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黃昏,遇見芙蓉葵
作者:詩意人生 主播:簫雅
芙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像清水出芙蓉,總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而芙蓉葵這個名字,我是通過形色識花知道的,並且好奇地在百度上瀏覽了許多有關芙蓉葵的圖片,最後確定今日那讓我眼前猛然一亮的就是芙蓉葵。
那時,我剛從戚城公園出來,腦海中還縈繞著那會盟臺上新添置的七國諸侯銅像。人生總是這樣,光陰偷換,視線抵達不了的風物也在偷換。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樂觀地活著,因為每一個季節的更迭,從來都不會有人來徵求我們的意見。
穿過古城路,打算去對面的公交站牌搭乘七路車,可就在我行色匆匆地趕路時,那一圃開得絢麗的芙蓉葵,拽住了我的視線。玫紅的、淺粉的花,誇張得像碗口似的,錦緞樣的花翼,纏綿著翠色的葉,讓人禁不住靠近,再靠近。我亦不自覺地走了過去,眼神被死死地被鎖住。
那朵實在大得驚人,幾乎可與園中的牡丹比肩。不過,物有所屬,各有情韻,各具風流。相較那豔冠群芳的牡丹,我仿佛與這當街綻放的芙蓉葵更親近一些。也許,這只是我的個人偏見。
人,有時候,遇見痴迷的風景,思維就會驟然變得混沌起來。面對這突兀而現的一圃芙蓉葵,我亦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的歡喜。起初我驚叫:「哇,好大的花呀!」不想,話音未落,一隻長尾巴灰雀,嗖的一聲,從花叢裡飛向遠處去了。這著實將我嚇了一跳。
再不敢弄出聲響來,我只是靜靜地看著,偶爾用鏡頭對準某個嫣然的朵悄悄拍攝。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像蜜蜂一樣採盡所有的花香,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讓溫潤的流光無限綿長?
清風輕拂著黃昏的霞光,馬路上,那些匆匆急著趕回家的人,不時地鳴響汽笛。曲終人散,一切都悄然落幕。我亦不像初來時只那般稚嫩的歡喜,也許再好的風景,只要狠狠地看一次就夠了。
伸出手,輕拂那柔軟的瓣,然後,不動聲色地帶著滿指花香離去。世間的許多緣分不都是這樣的嗎,聚時美好,離散亦無須憂傷。我想,這圃芙蓉葵,我是再也不會來看的了,儘管它已經落入我的夢中。
其實,這並非是我第一次見到芙蓉葵,只是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我並不知道它就是芙蓉葵,像打一個啞謎,很狂放的一種花。別人都以嬌媚馨香競豔奪俏,唯獨它喜歡以大到沒有限度來奪人眼目。
今日再見,仿佛除了那份兒朦朧的喜悅,也定然還有一份兒故知重逢的親切在裡面。人生路上,不知到底還有多少伏筆在等待著繼續?也許,不久之後,我還會重新走過這個站臺,還會重新看到這圃綻放得正好的芙蓉葵;也或許,在俗世的炊煙中,我會將之漸漸相忘於江湖。但是,我堅信,將來無論在哪裡再遇到芙蓉葵,我一定還會想起這個夏日黃昏的邂逅——
詩意人生,實名:曹會蘭。中小學一級教師,縣優秀教研員,《清豐》雜誌社編委會成員。喜歡將煙火日常賦予清泉流水般意境,覺得如此,既不失其真,亦不失其味。目前,已有多篇散文發表在《教育時報》、《作文周刊(教師版)》、《濮陽日報(教育周刊)》及《清豐》雜誌上。
簫雅,教育工作者。喜歡寫作、朗誦。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阜新市、縣作家協會會員,朗誦學會副秘書長。多家平臺的主播。作品散見於《當代新詩實力詩人》《中國風》《遼寧作家》《中國當代散文實力作家》《阜新文藝》《蒙古貞日報》《遼西風》《阜新日報》等報刊雜誌。曾獲得多項蒙古貞文學徵文及朗誦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