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由於不可名狀的原因,對排期順序做了一些微調。今天來看鴨蛋大師的蜂鳥,不對,天鵝,不對,天蛾!
在早春或晚秋,仔細觀察過花壇的人也許會看到這樣一個身影:
這時候,毫無自然觀察經驗的朋友們往往會興奮地以為自己看到了蜂鳥。然而,野生蜂鳥只存在於美洲,只要我們仍然生活在中國,就不要幻想著能見到蜂鳥了。有夢是好事,可是不現實。
小豆長喙天蛾(標本照)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然而,不死心的中國攝影愛好者們又給它起了個綽號——蜂鳥鷹蛾。
這位專家,你需要天蛾科的動物志嗎?
這種酷似蜂鳥的鱗翅目昆蟲在《中國動物志》中被稱為小豆長喙天蛾。
小豆長喙天蛾是北京最早的訪花昆蟲之一,它能夠以成蟲形態在洞穴縫隙中越冬,春季伊始便外出活動,在花草之間快速穿行,大快朵頤。
不久之後,這些經歷過嚴寒考驗的蛾子就將在茜草上產下自己的卵,然後靜靜地死去,經過一個夏天的生長,在秋天我們還能見到它們的身影。所以,小豆長喙天蛾一年能夠繁殖兩代。
儘管學校內有大量的野生茜草,但筆者從來沒有在學校內看到小豆長喙天蛾的幼蟲,筆者個人的推測是,過多的農藥使得幼蟲無法生存。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正在推動一項校園內部保護區建設項目,如果成功了,說不定能夠看到。
對於昆蟲分類有所了解的朋友想必對「小豆長喙天蛾」這個詞彙不陌生。然而校園裡還可能出現另一種長喙天蛾,雖然不那麼常見,但是真正的歐洲人還是可以觀察到的。無論是外形還是行為,兩者都極其相似,
黑長喙天蛾
Macroglossum pyrrhostictum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兩個種類區別在哪兒呢?黑長喙天蛾的背面有黑線,後翅不完全是黃色。如果照片不夠清楚,很難分辨。
作為蛾類中為數不多的日行俠,長喙天蛾的生活習性與同目的蝶類近似,成蟲訪花。它們長長的喙可以深入筒狀的花朵之內,得到其中的花蜜。這就使得長喙天蛾與短喙的傳粉者如蜜蜂有了不同的食物,互不衝突。不同種類的植物也因此具備了各異的傳粉者,多樣性由此而來。
長喙天蛾雖然不是一個大類,但它畢竟還是一個昆蟲綱下的屬,單是《中國動物志》裡面就記述了13種,所以說,出了學校,不要聽得風是得雨,很可能你看到的長喙天蛾根本不是上述兩種,比如下面這貨:
青背長喙天蛾
Macroglossum bombylans
你知道老司機的車是怎麼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