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以下簡稱張北柔直示範工程)竣工投產,綠色電能不斷傳輸到首都,張北的風和陽光點亮了北京的燈。而堪稱這一工程「心臟」的柔性直流換流閥起到了關鍵作用。
作為2022年冬奧會清潔能源配套項目,由國家電網承建的張北柔直示範工程是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總換流容量900萬千瓦,該工程將張北地區豐富的風能、光能等清潔能源連接在一起,實現張北地區新能源匯集外送。
這項工程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均為國際首創,囊括了12項世界第一。其中的柔性直流換流閥,其電壓等級世界最高,傳輸容量世界最大。柔性直流換流閥由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以下簡稱聯研院)研發。「以柔性直流換流閥作為核心裝備的張北柔直示範工程的投運,對於服務北京低碳綠色冬奧會、推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戰略意義。」聯研院直流所副所長、科研帶頭人龐輝告訴記者。
為何柔性直流換流閥是張北柔直示範工程的「心臟」?聯研院直流裝備系統研究室主任高衝說,在每個傳輸節點必須有換流閥存在,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送端將各種清潔能源整合打包變為直流電輸送至受端,在受端通過它再將直流電轉變為穩定的交流電送給用戶。「電壓等技術參數提高,導致換流閥運行工況比兩端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更為複雜,故障傳播速度更快,對閥控系統提出了微秒級超高速控制保護要求。」
2016年,聯研院啟動「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電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經過一年多的集中研發,柔性直流換流閥研製成功,並通過全部型式試驗。2019年底,張北柔直示範工程北京換流站開始調試,在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系統調試圓滿完成。今年4月,新能源併網接入系統調試也獲得成功。(記者馬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