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2020-11-22 四川新聞網

從「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傳承和發揚好鄉村優秀文化,讓文化的種子在鄉村大地生根發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村興則國興,鄉村衰則國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然而鄉村振興要實現的是全面振興,鄉村的文明程度、精神面貌都必須並肩經濟水平,共同向前,因此鄉村文化不可或缺,並且是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為了提高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黨和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修建文化廣場、完善基礎設施、送文化下鄉等等,廣大農民群眾也切切實實從中感受到了精神層面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然而,文化包羅萬象,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鄉村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我們不僅要「送文化、建文化」,更要「種文化」,為鄉村傳統文化的土壤「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之花絢爛開放,並散發出傳統文化最淳厚的原香。

挖掘傳統文化,要貼合鄉親意願。比如修建文化廣場和完善基礎設施,這些都不可或缺但也只是提供了一個供休閒娛樂的場所。想要挖掘鄉村傳統文化,除了提供基本的場所和設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鄉親們心底最深層次的需求。筆者看到很多村級農村書屋都是門可羅雀,書籍布滿灰塵卻沒人問津,時間久了,滿廚的「知識和文化」成了擺設,可見,「給什麼」不重要,鄉親「需要什麼」才是根本。

煥發傳統文化,要激發百姓熱情。說到鄉村傳統文化,家家都有「傳家寶」,比如老人祖輩傳下來的好手藝,比如每家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這些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珍貴」的東西歸於沉寂,想要煥發鄉村傳統文化新活力,必須充分激發起百姓的積極性,要讓百姓們意識到,傳統文化永遠不會過時,要將經典傳承並發揚出去。

創新傳統文化,要依靠群眾智慧。傳統文化固然經典,但只有注入新鮮血液才能永葆活力。「注血」也要配型,配型成功能夠煥發活力,配型失敗則會傷了本身的「元氣」,而配型的關鍵就在於是否保留了「精髓」。保留文化精髓,創新表現形式,要依靠傳統文化的親歷者和傳承人,只有他們才有真正的發言權。現在,照搬照抄現象普遍,看似熱鬧非凡,繁華落幕,空留滿目狼藉,毫無意義。所以,創新不能失掉根本,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依靠親歷者和傳承者,才能真正煥發傳統文化新活力。

鄉村傳統文化的「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加以恰當的「澆水施肥」,並精心培育呵護,定能開出絢爛的花,結出豐碩的果!(李雪潔)

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在當前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階段,基層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搞問責排名,只能讓幹部縮手縮腳、疲於應付。因此,針對具體問題要區別對待,形成容錯機制。比如,在幹事創業中發生的探索性失誤,可以免責或者從輕處理,讓更多幹部放下包袱、甩開膀子幹事創業。三要規範基層考核機制。基層出現「馬上就辦」變味走形,與上級部門考核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不無關係。政府部門工作如何,關鍵還是需要群眾來評判。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萬企幫萬村」譜寫發展共贏新篇章
    在脫貧攻堅中,廣大民營企業發揮決策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資源配置高效等優勢,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從以投資項目、捐款捐物為主要形式,發展到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網際網路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實現找準「窮根」、對症下藥,探索了很多有效地幫扶方式。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未來可期 揚帆起航再出發
    新徵程有新思想,才能開好局起好步。經過不懈努力,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生態文明實現進步,民生福祉得到提升,這為實現更高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凝聚「五老」力量,培養時代擔當者
    在春節和重陽節等傳統節日,要加大慰問力度,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總之,就是要讓「五老」群體時刻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心,把內心的愉快和感動化作服務社會的動力。用平臺把他們聚集起來。「五老」群體大都是往昔的優秀人才,他們有能力有經驗,有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也有關心下一代的愛心和責任心,但往往因缺乏平臺而難以發揮作用。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新徵程須有更多「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要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隨便倡導一下就能夠實現的,而是意味著一系列具體實在的行動,需要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和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不斷地去鑄造、去錘鍊,儘可能地去體現這種「特殊」。比如,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再比如,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做堅決的鬥爭。如此循環往復,積小勝為大勝,點燃智慧之火,驅除不正之風。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勠力同心答好疫情「冬季大考」考題
    可以說,在疫情「冬季大考」路上,公眾需要的還是重視和緊繃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弦,保持一顆謹慎之心和規勸之心,少集聚、多通風、勤洗手、戴口罩等疫情防控常規操作「一樣都不少」。尤其,在夏季習慣了人間煙火的思想得有所收緊,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真經念好,莫因麻痺大意或鬆懈情緒衝走了防疫「內心堤壩」。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高遠、求真務實地勾勒出中國中長期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途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浦東30年,一個奇蹟,一面旗幟,一個轉型
    30年來,浦東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創造性地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轉化為開發開放的生動實踐,創造了一系列的改革開放上的「全國第一」,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成為了「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2020-07-03 21:22:41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7月03日 21:22 來源:四川新聞網參與互動   【地評線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喚醒沉睡的文化力量,走好文旅扶貧新路子
    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如何喚醒各地的文化資源,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四川多地積極探索、廣泛實踐,通過非遺保護傳承、文旅綜合開發等形式,既留住鄉愁,又致富一方。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這些根植在人民群眾的鄉愁是一種隱藏的文化能量,能夠成為人才回流的巨大吸引力,也能夠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做振興的創新力。要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就要喚醒沉睡的文化力量,留住鄉愁,留住人才,走不一樣的致富之路。「非遺+扶貧」,擦出文化創新火花。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憲法進農村」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憲法精神的引領,需要法治力量的助推,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來臨之際,開展「憲法進農村」活動,唱響憲法主旋律,共譜法治惠民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要求各方積極作為、創新實踐、奮發有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 怎麼樣施肥和澆水,才能讓她真正成為金枝玉葉呢?
    一、金枝玉葉花到底是什麼品種?金枝玉葉是馬齒莧科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常綠肉質灌木,分枝近水平,新枝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呈紫紅色;它的莖幹肥厚膨大,葉片小巧極像馬齒莧的葉片,並極富古樹蒼勁古樸之風韻;它的習性強健養護簡單,除可作盆栽觀賞外,也是製作樹樁盆景的良好植物的種類。 馬齒莧是馬齒莧科的草本植物。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用紅色旅遊表達「愛國熱情」
    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主題活動豐富多彩,人們在遊覽中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汲取精神動力。抗疫精神是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經歷抗疫後人們對紅色旅遊的情感基礎更加牢固,紅色旅遊所具有的獨特紅色文化內涵,在國慶假期更能夠激發人們內心共鳴。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實現了「V」型反轉。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大幅萎縮背景下,這一成績實屬不易,好於預期。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脫貧之後更要振興
    另一方面要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深刻的總結,從這場決戰決勝之戰中,梳理提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精準脫貧」「精準扶貧」的成功經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堅持黨的領導」的制勝法寶。特別是要把推動提高貧困群眾收入水平、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貧困治理能力等好的政策舉措,進一步優化完善,固化下來,以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解決相對貧困問題。
  • 地栽百合不用施肥,不起球,年年開爆滿院香
    炎炎夏日,院子裡的月季開了一朵指甲大的花兒,異軍突起的一叢百合突然爆開一朵朵碩大的粉色喇叭花,同時爆開的還有濃濃的香味,深吸一口氣,濃香就像蜜糖齁住了嗓子,然後再輕輕地一絲一絲吐出來,有百合花的夏天怎麼那麼美!有的人會說,團購的百合花那麼便宜,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買種球?還要擔心光照不夠、爛球,小心翼翼地伺候,最後也開不了幾朵花。
  • 紫荊花如何澆水和施肥
    紫荊花開花在冬春之間,花瓣擁簇繁茂,略帶芳香,花紫紅色,十分的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是非常重要的園林綠化苗木。那麼紫荊花如何栽培呢? 我們一般種植紫荊花用於庭園圓木的種植,栽植入土之後,要做好肥水工作,紫荊喜溼潤環境,種植後要先澆透水,第三天澆二水,第六天後澆三水,三水過後視天氣情況澆水,以保持土壤溼潤不積水為宜。 紫荊花在春夏生長旺季的需水量大,需要及時補水,但要防治積水爛根,預防雨水要做好排水工作。入秋後應控制澆水,防止秋發,入冬前澆足防凍水。
  • 開出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花」---堅強且勇敢!
    它被稱為是「生命之花」,生命力十分強健,有水即能存活,它很難開花,卻一直堅守著等待開花這個信念,鼓勵人積極向上,對我們要求很少,但是回報卻很多,表現其堅韌善良的一面,這就是綠蘿了!我就來了解一下培植它時需要的以下幾個方面!1.土壤:綠蘿的栽培應選用疏鬆、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的土壤,也可直接養於水中,也就是水培。
  • 波斯菊,掃帚梅,格桑花,你能想像他們原來是一種花嗎
    掃帚梅,掃帚星,看來掃帚梅沾上「掃把」這個詞,並沒有受其影響走黴運,掃帚梅在鄉村其實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花。在鄉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花,除非那些憊懶之家,以花為累贅之家。掃帚梅、胭粉豆、鳳仙花、太陽花、姜不辣等是必不可少的花,也是最賤的花。誰家在秋天都會收集一些花的種子,隨意藏在哪個屋簷前牆垛後,等待開春天暖撒在泥土裡。
  • 說說矮牽牛苗期澆水和施肥,個人做法,想要矮牽牛開花成球的看看
    說說矮牽牛苗期的澆水和施肥,個人做法,僅供參考!小苗長出2片真葉,我會用2000倍的有機營養液通用性浸盆(苗期用2次營養液,因為含鐵,小苗容易缺鐵,之後改用促根的)這麼小的苗,兩次施肥要間隔5天。一般施一次營養液後,就該假植了(大概4片真葉)。假植後的第六天或第七天,如果小苗狀態正常,就可以恢復施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