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第一縷曙光 2020中國(溫嶺)曙光節舉辦
曙光首照地,東方好望角。2020中國(溫嶺)曙光節1月1日早上6點在石塘千年曙光園舉行。台州市委常委、溫嶺市委書記徐仁標等出席活動,和眾多遊客一起迎接2020中國新年第一縷曙光。活動由中共溫嶺市委、溫嶺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嶺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石塘鎮人民政府承辦,浙江廣電集團民生資訊廣播執行。
-
「新世紀第一縷曙光」之爭白熱化
兩家同樣權威的學術機構的不同結論,使本就鬧得沸沸揚揚的「世紀曙光」權屬之爭達到了高潮。 溫嶺、臨海同屬浙江台州市,爭議緣起於台州市氣象局的兩位氣象工作者。去年,第一縷曙光首照溫嶺石塘的消息公布,台州市氣象局鄭金鐘對此提出質疑。
-
中國大陸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照射點確定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陳靜)二00一年一月一日早上六點四十六分,只有在浙江省溫嶺石塘的人們才看到,祖國大陸照亮二十一世紀的第一縷陽光。 中國二000年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綬琯今天在此間說,根據國際天文學界通用標準和計算方法測算出中國領土第一縷陽光地理經緯點為南沙群島海馬灘;祖國大陸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的地理經緯點為浙江溫嶺石塘。 據悉,這一計算結果得到了國際天文界權威機構格林尼治天文臺和美國海軍天文臺的證實。
-
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何處?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昨日透露,由於有關測算尚未完成,紫金山天文臺將於10月28日公布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最早觀測地最終結果。 北京青年報引述紫金山天文檯曆算部何玉囡研究員的話說,「所謂第一縷曙光是指太陽上端邊緣和地平面相切只有一個交點。
-
看,這第一縷曙光!
千餘名國內外遊客匯聚琿春防川國家級景區,迎接新年第一縷曙光,許下美好願望。 據介紹,2019「新年祈福節」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琿春市人民政府主辦,活動共設新年文藝演出、民俗體驗、傳遞祝福、燃放焰火、新年祈福、迎接第一縷曙光和升旗儀式等內容
-
浙江台州:超強颱風"利奇馬"逼近 溫嶺石塘掀10餘米巨浪
    2019年8月9日上午,浙江台州,受今年第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逼近的影響,溫嶺市城區黑雲壓城,時不時颳起強風下著暴雨,溫嶺石塘鎮和城南鎮沿海潮水掀起巨浪拍打著堤壩和礁石。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創世的第一縷曙光
(圖片來源:ifa.hawaii.edu)創世的第一縷曙光神說:要有光。於是創世38萬年後,終於有了光。工程師的事情很快被天文學家知道了,就這樣,人類看到了創世紀的第一縷曙光。197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授予了發現宇宙背景輻射的 Penzias 和 Wilson 。
-
溫嶺石塘驚現螢光海 一起去海邊偶遇「藍眼淚」嗎?
這是一組在溫嶺石塘三蒜島拍攝的照片——星星點點的藍色光點,隨著海浪起伏,閃爍跳躍在大海上,美得像是極光般豔麗。市文廣旅體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藍色光點其實是一種在海底生存的微生物「海熒」,被稱為「藍眼淚」,它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在漲落潮時,這些「大海螢火蟲」就被海浪衝上岸,形成一條隨波起伏的藍色光帶。
-
溫嶺海邊的藍眼淚又出現了!夢幻驚豔...
2019-05-20 17:47 |溫嶺新青年
-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宇宙「第一縷曙光」
在最新的《自然》期刊中,美國科學家成功捕捉到了再電離時期的21釐米中性氫原子信號,探測到了宇宙的「第一縷曙光」。天文學家也的確一直在嘗試觀測再電離時期的21釐米輻射,追尋「宇宙的第一縷曙光」。最近,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Judd Bowman和麻省理工的Alan Rogers等人合作開展的EDGES項目終於開花結果,他們利用設置在澳大利亞默奇森射電天文臺的射電天線,首次探測到了宇宙早期的21釐米氫原子輻射信號,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
-
台州相冊︱40年,陽光溫嶺的騰飛之旅
全國第一個股份合作制企業誕生在溫嶺,全國首創民主懇談會,在全國率先探索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敢為天下先的溫嶺人創造了無數奇蹟。將歷史的焦距拉長,從泛黃的老相片看溫嶺40年變遷。溫嶺千年曙光碑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的眷顧,把風情萬種的溫嶺從深閨中引了出來。
-
「利奇馬」逼近浙江溫嶺石塘鎮:當地風力達14級,海浪滔天
8月9日,今年第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來勢兇猛。在「利奇馬」預計登陸地之一浙江台州溫嶺市,從8月7日啟動防颱風IV級應急響應至8月9日18時,溫嶺市過程降雨166.6毫米,最大坑潘水庫站239.5毫米。
-
溫嶺將造海上公路 建造方式省內首創
日前,81省道溫嶺段改建工程項目涉海路段的海域使用論證報告通過專家組審查,為後續用海報批打下堅實基礎。這意味著台州即將擁有一條「海上公路」。
-
鱟殼上作畫、石塘漁村做成微觀模型……溫嶺人陳祥來的文化創意無...
浙江在線12月2日訊(記者 趙靜 共享聯盟溫嶺站 鄭潔)廢棄的老船舨邊角料、扔在路邊的鉚釘、海灘上的貝殼……經他的雙手「化腐朽為神奇」,就成了精美的工藝品。他設計的遊客中心、民宿、餐廳等,頗具漁鄉風情,深受群眾喜愛。他叫陳祥來,57歲,溫嶺石塘鎮漁民後代,是鱟殼畫非遺傳承人、文化部文化產業雙創人才。
-
中國兩大天文臺臺長聯署澄清「曙光之爭」
中新網杭州11月12日消息:中科院北京天文臺名譽臺長王綬琯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陸本魁近日聯合籤發新聞公告,對鬧得沸沸揚揚的「曙光之爭」作了科學闡述。 公告全文如下: 最近,新聞媒體反映了公眾對於2001年1月1日中國大陸上「第一日出(即通常所說的第一縷陽光)」的地點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即,一說在浙江省的石塘鎮,另一說在浙江省的括蒼山,對此提出疑問。由於兩者採用了不同的「日出」時刻的定義,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石塘鎮作為2001年1月1日中國大陸的「第一日出」的計算沿用了2000年1月1日「第一日出」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