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火!升空!回顧約翰甘迺迪的十年「登月夢」

2021-02-23 波士頓旅遊

前段時間,埃隆·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再度登上熱搜,成為全世界太空迷追捧的對象。2020年5月30日,代號「Dragon」的獵鷹9號火箭於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並將太空人成功送入國際空間站,這也標誌著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的成功。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pacex/

回顧歷史,不得不說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本期,我們就跟隨波士頓甘迺迪圖書館及博物館的線上展覽,一同回顧約翰甘迺迪總統執政時期,人類太空探索的輝煌歷史!

https://www.jfklibrary.org/

20世紀60年代,美國與蘇聯正值冷戰時期,當時蘇聯在太空探索方面長期領先於美國,這使得美國政府以及許多民眾對蘇聯有著極大的畏懼心理。1961年4月12日,蘇聯成功將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並完成了繞地球軌道飛行一周的壯舉,此次任務長達108分鐘,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甘迺迪總統雖對此表示了祝賀,但很多人害怕蘇聯會在這場太空競賽中取得勝利,美國是否能追上蘇聯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技術?而且何時能趕上?這成為了很多美國民眾心中的問題。

(甘迺迪與第一夫人觀看自由7號升空)

https://www.facebook.com/JFKLibrary/

由於蘇聯太空載人項目的壓力,甘迺迪命令當時的副總統兼太空項目理事會主席林登·詹森對美國各大太空探索項目進行訊調,於是他諮詢了各個領域的專家,並得出結論,美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有可能趕超蘇聯。1961年5月5日,艾倫·謝潑德搭乘自由7號進入太空,他是美國水星計劃(Project Mercury)的第一批太空人,也是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這次任務為美國之後的太空探索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甘迺迪為艾倫·謝潑德頒獎)

https://www.jfklibrary.org/

(甘迺迪國會演講)

https://www.jfklibrary.org/

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要求國會撥款70-90億美元,用於未來5年的太空項目,並決心在十年之內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該演講發表之後便在輿論中產生了嚴重的兩極分化,雖然有人支持這項提議,但一大部分人都秉著質疑的態度,而他們質疑的第一點就是時間,對於太空探索來說,十年的時間並不算長,那麼美國宇航局能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載人登月這一史無前例的項目,很多人打了一個問號。其次,70到90億美元哪怕在今天看來都是一筆巨款,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有人認為這筆錢應該用在更實際的地方。但這些異議並沒有動搖甘迺迪的決心。

(甘迺迪籤署宇航局撥款財政令)

https://www.jfklibrary.org/

1962年,美國航空航天事業再次取得突破,約翰格裡恩搭乘友誼7號宇宙飛船,完成了美國歷史上首次繞地球飛行。友誼7號於2月20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最大高度為離地162英裡,飛行速度為每小時17500英裡。任務全程持續大約4個小時,繞地球三周。任務結束後,約翰格裡恩駕駛飛船返回大氣層,並將飛船降落於太平洋百慕達三角地區。2月23日,甘迺迪親自參觀友誼7號太空艙,並對此次任務給予了高度評價。

(約翰格裡恩頒獎儀式,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

https://www.jfklibrary.org/

約翰格裡恩繞地球飛行的成功激發了美國各行各業對於太空探索的熱情,醫學家、工程師、飛行員、商人等各個領域的頂尖人士紛紛開始支持甘迺迪的登月計劃。1963年5月,斯科特·卡彭特、瓦爾特·施艾拉、戈爾登·庫勃三位太空人先後完成繞地球軌道飛行的任務,而且每次飛行時間都比上次更長,為之後的登月任務積累了重要數據。

(甘迺迪與瓦爾特·施艾拉參觀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

(雙子座計劃視察)

https://www.jfklibrary.org/

隨著一次又一次太空任務的成功,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突飛猛進。在長達5年的雙子座計劃(Project Gemini)中,美國航天局完成了10次繞地球軌道飛行的任務,每次任務中,NASA都在不斷調整航天飛船離開與進入大氣層時的軌道,並推算出最佳路徑。與此同時,1965年6月3日,太空人愛德華·懷特實現太空行走,使得宇航局在人類外太空活動、身體條件反應等方面的數據進一步完善。不幸的是,1965年11月22日,美國成功實現太空行走後僅5個月,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

自水星計劃、雙子座計劃之後,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緊隨其後。最終,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承載著尼爾·阿姆斯特朗、麥可·柯林斯以及埃德溫·奧爾德林三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他們的成功被永遠銘記在了歷史中,同時也實現了約翰甘迺迪十年的登月夢想。

https://www.facebook.com/JFKLibrary/

2017年是約翰甘迺迪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在其短短3年的任期裡,甘迺迪總統奉行了「新邊疆」政策、擴大了社會福利,發展教育事業,採取了一系列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而在美國太空探索的歷程中,他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決心也感染著每一個人。

對於我們來說,浩瀚無垠的宇宙是全人類的嚮往之地,充實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可能。在每一次太空探索中,我們不斷從宇宙中學習知識,了解外太空的同時也將我們的希望與信念帶向那片無光的星海。正如電影《星際穿越》中所說的那樣,「人類文明始於地球,不意味著它就應該止步於此,在點點繁星的夜空之中,一定能找到屬於我們的位置」。

相關焦點

  • 阿波羅登月七次 中國人衛星升空
    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從指令艙進入登月艙準備登月,下降時機敏地躲過了大坑和巖石,最終降落在靜海的一片平地上。格林尼治時間22時56分,阿姆斯特朗將左腳踏到月面,留下那著名的腳印,成為登上月球第一人。面對5億如饑似渴的電視觀眾,阿姆斯特朗說出了那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月球表面荒涼寂寞,沒有生命跡象。
  • 點火!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日本太空人今日升空,十年後準備登月
    這是日本藉助美國載人航天技術,試圖反超中國,日本近日還追隨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在十年後登月,建立月面基地。出品:太空伊卡洛斯SpaceX公司的Crew-1商業太空飛行計劃已經在今天發射升空,川普和拜登今天都對這次航天發射發出祝賀,不過,他們的言論基調是完全不同的。
  • 點火升空視頻!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點火升空視頻!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回顧一下40年前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16日9點32分,巨大的「土星5」火箭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升空。「阿波羅11號」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麥可·柯林斯。
  • 點火升空!火星,中國來了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美登月火箭助推器點火測試 為2024年重返月球鋪路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日報導,工程師們點火測試了一款火箭助推器,它將幫助美國人在2024年重返月球。2日的火箭助推器試驗是在美國猶他州普羅蒙特裡的一個試驗場進行的。在美國東部夏令時15點05分,固定在地面上的火箭助推器噴出一股巨大的火焰,並持續了兩分鐘之久。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人類為什麼自此不再登月了?
    2019年7月20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50年前的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從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的登月徵程。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乘坐宇宙飛船飛越了38萬公裡徵程。最終於7月20日踏上了月球表面。
  • 人類登月的過程,是怎麼上去的,又是怎麼下來的?
    土星五號的發射重量達到了2800噸以上,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超過了110噸,而要將如此巨大的火箭發射升空火箭在點火之後,會在升空過程之中逐漸加速,並依次甩掉用完的推進器。進入月球軌道之後的飛船,登月的過程就可以說是曙光在望了。在月球軌道運行的飛船由三個基本結構組成,分別是指令艙、服務艙和登月艙。此時,登月艙會從飛船上脫離下來,由於速度的降低和月球引力的拖拽作用,登月艙會逐漸向月球表面靠近,之後登月艙會點火,實現減速,從而平穩著陸。
  • 「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始
    來源:新華網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嫦娥三號發射升空畫面 中國國家天文臺:張承民 1、嫦娥三號登月的裡程碑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加油!
  • 美國登月火箭首次點火失敗:一臺發動機報廢
    1月17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了SLS(太空發射系統)火箭的第一次熱點火測試,也是系列測試的最後一步,結果不幸遭遇失敗,也給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SLS火箭威力遠超當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土星5號,高約98米,配備四臺RS-25發動機,可容納53.7萬加侖液氦(約2030立方米)、19.6萬加侖(約740立方米)液氧,可裝滿63輛油罐車,最多能產生200萬磅(約910噸)的推力,能將24噸的載荷送到月球。
  • 太空人登月、備戰太空?日本「宇宙十年計劃」野心勃勃
    從2020年到2030年,日本的太空探索「十年大計」近日正式出爐。在這份由內閣敲定的《宇宙基本計劃》修正案中,日本為未來10年的航天發展,定下基調。 安全保障、情報收集、飛彈監視、太空人登月、宇宙作戰隊……其中諸多內容似可窺見,這個國家在太空探索以及航空技術軍事化方面的戰略和野心。不過,近年來以日本的實力,足以支撐這樣的野心嗎?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上個世紀美國登月,質疑聲卻延續到了這個世紀。到目前為止,人類一共成功登月6次,全都是來美國人,為什麼就美國能登月,其他國家怎麼就沒人上去?登月艙分為上升段與下降段,整個飛船下去再起飛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只讓登月艙自己落地,相對於放了一個小型火箭下去。 登月部分質量的減小意味著升空時所需燃料更少。由於登月艙質量較小,因此不需要太大、太複雜的基地作為支撐,只需要一個相對簡易的發射架。下降段在降落時通過燃料推進減速,緩落,升空時又充當小型發射架留在月球表面。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真的嗎?太空人說繞地球飛行11天沒能看到中國?
    而被全世界所熟知的登月行動莫過於60年代末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了。在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徵程。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柯林斯駕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裡的徵程,承載著全人類的偉大夢想踏上了月球表面。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質疑聲不斷,你相信哪一個?
    在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承載著「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飛船的「土星5號」火箭,在一聲號令下點火升空,它的速度極快,很快就成功飛出了地球的雲層,朝著月球逝去,人類的首次登月之旅,也在一片歡呼聲中正式開啟。
  • 3、2、1,點火!剛剛,華中科技大學參與研製的「天琴一號」升空
    3、2、1,點火!剛剛,華中科技大學參與研製的「天琴一號」升空 2019-12-20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點火升空|天問探火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2中國的火星探測夢 說到中國火星探測夢,就不得不提螢火一號探測器。時間回到2011年,&34;搭乘在俄羅斯的福布斯號採樣返回探測器上一起帶著無數中國人的夢想發射升空,開始對火星進行探索。然而就在第二天,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變軌失敗,&34;出師未捷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