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網課時期迷惑行為的研究

2021-01-11 中科院物理所

1.引言

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這學期的網課可能是小編從小到大體驗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最具規模、最刺激、最高頻的和「網友」互動的活動了。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也收穫了一堆「沒用」的技能。

上網課時小編的主屏幕如遊龍般遊走於各個課程直播間之間,手指毫無感情地橫跳於五花八門的學習軟體之中;記筆記,看直播,查資料,回答問題,一個屏幕,多線任務,並行運算;多個設備同時開動,書桌前,床上,徹碩裡,樓道裡都不能阻止我對學習的熱愛。

實現線下向線上的批量「雲」格式轉換,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機智的老師一頓操作解決不了的。比如在線視頻跳舞和做運動的網上體育課、不知道說什麼的尷尬口語課,甚至是最後有些學校要求的兩個攝像頭或者三個攝像頭齊開的期末考試環節。最後才發現只有線上聽講的網課竟然是最正常的。

那段時間發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也都能夠錄入人類網課迷惑行為了。不光是網課,還有什麼雲畢業啊、雲答辯啊、雲班級會議啊,所有能用網絡解決的和不能用網絡解決的都用網絡解決了。段子一波接一波的,小編只想說 「俺也一樣」。

本文主要從網課、雲畢業和雲考核三個角度研究了網課時期不同線上活動的開展情況,盤點其中的迷惑行為,並嘗試強行給出一些近似沒用的結論,主要也就是圖一樂。

2. 網課時期人類幾種迷惑行為研究

2.1 網課從入門到放棄

剛開始網課,小編甚至還有點小期待。等到上了網課,你的場景可能是這樣子的,西瓜一抱誰都不愛,我的心裡只有網課。

畢竟剛開始上課,老師灌點水還是很普遍的,和老師稍微彼此自我介紹一下。聽一聽這學期大概講啥內容,這門課有啥用……瓜吃著吃著,一節課也就結束了。

可好景不長,大事不妙了。上網課能有多難,丟個瓜皮,從此我就再也也聽不懂這門課了,我是誰?我在那?我正在上什麼?雖然改成網上教學,但對於課程內容老師可是給你童叟無欺,保質保量,線下聽不懂高數的,線上任然聽不懂。

聽不懂不要緊,網課可以回看啊,這一看也不要緊,原本1小時的課程硬生生能讓小編聽個3小時。

網友們為了避免被老師發現自己上課不小心走神的尷尬,在得到老師欽點回答問題後,使出了獨門秘笈「裝死」。對於我們假裝蒙在鼓裡的老師來說,你永遠也call不通一個裝壞的設備[4]。

對了還有後續

線上兩眼一抹黑,誰都不認識誰。在家上網課雖然比較放鬆,但是再放鬆也一定記得關麥,開學要是被認出了,一問名字才知道原來上過一堂課,自己上課全程吃雞爪後還打了個飽嗝的聲音已經存在對方深深的腦海裡 [5]。

一學期的網課上完了,我們也對網課從滿懷期待到收於平淡。但是上網聽課也有很多問題:效率有點低,設備有故障,網絡有問題,有了問題不太好當面和老師請教,可能上個月忘交電費還被突然停電了……想到這裡,小編只想再也不要上網課了。

綜上,對於上網課我們心態經歷了「激動——平淡——厭煩"的過程,但即使困難那麼多,但我們依然愛學習啊~(還有什麼上網課的神奇經歷呢?還請多多給我們留言哦,有獎品相送)

2.2 沒有人比我更懂雲考試

上課都雲上了,考試時間沒回去的大家就得老老實實雲考試。小編就差點三分鐘速成楊氏太極拳,最後還是分解動作救了我,一步步分解動作,然後給視頻加個速,當作了作業的最終版。

對於其他需要做卷子的考試科目來說,這就有些困難了。如何保證是考生本人不作弊的情況完成答卷的其實很重要。老師不慌不忙祭出多個神器 —— 用n個設備直播的監考,屏幕鏡像,AI監考,查重軟體……全方位無死角的盯著考生。

不過老師的視角,是不是像監控室看監控一樣一堆視頻……真的是難為老師和學生了。

泰國老師用 Zoom 監考學生 來源:網絡

(往期文章:如果在家考,作弊就很容易嗎?)

要是覺得監考太麻煩?沒關係,老師給你統統開卷。

綜上,我們探索了遠程考核新可能,但是小編覺得也不是特別能達到考核效果。總之,要是學的好不管怎麼考都不在怕的。

2.3 宅家到畢業

聽說所裡(和其他學校)臨近畢業的師兄一直焦急地等待開學,因為他們需要畢業答辯了。可是疫情在家不能返校,但是這也難不倒我們機智的老師。比如物理所就舉行了線上的畢業答辯,你看看這陣仗,現場答辯也沒有這麼大的特寫鏡頭。

所裡答辯實況

甚至有些學校的本科生還可以免答辯(我一時不知道該羨慕誰)。

當然答辯結束也就意味著畢業了,往常的畢業典禮、校長撥穗環節那一定是趕不上了,不過有的學校校長甚至使用機器人開始給學生們遠程撥穗,

校長雲撥穗

更硬核的中傳把畢業典禮做成了mc,

MC視角下的畢業典禮

雖然不能現場面對面校長被親自撥穗,但是也有了比較獨特的畢業方式,那你見過或者遇到過哪些有趣的畢業方式呢?歡迎繼續看本文(後面其實有活動)。

在家坐著坐著就畢業了,毫無遊戲體驗感,雖然很有新鮮感,但是少了和活生生的人見面的機會,綜上還是不希望再雲畢業了。

3. 網課時期人類迷惑行為補充

由於小編親身經歷、搜索能力甚至是語言組織能力有限,上文中提到故事可能不夠有趣。所以我們決定向廣大網友徵集你們網課時期遇到的、聽到的、甚至是覺得有趣的故事,作為實驗數據補充到這篇論文中(其實不是論文,也就是圖一樂)。

(一個與世無爭的活動提示框)

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哦,點讚數的前五名將會得到隨機表情的物理所定製抱枕一個,有趣的故事被我們收錄整理後將會以視頻的形式與大家見面哦。歡迎大家多多留言,多多參與,時間截至到下周五的中午12點哦,如果有好的故事,希望不要吝嗇和我們分享哦。

如果留言區滿了,也可以後臺回復我們哦。

表情包如上所述,期待你的參與

4. 結論

本文主要介紹了小編遇到的、聽到的、甚至是搜索到的有代表性的網課時期人類迷惑行為,結果表明網上的活動方式確實與平時會有區別。人類從剛開始不適應,到後來適應,再到懷念往日所習以為常的生活,表現出了人類對回歸正常生活的心切。下一步工作將會圍繞該課題,對樣本進行進一步的擴充,以期為這平淡的網上學習增添一些樂趣。(開心就好,該學習就學習,可不是教大家不認真學習哦)

5. 致謝

向為本活動提供物理所定製抱枕的物理所(禁止套娃)表示感謝,向積極參與互動、分享趣事、共享快樂的網友們表示感謝。

但是這畢竟是一種美好的經歷,希望各位上網課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記錄下這段時間的趣事,換句話說,就是要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網課時期的故事哦!!!

參考文獻

[1] 圖片來源於網絡

[2] 故事來源於小編本人和網絡加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3] 徵集故事來源於網友(還未徵集到)

[4] 寒假上網課你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知乎

[5] 寒假上網課你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知乎

編輯:kk & 井上菌

相關焦點

  • 人類的本質是什麼,人類迷惑行為又如何去了解
    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信息化、科技化時代了,人類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著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幾十年的中國,人們生活形式變得多種多樣,日子是約過越好,可是也有一些人有著種種人類迷惑行為,他人很難理解,如果與之相處,有些人可能較為難受,感覺不能理解。
  • 人類迷惑行為!國外奇怪美食技能:給黃瓜「擠奶」後,味道會更好
    人類迷惑行為!聽了上述說法,小編覺得更迷惑了,這完完全全就是人類迷惑行為呀,難道是看「是否流出汁液」來判斷黃瓜是否新鮮嗎?畢竟黃瓜放久了確實會流失水分,只是將汁液擠出來口感更新鮮,這是什麼說法呢?有何依據呢?難道更有嚼勁就代表著更新鮮?內心一片問號,要問問號的面積,大概是無窮!
  • 風靡網絡的「迷惑行為」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編最近發現,「迷惑行為」這個詞在網上可謂異常火爆。年輕人遇到了什麼奇葩的事,總喜歡在微博上艾特一下「迷惑行為大賞」。這位博主也是畫風清奇,只是簡單地做個轉發,配上三個問號,就收穫了96萬的粉絲。此外,「朋友圈迷惑行為」、「迷惑行為表情包」等熱詞也在網絡上屢見不鮮。
  • 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合集,你家娃有嗎?有就對了!
    來源 |echo小茵茵(ID:echoxiaoyinyin) 嬰幼兒是一種做事動機和目的全靠大人「猜」的生物,有時候他們的行為讓人覺得真的很迷。 到底需要了解多少迷惑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在愛與和平的環境中養大一個小孩?
  • 網課,等一等少兒心智發展
    大腦神經元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大腦的區別,同時也是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的很重要區別。人類對大腦的研究恰如對宇宙的研究,既嚮往而努力卻又所知不多。目前腦科學對於大腦的研究啟示,可以幫助我們對少兒的心理發展和學習心理做出啟示。
  • 日本又一人類迷惑行為!肥宅快樂水C位出道
    最近日本出現了又一人類迷惑行為,「珍珠奶茶」將要被納入中學教科書!當珍珠奶茶進入日本,霓虹國民表現出了對珍珠奶茶的強烈喜愛,但你有想過,珍珠奶茶會被納入教科書的一天嗎?簡直是人類迷惑行為大賞,肥宅快樂水要C位出道了!
  • 動物的迷惑行為大賞
    動物的迷惑行為大賞 2020-09-15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日億笑//那些年人類幼崽的迷惑行為,你家小神獸也是這樣的嗎?
    每日億笑//那些年人類幼崽的迷惑行為,你家小神獸也是這樣的嗎?▼萌娃系列第一彈家裡有「小神獸」的是否都有些困惑這些小朋友的小腦袋瓜裡都在想些什麼總會做出些今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今日份「人類幼崽的迷惑行為」看完整個人都萌化了跟我一起走進小朋友的世界吧▼寶貝
  • 植物界的迷惑行為,簡直像人一樣,那些最奇幻的植物
    植物界的迷惑行為,簡直像人一樣,那些最奇幻的植物我們在遇到有趣的事情,常常會做出一些迷惑行為大賞,但是你知道動物界植物界也是一個樣子的嗎?世界上的植物千千萬,還是有很多奇幻的植物的,今天我們介紹一下植物界的迷惑行為大賞。
  • 以色列研究認為人類在冰河時期走出非洲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23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一項新研究認為,人類有可能在約2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走出非洲,這與傳統認知相反。此前,研究人員曾在以色列北部一個叫「米斯利亞」的洞穴中發現距今約20萬年的人類頜骨化石,這是在非洲之外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之一。
  • 以色列研究認為人類在冰河時期走出非洲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23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一項新研究認為,人類有可能在約2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走出非洲,這與傳統認知相反。此前,研究人員曾在以色列北部一個叫「米斯利亞」的洞穴中發現距今約20萬年的人類頜骨化石,這是在非洲之外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之一。以色列文物管理局的利奧爾·魏斯布羅德等人在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人類進化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又分析了這個洞穴中13種動物化石,這些化石與之前發現的人類化石屬於同一地層。
  • 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大賞,第一條你肯定經歷過!|爆款分享
    作者 @小小包麻麻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大賞,第一條你肯定經歷過!本文閱讀量達20萬精彩文摘2、3歲的崽只是模糊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又笨拙的想要實現自己的想法,可是媽媽卻還沒有發現,還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養他。他也困惑,你也困惑,所以兩代人第一次關於「自由與管束」的思想碰撞就這樣發生啦。
  • 令人迷惑的群體行為:人類的顱骨變形現象
    自達爾文提出人類是由猿人演變而來之後,關於人類的起源和演變學說走向了科學的方向。我們現在的人的顱骨特徵與晚期智人時期實際上已經差別不大,可以說近幾萬年以內人類的頭骨保持了相對穩定性。奈費爾提蒂王后像亞洲多地區也發現了顱骨變形的例子,比如我國距今約三萬年的山頂洞人化石中發現有一例青年女性頭頂高聳的變形情況;此外在大汶口文化中也發現有人為原因導致的多例顱骨變形的情況,有的顱骨變形還和拔牙、枕骨變形、手握牙璋等同時出現,成為了大汶口時期居民較為流行的社會風俗
  • NBA球場迷惑行為:庫裡可自視其腚,湯普森投來羨慕的眼光!
    最近「人類迷惑行為大賞」這個話題好像挺火的,今天就為球迷們獻上福利,為大家做一期關於NBA球場的迷惑行為大賞: 好了,讓我們在這位阿拉伯人的注視下結束本期的NBA球場迷惑行為大賞
  • 貓咪為何突然炸毛,又為何喜歡對你眨眼,迷惑行為的原因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貓咪是一種非常神秘的動物,即使被人類馴服了幾千年,但是貓咪身上還是有許多謎團未曾解開。而且該怎麼樣和貓咪成為朋友也是不少寵物主頭疼的問題,因為和貓咪培養信任度的時間太漫長了,而且在生活中貓咪還有不少迷惑行為也讓人摸不透。
  •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坦克在陸地站中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妄圖挑戰世界,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反抗,隨著美國和蘇聯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德國的軍力逐漸捉肘見襟,於是製造了大量的假坦克來迷惑聯盟,圖為兩名德國士兵推著假坦克,這種坦克連機動車都算不上
  • 狍子「迷惑行為」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狍子:對我的誤解太深了,澄清一下
    提到「蠢萌網紅」狍子總會聯想到它們令人捧腹大笑的「糗事」但這些「迷惑行為」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呢?今天就來為大家揭秘!坐標:河北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迷惑行為1:狍子愛走「回頭路」逃跑後還會回來看看剛才發生了什麼事解答: 對於領地型動物來說一旦離開熟悉的棲息地面對的就是關乎存亡的重大選擇了因此,除非迫不得已它們不會輕易放棄原有的生存空間狍子就是一種有著明顯領地化行為的動物
  • 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大賞,可愛又氣人,你家寶寶中了幾條?
    那麼人類的幼崽呢?會吃會睡會跑,只是身上沒有毛茸茸,可是他們的破壞了確實無窮的。「惹誰也不能惹穿尿不溼的!」人類幼崽的迷惑行為,很多父母也是不能理解,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可能可愛中還伴隨著氣人的事情,讓老母親們哭笑不得。1. 吃飯裝傻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吃飯的問題,孩子喝奶總是積極的,可為什麼開始吃飯以後,就需要使出渾身解數去餵飯呢?
  • 斑馬條紋及其在迷惑蒼蠅中的作用
    斑馬條紋及其在迷惑蒼蠅中的作用斑馬為什麼會有特有的條紋?這個謎團一個世紀以來一直困惑著研究人員。過去十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蒂姆·卡羅教授一直在進行這一研究,他們已經否定了許多流行的理論,比如斑馬紋被用作迷惑捕食者的偽裝,冷卻身體,以及在社會互動中的作用等等。斑馬條紋用來迷惑捕食者是一種常見的解釋,但從科學數據來看,它也是有缺陷的。相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斑馬紋主要是用來迷惑寄生蠅。
  • 整輛車後來感覺空氣都凝固了#迷惑行為大賞 #內容過於真實
    整輛車後來感覺空氣都凝固了#迷惑行為大賞 #內容過於真實 2020-11-2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