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遇到這些事,千萬別信,警惕網絡詐騙~

2020-12-02 澎湃新聞

足不出戶能掙錢

冒充熟人加微信

「公檢法」來電

……

遇到這樣的事情

你可要提高警惕

謹防上當受騙

今天小編整理了

4種電信詐騙手段

一起來看

↓↓↓

"冒充公檢法」詐騙:大慶市民被騙2萬元

10月20日,沈女士剛下班,突然接到60-021開頭的電話,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民警。能準確說出沈女士的名字和身份證號,告訴沈女士,其名下分別註冊了兩張銀行卡,並且兩張銀行卡都涉嫌洗錢,其中農行洗錢金額達到200萬元。

對方表示,讓沈女士到ATM機轉款兩萬元,他們能幫忙處理。被嚇昏頭腦的沈女士只想著快點解決事情,當即給對方轉帳兩萬元。剛轉完錢,對方又打來電話稱,這件事辦起來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讓沈女士再轉兩萬元,沈女士這才意識到事情不對,立刻到公安機關報了警。

網絡刷單詐騙:坐在家中一小時被騙兩萬五

家住新村的張某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坐在家中「兼職」賺外快,居然在一個小時內轉出2.5萬元。究竟是怎樣的誘惑讓張某「上鉤」?聽辦案民警怎麼說!

租號詐騙:市民出租QQ號險成號商幫兇

案例一:

市民田甜(化名)生了寶寶,在家坐月子時,好友打電話問她為啥要借錢,一下子把她問蒙了。

把事情捋一遍之後,才發現是出租QQ惹的禍。

田甜有一個五位數的QQ,今年8月的一天,同事給她的QQ發了一份圖片壓縮包,登錄QQ接收文件時,看到有人加她QQ,備註問她是否出租QQ號賺錢。馬上要休假生娃的田甜想到,要是能賺些零花錢也挺好,便通過了對方的QQ號。

對方是一個女性的頭像,說租金一天40元錢,一天一付。田甜詢問對方租QQ號的目的,對方稱,是用來做推廣,並承諾,租號期間不會給QQ好友發任何消息,只是24小時在線,偶爾更新一下推廣資料。

田甜聽了對方的承諾,感覺挺安全的,便同意了將QQ號碼租出去。對方給了田甜一個電腦碼,讓她掃碼登錄。

操作完成以後,田甜幾乎就將這件事忘了。沒想到,安心在家坐月子的她,竟有人說她在QQ上向好友借錢。田甜立刻告訴好友,不要借錢,自己的QQ號碼應該是出現了問題。

案例二:

今年高考結束後,家裡人給小龍買了電腦和手機,小龍和同學間喜歡用QQ聊天。與田甜的經歷相似,小龍也通過了一位向他發出租號賺錢邀請的人,兩人聊了一陣,對方說,QQ號租出去後,除了能每天賺租金,還不影響他和自己的QQ好友聊天,也不要他的密碼,不需要綁定手機,沒有安全風險。

小龍聽了對方的說法以後,感覺這筆生意還挺划算。於是,小龍同意了出租自己的號碼。

出人意料的是,同學打來電話問小龍,最近怎麼換了女生的頭像,還問大家要不要和「她」視頻聊天互動?小龍的同學好奇,說和「她」聊了天,發現竟然發來了一些露點的圖片,還勸人花錢下載一個小程序,能「進一步互動」。

小龍馬上意識到,肯定是出租QQ號惹的禍,對方這是在利用自己的號碼做違法的事兒,嚇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冒充熟人」詐騙:「生意夥伴」加微信,編造故事騙走男子45萬元

我市市民萬某與李某是朋友,有事兒都是打電話,並不是對方的微信好友。

前幾天,萬某收到一條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是他的朋友「李某」,因為倆人都很熟悉了,萬某直接點擊添加。

添加後,「李某」稱自己想託領導辦事,需要給領導轉帳15萬元,但是不方便用自己的銀行卡,想讓萬某幫忙。

「你先把銀行卡號發給我,我給你轉過去15萬元,然後你再給我轉過來。」

這點小忙,作為朋友肯定要幫,於是萬某將自己的銀行卡帳號發給了「李某」,很快,「李某」將成功轉帳15萬元的截圖發給了萬某,同時提供了一個銀行卡帳號,讓萬某將15萬元轉過去。

萬某想著核實一下情況,便撥打了朋友「李某」的電話,但電話無人接聽。由於兩人在生意上是合作夥伴,知道「李某」平時較忙,萬某理所當然地以為朋友不方便接電話,也就直接將15萬元轉了過去。

事情發展到這裡並沒有結束,騙子並不滿足於剛到手的15萬元。不一會兒,「李某」稱事情棘手,需要再轉帳30萬元,此時萬某詢問對方,為什麼剛剛的15萬元,沒有收到銀行提示信息?「李某」稱銀行客服說明日8時前入帳。

萬某對此深信不疑,又將30萬元轉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帳號中。到了第二天,「李某」發過來的錢還是沒有到帳,萬某便發微信詢問,此時微信顯示,消息無法送達。

萬某這才發覺情況不對,趕緊給朋友打去電話,而此時電話那端的李某說,他從未用微信添加過萬某,也沒有讓萬某進行轉帳。萬某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受騙了,立刻向龍南公安分局報案。

小編在此提醒

切勿輕信來源不明的信息

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簡訊驗證碼等

個人信息要妥善保管

切勿告知他人,避免財產損失

如遇詐騙,及時撥打110

原標題:《真實案例!遇到這些事,千萬別信,警惕網絡詐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千萬別信!
    千萬別信!部分省份已發現有詐騙分子冒用【疾控中心】或【疾管中心】的名義,向市民發送詐騙簡訊,以開放接種疫苗預約,名額有限為誘餌,引誘不明群眾點擊簡訊內的非法連結,一旦點擊會被引流至虛假登記註冊頁面,引導填寫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進而實施電信詐騙。
  • 安防寶典 | 最新刷單詐騙全揭露,別再上當受騙了!
    安防寶典 | 最新刷單詐騙全揭露,別再上當受騙了!提醒 上述案例是刷單詐騙的常用手段,其原理類似於傳銷。第一次「任務」完成,犯罪分子會給予受害者一點甜頭,使受害者放鬆警惕,從而進入騙子的圈套。不要貪圖小便宜,這有可能中了騙子的圈套。 02「刷信譽」 張某在某招聘平臺發布了自己的簡歷。
  • 疫情之下,警惕海外詐騙新套路
    海外學子要擦亮雙眼,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謹防機票騙局  不久前,有媒體報導了訪美學者及上百名留學生在網上通過所謂「票務代理」購買回國機票被騙的遭遇。其實,早在今年三四月份,留學生購買回國機票被騙的案件就時有發生,所謂的「票務代理」打著能購票的幌子行詐騙之實,如今故技重施。
  • 鶴龍民警進社區,以真實案例提醒街坊提防電信詐騙
    當天民警陳慶文通過現場講解真實案例的方式,提醒轄區居民群眾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信息,不向陌生人透漏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證信息、存款、銀行帳號等情況。同時民警督促房東、二手房東責任到人,務必將防騙宣傳到每個租客,遇到可疑情況時
  • 真實案例編排!他們用情景劇教你怎麼防範電信詐騙
    這裡,一場觀山湖區委政法委、貴陽市公安局觀山湖分局主辦、貴陽廣播電視臺法制頻道和觀山湖世紀城社區承辦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正在舉行,與往日不同的是,此次宣傳活動不是單純發傳單,而是一個個根據真實案例編排的情景劇演出,讓在場的市民零距離感受電信詐騙的隱蔽性、欺詐性和危害性,加上現場民警的解讀,讓觀眾大飽眼福。
  • 小編親身體驗網絡詐騙-小編,體驗,網絡,詐騙, ——快科技...
    得到騙子的進一步詐騙手段後,就沒有再繳智商費了,這不培訓老師急了,怎麼能只騙到99元呢!騙子急於再次詐騙好吧,網上熱門的兼職打字員騙局流程大致就是這樣,看懂了就別在相信此類騙局了!遇到問題請立即致電銀行官方服務電話,首先掛失相關帳戶!修改網銀密碼!5、網絡購物要留心 退款操作走官方熱衷網上購物的市民,時常會遇到網購不成功需要退款的事。但騙子們也開始盯上這個環節,通過網購退款設下陷阱,冒充客服人員盜取被騙者銀行卡內的資金。
  •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警惕電信詐騙套路不斷翻新
    詐騙分子利用這一點,對多名在澳中國公民實施電信詐騙並給受害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再次提醒領區內中國公民高度警惕近期電信詐騙套路不斷翻新,切實加強防詐騙意識。一、警惕各類新老詐騙套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各類詐騙手法也在與時俱進:詐騙分子從最初冒充駐澳使領館、DHL快遞公司、到如今偽裝成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12308、中國防疫部門、口罩生產廠家,甚至利用「健康包」發放進行詐騙。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提醒您如遇到此類電話務必保持高度警惕,不輕信,不透露個人信息。二、時刻頭腦清醒、與外界保持聯繫。
  • 科學防騙|校園網絡詐騙防範指南
    原創:Mr.周楠理學青年虛假兼職 虛假購物 退款欺詐初入校園的你肯定遇到過這些網絡詐騙或許你能識破一些小花招但騙子的手法總能隨著時代發展而「進化」受詐騙都有哪些原因我們將通過分析各類案例挖掘出詐騙的「本質」No.1 財富類詐騙案例以網絡投資為名的賭博陷阱
  • 「警惕」這些傳銷騙局,千萬要當心!
    但普通人往往難以辨別為了避免大家上當受騙光明網等主流媒體據公安部等發布的權威內容整理了近年涉及傳銷的名單再次提醒大家警惕起來▼遇到有「幣」「遊戲」「全返」「理財」「積分」「一卡通」等命名標示的平臺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微信上這些坑,千萬別踩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微信上遇到過「美女的誘惑」? 別忘了「色」字頭上一把刀啊~ 有些「黃色商販」會在這些網站、連結中做手腳。 上鉤者一旦打開這些被做了手腳的網站,個人信息就可能會被洩露,嚴重的還會造成財產損失。
  • 緊盯涉企網絡電信詐騙 開展專題講座
    18日,鞍山市公安局經開分局圍繞轄區特點,緊盯涉企「網絡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組織開展了防範涉企網絡電信詐騙專題講座。當天下午,經開公安分局邀請市局反信息詐騙支隊反詐專家,為轄區20家企業40餘名財務人員做了一場深入淺出的防範涉企網絡電信詐騙專題講座。
  • 要警惕!各地出現冒充領導幹部詐騙案件,我縣也有!
    另據了解,全國各地密集發生多起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件,從已發案件情況看,詐騙分子主要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信息及領導信息,並將微信頭像換成領導照片、微信暱稱改成領導名字等形式,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希望廣大群眾務必提高警惕! 針對此類案件,浙江各地公安機關積極開展預警宣傳、全鏈條打擊等工作。
  • 【基層動態】阿柔派出所走訪宣傳預防網絡詐騙活動
    【基層動態】阿柔派出所走訪宣傳預防網絡詐騙活動 2021-01-13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別掉入網絡代加工騙局
    通過網際網路發布虛假代加工信息,以各種名義詐騙群眾錢財,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電信詐騙手段。主導這類詐騙案件的犯罪分子往往擁有看似正規的網站,讓群眾真假難辨。最近,東明警方歷時4個多月,跨越京、魯、陝、鄂、浙、蘇5省12市,將一個以網絡代加工為幌子的家族式詐騙團夥成功打掉。  高額利誘,加入網絡代加工  事情還得從4個多月以前說起。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十問
    01什麼是電信網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簡稱電詐,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02電信網絡詐騙是通過哪三種方式實施詐騙?
  • 【微警說事】這些內部人的話,連標點符號都不要信!
    【微警說事】這些內部人的話,連標點符號都不要信!各種「內部人」「關係人」也不斷出現只要端起酒杯就成了無所不能的高人但是有一些人無論說的多美妙 都不能信,連一個標點符號都別信
  • 兒童白血病案例頻發發生,警惕:裝修千萬別用這材料,全是甲醛!
    兒童白血病案例頻發發生,警惕:裝修千萬別用這材料,全是甲醛!在以前甲醛中毒事件還很少發生,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甲醛中毒事件反而多了起來,尤其是近兩年,類似事件在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上頻繁報導,人民的環保意識也隨之得到提高。
  • 學習反電信詐騙知識,讓不法分子無從下手
    十 大 典 型 通 訊(網 絡)詐 騙 形 式① 信用卡詐騙。簡訊提示高信用額度都是騙人的,正規辦理去櫃檯。② 網絡詐騙。淘寶客服來電退款,發來網站有貓膩,點擊容易中木馬。③ 遊戲詐騙。凡是陌生人讓你匯款的都是騙子,玩遊戲請上官網買「裝備」。④ 欄目中獎詐騙。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你沒那麼容易中獎。⑤ QQ詐騙。
  • 警惕!女孩出門在外這3種飲料千萬別喝!廣東90後女孩險被下迷奸藥
    誤服後10-15分鐘就會失去意識,醒來也記不起發生過的事。而且,它們還往往被包裝成「功能性飲料」,誤導人們去嘗試,比如「咔哇氿」、「papaya」、「咔哇潮飲」等等。網絡圖片(如果遇到,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嘗試,也別信別人說的,能帶來快樂或提神解乏;否則,未來可能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