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一次技術爆炸發生在中國,我們能把握住嗎

2020-06-22 財經麥田圈

前言

這是一篇完全假象性的文字,也是一種自我提問,純粹是作為對於高科技行業發展的一種思考。所謂技術爆炸,是知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的說法,也就是科學技術會因為一些偶然性和偶發性的原因,忽然出現跳躍。在這樣的跳躍發生以前,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本質上都是對前人技術的一種改良,而不是根本性的進步。而對於大家比較熟知的技術爆炸無非也就是那麼幾個,牛頓也好,瓦特也好,愛因斯坦也好,都是傳世的科學家。而在這些個傳世的科學家當中,也有很多你我非常熟悉的名字,雖然我們熟悉的可能並不是科學家本身,而是某個品牌,比如愛迪生、比如福特、比如飛利浦等等,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也是當今世界五百強之一的GE的創始人,愛迪生作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不可多得的企業家,而汽車的發明者福特,更是延續至今的汽車品牌的創始人。是不是覺得很神奇,為什麼明明是一個科學家,可以憑藉核心發明而鑄就傳世的企業。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這樣的天才會在哪裡,但是要是下一次類似的技術爆炸時間是發生在中國,不經讓人思考,我們可以嗎?

我們有讓科技商業化的土壤嗎

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禁想到了網上的一個梗,就是說美國那些個偉大的公司,都是自家長輩的停車庫的起家,比如像蘋果一樣的巨頭,也是從停車庫開始慢慢發展起來的。雖然這個梗時常被用來作為笑話來訴說,但是也變相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初創企業的環境要求是非常非常低的。那如果是在中國,有了一個新想法或者新科技的時候,想要走上變現之路,但是有沒有什麼資本,會有這樣快速變現的商業化土壤嗎

想到這裡,首先就想到如果在中國,想要走上商業化的道路,怎麼的都要先成立個公司吧,那成立公司的具體步驟如下:

如果下一次技術爆炸發生在中國,我們能把握住嗎


在這個示意圖中,看起來已經非常簡單了,不過其實背後才是存在著三大難點。第一個難點就是雖然每個步驟都是清晰簡單的,但是實際上每個步驟涉及到的表格表單的填寫也好,提交的部門也好,行政部門窗口的一些細節也好,也都是非常繁瑣,並且需要跑很多的地方,所以如果自己去搞的話,費時費力最後效果還不一定好,一般都是找律師或者是代理公司去完成,這就是一筆費用。第二個難點就是,這裡沒有提到,註冊公司是一定需要有註冊地址的,有些地方比較寬鬆的,可以安排所謂的虛擬地址,但是現在可以接受虛擬地址的市場監督局是越來越少了。那就意味著需要有一個實體的地址,類似辦公室(也包括共享辦公)可以接受檢查的地方。這個地址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是商業的用途,普通的家庭地址是不能使用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創業都還沒開始,誰有錢租辦公室呀。第三個難點就是記帳。一旦公司成立,必然伴隨著出現財務狀況的問題,雖然現在可以有零申報的存在,但是即使是零申報也是需要手動去申報的,也有一定的專業性,一般科學家如果不專門去學習一下,還真不一定會和這些數字上的東西打交道。所以慣常的做法是招聘財務人員或者直接外包給記帳公司。

當然了,總的來看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錢嘛,但是創業初期最重要也是最難搞定的,不正是是錢嘛。也就是說,可能一項好的技術出來,還在商業化並且沒有商業化的路上,就已經被錢給困住了。這感覺就是個邏輯上的悖論,沒有錢別創業,有技術沒用的詭異邏輯。

我們有讓科技受到保護的環境嗎

說到怎麼讓科技受到保護,最主要的一定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了。其實目前國內有一整套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不管是發明、實用新型還是外觀設計,也不管是Know-how還是著作權,從法律法規的層面來看,整個體系建設是非常完備的。同樣的,只需要自己不怕繁瑣的申請或者是找專門的智慧財產權維護公司外包給他們安排,就可以實現全品類甚至全球化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這中間需要的也就是錢而已。

如果下一次技術爆炸發生在中國,我們能把握住嗎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麼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真正落到實處的比例是有多少,這個數據可能還是要真正的斟酌一下。不然怎麼會出現「山寨機,就是牛」這種梗被搬上了熒幕呢,說明這才是實實在在切入人心的話術,也是大家的真實感受。那麼對於一個爆發性的新技術而言(不要說什麼既然是技術爆炸就沒有人可以模仿,工業反向結構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天方夜譚也不是商業諜戰片的專利),如果在商業化還沒開始或者商業化初期,就被山寨了,那麼創始人還能有什麼動力做進一步的研發。而且如果真的全盤或者部分山寨,必然直接影響原始技術的商業價值,那麼無論是商業經營還是從融資的角度上來看,都是會受到很大損失的。所以說,有了新科技,還要有能夠保護好C位核心科技的隊友們才行呀,不然很容易不小心就被自己浪死了。

我們有發現新科技到發展壯大的資金產業鏈嗎

就像前面說的,新科技想要真正實現商業化,一些最最基本的東西就是要錢。而這個時候這項新科技可能還是非常雛形的,甚至商業化價值都不一定很高,但是可能其中蘊含著一些未來隱性的價值。而新科技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的錢就更多了,不管是公司運營需要的開支也好,市場開拓需要的費用也好,還有更多的是新科技進一步的研發也好,都是需要不菲的費用,而期待通過新科技所帶來產品的銷售利潤來完成這個過程,難度太大並且時間太久,很可能就會變成半途而廢的狀態。而通常情況下,都是需要通過不斷的融資來完成這整個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也就是我們一直提到的擴寬直接融資渠道或者XXX矽谷這一類的話題。

對於一個從零開始的新科技而言,通常需要經歷以下的幾個資金融通的步驟,才可以達到一定市場份額的狀態,畫個示意圖給大家看一下:

如果下一次技術爆炸發生在中國,我們能把握住嗎


把示意圖畫出來以後是不是感覺很簡單,但是這張圖中間的每個箭頭,每一個框框,從第一個框開始,都需要有完整的融資產業鏈支撐,但是我們真的有嗎。比如第一個框框的新科技發現的過程,目前國內倒是有一些電視節目在幹這個事情,但是電視節目畢竟是需要一些觀眾視覺效果的,所以對於候選人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大多數都是已經經過了一輪或者幾輪融資的公司,很少有真正的初創公司,也很少有以純科技為代表的公司或者個人。也就是說,目前國內的在第一步驟的實現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設置一定的門檻,而只有極少數相對比較封閉的無門檻機會的存在,這就大大降低了新科技被發現的可能性。

而後續呢,由於VC在這個產業鏈當中,處於特別早期的階段,也是特別難以判斷商業化成功可能性的階段,所以VC在這個產業鏈中是特別特別少的,基本上也就是一些商業大佬作為整體股權投資大盤子裡的資產配置,或者是一些地方性的政府扶持項目才會去幹這個事情。但是對於初創型的新科技公司來說,最需要的錢的階段,往往就是這個階段。當然啦,如果說資本都是不會雪中送炭的,而是讓初創公司自行在市場中打磨,剩下的那個才能獲得資本的青睞,也算是一種說的過去的理由,但是反過來想,要是真正好的有價值的東西,在這個階段就被消磨殆盡了呢。

如果能夠成功的度過這個階段,那後面的通路就會相對來說完整一些,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非常多的PE存在,並且各自已經佔領了一些不同細分行業的賽道。並且從PE開始走向上市再到上市後的再融資,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相對而言比較成熟了,外加上近期大刀闊斧的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改革,可以說是非常讓人值得期待。但是和這個期間相比,走真正初創期也是最缺資金時期這個賽道的VC,實在是太過鳳毛麟角了。要是真有一項新技術出來,甚至完全有可能(特別是如果這項新技術出現的是在中西部地區的話),在還沒有走向成熟的融資道路之前,就因為缺錢而活不下去了,這該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總結

所以說,就算是有新技術出來,也要有簡單上手的營商環境,真正落到實處的技術保護體系,以及全流程全產業鏈無死角的融資通路,再輔以創業人員的艱辛和不懈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商業化和市場化,從而達到改變一代甚至幾代人生活的程度,看看我們的周圍捫心自問,要是真有新技術就發生在我們周圍,我們能把握住嗎。

相關焦點

  • 下一次日食是什麼時候?我們能看得到嗎?
    日食只能發生在新月的階段,當月亮經過太陽和地球之間,它的影子落在地球表面,日食就發生了。日食的發生完全是天體力學和時間的一種僥倖。自從大約45億年前月球形成以來,它一直在逐漸遠離地球(大約每年4釐米)。現在月亮正處於完美的距離,使它在天空中看起來與天陽一樣大,因此它可以完全擋住太陽產生日全食。
  • 如果明天太陽爆炸的話!將會發生什麼?
    當然,在這一切發生之前,我們都會遠走高飛離開這裡,但是儘管如此,你能想像得到太陽在你眼前爆炸是一種什麼樣感覺嗎?那時我們會以超新星的名字來命名它,你可能會認為太陽爆炸將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見過最壯觀的焰火表演。但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什麼都看不到。
  • 宇宙中的黑洞如果發生爆炸,地球會受影響嗎?
    不過,我們可不要小看了這個「甜甜圈」的力量,黑洞的引力非常的強大,可以吸附任何靠近它的天體。但是為何我們人類整整花費了10餘年的時間才衝洗出黑洞的照片,真正意義上證實了黑洞不僅僅是一個想像呢?這就需要牽扯到黑洞與生俱來的「隱身術」了。在廣義相對論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引力場的作用很是強大,那麼時空就會發生扭曲,光也會發生相對應的扭曲,從而偏離了它原本的方向。
  • 如果核動力太空梭爆炸了,那麼會發生什麼?
    問:如果一架飛往火星的核動力太空梭在太空中爆炸了,會對地球產生哪些影響?在離地球多遠的位置爆炸後的核輻射才不會影響到地球?首先,我猜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真正的核裂變反應堆,因為像深空探測器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發生器是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將太空飛行器發射到火星的,而核聚變反應堆技術還不成熟。
  • 如果太陽明天就爆炸了,會發生什麼?後果讓人不堪設想
    如果太陽明天就爆炸?那顆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那顆給我們熱量和能量的超熱等離子球,還有那令人驚嘆的膚色……好吧,這是個定時炸彈。當然,在這一切發生之前,我們都已經離開很久了,但是,你能想像看到太陽在你眼前爆炸是什麼感覺嗎?有了「超新星」這樣的名字,你會認為太陽爆炸會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壯觀的煙花表演。但實際上,你可能什麼都看不到!
  • 如果將液氮倒入火山中,會怎樣?會結冰嗎?會發生爆炸嗎?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地球上最冷和最熱的物質混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情況呢?例如,把最冷的液體倒入火山口中,這種冷的液體比如液態氮,會發生什麼呢?裡面的熔巖會結冰嗎?或者反過來說,這種反應會引發一個巨大的爆炸嗎?或者會有一場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發生嗎?
  • 如果人類掌控了時空穿梭技術,我們能隨意穿越嗎?
    於是,我們就開會始思考:如果時間可以逆轉,那麼我們不就有機會可以改正自己的錯誤了嗎?對此,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就包括了穿梭時空。如果說,我們掌握了時間,那我們能夠進行時空旅行嗎?也就是說,那時的我們可以自由穿梭時空,即從現在回到過去,或者是穿梭到未來。
  • 如果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我們能用核武器摧毀它嗎?
    我們總是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即將撞向地球,人類唯一的希望就是使用核彈對它進行摧毀。經過電腦精確地計算分析,科學家確定了這顆小行星的軌道,最終人類發射了一枚核武器,將小行星炸成了灰燼,地球又一次被拯救。
  • 是爆炸還是?那太陽會發生爆炸嗎?
    我們依靠太陽使地球保持舒適的溫度,每天晚上我們上床睡覺的時候都相信第二天早上太陽會重新升起,陽光會照耀我們的每一天。然而,太陽不會永遠存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太陽會怎麼樣呢?它會爆炸嗎?它會在什麼時候爆炸?
  • 中國日全食時間表多少年一次 中國下一次日全食時間
    中國日全食時間表多少年一次 中國下一次日全食時間  一輩子可以看到幾次日全食?  日全食天象十分罕見,如果一個人待在一個地方不動,平均400年左右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但從全國範圍,或者說全球範圍來看,發生日全食的概率並不低。
  • 如果一枚核彈在一個大城市爆炸會發生什麼?
    世界正處於核戰爭的威脅之下,科學家做了一場模擬,揭示了如果一枚核彈在一個大城市爆炸,將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模擬出,如果核爆炸發生時,人們將會如何表現?在模擬「反烏託邦式」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模擬了一個在華盛頓特區核彈爆炸的情形。
  • 三體羅輯傳:什麼是技術爆炸?我們現在的科技是在爆炸增長嗎?
    如果沒有科技大爆炸就沒辦法絕對的推出黑暗森林法則。危機紀元中,智子鎖定人類科技,也是依靠了這個點。那科技大爆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人類歷史上的科技大爆炸可能是哪些事件?我們現在還生活在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嗎?
  • 三體羅輯傳:什麼是技術爆炸?我們現在的科技是在爆炸增長嗎?
    如果沒有科技大爆炸就沒辦法絕對的推出黑暗森林法則。危機紀元中,智子鎖定人類科技,也是依靠了這個點。那科技大爆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人類歷史上的科技大爆炸可能是哪些事件?我們現在還生活在科技大爆炸的時代嗎?三體中科技大爆炸指的是,弱小的文明的技術快速超越強大的文明。
  • 來自小行星的撞擊威脅越來越多,如果發生撞擊我們能夠阻止嗎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能「對地球產生撞擊威脅」的小行星被發現。原來,我們的地球一直存在被地球撞擊的可能,那麼當撞擊確定要發生的時候,我們人類現有的科技能力能夠阻止撞擊的發生嗎?2013年2月15,一道強光划過俄羅斯的天空,車里雅賓斯克州一聲巨響,一顆天外隕石墜落地面。
  • 下一次,我們不再演砸了!
    、坍臺隨時發生,請做好心理準備; 2、請嚴肅觀劇不許笑,除非忍不住; 3、笑出內傷,概不負責。」的路程……今天,我們是《演砸了》,明天我們是《演飛了》,後天我們是《環球最好》!
  • 下一次小冰河時期是啥時候?憑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等到開春,大家都以為會好轉的時候又發生了黑死病。歐洲人口銳減一半。我們現在對於農業再也不是當年的指望著老天爺賞飯吃,我們有控溫技術,有大棚技術等等抵禦天氣變化的科技。我們在冬天也能確保有各種各樣蔬菜水果出產,這樣的自信讓我們有著更充足的自信的面對小冰河時期來臨。
  • 如果一顆氫彈在一個厚度達10公裡的鐵球內爆炸,會發生什麼?
    火藥誕生之後,古時候的華夏文明可以說稱得上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只是可惜後來火藥技術傳入了歐洲,被歐洲的科學家經過更多的研究探索,超越了我們。火藥的威力無疑是巨大的,它的爆炸能夠開山裂石,能夠炸天普通的鐵質物體。可如果鐵質物體的厚度比較大的話,炸藥也是無能為力的。而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最強大的武器出現了,那就是核彈。
  • 乾燥劑真的會爆炸嗎? 不是所有的乾燥劑遇水都會發生爆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乾燥劑真的會爆炸嗎?不是所有的乾燥劑遇水都會發生爆炸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謠言之乾燥劑爆炸 謠言 近來, 有關食品乾燥劑爆炸導致孩子眼睛受傷或失明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裡頻頻轉發,有的內容稱:據央視新聞報導,一名5 歲男童因將零食包裡的小包幹燥劑拆開,   原標題:乾燥劑真的會爆炸嗎?
  • 如果發生爆炸,你怎麼活下來?
    所以如果在二維空間的某個點發生爆炸,那你就儘快往四周逃離,跑開就能躲避爆炸。三維空間發生爆炸三維空間是指由長寬高三個維度組成的空間,也就是目前我們能感知的空間。就像是一張被拉直的網,沒有物體落入時,它是類似於二維平面,但一旦乘載物體,就會受物體的重力作用向下凹陷,就形成了我們能看得見的三維空間。假如三維空間的某處地點發生爆炸了,那麼你只要逃離那個地方就行了。就如同我們發生災難時逃生一樣。
  • 在未來太陽會發生什麼?它會爆炸嗎?
    在未來太陽會發生什麼?它會爆炸嗎?會燃盡嗎?它會離地球更近嗎?會像流星一樣掉落嗎?這是一組奇妙的問題-我會嘗試回答每一個。我會先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然後往回解答。太陽會像流星一樣掉落嗎?Guisard在一年中任何一個晴朗的夜晚,如果你走到戶外看向天空,你最終都會看到一些隕落的星星(流星)。但是在一些夜晚,你可以一個小時看到十幾個,甚至幾百個。太陽在離地球越來越近嗎?地球沿著一個略微呈蛋狀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因此它有時候離太陽近些,有時候離太陽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