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小頭鼠海豚處於極瀕危狀態,它是被「連累」成這樣的

2020-12-04 好奇心日報

去年京東宣布銷售澳洲藍鰭金槍魚,招致輿論聲討,因為這種南方藍鰭金槍魚處於「極危」狀態,「比大熊貓還珍貴」,即便如此,當時全世界仍有每年一萬多噸的捕撈配額。

而一種真正的「海中熊貓」要比南方藍鰭金槍魚稀有得多,那就是只棲息於墨西哥西部狹長的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中的小頭鼠海豚(vaquita)。據估計,到去年,這種海豚在全世界只剩下 16 頭。

屬於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灣的衛星圖 來源:維基百科

身長約 1.5 米的小頭鼠海豚是世界上最小的鯨類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的 129 種海洋哺乳動物中最瀕危的物種。它最鮮明的外形特徵除了小巧,還有兩圈黑色的眼暈,讓它不僅稀有狀況與熊貓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看起來也像熊貓。據科學家估計,在 1997 年,加利福尼亞灣裡還有約 600 頭小頭鼠海豚,十年後只剩下 250 頭,此後進一步下降。

人為原因導致小頭鼠海豚進入極度瀕危狀態,但這並非由於這種海洋哺乳動物有什麼特殊的經濟價值讓偷獵分子覬覦。它的悲劇主要來自於墨西哥漁民用刺網捕撈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totoaba)和其他海產時造成的「誤傷」——它們被漁民們使用的刺網纏住,窒息或受傷而死。

「連累」了小頭鼠海豚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同樣處於「極危」狀態。人們對它大肆捕撈是為了它的魚鰾。魚鰾在被曬乾之後,被賣到中國大陸和香港,在市場上被稱作「花膠」,被認為具有滋補作用,售價可達每公斤數十萬元。巨大的利益讓非法捕撈和走私大行其道。

據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紹,傳統上,花膠由中國特有的黃唇魚(Bahaba taipingensis)魚鰾製成,因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鰾管與黃唇魚的相似,20 世紀初,定居太平洋東岸的華人開始將之開發為黃唇魚鰾的替代品。

能在網上查詢到的最近一次被破獲的走私案件是 2018 年 1 月 21 日,兩名旅客攜帶 28 公斤、價值約 450 萬港元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花膠試圖進入香港。2 月,兩人分別被判 14 個星期和 10 個星期監禁。

此外,2017 年 1 月 9 日,廣州市啟動了「打擊非法經營利用黃唇魚及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專項執法行動」,是我國首次開展針對這兩種魚類的非法花膠貿易的專項行動。

這不再僅僅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而且是沒有「連帶傷害」。

而為了避免誤傷小頭鼠海豚,墨西哥政府多年來一直在開發和推廣對小頭鼠海豚安全的拖網,但是其捕撈效果遠遜於刺網,不被漁民親睞。2015 年,墨西哥政府禁止了漁民使用刺網捕撈,同時向他們發放貨幣補償,但是補償額度過低,甚至達不到漁民有時一天的捕撈收入。此後,政府又進一步禁止漁民捕撈無鰾石首魚(corvina),以免他們以此為掩護捕撈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這造成了漁民與執法人員的激烈衝突。

墨西哥環境與自然資源部一張關於小頭鼠海豚的海報 來源:flirckr 用戶 SEMARNAT

與此同時,據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食品與環境報導網絡」(FERN)最近的一篇報導,一些來自歐美的民間環保「治安團」(vigilante)也來到加利福尼亞州灣,在墨西哥法律框架之外阻止當地漁民開展非法捕撈,使兩者之間發生衝突。這與電影《海豚灣》中西方動物保護主義與日本漁民之間的對立有共同之處。

文章指出,生態保護行動必須把當地居民也看作當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不能無視他們的權益。非法捕撈、盜獵與走私往往是貧困的結果。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的墨西哥漁民的貧困,來自當年美國在上遊建造包括胡佛大壩在內的多座水壩、開鑿運河,讓科羅拉多河到墨西哥境內就趨於乾涸,制約了當地的漁業經濟。

文章認為,最有效的生態保護方案,是能夠與當地居民開展磋商,能與當地文化相結合的方案。在一些地區,這些方案已經成功促使漁民已經放棄刺網,轉而使用對鼠海豚安全的漁網。

題圖來自: 墨西哥環境與自然資源部的 flickr 帳號

相關焦點

  • 墨西哥加緊拯救極危小頭鼠海豚
    新華社墨西哥城4月23日電  全世界目前僅存活不到30頭!這一令人心驚的數字,就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的小頭鼠海豚的生存現狀。墨西哥環境部日前宣布,將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大對這一瀕危物種的保護力度。
  • 小頭鼠海豚在墨西哥沿岸現蹤 系極危物種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小頭鼠海豚」(Vaquita Marina)是體積最小的海豚,早在1996年就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預估數量僅不到30隻,可能在這一兩年內絕種。但科學家9日宣布,他們在墨西哥沿岸目擊到6隻小頭鼠海豚,為這個物種的延續添加一絲希望。
  • 18支畫筆下的小頭鼠海豚
    -鳥獸前言- 今天是世界海豚日,18位夥伴們拿起畫筆描繪了許多不同風格的小頭鼠海豚。 同時鳥獸轉發『物種日曆』的文章,邀請大家了解遠在墨西哥的小頭鼠海豚,與我們近在餐桌上的一碗花膠燉品的關聯。
  • 瀕危「小頭鼠海豚」現身墨西哥海岸 全球不到30隻!
    全世界體積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Vaquita Marina)為地球上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一,對此,科學家今天(9月10日)公布「於墨西哥沿岸目擊到小頭鼠海豚」的消息,燃起動物保育學家的希望。綜合外媒報導,「小頭鼠海豚」眼睛周圍有獨特的黑色圓圈,因此又稱作「海中貓熊」,原棲息於加利福尼亞灣。
  • 小頭鼠海豚——鯨類中體型最小、最瀕危的物種
    鯨類通常給人留下的都是「巨大」的印象,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鯨都是藍鯨和露脊鯨這樣的巨人。
  • 瀕臨滅絕的物種11:小頭鼠海豚
    在這裡,我們擁有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哺乳動物,可悲地處於滅絕的邊緣。直到1958年才發現,我們現在正處於失去這些驚人的小物種的邊緣。小頭鼠海豚長度僅為120-150釐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鯨類動物,其頂部的深灰色皮膚褪色至身體下方的淺灰色或白色,它們的眼睛和嘴巴周圍有非常獨特的環,下巴有深色條紋。他們的鰭狀肢底部。
  • 吃花膠導致小頭鼠海豚瀕臨滅絕?背後真相令人痛心!
    ,當地漁民鋌而走險,非法放網捕獲加州石首魚,並將魚鰾交給商人,再走私到亞洲地區(主要是中國),使得該物種面臨崩潰的邊緣;6、這個產業鏈中,最無辜受害的是生活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海灣的小頭鼠海豚,它們跟加州石首魚共用一片海域,體型也接近,一旦勿入刺網中,就無法掙脫,最終死亡;7、早在1996年,小頭鼠海豚就被列為極危物種,儘管墨西哥政府已在大力打擊盜獵石首魚的行為
  • 「海中熊貓」小頭鼠海豚萌樣曝光
    去年有研究團隊指出,全球只剩下不到30隻小頭鼠海豚,但科學家在前(9)天宣布,他們又在墨西哥沿岸直擊6隻,萌樣曝光讓人格外振奮!▲小頭鼠海豚因和熊貓一樣有黑眼圈,又被稱為「海中熊貓」。(圖/翻攝自臉書)據外媒報導,有專家估計,地球約有一半的物種會在2100年前滅絕,引起動保界的極大關注,其中,被稱為「墨西哥熊貓」、「海中熊貓」的小頭鼠海豚,也被研究團隊悲觀預測,全球恐剩不到30隻,即將面臨滅絕危機,被歸類在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很有可能明年就再也看不到這種可愛的生物。
  • 美媒稱中國魚鰾投資威脅小頭鼠海豚生存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海裡的一對小頭鼠海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 美媒稱,7月9日理論上是「國際小頭鼠海豚節」,設立這個節日是為了促使墨西哥政府為保護這種瀕危的鼠海豚做出更多努力。
  • 環球科學有故事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小頭鼠海豚
    就這樣,1萬多公裡外的加州灣石首魚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這種魚的外形酷似黃唇魚,同樣擁有一幅巨大的魚鰾。2011年前後,中國商人衝到了墨西哥,開出了1萬美元一幅魚鰾的價格。這是任何一個墨西哥人都無法拒絕的價格,因為打撈一條魚的獲利就比絕大多數墨西哥人工作一年的收入還多。
  • 英媒:中美墨將聯手拯救小頭鼠海豚 全球僅剩30隻
    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12月4日報導,北京和華盛頓決定與墨西哥聯手組建高級別外交使團,防止最後30隻小頭鼠海豚滅絕。世界最小的鼠海豚的處境看來十分不妙。此前,人們計劃捕捉加利福尼亞灣倖存的小頭鼠海豚,然後把它們放到海上圍欄裡保護起來,但是其中一隻小頭鼠海豚不幸死亡,計劃被迫中止。現在,中美墨三國在日內瓦一次重要的國際保護野生動物峰會結束之際出人意料地達成協議,人們寄希望於外交努力能夠發揮作用,拯救小頭鼠海豚。
  • 氣候變化下一個「犧牲品」,小頭鼠海豚只剩10頭,即將滅絕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我們氣候變化的下一個「犧牲品」可能又要出現了,國際生態學家已經發布聲明稱,還有一種哺乳動物即將滅亡,這就是小頭鼠海豚 而這300頭小頭鼠海豚並非一直保持不變,在兩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灣出現大量非法漁民和偷獵者後,它們的數量開始急劇縮減
  • 小頭鼠海豚2022年即將絕跡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鼠海豚只剩下30隻
    小頭鼠海豚2022年即將絕跡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鼠海豚只剩下30隻(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儘管墨西哥海軍努力查緝非法捕魚網,但專家日前警告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小的「小頭鼠海豚」只剩下30隻,正在接近滅絕狀態!
  • 最小海豚瀕臨滅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小頭鼠海豚正將變成近幾個世紀以來第五種滅絕的海洋哺乳動物。
  • 全球僅剩30頭的加灣鼠海豚,比穿山甲還要珍稀,中國人難道還要吃到...
    一隻死亡的加灣鼠海豚 National Geographic一場孽緣的殉葬品加灣鼠海豚又叫作小頭鼠海豚,是全世界最小的鼠海豚品種,體長僅有約1.5米,是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的特有物種,長得還特別的萌。說到即將滅絕,加灣鼠海豚真是特別的冤。它有一個鄰居叫加灣石首魚,也是加州灣北部的特有物種。
  • 收繳幽靈漁具,讓瀕危海洋動物遠離痛苦與折磨
    在加州的墨西哥灣,生存著世界上僅存23隻小頭鼠海豚,它們的生存極大地被鬼網和非法捕撈威脅。來源於網絡高強度的捕魚活動意味著會有很多這樣的刺網被遺棄在加州的海灣上遊,這些刺網正是導致小海豚瀕臨滅絕的最大元兇。
  • 生態學家:小頭鼠海豚即將滅亡
    生態學家說,小頭鼠海豚(加利福尼亞灣鼠海豚)可能是人類和全球變暖的下一個犧牲品,這是一種罕見的齒鯨屬,像海豚,但又不是它們的直系親屬。不久前它們的數量所剩無幾–只有三百頭,但是又相對穩定。當兩年前加利福尼亞灣出現大量非法漁民和偷獵者後,它們的數量開始急劇縮減。現在它們的數量已經減少到10個。
  • 少數國人對花膠的追求,將地球最小海豚推向滅絕
    如有「海中熊貓」之稱的全球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據國際海洋保護組織宣稱,3月12日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海灣巡邏的時候再次發現一具遭刺網致死、高度腐爛小頭鼠海豚,目前最新數據顯示,這種可愛的小海豚僅剩下9隻了!
  • 世界上最小海豚僅剩12隻,明年將滅絕,西方認為是中國人造成
    據外媒近日報導,世界上最小的海豚--小頭鼠海豚,全球只剩下12隻,科學家推估它們將在明年就會完全消失在地球上。  小頭鼠海豚,學名叫加灣鼠海豚(Phocoena sinus),又名港口豚、太平洋鼠海豚、加利福尼亞灣鼠海豚,屬於稀有的鼠海豚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