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形成
月球不僅僅是我們夜晚在天空中看見的一個巨大的亮光,他也是我們地球最近的宇宙鄰居,
根據最新的理論,月球的形成是在大約45億年前,那時的太陽系剛形成不久,火星大小的巖石撞擊地球時產生的。
新月滿月
很久以前,地球的引力效應減緩了月球自轉的速度。一旦月球的自轉速度減緩到與月球繞地球運行所需的時間相匹配,這種影響就會穩定下來。
月球繞著地球運行,它把一部分時間花在我們和太陽之間,而明亮的半邊則遠離我們。這就是所謂的——新月。(其實沒有所謂的「月球的陰暗面」,只是我們從未見過的一面。)
當月亮在其軌道上旋轉時,地球上一小片反射的陽光被視為新月。一旦月亮對著太陽,它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完全照亮——滿月。
月樹生長
目前,地球上有400多棵樹來自月球。那他們是怎麼來的呢?
事實是:1971年,阿波羅14號太空人斯圖亞特·魯薩帶著一堆樹的種子登陸月球,當艾倫·謝潑德和埃德加·米切爾忙著在月球地面上閒逛時,魯薩則守護著他從地球帶上去的種子。
後來,魯薩把種子帶回地球,種在各地,這些樹被稱為月亮樹。他們大多都生長得非常好。
隕石坑
月球上最大的隕石坑表面是41億至38億年前太空巖石劇烈撞擊的結果。
這場撞擊後留下的傷疤,被視為火山口,但他並沒有受到很大的侵蝕,主要原因有兩個:月球的地質活動不太活躍,所以地震、火山和造山運動不會像地球上那樣破壞地形;而且幾乎沒有大氣層,也沒有風或雨,所以很少會發生像地球上的地表侵蝕。
月球是個蛋
月亮不是圓的(或球形的)。相反,它的形狀像一個雞蛋。如果你走到外面,抬頭看,其中一個小末端就是指著你。
月球的質量中心不在月球的幾何中心,它的質量中心離幾何中心約1.2英裡(2公裡)。
月震
從地質學角度來說,阿波羅號太空人在登月期間使用地震儀,發現灰色球體並不是一個完全死氣沉沉的地方。小的月震,起源於地表以下幾英裡(公裡),這現象被認為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月震有時表面會出現微小的裂縫,氣體會逸出。
科學家們認為月球的核心可能是熱的,也可能是部分熔化的,月球的核心很小——可能在質量的2%到4%之間。與地球相比,這是很小的,在地球上,鐵芯約佔地球質量的30%。
地球的潮汐
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起的(太陽的影響較小)。
月球的引力吸引著地球的海洋。隨著地球在下面旋轉,漲潮與月球同步。另一個漲潮發生在地球的另一邊,因為引力把地球拉向月球,而不是拉海水。
在滿月和新月的時候,太陽、地球和月亮排成一排,此時會產生比正常的潮汐更高的潮水,通常稱之為大潮。當月亮在第一或最後一個季度時,小潮就形成了。月球圍繞地球運行的29.5天的運動軌跡並不完全是圓形的。當月球離地球最近時(稱為近地點),春潮甚至更高,它們被稱為近周大潮。
所有這些拉力還有另一個有趣的效果:地球的一些自轉能量被月球偷走,導致地球每世紀減速1.5毫秒。
有一天,月亮會離開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時,月亮正在遠離我們。
每年,月球都會竊取一些地球的自轉能量,並利用它來推動自己的軌道遠離3.8釐米。研究人員說,當月球形成時,月球距離地球約14,000英裡(22,530公裡)。現在平均距離是23.9萬英裡,也就是385,000公裡。
參考文獻;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