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座談會
8月28日,國家儲備林大明邊屯神木———文賢林讀書分享會舉行,活動邀請義龍新區轄區內被985高校錄取的考生代表和在讀高三優秀生代表、教師代表參加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師生們進一步了解當地文化、相互分享學習心得、親身感受義龍自然風光,以此增強學生們對家鄉變化的自豪感和實現理想的自信心。
合影留念
在分享座談會上,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今年義龍的高考成績、義龍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講解了魯屯古鎮歷史和軍屯文化,社會事務局組織觀看了義龍新區宣傳片並作旅遊推薦,考取985高校的查瑩、胡雄鋒、馮星、謝雨雨、陳龍燕等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成長感言。
「他們的成功給了我很大的激勵,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發揚他們的艱苦奮鬥精神,堅持不懈的繼續努力,雖然高三的學習比較艱苦,但是『拼一個秋冬春夏,夢十載花落吾家。』」義龍一中高三(四)班劉永麗在分享會上說。
考生代表分享學習心得
學生代表分享學習心得
了解了古鎮歷史和軍屯文化後,學生們還到魯屯古鎮進行參觀。在參觀過程中,講解人員結合語文、歷史等學科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了古城牆遺址、魯屯古鎮牌坊群的發展歷史。
據了解,魯屯石牌坊群原建四座,1966年拆毀一座,現存三座,分別是「生員李汝蘭之母百歲坊」、「李錦章百歲坊」和「黃建勳之母李氏節孝坊」。目前,三座牌坊均保留完整,為貴州清朝時期建築風格、構造和形式等方面提供了真實的物證。魯屯石牌坊群既繼承了中國南方牌坊建築的傳統藝術手法,又是集能工巧匠和書法雕刻藝術之大成於一爐的生動再現,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融歷史的真實、文化的精髓於一體。
學生代表認屬神木
義龍城投集團副總經理吳洪國在講解中說道:「這個牌坊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無論是它的書法還是它的對聯,包括對聯的工整,還有它的雕刻,在西南地區都是很難找到的,所以說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地方是有文化的,我們要通過學習來熱愛我們的地域文化。」
遊古鎮
「聽了解說,我覺得很精彩,讓我領略到了中國西南文化從明朝開始以來的各種文化魅力,包括以前的漢族文化對西南苗疆文化的影響。」義龍一中高三(五)班周瑞在參觀牌坊群時說到。
當天下午,活動還組織學生們到棒壘球場、山地博覽館、雲屯生態公園等地進行實地觀摩,了解義龍新區生態、交通、民族風情、山地旅遊產業等情況,並在雲屯生態體育公園免費向高考成績優異的12名學生贈送了文賢林神木2到5年的認屬權和認屬所有優惠,向所有參與活動的人員每人贈送5張雲屯公園門票。
考生代表謝雨雨說:「通過一天的觀摩,我看到了家鄉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現在我是一名準大一學生,我就希望我走出去後,能把我們家鄉這些美麗的風景帶出去給我的同學看一看,把我們家鄉優秀的文化向外面宣傳。」
活動當天,有被985高校錄取的12考生代表,38名在讀高三優秀生代表、教師代表參加活動。
「舉辦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向師生們展示義龍新區的發展成果,在全區營造尊師重教、飲水思源的良好氛圍。同時,希望廣大學子出去讀書以後,把家鄉的建設、旅遊在全國進行推廣,增強他們對家鄉的認可度。」義龍新區教育局基教股負責人張文漢表示,通過開展系列活動,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宣傳家鄉、為家鄉感到自豪。同時,通過分享奮鬥經歷、學習的經驗、個人理想展示等鼓勵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堅定信念,朝著理想目標執著前進。
據了解,今年,義龍新區參加高考考生4106人,本科上線1806人,比2019年增加217人。其中:一本上線人數404人,比2019年增加3人。二本上線1402人,比2019年增加214人。全區600分以上24人,其中文科17人,理科7人,比2019年增加12人。義龍一中王佳佳同學以676分的成績,位居全省文科第19名,被北京大學錄取,實現了新區成立以來錄取清華北大「零突破」。同時,新區還有12名考生錄取985院校,93名考生錄取211院校,藝體類考生813人,本科上線336人,上線率41.33%。高職分類招生錄取人數919人,比2019年增加245人,在全州排名第四位。(羅小春 張 懿 鄧 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