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 09:41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李冠宏 編輯:潘曉明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西)上線啟動儀式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李冠宏 攝
自治區工商局與有關部門籤訂自治區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合作協議。廣西新聞網記者 李冠宏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6日訊(記者 李冠宏)11月16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西)上線啟動儀式在自治區工商局舉行。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西)的建設,是我區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基礎性保障工程,對於我區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服務水平、完善市場監管體系、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從2015年下半年起,自治區工商局採取立項申報和工程籌備雙線推進、同步開展的措施,經過為期一年多的精心組織、科學統籌和緊張建設,按期完成了公示系統的建設,並順利上線運行。
公示系統的功能作用
公示系統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為平臺,將企業信息統一歸集於企業名下並向社會公示,同時實現部門、地方的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及互聯互通。數據處理中心匯集了全區各類企業的所有信用信息,並將這些信息「挨家挨戶」地記在企業的名下,再通過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這根「繩子」,把所有企業的信息「串起來」,形成了一個全區企業信用信息的「資料庫」。目前,公示系統已經匯集了全區約240多萬戶市場主體的信息。
「資料庫」設有兩個門戶,一個門戶面向社會公眾和廣大企業,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經營異常名錄查詢、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查詢、企業信息填報、信息公告等服務;另一個門戶則面向政府部門,主要有信息提供、信息查詢、信息管理等功能。各政府部門將履職過程中產生的企業行政許可準予、變更、延續等信息和行政處罰信息,通過這個平臺進行公示和共享,實現一個平臺歸集、一個平臺共享、一個平臺公示,從而為部門間聯動審批、協調監管和聯合懲戒提供堅實的保障。
公示系統建設的重大意義
公示系統上線運行,是「網際網路+政府」的具體體現,更是貫徹「放管服」要求的重要載體。公示系統上線後,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示系統,非常便捷地查詢到企業的相關信息,有效地解決了企業與公眾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提高了政府部門的服務效率,涉及企業的準予、變更、延續等有關信息通過公示平臺形成了數據大集中,相關信息實時更新、同步傳遞、一目了然,節省了大量的行政資源;公示系統的投入使用,也為下一步開放企業名稱庫、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全程電子化登記等註冊登記便利化改革措施,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基礎保障,社會公眾和廣大企業將享受到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登記服務。
公示系統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區的商事制度改革已經進入到了由「放活」向「管好」推進的重要階段。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寬進」之後的「嚴管」。公示系統上線後,實現了企業信用信息的統一歸集、共享互通,打破了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推行信用監管奠定了堅實基礎。解決了部門監管「協同難」的問題,工商部門通過全面落實「雙告知」制度,將企業信息第一時間告知其他相關部門,確保監管無縫銜接;監管部門通過歸集的企業數據,更加科學、合理地開展「雙隨機」抽查,確保監管不留死角;解決了聯合懲處「實現難」的問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失信主體,將「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在經營、投融資、招投標、政府採購等各個方面,同時受到多個部門的聯合限制和共同懲處,加重了企業的違法成本,迫使企業不敢違法、不願違法;解決了社會監督「到位難」的問題,相關企業的信用情況統一在公示系統上公示,提升了市場的透明度,大家查得到、看得見,可以自行評價、判斷。企業信用好不好,市場說了算、大家說了算。從而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引導企業加強自律、實現社會共治。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西)是全國一張網的組成部分,正式系統增加了部門協同監管平臺,為各委辦局的數據歸集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保障。增加了雙告知和聯合懲戒功能,更好的落實商事制度改革要求。明確了各委辦局的歸集的內容,提供了多種歸集實現方式,方便信息化建設不同程度的部門向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歸集數據。公示系統對外公示門戶根據信息類別將各委辦廳局的數據全部整合,不在明顯示區分工商和其它委辦局的數據。從整體上,規劃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從系統布局上,布局設計更美觀,導航更合理,易於社會公眾的企業年報和信息查詢操作。對社會公眾服務的公示系統,性能更做優,系統響應更快速,利用全文檢索技術,能快速的實現模糊和精確的信息查詢。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西)查詢網址:http://gxqyxygs.gov.cn/search.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