-09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日本九州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9月2日在《Nature》期刊上發表。

由於雷射具有高度均勻的發光特性,因此被廣泛用於從製造、研究到通訊和娛樂等各種領域。雷射通常通過將輸入能量(一般是光或電)轉換為雷射的材料進行分類,常見材料包括無機和有機半導體,還有氣體和晶體。

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稱為半導體雷射器。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研究員和日本九州大學Chihaya Adachi教授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有機-無機滷化鉛準二維(2D)鈣鈦礦的低成本半導體材料,並將其作為工作物質來製作半導體雷射器。但此前該類雷射器需在苛刻的低溫環境下才能持續工作。如何讓鈣鈦礦半導體雷射器在室溫下輸出更穩定,成為該研發領域的重要課題。

鈣鈦礦增益介質廣泛,包括有機-無機和純無機三維(3D)鈣鈦礦、準2D鈣鈦礦和2D鈣鈦礦。與3D鈣鈦礦相比,準2D鈣鈦礦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更高的激子結合能,顯示出優異的性能,是更好的發射體和增益介質,適用於發光二極體和雷射應用。然而,即使在低溫下,準2D鈣鈦礦的連續波激射仍未實現,而導致鈣鈦礦激射死亡現象 (指的是雷射在連續光泵浦模式下工作一小段時間就突然停止的現象)的內在機制仍不清楚。

帶有有機半導體的連續波電泵浦雷射器的實現主要受到在高載流子密度下三重態累積引起的光和激子損耗的阻礙。解決這些基本損失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用三重態猝滅劑來抑制三重態吸收損失,並通過單重態-三重態激子湮滅(singlet–triplet exciton annihilation,STA)抑制單重態猝滅。

該國際研究團隊2019年11月11日於Nature發表的"Triplet management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一文中證明了在準2D鈣鈦礦中的三重態激子的壽命接只有近1μs。雖然通常以正電荷和負電荷來考慮光電子設備中的能量,但相反的電荷也可以聚集在一起,並在釋放能量之前暫時形成一種稱為激子的高能態。激子經常出現在有機半導體中,由於量子力學的考慮,激子通常分為兩類,即單重態和三重態,三重態幾乎不可能發光。因此,長壽命單重態-三重態激子(STA)的積累可能是雷射死亡現象的內在來源。

該國際研究團隊2019年11月11日於Nature發表的"Triplet management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本文主要研究人員,來自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秦川江研究員表示三重態不發光,它們傾向於與發光的單重態相互作用,因為單重態和三重態之間的能隙非常小,大約等於室溫下的熱能,它們之間會發生快速的系統間交叉和反向系統間交叉,從而導致兩者在不發光的情況下失去能量。因此,如果在鈣鈦礦中存在三重態,我們可能需要把它們排除在外,這樣它們就不會干擾激射。

為了證明這一點,研究人員在鈣鈦礦中加入了一個有機層,在低能量狀態下保持三重態。因為激子希望移動到更低的能量,所以長壽命的三重態激子從鈣鈦礦的發光部分轉移到有機層,從而減少了損耗,並允許在恆定的光激發下持續發射雷射而不會中斷。另外,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氧氣會破壞三重態,他們只需將鈣鈦礦層放在空氣中,也可以獲得連續的雷射發射,這進一步證實了由三重態引起的損失是造成雷射死亡的一種可能原因。

研究人員成功的在室溫條件下實現了穩定的連續光泵浦的綠色準二維鈣鈦礦雷射器件

該國際研究團隊歷時五年,終於證明了三重態在這類鈣鈦礦激射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並在室溫環境下演示了一個多小時穩定、連續的雷射發射,最終克服了迄今為止阻止如此長時間運行的現象。這些新發現將為低成本和易於製造的基於鈣鈦礦的新型電動雷射器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鈣鈦礦雷射器陣列

滷化鈣鈦礦半導體材料由於其出色的性能而在納米光子學中,特別是在微型雷射器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該研究成果除了製造鈣鈦礦雷射器降低成本外,未來還有望在光通信、光信息處理、光儲存、照明和顯示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Qin, C. et al. Triplet management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Nat. Photon. 14, 70–75 (2020).

2. Fujiwara, K. et al. Excitation dynamics in layered lead halide perovskite crystal slabs and microcavities. ACS Photonics 7, 845–852 (2020).

本文來源: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21-1

相關焦點

  • 突破溫度、時間限制!長春所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獲進展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日本九州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9月2日在《Nature》期刊上發表。由於雷射具有高度均勻的發光特性,因此被廣泛用於從製造、研究到通訊和娛樂等各種領域。
  • 中科院科研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取得進展
    新華社長春9月3日電(記者孟含琪、李典)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於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
  • 中科院科研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取得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於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半導體雷射器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鈣鈦礦材料製作半導體雷射器是最新的方法之一,但此前該類雷射器需在苛刻的低溫環境下才能持續工作。如何讓鈣鈦礦半導體雷射器在室溫下輸出更穩定,成為該研發領域的重要課題。
  • 長春應化所等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金斧子: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取得進展 相關公司或受關注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於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  半導體雷射器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鈣鈦礦材料製作半導體雷射器是最新的方法之一,但此前該類雷射器需在苛刻的低溫環境下才能持續工作。如何讓鈣鈦礦半導體雷射器在室溫下輸出更穩定,成為該研發領域的重要課題。
  • 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取得進展 相關公司或受關注(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新華社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於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
  • 長春應化所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和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開發的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取得重大突破。該雷射器突破了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率先實現了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為該類器件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雷射器是將輸入的光或電能量轉換成光的器件。由於其發光高度均勻,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醫療、信息、科研等領域。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具有可低成本溶液加工、發光波長可調、發射光譜穩定等優點,作為工作物質在雷射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突破低溫瓶頸,長春應化所開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雷射器
    集微網消息,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這種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我國科學家開發新型半導體雷射器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中國科學報】長春新產業:做半導體泵浦雷射器領航者
    這些年,長春新產業致力於半導體泵浦全固態雷射器的研發、生產,走出了一條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成果轉化之路,推動吉林老工業基地光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提高我國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和人工晶體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水平。  扛過「寒冬」  1996年,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為探索科技成果轉化道路,利用一項「863」成果成立了長春新產業。
  • 低發散角半導體雷射器晶片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見習記者封帆)近日,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所研究員佟存柱承擔的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大功率高亮度光子晶體雷射器及列陣
  • 深度好文: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研究進展!
    從社會全面發展、產業經濟提升、國防安全應用和經濟結構轉型等各方面,從國家競爭性發展的角度,對包括半導體雷射科技的全面創新和產業應用的轉型發展提出了更為明確的需求。本文對半導體雷射器的發展歷史和現狀進行了綜述,並且具體介紹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近年來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特別是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的雷射光源、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和新型雷射器晶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長春光機所電泵浦有機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發光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雷射課題組的電泵浦有機雷射器的研究成果,以Light gain amplification in microcavity organic semiconductor laser diodes under electrical
  • 發光學報(特約綜述)| 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研究進展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11個招募撰稿人/主筆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是一種在與半導體外延片垂直方向上形成光學諧振腔、
  • ...暈、新型半導體雷射器、中等質量黑洞、新算法、「反轉浮力」實驗
    研究人員耗時5年,藉助超級計算機,獲得了從類似地球質量大小到巨型星系團大小的暗暈的清晰圖像,跨越20個數量級。 ——新華網 3 中科院科研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取得進展 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 蘇州納米所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是繼第一代Si、Ge元素半導體和第二代GaAs、InP化合物半導體之後的第三代半導體,通常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其為直接帶隙材料,禁帶寬度在0.7 eV (InN)至6.2 eV (AlN)之間連續可調,發光波長覆蓋了近紅外、可見光到深紫外等波段;其還具有發光效率高、熱導率大、化學穩定性好等優點,可用於製作半導體雷射器。
  • 半導體所:舉研究所科研人員合力 謀半導體科學創新發展
    作為半導體所要把握機會,提出戰略對策,在技術層面上力主創新,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科學院的研究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是國家的創新主體,理應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半導體所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在半導體照明工程等領域奮力開拓,發揮科學院在半導體照明工程中的主要地位,並使科研成果輻射出去,確立中國在國際半導體照明中的地位。
  • 有機半導體雷射器現狀
    最早的有機雷射器可以追溯到1964年對有機染料雷射器的研究,到現在開始對有機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究,這之中的幾十年已經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進展。但是,染料盒的發展已經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這種情況。 有機半導體材料的高速發展使得有機半導體的雷射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相對於無機材料,有機材料有最重要的優勢是其近乎無限的可修飾性。通過改變有機分子的分子構成及元素成分,有機材料的性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進行調整,也就更有機會充分接近實際應用的要求。
  • 中科院科研人員開發出在室溫下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9月3日消息,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