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蛾科昆蟲的概述

2020-11-25 灌雲豆蟲

天蛾科屬於昆蟲綱、 鱗翅目、 韁翅亞目、天蛾總科,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 品種繁多, 全世界已知的約 1000種我國已知的約有150種。 天蛾科昆蟲危害多種植物,包括林木、 果樹、糧食、 油料、糖料、蔬菜等重要作 物,因此,經濟意義很重大。

天蛾科昆蟲產卵量一般為200~300粒/雌,但有些種類產卵量則更大,如丁香天蛾(Psilogramma inereta)及構月天蛾(Parum colligata) 的產量可達到1000粒/雌以上。天蛾科昆蟲卵大致分為球形、扁圓形、橢圓形三種,但天蛾科昆蟲卵自卵巢管中排出時皆為圓形,只是產於寄主植物上後卵形有所變化。

天蛾科昆蟲產卵方式為單產,即每次產卵一粒。但極少數種類產卵成堆狀,如構月天蛾,在構樹上會產成塊的那堆,這是因為構樹葉大(達15釐米), 一片足夠十幾頭3 齡前幼出取食。又如丁看天娘在丁香和營柳樹上產那均為單粒,但在梧桐樹葉上往往產有7~8粒卵。 這說明天蛾科昆蟲在產卵時對寄主的選擇性和雌成蟲對幼蟲生長發育的昭顧性。

天蛾科昆蟲卵的成熟一般分為三個時期,即卵黃髮生前期、卵黃髮生期及卵黃髮生後期(或稱為卵殼形成期)卵黃髮生由內分泌調控,和其他大多數昆蟲一樣, 天蛾科昆蟲卵黃髮生由保幼激素調控。卵黃蛋白由卵黃原蛋白(vitellogenin)轉化而來,為正在發育的胚胎提供胺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磷和硫等營養性和功能性物質。

破蛹化蝶

胚胎發育結束後就要破卵而出,其破卵的方式主要有:利用口器咬破、利用尾角破卵(如松黑天蛾、 雀紋天蛾、小豆長喙天蛾等)、利用頭頂破卵(如榆綠天蛾、棗桃六點天蛾)。

可以從天蛾科昆蟲的產卵方式和卵的形狀來研究它們與亞科的演化系統、生活習性和寄主植物演化系統。

產圓球狀卵的兩個亞科 蜂形天蛾亞科 (Philampeliae)和透翅天蛾亞科(Sesinae), 其形態和生活習性極為相近,可以認為這兩個亞科是由同一祖先進化而來。

幼蟲體型多數為圓簡形,但也有背面及腹面寬的種類。一般頭及胸部較腹部稍細。 體長50~100毫米不等。頭型變異較大,有圓尖兩種,可以細分為三角形、橢圓形、中間型,上有微毛、刻點或小顆粒。 胸部三節,每節各一對足。腹部十一節,有尾角,氣門9對。體色分為一色型、 二色型和三色型。

幼蟲

天蛾科昆蟲幼蟲的外骨骼較硬, 沒有什麼伸縮性。幼 蟲自卵中孵化出來後的不斷生長過程中, 必須經過幾次蛻 皮,才能繼續長大。天蛾科昆蟲幼蟲的發育過程中一一般要 脫皮5次。兩次蛻皮期間稱為齡期。天蛾科昆蟲幼蟲一般有6齡。和其他大多數昆蟲一樣,天蛾科昆蟲在幼蟲期的蛻皮由蛻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協同誘導基因的表達來調節蛻皮。

天蛾科昆蟲末齡是幼蟲期的暴食階段,佔全幼蟲期總食量的70%~80%,而且多喜食含蛋白質和澱粉多的較老的葉,以貯備營養。多數天蛾科昆蟲鑽人土中做繭,但也有部分在寄主根莖附近的枯枝落葉中或腐殖屬下做一個不十分緊密的薄繭。預蛹期從外部形態看與幼蟲期無異,其內部卻進行著劇烈的生理變化,不久即脫去舊皮,成為蛹態。

蛹期過後,便進入成蟲期。成蟲,(蛾)分為頭、胸、腹, 體型較大, 前翅大而狹長,翅頂角尖,具翅韁和翅韁鉤,觸角粗厚, 端部成鉤。喙發達,非一般蛾類可比: 飛翔力強,經常飛翔於花叢間取蜜。大多數種類夜間活動,少數日間活動。

天蛾科昆蟲多為多代型,但屬內各種世代大致相似, 例如Macroglossum spp.都在5代以上; Rhagastis spp.和Cechenena spp. 在5代左右; Gurelca spp.為8代。 大多數天蛾科昆蟲以蛹態過冬,但亦有少部分以成蟲過冬。

相關焦點

  • 看這隻怪昆蟲屬於天蛾科
    蘭州晚報訊(首席記者徐倩影/文陳德權/圖實習生李芳娜)近日,在西固北灘油庫工作的陳德權,在枝頭的桃花中發現一隻昆蟲在採蜜。陳先生說,他初步判斷是蜂鳥鷹蛾,一種昆蟲,主要分布在亞洲、南歐、北非和北美等地,在我國北方不多見,被譽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陳師傅發現的這隻昆蟲到底是不是蜂鳥鷹蛾呢?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天蛾
    天蛾Sphingidae天蛾幼蟲有「尾巴」,身體粗肥多光滑,受驚愛舉頭與胸,藉此來把敵人嚇。
  • 餘姚市民發現昆蟲界的「四不像」――青背長喙天蛾
    浙江在線8月22日訊 近日,家住陽明街道旗山村新宅自然村高鐵安置區的應女士,在自家的院子裡發現了幾隻長得很奇怪的「小東西」,看起來像大蜜蜂,但又很像蜂鳥,後經專家鑑定,其實是青背長喙天蛾  隨後,記者將照片提供給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溼地與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處的工作人員吳丞昊鑑定,原來該昆蟲叫青背長喙天蛾,是鱗翅目,天蛾科,長喙天蛾屬,而蜂鳥鷹蛾只是對長喙天蛾的英文直譯。
  • 來自星星的昆蟲 —— 夾竹桃天蛾幼蟲
    來自星星的昆蟲
  • 探索昆蟲界的模仿者,假扮蜂鳥的昆蟲——長喙天蛾
    它的頭上還有兩根觸角,原來這是一種神秘的蛾子——長喙天蛾,這種小小的昆蟲可是擁有別致的美麗呢!作為蝴蝶的近親,一提起天蛾,人們就會想起那些醜醜笨笨的小蛾子,但是有的天蛾卻比蝴蝶更加美麗呢!天蛾作為蛾類中最為優美豔麗的一類,大多數擁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但長喙天蛾卻是這個巨人家族中小巧玲瓏的一員。
  • [科普知識] 銀川驚現小豆長喙天蛾
    經過上網查詢:小豆長喙天蛾,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屬鱗翅目天蛾科 長喙天蛾屬的一種昆蟲。翅面暗灰褐色,前翅有黑色縱紋;後翅橙黃色。中文學名小豆長喙天蛾拉丁學名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
  • 咖啡透翅天蛾成長記
    咖啡透翅天蛾是鱗翅目天蛾科的一種蛾類,它和多數蛾類有著顯著的不同。首先,蛾類多在夜間活動,而咖啡透翅天蛾喜歡白天活動,它快速煽動翅膀懸停於空中吸食花蜜,被許多人誤認為是蜂鳥。再者,咖啡透翅天蛾的翅膀是透明的,若蟬翼一般,而多數蛾類翅膀密被鱗粉,看起來毛乎乎的。恰巧朋友在自家的梔子花上發現了幾隻咖啡透翅天蛾的幼蟲,讓我們一起見證這種奇特蛾類的成長曆程吧。
  • 攪動中秋節的原來是它:長喙天蛾
    正在採蜜……」 這幾天,微信群裡不斷有人提到它——模樣很像蜂鳥的小精靈,在花朵前懸停,用長長的嘴巴伸進花心吸取花蜜。 然而,蜂鳥只分布在美洲熱帶地區,中國並沒有蜂鳥。這些「蜂鳥」其實是一些身體強壯、色彩豔麗、飛行靈活、長著長長喙管的大型鱗翅目蛾類昆蟲:「長喙天蛾」。
  • 燕園生靈(十八)| 小豆長喙天蛾
    小豆長喙天蛾(標本照)Macroglossum stellatarum然而,不死心的中國攝影愛好者們又給它起了個綽號——蜂鳥鷹蛾。這位專家,你需要天蛾科的動物志嗎?這種酷似蜂鳥的鱗翅目昆蟲在《中國動物志》中被稱為小豆長喙天蛾。
  • 青城山上發現世界上最大天蛾
    4月15日,成都一隊昆蟲科考隊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翅展達到17.5cm的鋸翅天蛾,超過此前記載15.6cm的世界記錄。發現它的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但鋸翅天蛾每年4月底到5月初在川西海拔1000米-2000米的山區短暫出現後,就神秘消失,第二年才會再次出現。鋸翅天蛾的體翅藍灰色,胸部背板黃褐色,腹部灰色,披有端部白色的較長鱗毛,近端部有三條灰色縱帶,縱帶下方有黑斑……總的來說,就是比起青城山眾多的各類蛾子,鋸翅天蛾可以說是醜出了水平。
  • 江蘇句容:昆蟲界的「四不像」——小豆長喙天蛾 「長吸管」懸空採...
    有一種蛾類,被稱為昆蟲界的"四不像",它叫做小豆長喙天蛾,最近,江蘇句容的吳久琴女士和家人一起在花叢中賞花時
  • 武漢這個昆蟲展,有各種蝴蝶標本,竟發現意料之外的「鬼臉天蛾」
    武漢這個昆蟲展,有各種蝴蝶標本,竟發現意料之外的「鬼臉天蛾」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武漢的一家昆蟲展,這家昆蟲展有很多活體動物,最多的當屬蝴蝶標本,進入場館之後並沒有找到心中所想的蝴蝶,竟意外發現了另一種,你知道是什麼樣的蝴蝶嗎?跟著心心一起來看一下吧。蝴蝶本就是一種仙子,我們常見的蝴蝶大抵是白色或者黃色,偶爾一些花型的蝴蝶比較少見,每年春暖花開時節,蝴蝶就開始翩翩起舞,為鮮花授粉。
  • 咖啡透翅天蛾成長記|幼蟲|蛾類-綜合新聞_華商網新聞
    咖啡透翅天蛾是鱗翅目天蛾科的一種蛾類,它和多數蛾類有著顯著的不同。首先,蛾類多在夜間活動,而咖啡透翅天蛾喜歡白天活動,它快速煽動翅膀懸停於空中吸食花蜜,被許多人誤認為是蜂鳥。再者,咖啡透翅天蛾的翅膀是透明的,若蟬翼一般,而多數蛾類翅膀密被鱗粉,看起來毛乎乎的。恰巧朋友在自家的梔子花上發現了幾隻咖啡透翅天蛾的幼蟲,讓我們一起見證這種奇特蛾類的成長曆程吧。
  • 令人恐怖的鬼臉天蛾
    李松霖星期五,我們捉住了一隻奇特的昆蟲。老師告訴我們這隻昆蟲是鬼臉天蛾時,幾個女同學都嚇得尖叫起來。什麼?鬼臉天蛾,瞧這名字多嚇人!仔細一瞧,能看到它大體是黑黃色的。背面,有一張恐怖的臉,它就是鬼臉了。乍一看很嚇人,可仔細看著其實並不可怕。這張臉上,一對眼睛是黑色的,看上去仿佛是一個無底的深淵。一張嘴很嚇人,是張開的。盯得久了,感覺這張鬼臉好像都變成真的了。
  • 昆蟲的「偽裝」藝術
    其中,天蛾科昆蟲Hemeroplanes triptolemus的幼蟲——赫摩裡奧普雷斯毛毛蟲的偽裝本領明顯技高一籌。它的幼蟲以夾竹桃科植物的葉子為食,在遭遇威脅時,能擴張身體的前部,使自己看起來像一條蛇。雖然身體很短小,但是捕食者或多或少會被嚇到。他逃生的機會就增多了一些。
  • 長喙天蛾
    班耀軍長喙天蛾作者:班耀軍
  • 毛蟲神奇自衛手段:天蛾毛蟲膨脹背部偽裝成蛇
    本圖所示,偽裝成蛇的天蛾毛蟲正是這樣做的,當它受到威脅時,會將腿及頭部縮入體內,膨脹背部使其看起來像條蛇。這條蛇的頭部其實是毛蟲的尾巴。  效仿蛇類的天蛾毛蟲並不是逐漸發展一些獨特的技巧躲避敵人捕食的唯一一種毛蟲。
  • 科學網—拍攝飛舞的長喙天蛾
    必須要注意的是,可以拍攝到的昆蟲影像大小與可以拍攝到的範圍成反比。就是說,昆蟲影像大,可以拍攝到的範圍就小。反之亦然。由於這種昆蟲是在不斷高速飛行的,取景時的範圍越小,就意味著在按下快門時昆蟲飛出取景框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這兩方面必須綜合考慮採取對策。 第四,靈活應用對焦方式。
  • ...武漢這個昆蟲展,有各種蝴蝶標本,竟發現意料之外的「鬼臉天蛾」
    武漢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武漢這個昆蟲展,有各種蝴蝶標本,竟發現意料之外的「鬼臉天蛾」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武漢的一家昆蟲展,這家昆蟲展有很多活體動物這次在昆蟲展看到的蝴蝶標本來自世界各地,甚至還有一些國家的國蝶,自然是這些國家專有的蝴蝶類型。
  • 這是蜂鳥還是天蛾?
    原標題:這是蜂鳥還是天蛾?深圳商報2018年12月15日訊 近日,候鳥持續來深歇腳,激起不少市民的觀鳥熱情,有的市民稱在深圳灣公園的林中發現了鳥類中的精靈「蜂鳥」,開心地在微信朋友圈「炫耀」一把。且慢,這可能要「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