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繁忙的工作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運動排解。在城市的馬路上,在運動場上,在健身房裡,你都能看到汗流浹背的運動身影。
劇烈運動後,需要補水。看過奧運會比賽的人,肯定會注意到這樣的細節:在馬拉松比賽中選手跑到若干公裡後,比賽場地旁會出現一排水分補給站。運動員在拿到水後並不沒有第一時間飲水,他們會捏住距離瓶口最近的凹糟,用力施壓瓶口使其成一字型,這樣可以邊跑邊小口喝水。很多運動員喝水時還會漱漱口,吐掉一些或是含著,分幾口咽下。
這其實這些都是運動員科學的補水方法。
可是你知道如何補水才更合理嗎?
你是否知道,補水不對,反倒會損傷身體嗎?
運動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不過,運動後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不能一次喝足。
正確的飲水是,儘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再間歇式地分次飲用。這樣才能讓心臟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鐘。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事實上,當大腦感覺到身體缺水的信號是,身體已經「乾旱」好久了。運動後,補充足量的水也並不等於喝大量的水,因為身體無法儲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此外,運動後內臟器官也處於高溫狀態,尤其在夏季,高溫程度更比平時嚴重。如果此時我們盲目地追求「涼快」而進食大量的冰鎮、冰凍飲品或食物,會給腸胃造成極大的刺激,引起腹瀉,加劇脫水。此外,劇烈運動時,咽喉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突然受涼刺激,容易引起喉部發炎、咳嗽症狀。
我們常慣於運動後補水,而往往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液。一般在運動前30~120分鐘補充水分約300毫升,這樣可以幫助減緩體溫升高,提高體內水分的貯備,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預防運動中出現脫水的情況,在特別熱的天氣裡,還需額外補水250~500毫升。
如果運動時間長,運動中出汗量大,還有必要在運動中補水。一般認為,水的胃排空速率約為每分鐘13毫升,中小強度的運動對胃排空水的速率影響不大,即使運動至疲勞狀態。胃排空速率也不會改變。所以,運動中少量多次補水,即每隔15—20分鐘補充150~300毫升,不會引起胃痛。千萬不可一次補充太多,否則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痛、噁心、嘔吐等現象。同時應注意,補水的溫度不能過低。
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液,可提高運動能力,延緩疲勞發生。運動後補液有利於體能的快速恢復和疲勞的儘快消除。想要保持最佳體能狀態,應注意保持體液平衡的小細節,根據具體情況使得補水達標。
在高溫環境下,每劇烈運動一小時,將會丟失大量汗液。
汗液98%-99%的成分是水,剩餘的則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種電解質。這些電解質裡含有人體所必須的鈉、鉀、鈣等礦物元素。
過多的丟失體內電解質,對運動能力及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大量運動後必須補水,也必須補充礦物元素。
專家建議,在一小時以內的運動補充液體以水為主,當高於一小時或在極端氣候或運動下建議飲用運動飲料。純淨水不適合作為運動時或運動後的飲用水,因為純淨水中不含有任何礦物質。攝入純淨水不僅不能幫助身體獲取礦物質,反倒增加身體的鈉、鉀、鈣、鎂等礦物質的排出。如果長期劇烈運動後一直選擇喝純淨水,會對心臟造成短暫的影響,不利於健康。
因此,運動後應該飲用含有天然礦物元素的天然水或者適合的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電解質,保持運動健康。
雅綠霈海洋鹼性離子水就是這樣一款適合運動後飲用的天然水。
雅綠霈水源是來自臺灣深海的弱鹼性水,PH值是8.0-9.5之間.鹼性水第一具有調節功能,由於呈弱鹼性,可以清除人體內的酸性代謝物,調節人體酸鹼度,改善酸性體質,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特別適合喜愛運動的人群。
一兆韋德運動商城全網低價促銷,趕快下單吧!
(微信底部菜單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