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星的昆蟲 —— 夾竹桃天蛾幼蟲

2021-02-14 大自然日記

                        

       來自星星的昆蟲

             ——  夾竹桃天蛾幼蟲

看到他的模樣時候,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邂逅了外星人,來到了科幻世界,沒有像以前被毛毛蟲嚇的尖叫然後飛跑而去,相反卻是被他可愛的外形深深吸引。他是蟲子嘛?他分明就是外星生物降臨人間。綠色的外殼,尤其是一對框黑邊的藍白色擬眼大斑,簡直是太萌了,不仔細看還真懷疑是外星人在草葉裡某處建立了基地,然後躲藏在草葉裡悄悄的向外觀望呢。

在好奇心的強烈帶領下經過仔細的查找資料終於確定,這種酷似外形生物的奇特昆蟲原來就是夾竹桃天蛾幼蟲。因為這樣可愛的蟲子,他也改變了我對蟲子一貫的害怕心理,開始重新認識蟲蟲,並且還真想養一隻這樣萌萌噠的小蟲子,假如能夠有一個這樣的寵物那該有多麼奇妙啊。

那現在還是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酷似外星生物的小蟲子吧。

夾竹桃天蛾幼蟲他的體色一般呈綠色,各齡期體色多變,體型肥大,體側有一條白色寬型縱紋,邊緣具稀疏的白色斑點。

但最吸引人的還是其擬眼斑 。這一對框黑邊的藍白色擬眼大斑不僅十分醒目,而且形態像極了外星人。看他時,他並不躲避,似乎略帶點怯意的直直的向外看,綠色的外殼,白色的紋理,微小的纖毛也使他顯得格外的可愛格外的萌萌噠。

這樣的他平常躲藏在植物上,尤其是夾竹桃上,因為體色是綠色的原因,一般不容易被發現,他雖小,但卻特別的貪吃,尤其愛吃新梢葉片及其嫩莖,是名副其實的小吃貨。因其愛吃幼苗的嫩葉,並且由於取量極大,對苗木的影響較大,反而較少危害大樹,

這樣的小吃貨長大後顧名思義就是夾竹桃天蛾了,夾竹桃天蛾屬於天蛾科白腰天蛾屬的一種昆蟲 ,飛翔力極強,並且夜晚傾光, 體色是灰綠色或橄欖綠, 前胸身上邊有一枚八字型的灰白色斑紋,夾竹桃天蛾成蟲時候的他比起幼蟲時的他也並不遜色,他的翅膀展開飛翔時極為酷,看著他,像不像戰鬥中的隱形機?! 

從外星昆蟲到隱形機,這樣的作風和氣派,難道,他真的是來自星星啊?

(部分圖片出自於網絡)




———————————————————————————————

  大自然日記

        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更好的生活

                 

————————————————————————————————

相關焦點

  • 夾竹桃天蛾幼蟲擬態外星人行為,網友:它是什麼時候見過外星人?
    眾多毛毛蟲都進化出一種擬態行為偽裝躲避,這次來認識一種擬態外星人行為的毛毛蟲——夾竹桃天蛾幼蟲。    夾竹桃天蛾是一種很常見的飛蛾,夾竹桃天蛾也是夜行性的,具有非常強的飛翔能力。夾竹桃天蛾這種飛蛾形狀經常可見到,但夾竹桃天蛾幼蟲容易嚇人一跳,夾竹桃天蛾幼蟲比較粗大,胸節有一大型眼狀紋,看起來很像眼睛,這不是幼蟲的眼睛,這麼明顯擬眼斑讓它看起來像外星人。
  • 夾竹桃天蛾,你怕嗎?
    博物君的兒(蛾)子——夾竹桃天蛾幼蟲——太有名,以致我在未晤它真身之前,對那號稱「鋼鐵俠」的造型充滿了渴望。
  • 【城市物種日曆】9月11日 夾竹桃天蛾(天了嚕!綠化帶鋼鐵俠來了!)
    新聞的主角是一種蛾子的幼蟲,和一般的毛毛蟲不同,它的外形十分前衛:渾身光滑無毛,呈淺綠色或黃褐色,體側各有一條銀白色的亮帶。「頭」上長著兩個藍色的「眼睛」,仿佛散發著螢光,像是一個外星人。它就是夾竹桃天蛾的幼蟲。夾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 (Linnaeus,1758)是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西南、華南的一種蛾子,屬於天蛾科。
  • 濱河溼地動物錄丨昆蟲篇 · 蛾&幼蟲
    昆蟲是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溼地公園內溼地植被較為豐富,除主要觀賞區域外,園內溼地灘涂區域維持原生態的管理護養,為不少昆蟲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筆者將會把在此觀察記錄的物種按照類群上傳於本公眾號,為各位自然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自然導師在進行自然觀察時,提供識別參考。
  • 天蛾科昆蟲的概述
    天蛾科昆蟲產卵量一般為200~300粒/雌,但有些種類產卵量則更大,如丁香天蛾(Psilogramma inereta)及構月天蛾(Parum colligata) 的產量可達到1000粒/雌以上。天蛾科昆蟲卵大致分為球形、扁圓形、橢圓形三種,但天蛾科昆蟲卵自卵巢管中排出時皆為圓形,只是產於寄主植物上後卵形有所變化。
  • 來飼養一隻夾竹桃天蛾吧!
    有時候,我們可以在夾竹桃的葉子上發現一個黃色的小圓點,這些其實就是夾竹桃天蛾的卵。我們可以把它帶回家,進行飼養觀察。把卵連同葉子一起帶回家之後,就可以靜待這顆小蟲蛋的孵化。剛孵化出來的夾竹桃天蛾寶寶很迷你,這時候它們需要吃很幼嫩的葉子。四天之後,它們就會進行第一次的蛻皮。這時候可以看出,它們已經長胖了不少,嘴巴也變得厲害起來,普通的葉子也可以隨便進食了。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天蛾
    天蛾Sphingidae天蛾幼蟲有「尾巴」,身體粗肥多光滑,受驚愛舉頭與胸,藉此來把敵人嚇。
  • 咖啡透翅天蛾成長記|幼蟲|蛾類-綜合新聞_華商網新聞
    咖啡透翅天蛾是鱗翅目天蛾科的一種蛾類,它和多數蛾類有著顯著的不同。首先,蛾類多在夜間活動,而咖啡透翅天蛾喜歡白天活動,它快速煽動翅膀懸停於空中吸食花蜜,被許多人誤認為是蜂鳥。再者,咖啡透翅天蛾的翅膀是透明的,若蟬翼一般,而多數蛾類翅膀密被鱗粉,看起來毛乎乎的。恰巧朋友在自家的梔子花上發現了幾隻咖啡透翅天蛾的幼蟲,讓我們一起見證這種奇特蛾類的成長曆程吧。
  • 探索昆蟲界的模仿者,假扮蜂鳥的昆蟲——長喙天蛾
    它的頭上還有兩根觸角,原來這是一種神秘的蛾子——長喙天蛾,這種小小的昆蟲可是擁有別致的美麗呢!作為蝴蝶的近親,一提起天蛾,人們就會想起那些醜醜笨笨的小蛾子,但是有的天蛾卻比蝴蝶更加美麗呢!天蛾作為蛾類中最為優美豔麗的一類,大多數擁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但長喙天蛾卻是這個巨人家族中小巧玲瓏的一員。
  • 昆蟲都是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為什麼毛毛蟲要通過繭變成蝴蝶?
    小豆長喙天蛾幼蟲我們平常提到的"毛毛蟲",也就不僅包括鱗翅目昆蟲(蝴蝶、飛蛾)的幼蟲,還包括一些蜂、蠅和甲蟲的幼蟲蝴蝶幼蟲通過順利度過蛹期再羽化為成蟲即蝴蝶,這是蝴蝶這一物種適應自然變化的結果,比如秋天變蛹,昆蟲可以熬過殘酷的冬季(氣溫低、白雪覆蓋、大多數植物凋亡或停止了生長),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再變成成蟲。
  • 夾竹桃有毒?那又怎樣,我又不吃……
    夾竹桃的中文正式名是「歐洲夾竹桃」,不過不要在意那些細節,夾竹桃科夾竹桃屬下只有一種,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Nerium oleander。Fieggen這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雖然號稱是「歐洲」夾竹桃,但其分布範圍遠非只有歐洲。從最西端的北非茅利塔尼亞和南歐的葡萄牙,沿著地中海一路向東,經阿拉伯半島,南亞,一直到最東端的中國雲南,都有這個物種的分布。而「夾竹桃」這一名稱則來自它的形態——不仔細看的話,夾竹桃的葉子略似竹葉,而花朵則形似桃花。
  • 昆蟲的「偽裝」藝術
    只要您稍微留心,就能發現有趣的自然現象——這一期,就來說說在強大的天敵面前,昆蟲為了生存,如何通過神奇的藝術天賦,迷惑敵人,死裡逃生。毛毛蟲是蝴蝶和蛾子的幼蟲,通過變態發育實現「華麗轉身」,成為美麗的蝴蝶(或飛蛾)。然而,在幼蟲階段,毛毛蟲相對弱小,只能通過偽裝自己躲避敵人的捕食。柑橘鳳蝶的幼蟲就練就一身製作假象的本領。其幼蟲全身光滑,沒有毒毛。
  • 奇特的菸草天蛾幼蟲腹部長著「8隻眼睛」(圖)
    在7.5釐米長的菸草天蛾身體兩側分布著漂亮的「眼睛」斑點菸草天蛾除「眼睛」斑點之外,背部還有許多白色棉花狀突起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菸草天蛾幼蟲是世界上最「快樂」的蟲子,因為它們的身體每側都分布著美麗的「笑臉」。
  • 咖啡透翅天蛾成長記
    咖啡透翅天蛾是鱗翅目天蛾科的一種蛾類,它和多數蛾類有著顯著的不同。首先,蛾類多在夜間活動,而咖啡透翅天蛾喜歡白天活動,它快速煽動翅膀懸停於空中吸食花蜜,被許多人誤認為是蜂鳥。再者,咖啡透翅天蛾的翅膀是透明的,若蟬翼一般,而多數蛾類翅膀密被鱗粉,看起來毛乎乎的。恰巧朋友在自家的梔子花上發現了幾隻咖啡透翅天蛾的幼蟲,讓我們一起見證這種奇特蛾類的成長曆程吧。
  • 昆蟲為什麼小時候那麼醜?
    草蛉成蟲課堂上,我也向同學們實物展示了兩種蝴蝶的蛹,碧鳳蝶、玉帶鳳蝶,也放了它們沒成蛹前的不少圖片,比如碧鳳蝶幼蟲能模仿小蛇,至於玉帶鳳蝶幼蟲,我直接嘲諷它像團鳥屎。4、「小時候不醜,長大了也不醜」的昆蟲,也有一些,比如蟋蟀、螞蟻、螳螂,還有某些種類的蠟蟬(蟬的遠親)。這是前不久我在瀏陽道源村發現的淺紅色小螳螂,我還發現了一隻綠色的小螳螂:從我對昆蟲的觀察來看,大部分昆蟲都是小時候特別醜的,支持你的發現。為什麼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