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離子推進系統交付:即將全球首飛

2020-11-25 驅動之家

經過多年積澱,中國航天技術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

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近日表示,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據了解,該系統採用新一代霍爾電推進技術,代表著國際上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新一代通信、全電推進等衛星平臺。其研製成功實現了此類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集成應用,提出了覆蓋產品、分系統、整星的完整電推進安全性技術。

與我國第一代霍爾電推進系統相比,新一代磁聚焦霍爾電推進技術在比衝、效率、羽流發散角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相比國外同類產品,502所磁聚焦霍爾推力器主任設計師毛威表示,此套電推力器在比衝、效率等方面性能指標可提升20%以上。

目前,國際上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進僅完成地面驗證,尚未完成在軌飛行。502所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主任設計師高俊表示:「此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的研製將打破這一現狀,實現電推進系統首次在高軌衛星上進行飛行驗證。」(記者付毅飛)

霍爾推力器

據網絡資料,在太空飛行器推進中,霍爾推力器是離子推力器(ion thruster)的一種,霍爾推力器有時也稱為霍爾效應推力器Hall effectthrusters或霍爾電流推力器Hall current thrusters。

霍爾推力器一般被認為是具有中等比衝(1600s)的空間推進技術。霍爾推力器自1960年代以來在理論和試驗研究上取得了很大進步。霍爾推力器可使用多種推進劑,最常用的是氙。其他推進劑包括氡、氬、鉍、碘、鎂和鋅。

霍爾推力器噴氣速度最大可達10-80km/s(比衝1000 - 8000s),但絕大多數型號噴氣速度在15-30km/s (比衝1500 - 3000s)。霍爾推力器推力與功率有關。1.35kw的推力器可產生83mN的推力。高功率型號在實驗室環境中推力達到了3N。(相比之下,離子電火箭的推力目前最大不超過100mN)100kW功率量級的氙氣霍爾推力器也已得到驗證。

相關焦點

  • 中國衛星離子推進系統交付 性能指標合格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經過多年積澱,中國航天技術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  據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近日表示,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 中國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
    資料圖:100型磁聚焦霍爾推力器原標題:中國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科技日報》1月10報導,當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表示,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 中國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交付
    原標題:有了它,不消耗化學燃料,人類也能實現星際航行作者:微航天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
  • 我國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
    《科技日報》1月10報導,當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表示,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世界首次飛行驗證。據了解,該系統採用新一代霍爾電推進技術,代表著國際上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新一代通信、全電推進等衛星平臺。
  • 五一〇所自主研發離子電推進系統首次在軌運行
    原標題:五一〇所自主研發離子電推進系統首次在軌運行 昨天20時45分,作為中國新一代地球同步軌道大型衛星公用平臺「東方紅五號」的首飛試驗星,實踐二十號衛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 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交付
    原標題: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交付  科技日報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付毅飛)記者1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獲悉,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首次飛行驗證。
  • 離子推進系統電源研究
    摘要:離子推進電源處理單元(PPU)是組成離子電推進系統的關鍵設備之一。關鍵詞:離子推進系統;推力器;電源處理單元;驗證 自從1911年俄羅斯火箭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電推進概念以來,前蘇聯和美國相繼開始了近30年的電推進空間飛行試驗,到上世紀90年代開始,電推進正式開始在太空飛行器上應用,到目前為止,電推進系統已廣泛應用於空間任務。
  • 中國離子電火箭正式應用太空飛行器
    中新社蘭州4月12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12日19時04分,中國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成功發射。搭載「實踐十三」發射升空的LIPS-200離子電推進系統是中國空間電推進技術首次正式應用。
  • 離子推進器即將測試,兩個月可到火星
    X3離子推進器是一種強大的霍爾推進器,推進劑(最常見的是氙氣)被電場和磁場離子化加速來產生推力,比傳統化學推進劑更清潔,更安全,燃燒效率更高
  • 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原子鐘,或用於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7月29日消息   據新華社今日報導,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星耀天穹 福及人類——中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紀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天驕  編者按 中國北鬥,我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1994年北鬥一號立項以來,歷經二十六載,從無到有,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2020年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此開啟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
  • 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原子鐘 或用於下代北鬥導航衛星
    據新華社今日報導,記者28日從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已啟動汞離子微波鍾研製,這種新一代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優勢,有望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
  • 如果人站在離子推進引擎後面會發生什麼?
    我們在宇宙類科幻電影裡常常可以看到星際飛船或者戰艦,使用一種發著幽藍色光的推進引擎,是不是覺得很炫酷?這種幽藍色的推進裝置叫做離子推進器。其實已經在某些衛星和太空飛行器上使用了。 1965年,離子推進開始進行SERT-Ⅰ空間飛行試驗,1970年進行了SERT-Ⅱ空間飛行試驗;但是由於技術要求高和對供電裝置的依賴,一直沒有被正式運用,隨著全球衛星通訊的增長,要求衛星的工作壽命越來越長,特別是大型通信衛星,其壽命要求長達15年,為保持軌道定點位置,所需的推進劑越來越多,大量擠佔了有效載荷的重量。
  • 來了解一下離子發動機 中國的氙推進器已測試 美國的已經實際使用
    根據最新的中國媒體報導,我國高科技研究領域又傳捷報。就在前段時間,根據有關人員透露,我國目前已經離子發動機已經進行了多次點火試驗,並且結果都相當圓滿。該機器的研究成功意味著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個能夠掌握自主研發離子推進器的國家了。
  • 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開啟向全球組網的全面...
    2019年9月23日5點10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以下簡稱航天五院院)抓總研製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截至目前,五院已研製發射277顆太空飛行器。本次發射的雙星是繼去年11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基本系統空間星座部署任務圓滿完成後,今年MEO衛星(中圓軌道衛星)的首次發射,也正式拉開了北鬥三號從基本系統向完整系統大步邁進的新一輪高密度發射的序幕,這一輪高密度發射將從下半年延續到明年,是完成全球組網的全面衝刺。
  • 華航首架A350飛機即將首飛 預計9月交付
    民航資源網2016年8月16日消息:根據空客的消息,中華航空首架A350飛機將在近期進行首飛,為交付做好準備。該機預計將於9月份交付華航。  這架飛機註冊號為B-18901。華航首架A350將會被命名為「帝雉號」,其餘13架A350飛機也將由鳥類名稱來命名。
  • 太空黑科技——微型射頻離子發動機首次飛行驗證!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賀建武、馬隆飛、康琦、段俐(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19年8月31日,中國科學院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名為「太極一號」的衛星,這是中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主要任務是實現關鍵技術的驗證,為實現空間引力波探測打下基礎。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向全球提供服務
    《瞭望》:公開的「北鬥」導航衛星秘密   北鬥系統已進入了衛星發射布網的高峰期。按計劃,到2020年,北鬥將與美國GPS一樣,成為一個向全球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  第7顆北鬥導航衛星於2010年12月18日成功發射。
  • 中國快舟11號首飛任務失利,原計劃運載2顆商業衛星進入太空
    北京時間7月10日12:17分左右,快舟11號火箭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飛任務。此次飛行任務,快舟11號攜帶吉林一號高分02E衛星和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等星衛星。火箭發射後將飛行約4000秒,將向西南方向運動,坐標在酒泉附近或西南方向地區的觀看者,或許能夠看到快舟11號。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這則新聞並未引起外界過多注意。但實際上,2020年被視為中國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宇航年度發射次數預計將首次超過40次,中國將有多個國家級重大航天工程完成收官或正式啟動,多個宇航型號首飛在即,產品交付數量歷史空前,發射密度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