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伊川縣高山殺姐案的看法及思考
——如何看待男子在父親墳前殺死親姐案
文/南嶺
看到這條新聞,我深感震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世界上最深厚的感情除了父母對兒女的親情之外,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親情也是其他情誼無法比擬的,對待毫不相干的生命不應該那樣,更何況是自己的親姐姐呢!是什麼原因必須採取這種極端的方法殘暴他人傷害生命,一般人不會那樣做,正常人不會這樣做,人格健全的人更不會選擇這樣……

01
傷害他人的原因分析
(一)沒有健全的人格。1.沒有正確的世界觀。 所謂的世界觀就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他決定著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採用的方法,源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正確的世界觀是對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的客觀認識,而不是唯心的臆造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的主觀認識。正確地認識人們生活的其中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想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達到個人的主觀願望,必須在客觀的認識之後,再去積極地改造之,而不是憑空想像或等待世界以及他人眷顧施捨給予等等,犯罪嫌疑人若是能夠正確的認識世界,有了正確的世界觀就會積極的面對人生,而作出怨恨社會怪罪他人而殺人害已的逃避行為。2.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即:人為什麼活著,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影響著人們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決定著人們一生的價值目標和生活道路。正確的人生觀是人們正確認識客觀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人生認識,知道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的客觀真實性,想要外界達到心願就要積極的改造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人生,選擇走正道做品德端正對社會他人有用無害的人,不斷校正人生航向努力奮鬥得到社會認可他人肯定,做一個有用的人有益於他人的人。犯罪嫌疑人作出極端行為,反映出其心中只有仇恨,人生消極。3.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形成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們行為的心理基礎。正確的價值觀應該是一個人在人生實踐活動中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個人和社會的需要,在一定意義上,人生的價值就是人生的意義。一個有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絕不會做出報復社會傷害他人的行為,會把所有的不順心和不達願望理解為對客觀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認識不足,努力提升提高自己,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心態、心境處世接物,向內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犯罪嫌疑人的殺害至親行為足以證明其價值觀缺失。
(二)沒有法規敬畏。1. 敬畏法律不夠。如果說犯罪嫌疑人尚某出獄前的犯法是沒有法律意識可能理解,而尚某此次殺害其姐姐是在出獄後不久的行為,不能說他沒有法律意識,其在監獄裡是應該受到了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教育改造的,知道殺人的嚴重後果,他為什麼還這樣做,只能說此人兇狠無人性無道德無親情,推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屬故意違法或蓄謀以久而為之,如果犯罪嫌疑人心中有點敬畏是不會做出這樣行為的。2.生命意識薄弱。人的生命珍貴且只有一次,如果人人都敬重生命,就不會有人隨意傷害殺人。結束別人生命等於結束自己的一生,這是對他人對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對人生的不負責任,更何況殺害的還是血濃於水的親姐姐,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退一步海闊天空,犯罪嫌疑人的這種行為是對生命的極不尊重和極不敬畏。3.道德意識喪失。以結束他人生命的方式處理問題,顯示出犯罪嫌疑人的人性殘忍和遇事不夠理智,有什麼問題不能冷靜處理,更何況面對的是自己的至親,世間多數事情可以溝通化解,自己的姐姐即便有錯,可能也是遇有生活難處,對待外人行為偏激可以理解,自己兄弟姐妹應該信任和依靠,因為這份感情同脈相連。中國自古就講尊長,打罵姐姐視為不敬,何況殺害呢!原本出自一家,本該相互扶持一生,不想竟帶來傷害,可見犯罪嫌疑人的心志是多麼的不成熟,教育成長又是多麼的失敗。
(三)防範意識不強。我們無法推測犯罪嫌疑人與她姐姐之間血海情仇的具體原因,且可假想,姐弟之間如果真有什麼深怨大仇,在犯罪嫌疑人出獄後被害人是不會與其見面的,若是因為上墳不得不見面,被害人對弟弟的性格行為應該有察覺的,不難看出姐姐是信任弟弟的,即便有錯有虧欠有矛盾,被害人在心理上是認為犯罪嫌疑人原諒自己的。如若便是其間真有不可調和的大仇,就怪被害人太過天真,沒有防範意識導致慘遭下手。退一萬步講,尚某人不管怎樣都不應該用這種極端的行為對待姐姐、對待他人、對待生命,暴露出犯罪嫌疑人的冷漠無情和無知無畏。
02
造成的後果及影響
(一)付出生命的賠償。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得到應有的懲罰,相信法律會公正合法的處理好這起刑事案件,給人民以交代,給生命以交代,給社會以交代。相信犯罪嫌疑人會以生命的代價接受法律的審判、接受人民的審判。(二)親情觀念的塌陷。親情作為一種美好的感情,歷來被世人謳歌傳頌,古今不乏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的典型事跡,伊川高山殺姐案不由得引起人們對親情的審視,引起人們對人性醜惡面的思考,引起人們對個人成長環境重要性的深思……(三)兩個家庭的破碎。從事件的描述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的父親已經不在,姐弟之間就應該相互珍惜,可案件使得姐姐被害,犯罪嫌疑人被抓償命,留下母親肯定不堪打擊,姐姐若是有家有孩子,也已幸福不再,殺人案件迫使兩個家庭支離破碎,傷及無辜生命,預示著犯罪嫌疑人家庭的衰敗。

03
引起的啟示和思考
(一)家庭教育極端重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可能是案件發生後多數人閃現的想法,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回顧整個案例,不管犯罪嫌疑人殺人理由多麼充分殺人動機多麼純正,從中不難看到,犯罪嫌疑人成長教育的失敗。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啟蒙,對「三觀」的影響至關重要,無法知曉犯罪嫌疑人的家庭境況,可能推測一個家庭能出現這樣的罪人,不能說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二)社會教育不可或缺。如果把家庭教育當成是人生成長成才的第一堂課,那麼課堂教育和社會教育便是犯罪嫌疑人的第二教育課堂。不敢說犯罪嫌疑人是個好學生,不能推測他在成長過程中有過怎樣的遭遇,其在成長過程中社會是給過多次機會的,犯罪嫌疑人出生的家庭、所上的學校、社會的普法、監獄的改造等等,其中哪一次悔過自新都不會釀成今天的後果,從而不難看出人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三)交往環境要有選擇。個人成長成才環境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交往環境等等,均會對人造成幹擾和影響,決定人生的總開關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這跟家庭教育、人際交往等息息相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犯罪嫌疑人若是家庭教育沒有問題,那便是交往環境引導其形成了不健全人格,足見選擇朋友身處環境對人生的重要性,心智健全者尚且很難獨立於環境,何況心智一般者更是難免受到影響。成年人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法律講究真憑實據,殺人償命這是應有的懲罰。
以上是我對《每日熱門話題精選》第48期《如何看待男子在父親墳頭殺死親姐》的一點思考,僅供交流。如有不妥,歡迎指正!南嶺《一日一字》系列之《多寶塔》碑文臨習.二這樣的行為應該處罰#回家吃飯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