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最近這段時間,小行星頻頻造訪近地軌道,NASA更是證實3月和4月均有直徑超過300米的太空巖石飛掠地球,特別是4月29日的那顆直徑高達4100米的小行星,的確引發了我們的關注。但是2020年至今,我們仿佛忽略了一些已經墜落地球的太空隕石,它們在天空中形成明亮的「火球」,在墜落地面之前燃燒殆盡。前不久,一個巨大的火球照亮了德國的天空,這是怎麼回事呢?
自從35億年前第一批生命出現以來,小行星一直對地球上的生命構成威脅,其中最著名的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在地球上1.6億年的統治。時不時地,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太空巖石有多麼危險,前不久,一個明亮的「火球」在德國上空爆炸,甚至遠在荷蘭的居民都能看到。
國際流星組織(IMO)收到了超過200份來自北歐的目擊者報告,火球讓黑夜短暫地變成了白天。有些人很幸運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一輛汽車的行車記錄儀拍下了一段視頻片段,視頻片段顯示一個巨大的明亮「火球」幾乎垂直地落向地面,自從視頻片段被上傳到youtube上後,觀眾們紛紛表達了它們的猜測。
這一場景讓很多人回想到了2013年發生在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的小行星爆炸,這顆直徑僅有20米的太空巖石在空中發生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碎了周圍的玻璃,造成附近1000多人受傷,小行星專家預測其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10倍,可見小行星的威力有多大,而針對這顆太空巖石,目前還不知道其具體的尺寸,我會持續關注。
那麼為什麼小行星會在大氣層中爆炸呢?這是因為其速度和大氣層的阻力,一顆太空巖石墜落地球的時速可達數萬公裡,空氣會進入小行星的孔隙中,當速度達到空氣產生的推力大於巖石的凝固力時,小行星就發生了爆炸,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數千米的上空,所以不用擔心,它們對地面的威脅很小。
作者:仰望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