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生物晶片,又稱蛋白晶片或基因晶片,它們起源於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晶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 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晶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 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 如樣品製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集成化、微型化。生物晶片包括 DNA晶片、蛋白晶片及晶片實驗室三大領域。

  生物晶片技術已成為2l世紀生物醫學工程的前沿科技,生物晶片產業也在不斷壯大,世界各發達國家迅速紛紛躋身於以生物晶片為核心的各相關產業的研發競爭中。美、英、德、加、俄、意、日等國的重要學術和工業機構,已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開展這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並將「生物晶片」技術列入生物技術中的重點發展領域,形成了一批相關產業。

  但是,我國生物晶片研究起步較晚,研究始於1997——1998年間,在此之前生物晶片技術在我國還是空白。隨著晶片技術和產業發展迅速,我國還是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階段性突破,並逐步發展壯大。尤其是「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重點組織實施了「功能基因組及生物晶片研究」重大專項,對生物晶片的系統研發給與了傾斜性支持。

  目前,生物晶片產業在我國已初見端倪並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兩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龍頭,天津、西安、南京、深圳、哈爾濱等地近多家生物晶片研發機構和多家生物晶片企業蓬勃發展的局面。下面,OFweek電子工程網的小編就來盤點一下2014年我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以饗讀者。

  第十名:南京大淵生物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大淵生物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座落於江蘇省南京市浦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大淵國際集團屬下的新加坡大淵工程有限公司2000年投資US$1,000,000從事高科技農業的開發應用及基因晶片及製藥技術的研發,後因研發技術成熟,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遂於2002年10月由新加坡大淵工程有限公司再投入資金,公司增資為US$2,000,000從事高科技生物晶片,生物晶片識別儀,生物晶片分析儀,相關的檢測試劑,耗材,醫療器械,相關抗原、抗體、蛋白等生產與銷售業務。

  大淵生物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伊始便受到國際生物技術界的關注。至今己達成了下列成果:確定並建立了公司的硬體、軟體平臺,從研發、生產、管理到銷售,構成一套完善的生物晶片嚴密的技術網絡;制定了完全的產品標準,在世界上亦屬首創;公司根據市場需要,設計出數十種中低密度蛋白晶片,及一系列的核酸雜交晶片,兩類交互運用,含蓋臨床診斷及衛生防疫用所需,另外,並發展出配套的晶片識別儀;公司成功的建立了原料蛋白的供應來源平臺,國內國外得到各種優質抗原、抗體的供應,數量多達二百餘種,使要設計各種不同用途的晶片,變成一件完全可以實現的事;

  公司的可見光識別儀經過改善,既能定性,又能定量。除了能閱讀分析自產的晶片外,更能閱讀分析世界上其它公司的各種類似標記方法的晶片,大大的增加了它的普遍性,並有效的降低成本,售價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從而使公司可見光識別儀變成世界級的產品。同時公司正在研發第二代晶片識別儀,除了大大改善識別效率之外,還增加了晶片、試劑及檢體的自動處理系統,預計2003年7月可以上市。

  第九名:深圳益生堂生物企業有限公司

  益生堂是於1994年5月在深圳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初期以生產經營蛇系列保健產品為主,現已在保健品、中成藥、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現益生堂麾下擁有深圳益生堂生物企業有限公司、深圳市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創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益生堂醫藥銷售有限公司及保健品、中成藥、生物製品三大生產基地。

  益生堂公司建立了全國性市場營銷網絡和完備的銷售管理體系,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長沙、杭州、廣州等地設立了七個大區銷售分支機構。目前,益生堂公司集技術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於一體,在穩固發展保健產品、中藥產品的同時,瞄準高科技產品的廣闊市場前景,加速研究開發生物晶片產品的技術及應用,壯大企業,服務社會。

  第八名:西安聯爾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聯爾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西安、北京兩地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資企業,公司位於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區創業研發園,主要從事臨床診斷生物晶片及其配套分析儀的研製、開發、生產及銷售,是中國最早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將生物晶片運用於人體醫療診斷的公司之一,並率先將生物晶片產業化與商業化。

  作為一家國際級的高新科技企業,西安聯爾擁有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技術,在生物晶片的研究方面具備強大的技術力量,來自全國知名高校及研究所的數十名科研人員組成了高水平的研發隊伍,構築了生物晶片產業化技術平臺,包括抗原抗體蛋白製造純化平臺,基因工程菌製造純化平臺,晶片製作生產平臺,快速顯示標記平臺,生物晶片辨識平臺等。在這些平臺上,我們可以生產任何種類的醫療診斷生物晶片。

  目前,公司已開發的產品有:生物微矩陣(晶片)分析系統、幽門螺旋桿菌(HP)檢測晶片、呼吸道疾病(RD)檢測晶片、性傳播疾病(STD)檢測晶片、生殖道感染疾病檢測晶片、免疫不育疾病檢測晶片等、優生優育(TORCH)檢測晶片、宮頸病變檢測晶片、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晶片等;正在開發的產品有:變態反應檢測晶片、心肌炎相關病毒檢測晶片、子宮頸癌預警晶片等。公司並被列為「高新技術企業」,合作開發的「人乳頭瘤病毒的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

  聯爾公司的生物微矩陣(晶片)分析系統,與傳統的醫療檢驗方式相比,具有創新(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穩定性強)、快速(只要五分鐘)、準確(可定性定量)、價格低廉的特點,並且多種指標可同步檢測,極大的減少了病人的痛苦。晶片分析儀,是光、電、機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能夠自動判讀,自動給出檢測結果,同時具有報表輸出,病人的文件管理,儀器自校,自動上網等功能,品質穩定,操作方便,價格只及世界其它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極具市場競爭力。

  第七名:上海博星基因晶片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博星基因晶片有限責任公司是聯合基因科技集團旗下的專業晶片公司,是中國最大規模的基因晶片研發、生產和經營企業之一,是一家集高新科技與優質服務於一體的生物晶片公司,博星公司能提供各類生物晶片產品、相關技術服務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產品有各類表達譜晶片,疾病檢測晶片,商檢晶片等三十幾個品種。中國的第一塊生物晶片就在博星誕生。

  而聯合基因科技集團於1997年11月發源於復旦大學,由毛裕民教授、謝毅教授帶領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批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發起組建。由100萬起步,迄今已經形成資產超過40億,擁有30多家企業(包括兩家上市公司)的基因技術企業集團。博星公司於2007年引進全套illumina微珠晶片平臺,迄今為止已為國內外上百所高校及科研單位提供了數千張晶片的技術服務。

  第六名:陝西超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超英生物成立於2000年7月,至今已經經歷十四個年頭,是一家以研究、生產、銷售生物晶片和基因檢測的中美合資高科技生物技術與生物企業信息學企業。投資額3200萬元人民幣。目前擁有50餘人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管理團隊,公司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病理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以及全套進口的生產、研發儀器和設備,同時還擁有2000多平方米的實驗和研究場所。

  公司經過多年的運作已成功建立了國內首家組織晶片技術及產品研發和生產基地,建立了多項技術平臺,分別獲得「十五科技攻關計劃西部開發科技行動重大項目」、「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等國家以及省市多項基金的支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省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企業還分別被評為「西安市製造業信息化應用示範企業」、「陝西省引進國外智利示範單位」、「西安市組織晶片技術工程中心」,並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晶片產品和技術服務佔據國內85%的市場份額。自2003年起逐步進軍海外市場後,目前,產品已經遠銷美國、日本、德國等十幾個國家及地區,得到了海內外科學家的普遍認可,從而取得了組織晶片技術在中國的領頭羊和相對壟斷地位。

  2005年公司開始著手基因檢測研發,並與國際頂尖生物研究機構cybrdi.us基因檢測中心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是國內基因檢測公司中唯一一家具有跨國權威機構合作背景的檢測機構,也是cybrdi.us授權亞太地區唯一以從事基因檢測樣本處理和檢測工作的前沿基地。目前我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基因分型技術平臺,一直致力於人類健康與疾病研究。並研發了「治未病」、「兒童天賦基因檢測」「高管基因檢測」三個成熟基因檢測項目,取得不俗效果和社會反響。

  除了組織晶片產品和基因檢測外,公司還研發了原位分析試劑盒、分子生物學試劑、細胞晶片、冰凍組織晶片、糖尿病相關自身抗體檢測晶片等一系列的新產品。

  第五名: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穆海東等留美博士創建於2002年5月,主要從事生物晶片體外診斷產品(包括抗原、抗體、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申請專利110餘項,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獎項。

  公司在美國設有中心實驗室,設計最先進的技術路線,在上海擁有國際先進裝備的研發中心,構建了生物晶片、自動化儀器、生物信息、生物傳感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抗體庫、蛋白純化等八大現代生物技術平臺,擁有非接觸式生物晶片點樣儀、液相晶片工作站、蛋白純化系統等先進設備,形成完善的分子診斷試劑及其原材料和配套儀器研發、中試體系。

  公司自主研發了系列蛋白晶片、基因晶片、螢光定量PCR、酶免、金標檢測試劑盒和配套自動化反應檢測儀器,用於肝炎、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具有高通量、微型化、集成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特點,靈敏、準確、快捷,代表了目前最先進的檢驗醫學技術。

  公司擁有十萬級(局部萬級)潔淨度的生物晶片生產廠房和先進裝備的質控平臺,按照國際 ISO13485 標準建立生產體系,蛋白晶片產品及配套設備通過國家 SFDA 體外診斷試劑及醫療器械質量體系認證,獲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出口銷售證明書》。

  公司先後承擔了免疫診斷試劑國家工程實驗室、科技部863計劃課題、國家發改委生物晶片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國家衛生部「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專項」、工業和信息產業部「產業化專項」、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發展基金、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多項重大項目,位居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的生物晶片和儀器項目還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先後被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國家發改委)、「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科技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上海市火炬計劃」等,公司還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進行更多高精尖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以及現有產品的市場開拓,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朝向國際化綜合性的生物醫藥企業集團的目標邁進。

  第四名:上海康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康成生物是一家專業提供生命科學前沿研究技術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於推廣國際尖端分子生物學先進技術在科研中的應用、發展與創新。

  康成生物的產品和技術服務涵蓋生命科學多個研究領域,包括基因組、表觀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為廣大科研學者構建了多套技術服務平臺:【生物晶片技術平臺】microRNA晶片、長鏈非編碼RNA晶片、表達譜晶片、DNA甲基化晶片、ChIP-chip、aCGH、蛋白晶片等;【Illumina GA IIx第二代高通量測序平臺】microRNA測序、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測序、DNA甲基化測序、轉錄組測序等。

  康成生命科學實驗中心擁有一流的實驗設備、經驗豐富的實驗技術團隊和生物信息學工程師團隊,以專業的知識與優質的服務為廣大學者提供技術服務、創造科研價值。近五年來,康成生物的產品和服務已覆蓋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及附屬醫院、中山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Novartis(諾華)、gsk(葛蘭素史克)等國內一流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及跨國醫藥集團,為國內5000多家客戶提供技術服務,合作發表的SCI文章約70篇,其中包括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edicine、Nature genetics、Circulation、Oncogene等,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第三名:天津生物晶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天津生物晶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TBC)成立於2003年9月,由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開大學,天津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主要從事微生物檢測晶片的研發、基因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公司是「十五」期間國家863專項資助的五個生物晶片研發基地之一,並且是唯一致力於病原微生物檢測生物晶片研發的基地。公司在微生物檢測特異分子標識的篩選中擁有一套完整的核心技術,建立了集多學科在內的代表當今世界最先進水平的生物學研發和產業化平臺,在世界微生物檢測生物晶片技術領域及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公司為天津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號:0412007B5018);2005年1月,被天津市批准建立天津市功能基因組與生物晶片研究中心;2006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建立微生物功能基因組與檢測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生物晶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坐落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註冊資金一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4800 平方米,其中實驗室面積3800 平方米,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建立了完整的公共實驗室體系,包括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和生物晶片四大研究平臺,形成了多學科交叉,開放型現代生物技術研究平臺。目前已建立起由108 人組成的具有國際水平的創新團隊,現有學科帶頭人8 人,均具有在國外長期學習和工作的經歷。

  公司自成立以來,共承擔包括天津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在內的天津市科技項目13項,建立起產、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託的運行機制,為科研成果產業化建立了平臺。公司先後承擔了十五、十一五期間「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大量的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30餘項,已在國際頂級刊物Nature、PNAS等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130餘篇,奠定了在生物科技領域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公司與美國夏威夷大學共同主持了大型國際合作計劃——「木瓜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於2008年4月24日在國際最權威、最具影響的英國Nature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這是天津市科學界首次在Nature雜誌上發表封面文章,也是我國科學領域自2000年以來第三次在該雜誌發表封面文章。目前,公司已掌握了從編碼細菌表面抗原的基因族中篩選DNA特異分子標識的核心技術,建立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微生物特異分子標識庫,在該領域已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了2項美國發明專利和100餘項國內發明專利。

  技術服務方面,公司依託基因組學等四大研究平臺體系和通過大量科研成果在生物技術領域建立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確立了積極開發技術服務市場的策略。服務項目包括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生物晶片、生物信息學、微生物鑑定、多克隆抗體定製等6大項共68小項,客戶範圍覆蓋北京、天津、武漢、深圳、昆明、香港等城市和周邊地區。

  產品開發方面,公司根據客戶需要,提供針對不同檢測現場、不同檢測對象、不同通量、不同類型實驗室的微生物檢測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樣品前處理,免疫學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數據分析等多個方面,相繼開發了診斷血清、免疫磁珠、分子生物學檢測試劑盒三大類85種產品。

  第二名:博奧生物有限公司

  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暨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簡稱「博奧生物」)於2000年9月30日在國務院、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及北京市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以清華大學為依託、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註冊成立。其前身為清華大學生物晶片研究與開發中心。註冊資本為3.765億元,擁有65,000平方米的研發、生產、運營和服務設施。2014年,博奧生物由於發展需要,形成3個研究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工程轉化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院)、4個子公司(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博奧頤和健康科學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博奧木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集團化運行架構。

  作為清華控股成員企業之一,博奧生物致力於為生命科學與集成醫療(包括預測、預防和個體化醫療)領域開發和提供創新性技術產品和服務,集團總部的三個研究院已利用自主創新技術成功開發出生物晶片及相關試劑耗材、儀器設備、軟體資料庫、生命科學服務、臨床檢驗服務等五個系列數十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其中十餘項為國際首創,現有200餘項專利獲全球授權。其系統化生物晶片和相關儀器設備的研製及應用項目榮獲200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8年,全國生物晶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21)在博奧生物宣告成立。博奧生物作為全國生物晶片標準化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和秘書處承擔單位,積極參與並推動我國生物晶片技術的標準化制定工作,一批國家標準和臨床診斷行業標準先後獲批。2009年5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樣品庫(簡稱「中華骨髓庫樣品庫」)在博奧生物建成。同年,晶芯雷射共聚焦掃描儀LuxScanTM10K獲科技部組織認定的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稱號。2010年1月,博奧生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為全國企事業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2013年9月,博奧生物子公司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成為國家衛生計生委首批設立的個體化醫學檢測試點單位,承擔著個性化醫學檢測相關管理辦法、技術指南的驗證、修訂、完善和總結等工作。博奧生物還通過提供各類生物晶片技術服務,已支持臨床和科研用戶在Science、Cell、Nature Genetics、NatureBiotechnology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數百篇。

  第一名: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健康保健日益重視,而與健康相關的各種疾病中,大多數與人自身的遺傳和生活狀態有密切的關係。對於這類疾病,必須從遺傳分子水平上加以檢測,進而加以控制。生物晶片技術是綜合了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高通量生物分子水平的檢測系統。它不僅為生命科學研究和藥物的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而且可以應用到現代醫療體系中,服務於人民健康相關的預防、預測和個性化治療,以及食品與疫情檢測等。

  在國際生物晶片技術與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於2001年8月成立。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物晶片的技術創新與服務、產品開發、生產與銷售,公司致力於生物晶片在生命科學研究、醫療保健、食品安全和藥物開發等領域的應用和推廣,為人類健康造福。公司由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十一家在上海的國內知名大學、研究院、醫院和企業共同組建而成。

  2003年2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行「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和發展的目的在於促進中國生物晶片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推動生物晶片及相關的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為行業提供技術平臺的支持,培養生物晶片行業的人才,是國家創新體系的一部分,代表行業的發展方向,具有創造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能力,促進相關的產業化進程,體現國家意志,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的科技攻關任務。同時,它是獨立運行的企業,必須建立起獨立生存、自我發展、能夠在市場上經歷風浪抵抗風險的能力。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制定公司(中心)的發展戰略與規劃。

  公司(中心)以「科研創新、市場導向、以人為本」為公司的核心價值,以技術和產品研發為引導,以企業化運作為經營機制,以產品、市場、技術的國際化為標準,以建設成為「一流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平臺、研發和生產系列檢測產品」為目標,將現代企業制度與創新為指導的科研機制相結合,營造勇於探索、積極創新、努力實踐的公司(中心)文化,以努力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具有生物晶片技術業務特色的生物技術公司。

  公司(中心)的發展戰略定位為:建立和加強功能基因組和藥物基因組研究、轉化醫學和生物晶片綜合技術平臺的競爭優勢,通過自主經營和資本運作方式,整合技術、資本和人才資源,打造和發展科研與成果的應用轉化、分子及健康診斷產品和藥物研發的技術服務外包業務三大主營業務,採用「聯合艦隊」的經營方式,形成以晶片公司為旗艦,各控股子公司為專業艦,共同組成的聯合艦隊式的生物醫藥技術集團公司。

  根據公司(中心)發展戰略,具體規劃形成公司業務的幾大模塊:以控股子公司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主的技術服務和研發外包業務;以中美合資上海英伯肯生物醫學公司、華冠公司和芯超公司和南方基因公司共同組成的醫學臨床用診斷檢測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業務板塊。

相關焦點

  • 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下)
    目前,生物晶片產業在我國已初見端倪並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兩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龍頭,天津、西安、南京、深圳、哈爾濱等地近多家生物晶片研發機構和多家生物晶片企業蓬勃發展的局面。下面,OFweek電子工程網的小編繼續盤點2014年我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
  • 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排名
    下面,OFweek電子工程網的小編就來盤點一下2014年我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以饗讀者。中國的第一塊生物晶片就在博星誕生。而聯合基因科技集團於1997年11月發源於復旦大學,由毛裕民教授、謝毅教授帶領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批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發起組建。由100萬起步,迄今已經形成資產超過40億,擁有30多家企業(包括兩家上市公司)的基因技術企業集團。
  • 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上篇)
    第六名:陝西超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超英生物成立於2000年7月,至今已經經歷十四個年頭,是一家以研究、生產、銷售生物晶片和基因檢測的中美合資高科技生物技術與生物企業信息學企業。投資額3200萬元人民幣。
  • 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製藥公司排名
    生物醫藥產業是近年來中國成長性最好、發展最為活躍的經濟領域之一。為此,全國各地均在大力推進其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星星之火」正在中國大地上呈現燎原之勢。經過10餘年的努力,中國基本建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提升了藥物研發和產業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專業化新藥研發隊伍,增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方向和重點發展的生物製藥行業產品包括基因工程藥物、開發活性蛋白與多肽類藥物、中草藥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發酵生產、開發各種疫苗、單抗及酶診斷和治療試劑、開發靶向藥物。
  • 世界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美國佔據半壁江山,中國三大企業入榜
    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科技領域將就是半導體晶片行業,原因也是非常的簡單,至少在未來的數十年的發展時間當中,晶片都將會是主流的發展方向,我們生活中出現的智能設備當中,無一例外都會涉及到晶片,晶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2014年中國十大塔吊企業排名【圖】
    2014年中國十大塔吊企業排名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塔機行業得到快速發展,2002年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塔機產量突破1萬臺的國家。就總產量而言,中國已成為世界民用塔式起重機的生產大國,也是世界塔式起重機主要需求市場之一。
  • 2014年中國十大雷射加工設備製造企業排行榜
    2008-2013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行業發展較好,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09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為49.62億元,同比增長了37%;到2013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的市場規模已達75.95億元,但增速已明顯放緩為7.4%。
  • 年度大盤點:2014年最具傳播性的十大病毒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病毒最新資訊 > 正文 年度大盤點:2014年最具傳播性的十大病毒
  • 2014年中國十大動物疫苗公司排名 天康生物排第三
  • 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名 2020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
    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名 2020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 現在的智能設備都離不開其中的高科技晶片,隨著科技的發展,晶片的技術也是在一直突破
  • JBS:盤點生物3D列印十大核心文獻、學者和機構
    生物3D列印行業急速增長本篇文章的搜索跨度是從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5日。通過本篇文章的數據統計,從2007至2017年,生物3D列印領域總共發表文章數量為2088篇,並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 2014中國十大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建設企業排名
    未來3年,至少還有10個以上城市將獲得批准。未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熱潮至少持續10年以上。  2013年批准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有36個,全國城市軌道交通投資規模達到2800-2900億元,其中,新開工線路較多的城市有:北京2013年有6號線三期、8號線三期、16號線、昌平線二期開工建設,共計4條段、70公裡;上海60公裡、廣州60公裡、武漢56公裡等。
  • 2014年中國十大絕緣子避雷器公司排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絕緣子避雷器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21家,比上年增加11家;實現銷售收入174.95億元,同比增長30.06%;實現產品銷售利潤21.11億元,同比增長29.88%;利潤總額為10.13億元,同比增長22.15%。
  • 年終盤點:2017十大明星鋰電企業
    在去年,鋰電企業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企業順勢而起,比如炙手可熱的寧德時代,登陸創業板IPO,超高估值讓其成為鋰電第一暴發戶,而有的鋰電「老兵」,沒能跟上發展腳步的,則日漸式微。小編根據企業產能規模和今年的熱度評選出了今年的十大明星企業。
  • 盤點2014年中國多晶矽企業十強(上)
    隨著中國集成電路和太陽能電池對多晶矽的需求快速增長,市場供不應求。2013年我國多晶矽產量約8噸,同比增長12.7%,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首位,但也僅能滿足我國50%的市場需求。下面一起來了解我國多晶矽產業十大龍頭企業。
  • 【生意社2014年鋼鐵行業盤點】之國際礦業大事記
    點評:此禁令是印尼於2009年所批准的採礦法的一部分,旨在鼓勵本國工業發展,提升原材料出口價值。此禁令對中國影響很大,因為中國嚴重依賴印尼進口礦石以生產含鎳生鐵。  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協會年會召開  2014年3月2日至5日,第82屆加拿大勘探開發者協會年會(PDAC大會)在多倫多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盤點2014年中國水汙染危機事件
    2014年是中國水汙染危機爆發的一年,4月份在甘肅蘭州和湖北武漢接連出現了兩起重大水汙染事件,然後是多起重金屬水汙染事件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 【盤點】中國減速機行業十大品牌企業
    在工業機器人不斷發展的現代市場,我國2014年已成為工業機器人市場最大國,但是機器人零部件一直依賴於進口。  但是在我國也有一批比較優秀的減速機企業,他們是我國機械市場的一股新力量。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中國減速機行業品牌排名前十的企業。
  • 盤點2016中國十大床墊品牌
    小編通過綜合諸多相關資料,為大家盤點2016中國最新十大品牌床墊排名情況,以供參考。  1、雅蘭  AIRLAND雅蘭:香港雅蘭集團旗下國際知名品牌,1966年誕生於香港九龍塘。雅蘭實業(深圳)公司成立於1989年,「如蘭花一樣,為追尋美好的品質而生。」是雅蘭一直貫徹的理念。
  • 生物晶片行業深度報告:中國生物晶片白皮書2019-2020
    (二)中國生物晶片產業現狀和問題 1、中國生物晶片企業研發水平有待提升 從 2000-2019 年公開投融資企業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生物晶片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生物晶片企業大多以應用為主,包括體外診斷、CTC 細胞捕獲、細胞計數、血糖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