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是假?靠下坡驅動為真?Nikola 的故事還能講下去嗎?

2021-01-13 雷鋒網

雷鋒網按,因為氫燃料電池概念異軍突起的電動卡車新貴 Nikola,今年可真像是坐了過山車。成功完成借殼上市並在資本市場玩的風生水起的它們最近是先上天堂再入地獄。

市值趕超福特

今年年中成功 IPO 後,交易首日 Nikola 市值就躥升至 120 億美元,就在大多數人覺得 Nikola 股價可能會長期原地踏步時,它們來了次「小宇宙爆發」。

掛牌交易第三日時,Nikola 股價已經成功翻番(73.27 美元,市值 264 億美元)。上市 10 天后 Nikola 就在市值上完成了對福特的超越。

狂飆的股價背後,是各路客戶的大額卡車訂單與新皮卡亮相,但它們可是一輛車都沒造出來呢。

通用錦上添花

就在大家都認為 Nikola 錢途無量,等著它們的產品正式量產時,通用又來錦上添花了。

9 月 8 日,Nikola 放出重磅消息,原來它們要攜手通用,聯合設計與製造電動皮卡。未來,通用的電池與燃料電池技術還會一併進入 Nikola 的供應體系。

作為交換,Nikola 將授予通用價值 20 億美元的股票(持股份額佔到 11%)。更勁爆的是,這次合作為期 10 年之久。

受此消息刺激,Nikola 股價在那個周二狂飆了 41%,就連通用股價也跟著上漲了 6%,而在當天特斯拉股價暴跌 17%(當然,暴跌可能跟 Nikola 聯手通用無關)。

在電話會上,Nikola 創始人兼 CEO Trevor Milton(當時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在全球第 249 位)表示:「這是 Nikola 成立以來最重磅的消息了,通用入夥將讓 Nikola 實現從未想像過的目標,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

對通用來說,這也是自家電池與燃料電池技術擴大規模與儘快走向商用的好機會。與特斯拉不同,Nikola 願意與業界其他廠商建立廣泛合作。在通用之前,它們的合作夥伴名單上還有博世、依維柯、Nel Hydrogen 和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韓華。

據估計,通用入夥為 Nikola 帶來的價值高達 40 億美元。它們旗下的巴吉皮卡預計在 2022 年量產,通用強悍的生產能力是該款車型能按時落地的重要保證。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Nikola 售賣零排放車輛得來的環保積分將免費贈予通用(十年),要知道環保積分的倒賣每年能為特斯拉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

找通用代工皮卡並不令人驚訝,但 Nikola 全盤接收通用的電池系統就讓人有些意想不到了,要知道去年它們還宣稱自行研發的電池技術即將取得巨大突破,而自研技術才正是 Nikola 真正的「護城河」。

在「護城河」上造假?

通用入夥引發的狂歡過去才兩天,Nikola 就出事了,而且這次簡直是被直搗黃龍。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 2016 年 12 月,Trevor Milton 發布了 Nikola One 半掛卡車原型車。

當時,這位創始人稱這輛搭載氫燃料電池的巨獸各項功能基本都開發齊了。也就是說,它不是個簡單的車殼。

在講臺上,Milton 還打趣的說道,「我們得弄個鏈子把座位拴上,要不然觀眾太激動上來開車出了安全問題可不太好,因為這輛車功能已經齊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2018 年 1 月份,Nikola 則在 YouTube 上發了一段視頻,名字是「行駛中的 Nikola One 電動半掛卡車。」

Nikola 與通用剛剛過上蜜月,空頭公司 Hindenburg Research 就扔下一份爆炸性的報告,稱 Nikola One 在 2016 年的發布會上根本就是個空殼。

因為 2017 年 Nikola 僱員在簡訊聊天中表示,發布會後的幾個月時間裡他們根本就沒碰過那輛原型車,想讓它動起來不知道還要做多少工作呢。

更可怕的是,Hindenburg Research 稱那段視頻中跑起來有模有樣的 Nikola One 更是個巨大的騙局,因為驅動它跑起來的根本不是電機。

Nikola 直接將卡車拖到了一個小丘陵上,然後讓它靠著重力一路順著 2 英裡長的坡道滑了下來。為了讓視頻看起來更真,Nikola 拍攝時還專門傾斜了攝像機的角度。

9 月 14 日,Nikola 官方終於做出回應。它們發了一篇超長的回應文章,在象徵性反駁了幾下後,委婉的承認 Hindenburg Research 關於 Nikola One 的爆料是真的。

Nikola 指出,在 2016 年年底的發布會上,那輛車的變速箱、電池、逆變器、動力轉向和一些部件確實都開發完成了,但氫燃料電池和電機這兩項關鍵技術到底行不行 Nikola 卻巧妙的避開了。

它們的解釋也很簡單,Nikola 開始專注新款車型 Nikola Two,沒有資源能投入到驅動 Nikola One 的工作中去了。

關於那段唬人的視頻,Nikola 則回應稱,「公司從未宣稱視頻中那輛車是靠自己的動力驅動的,當時的投資人也並沒有被蒙在鼓裡。」在回應文章中 Nikola 還表示,這些事情它們已經提前告訴過 SEC,也歡迎 SEC 對該問題進行深入調查。

承認了自己的黑歷史後,Nikola 稱該過去的都讓它過去吧。Nikola One 在那個時候到底能不能自行跑起來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它的繼任者 Nikola Two 現在是真的能跑了。

也就是說,Nikola One 畫的大餅幫 Milton 空手套白狼拿到了三輪融資,而這些錢幫它們拿到了博世和依維柯等公司的技術,而現在 Nikola 則拉通用上了船。

說的難聽點,如果 Nikola Two、巴吉皮卡等產品未來能大獲成功,那麼 Nikola One 是否是空殼子就沒人在乎了。

不過,Milton 明顯的撒謊行為恐怕難過投資者這關,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懷疑 Nikola Two 也是空殼吧?尤其是 Nikola 宣布要借用通用的技術後。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這樣規模的欺詐也確實是駭人聽聞。

擅長「複製粘貼」的 Nikola 到底還剩下什麼?

它們的重要賣點之一可是廉價化的燃料電池系統啊,靠著別家公司的技術可支撐不了 Nikola 未來的發展。

至於 Nikola 宣傳的加氫站網絡(對標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恐怕也會隨著撒謊被曝光而受到廣泛質疑。

「Nikola 現在就是支講故事的股票,未來如何就看 2023 年重卡能否落地了。」Wedbush 證券分析師 Daniel Ives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如果 Milton 和他的團隊能成功建起亞利桑那工廠,讓原型車跑起來(巴吉皮卡和 Nikola Two),搭建好加氫和充電網絡並解決量產、交付和利潤問題,那麼它們就還有機會。」Ives 說道。「不過,未來 12-18 個月它們可就得忙起來了。」

被潑了冷水的通用怎麼看?

對於 Nikola 欺詐這個大瓜,通用會怎麼看呢?

本周一,通用 CEO Mary Barra 表示,公司依然站在 Nikola 這邊,將堅持幫它們量產巴吉皮卡。「Nikola 有很多合作夥伴,我們的團隊也貢獻頗多。」Barra 在會上說道。

這樣的醜聞之下,為何通用選擇繼續支持 Nikola 呢?

因為對通用來說風險很小,汽車巨頭沒有在 Nikola 身上花一分錢。相反,它們還沒幹活就白拿了 20 億美元的股份(2025 年就能全數賣出),未來量產後 Nikola 還得給通用付代工費(設備錢也得 Nikola 出)。

當然,通用還能賣 Ultium 電池系統給 Nikola,它們的 Hydrotec 燃料電池技術在 Nikola 重卡上也享受四年時間的獨佔期。

鑑於這些技術本就是通用一直在做的,借用別人的錢來開發何樂而不為呢?即使 Nikola 在未來一兩年內玩崩了,通用也能積累技術與經驗,甚至得到生產設備來打造自己的電動皮卡。

除此之外,巴吉皮卡還會掛上 Nikola 的 Logo,銷售和售後服務也不用通用操心,因此不會影響通用的名聲。

創始人黯然下臺

SEC 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漏洞,它們已經開始介入調查。內外交困下,Nikola 創始人兼 CEO 選擇辭職。現任 Nikola 董事之一——前通用汽車副董事長 Stephen Girsky 將接任董事長一職。這消息導致 Nikola 在納斯達克開市後股價重挫 30%,收盤時雖稍微回升,但最終還是以暴跌 19% 收盤。

作為他辭職協議的一部分,Milton 放棄了他於 2020 年 8 月 21 日獲得的 486 萬股公司股票,並且不再接受與該公司的兩年諮詢協議,該協議讓他能每年進帳 1000 萬美元。

戴姆勒趁機殺來

就在 Nikola 欺詐事件吵得越發火熱的同時,卡車行業老手戴姆勒出手了。在氫燃料電池技術上有幾十年經驗的它們宣布也在開發續航超 600 英裡(1000 千米)的新一代電動重卡。

德國巨頭近日在柏林展出了名為 GenH2 的概念卡車,預計 2023 年交付顧客測試,2025 年後正式量產。除了負責長途運輸的 GenH2,戴姆勒還發布了主打中短途運輸的 eActros,充滿電後其續航可達 300 英裡(500 千米),該車型將於 2024 年正式量產。

採用氫燃料電池與純電兩種驅動方式結合(Nikola 走的也是這種技術路線)的方式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通常來說,純電更適合短途輕量級的運輸,而燃料電池則是長途重卡的最佳選項(不用攜帶那麼多電池,車輛更輕)。

需要注意的是,戴姆勒的 GenH2 用的是液氫燃料,其能量密度更高,更輕也更省地方,因此車輛的裝載空間、載貨能力與續航都會相應提高。

雷鋒網 雷鋒網 雷鋒網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電子到達陰極板後,與氧原子和氫離子重新結合為水。由於供應給陰極板的氧,可以從空氣中獲得,因此只要不斷地給陽極板供應氫,給陰極板供應空氣,並及時把水(蒸氣)帶走,就可以不斷地提供電能。燃料電池發出的電,經逆變器、控制器等裝置,給電動機供電,再經傳動系統、驅動橋等帶動車輪轉動,就可使車輛在路上行駛。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車能量轉化效率高達60~80%,為內燃機的2~3倍。
  • 氫燃料電池的三大優勢
    熱值,反應的就是它作為燃料燃燒時釋放的能量。  氫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說完了氫作為燃料電池的三個優勢,我再來講講燃料電池是怎麼輸出電能的。 其實,氫燃料電池的歷史非常早。不過,為了保證催化劑的活性,在電動車使用的燃料電池類型中,電池的工作溫度在90攝氏度左右。其實,這比很多燃油發動機的溫度要低很多。 這個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最高可以到80%,遠比內燃機的40%高得多。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由於氫燃料電池不儲能,確切地講應該稱為氫發電裝置。另外,氫燃料電池的電極用特製多孔性材料製成,這是氫燃料電池的一項關鍵技術,它不僅要為氣體和電解質提供較大的接觸面,還要對電池的化學反應起催化作用。   豐田汽車公司已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將在2015年上半年上市。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而有意思的是,現代所指的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現代汽車計劃6年後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67萬輛的規模,包括56萬輛純電動車和11萬輛氫燃料電池車。你沒看錯,氫燃料電池車其實也是電動車的一種,它的工作原理與增程式的電動車型很相似。你可以理解為氫燃料電池車就是把增程式電動車的汽油引擎換成了氫燃料電池組,油箱換成了儲氫罐。
  • AFC Energy與ABB合作,開發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超級充電站
    AFC Energy與ABB合作,開發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超級充電站 氫動力和電池動力汽車之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數年,而且似乎短期內不會消退。隨著爭議的繼續,兩家公司最近宣布了一種混合的方式。氫燃料電池生產商AFC Energy宣布與ABB合作,為電動汽車提供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快速充電站。
  • 為何氫燃料電池無法普及?
    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既環保又有補貼,可惜現在電池技術太落後,充電時間長電池又重。難道就沒有像電動車那樣環保,但用起來汽油車那樣方便的車嗎?其實有這樣的車,這就是氫燃料電池車。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挺簡單,其實就是利用電解水的逆反應,讓氫釋放電能,直接驅動電機帶動車輛運動。其實它跟電動車很相似,都是用電動機驅動車輛,只是能量儲存並非電池,而是液態氫。
  • 氫燃料電池&動力鋰電池:兩者是互相替代的關係還是共存呢?
    日本發展氫燃料電池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其論點是氫燃料電池比鋰電池先進在哪?這種在對技術一無所知的前提下即可認定為「先進」,本身是一種無知與自卑的表現,在分析這種技術是否有價值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氫燃料電池堆,否則只能顯得「磕膝蓋有些朝後」了。
  • 複製特斯拉:氫燃料電池的能源革命
    所以也有人戲稱,nikola是在碰瓷。而從經營上來看,也確實有「嫌疑」:一輛車都沒真正賣出去,仍處於沒有營收的「畫餅」階段,2019年虧損高達8870萬美元。市場給予高市值,是因為尼古拉宣稱已拿下超過14000輛氫燃料重卡的訂單,總價達102億美元。氫燃料電池,一直被認為是「終極能源」,每一輪能源革命都是投資人的最愛。而對氫燃料電池的喜愛,不僅僅在海外。
  •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   不同於傳統蓄電池以儲能的方式提供電能,氫燃料電池是通過氫氣和氧氣間的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只要具備充足的氫氣源和氧氣源(空氣源),這個轉化過程可以一直持續下去,達到零汙染排放,是一種高效、安全、清潔、靈活的新型發電技術。
  • 氫燃料電池構造_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分為酸性燃料電池和鹼性燃料電池;按電解質的種類不同,有酸性、鹼性、熔融鹽類或固體電解質:鹼性氫燃料電池(AFC)、質子交換膜氫燃料電池(PEMFC)、磷酸氫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氫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氫燃料電池(SOFC)。
  • 氫燃料電池汽車,憑什麼這麼火?
    歷史上第一塊燃料電池由William Grove爵士在1838年打造,當時的原始燃料電池就跟如今的磷酸燃料電池類似。一百年後,英國工程師Francis Thomas Bacon發明了功率為5KW的鹼性燃料電池,也叫培根燃料電池。(圖:Francis Thomas Bacon)後來在1955年,通用電汽研究員W.
  • 氫燃料電池真沒有未來嗎?未必,又一大品牌有了大動作
    56 萬輛的目標,進而將推出多款純電作品,在氫燃料電池發展上也同樣堅持,繼電動子品牌 Ioniq 的成立之後,也為氫燃料電池註冊了 HTWO 的子品牌名稱。先從現代集團先前公布的 2025 年計劃來看起,在 2020 年的 8 月中旬時,現代集團宣布 Ioniq 從原本的車系名稱,轉型為電能子品牌之名,並預計在 2024 年前,以電能底盤 E-GMP 為基礎,陸續在 2021 年發表 Ioniq 5、2022 年的 Ioniq 6、以及在 2024 年時發表大型 SUV 的 Ioniq 7,讓電能車款的軍容更為完整壯盛。
  • 本田氫燃料電池車
    只產生水的終極環保技術利用氫能源產生的電力驅動行駛的FCV被視為終極環保汽車,為實現「零碳排放社會」,Honda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產品,加速打造零碳排放社會。構建「生產氫、使用氫、以氫互聯」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
  • 成本太高,為什麼豐田不願放棄高氫燃料電池?
    編者按:氫燃料電池真的有前途嗎?從商業角度看,似乎燃料電池已經走入死胡同。成本太高,供應鏈欠缺。但豐田沒有放棄,它還在繼續研究。本文原標題Electric Cars Are All the Rage. Then Why Does Toyota Continue to Invest in Hydrogen?。
  • 氫燃料電池車優點多多,為何卻遲遲不引入國內?
    那一下子恕我這個汽車編輯有七嘴八舌那都是說不清的,講到底是他們對豐田這款氫燃料電池車不熟悉。因此,回來以後特地撰了這麼一篇解析文,希望能夠解決觀眾們的疑問。你可知Mirai的前世今生?Mirai是豐田FCV(Fuel Cell Vehicle,燃料電池車)計劃的產物,早在1992年的時候,豐田就開始研究氫燃料電池汽車了,當時受限於種種因素才沒有開發新車型,而是採用那時候成熟的汽油車平臺去改造成氫燃料電池車。
  • 氫燃料電池汽車相比電動汽車,有哪些優劣勢?-虎嗅網
    所以普遍認為氫燃料電池車應該先應用在商用車上,因為商用車的路線比較規律,對加氫站數量的需求就比較小了。除此之外,當前的工業副產品氫的純度不夠,在進一步提純之前,無法直接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對立的嗎?
  • 科普:氫燃料電池汽車不神秘
    2017年,科技部部長萬鋼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尤其是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發展指出方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逐漸統一認識,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但廣大用戶卻分成兩類,一類是滿懷期待在等待,一類是敬而畏之有擔憂。其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原理並不神秘,其安全性也經過驗證,完全不必顧慮。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等國均制定了燃料電池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投入巨額補貼。由於日本自身的資源較為匱乏,該國甚至將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02年,我國確立以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為「三橫」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研發布局。
  • 氫燃料電池汽車多少錢
    氫燃料電池指的是氫通過與氧的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的裝置(單純依靠燃燒氫來驅動的「氫內燃機」,也曾出現過,比如寶馬的氫能7系)。氫燃料電池車的驅動力來自於車上的電動機就像純電動車樣,因此氫燃料電池車可以理解為一輛「自帶氫燃料發電機的電動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在燃料電池堆棧裡,進行著氫與氧相結合的反應,其過程中存在電荷轉移,從而產生電流。與此同時氫與氧化學反應後正好生成水。
  • 氫燃料電池深度思考的10個問題
    為什麼沒人做氫燃料電池?人人都說氫燃料電池好,但以此創業的人極少,因為氫燃料電池有好多公認的難題。衣寶廉(中國科學院院士,燃料電池研究開拓者之一)分析,純粹是產業化的原因。王朝雲說,如果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你不會想到氫燃料電池。純電動路線的真正毛病就是,眾多企業帶著短期利益的強烈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