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亦冶,1985年出生,上海簡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Ping++)創始人兼CEO。
2014年7月份,金亦冶創立行動支付解決方案公司Ping++,8月份該公司獲紅杉和線性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2015年12月份獲寬帶資本領投千萬美元B輪投資。2015年金亦冶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日前,2017全球金融科技250強榜單發布,Ping++位列其中。
餓了麼發的紅包越來越少,但你為什麼還是每天都用?愛奇藝做活動,為什麼是「買3個月會員送2個月」,而不是「買2送2」?簡單的數字背後,是一個由「支付、大數據、場景、智能」等組成的智能增長平臺。正在為企業提供這個平臺和聚合支付服務的就是金亦冶和他的「Ping++」。用上海簡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Ping++)創始人兼CEO金亦冶的話說:「下樓買杯咖啡的時間,Ping++就能讓你的應用接入行動支付。」
「7行代碼實現可支付」
Ping++的誕生源自一次偶然的演講。
2011年,金亦冶在史丹福大學聽了傑克·多爾西的演講。這位當時矽谷最炙手可熱的兩家公司「推特」和「Square」創始人,發表了一段極富哲學色彩的演說,「人們在還不會使用語言溝通時,就已經開始物物交換了,交易是人類歷史上永恆不變的需求」。
金亦冶從此對支付產生了興趣。2012年,從史丹福大學畢業後,金亦冶回國加入了一個智能POS機創業企業,最初的想法是讓平板電腦變成線下POS機,支持磁條卡和晶片卡,併集成了商戶的收銀、CRM和營銷系統。但由於產品定價過高以及市場定位模糊,這個項目沒有成功。金亦冶回憶說:「當時滿腦子都是網際網路技術,卻從來都沒有想過產品是否是客戶需要的。」
儘管智能POS機項目擱淺了,但在創業過程中,金亦冶發現調試支付接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開發者首先需要獲得支付平臺的授權申請,再到後臺調試各種參數,後期還要維護。對一家剛成立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而言,單是接入主流支付接口就可能消耗3個月至6個月的時間和工程成本,並要面臨項目延期的風險。
金亦冶萌生了新的創業想法,他認為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化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上,需要一家公司來扮演支付基礎設施服務商的角色。「我把所有坑都踩了,該走的彎路也走了一遍。我認為開發者不應該在支付接口上花很多時間和成本投入。」金亦冶強調。
2014年,行動支付解決方案公司Ping++應運而生,通過將上述冗繁的程序簡化為7行代碼,為中小規模的初創企業提供多個支付渠道的標準接口,應用開發者只需7行代碼就能在其應用裡嵌入包括支付寶、微信、百度錢包等第三方支付平臺。
「這一步驟相當於將視頻連結嵌入你的網頁一樣,極大地降低了移動應用開發者在搭建支付功能上的投入。」那年,即將迎來而立之年的金亦冶步入了事業的新高峰。
「黃金亦是需要冶煉的」
「金亦冶」這個名字是身為詩人的爺爺給取的,含義是「黃金亦是需要冶煉的」,黃金本身是被提煉出來的,仍需冶煉,意在精益求精。
人「亦冶」,企業同樣需要「亦冶」。Ping++信奉「半成品」文化:所有辦公室,都只裝修一半,進來的人,重新塑造它。新辦公室會給每個團隊一些費用,讓他們自己去裝飾,將來人們看到這個房間,就會知道這裡曾有過什麼樣的團隊。
「這家公司需要變得更好,所有人都要成長。我看到很多公司,創始人的瓶頸成為公司的瓶頸,創始人的天花板成為公司的天花板。為什麼我要成為天花板?雖然我是創始人,但如果有一天有更適合當CEO的人出現,我一定讓賢。」金亦冶說,他每日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各個團隊旁聽,「這些人竟然在我的公司裡,感覺好驕傲」。
每一年,金亦冶都會給客戶、同事、股東各寫一封信。給同事講講成績和抱負;給股東講願景與希望;給客戶講講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在網際網路時代,早期客戶就像天使一樣,當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對方要把自己最重要的支付環節交給你做,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所以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口號:Make trust worth(讓信任是值得的)。」
Ping++還有個獨特的輪崗機制:所有人必須親歷一線,接觸客戶,包括技術崗。「如果你不在一線,你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被客戶罵過,才知道產品怎麼改。」一年6次輪崗,輪一個月、迭代一個月,輪崗之後都要寫報告,寫如何改進,下一輪輪崗結束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看上一輪的改進意見如何了。
「我們做了這樣一個計算,我們平均為每家公司至少節約了300小時的人力成本,目前有8000多家公司使用了我們的產品,那就是大約240萬個小時,相當於一個人從乾隆八年活到了今天。」金亦冶說,他希望擺脫一些初創公司的感覺,在內部強調專業性。
「搶佔支付產業新風口」
網際網路時代,作為行動支付類網際網路公司,每天都在接受著新的挑戰。雖然Ping++已然是行業的領先者,但是金亦冶依然將創新作為Ping++發展最核心的動力泵。
「增長智能(GI)將成為支付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在金亦冶看來,行動支付終將成為新商業的流量入口,只有通過支付所產生的實際交易數據,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提供更多智能化、定製化服務才能在市場上走得更遠。
「用戶在網上搜各種好車好房等奢侈品,但不是每個搜的人都會買。這裡面就有一個概率,就是用戶到底能不能買。交易數據正好把這種消費能力因素涵蓋進去,基於增長智能系統,我們能夠幫客戶精準地找到這些既有興趣又有支付能力的高潛用戶,實現精準個性化營銷。」金亦冶解釋說,「『Ping++』的增長智能系統,可以精準劃分用戶群體,科學衡量用戶消費能力,並結合消費習慣分析,對用戶實行分群和精細化運營;還能建立更合適的預警模型發現交易數據中的潛在風險,提前預警,以便企業及早發現問題」。
簡書分享平臺APP搭建時,為了讓任何微信用戶都可以給傳播到朋友圈的文章打賞,需上線「微信內打賞文章」功能。該公司通過「Ping++」平臺提交企業資料並同時完成兩個支付渠道的申請,在兩周內就上線了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功能,微信用戶在朋友圈看到喜歡的平臺文章可以直接調用微信打賞。支付功能上線後,「打賞」得到不少簡書忠實用戶的支持,開通此功能的用戶佔比逐日提升,成為同類APP中的翹楚。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支付的市場也漸漸被挖掘。目前,「Ping++」已有中英兩國語言,再加上目前已支持銀聯、Visa和MasterCard,其拓展海外步伐加快。
「中國的行動支付是具有模式輸出能力的。」金亦冶透露,「跟隨『一帶一路』建設,『Ping++』會先從東南亞開始,逐步覆蓋西亞、中東和非洲,完成行動支付的基礎設施搭建。我們將以新加坡作為東南亞業務的起始點,先從中國遊客的需求入手,最終覆蓋當地所有的支付方式,做到本地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明橋 通訊員 王瀟瀟 高 翔)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