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西澳大利亞想要獨立?

2020-12-05 上遊新聞

西澳大利亞想要獨立建國!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幾日前的報導,西澳大利亞州人民希望自己的州像英國脫歐那樣「脫澳」,甚至提前自行確定了未來的總理、未來國歌的創作者以及國旗的樣式。

對於這種舉動,西澳州長嗤之以鼻,前外交部長也不以為意,畢竟類似行動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次都無疾而終,本次也大概率又是一場自嗨式鬧劇。

什麼是西澳

西澳大利亞州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州,佔了澳大利亞約1/3的土地面積,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國家分區,僅次於俄羅斯的薩哈共和國。

西澳大利亞州的規模極其巨大,簡直稱得上半個大陸不過大部分區域為荒漠,人口集中在西南沿海(底圖: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

西澳的開發要從19世紀一批罪犯的抵達說起。

1770年,英國宣布擁有澳洲主權;1778年,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雪梨,在此地升起英國國旗,澳洲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良港眾多、氣候溼潤的東南沿海與內陸差異巨大,早期的幾個殖民點如今都是澳洲海岸的關鍵城市(澳大利亞-雪梨-植物學灣,圖片:wikipedia@Cnes - Spot Image)

此時,美國正在進行獨立戰爭,而這間接促進了英國對澳洲的開發——此前的100多年間,英國一直將戰爭囚犯送往美國或加拿大的流放地。但在這個美國反英的戰爭時期,英國擔心送到加拿大或美國的囚犯會聯合美國來對付英國,因此英國在考慮另尋囚犯流放地,此後,澳大利亞便入了英國的法眼。

事實證明,無論嚴寒與酷暑,都難不倒久經考驗的英國囚犯,雖然倫敦的紳士老爺看不上這蠻荒土地(圖片:shutterstock@Alexander Gold)

(圖片:shutterstock@Zorro Stock Images)

在以新南威爾斯為中心的東南區域建立流放地後,19世紀初,英國又把目光瞄到了澳大利亞西部。這時,澳大利亞西部的三分之一都是無人居住的土地(當時叫紐荷蘭)。出於對法國會搶先一步宣稱佔領這片土地的擔心,以及擴大囚犯流放地的目的,新南威爾斯州(英屬)便派遣英國探險家埃德蒙·洛克耶少校以及23名罪犯,於1827年到澳洲西南部的喬治王灣建立了一個定居點。

雖然英國人先佔了澳洲大陸最好的一塊兒地,但對大部分區域仍然缺乏了解,而且暫時也沒人、沒時間去管內陸地區了,優先佔領大陸周邊的依據土地方為要務(圖片: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

喬治王灣所對應的就是歷史名城奧爾巴尼了(圖片:google map)

在後續對西部的探索過程中,天鵝河也被認為是個絕佳的殖民處。於是1829年5月2日,英國同意在在天鵝河設殖民地。

天鵝河對應的則是西澳大利亞首府珀斯了,真的是西澳寶地(圖片:shutterstock@Johnny Lye)

三年後,第一個喬治王灣定居點的控制權移交到了天鵝河殖民地,並被命名為奧爾巴尼;也是在這一年,天鵝河殖民地的人口達到1500人左右,名稱也正式變更為西澳大利亞。

直到西澳大利亞發現金礦之前,該地的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都相對遲緩。

當然,發現金礦的不止西澳大利亞,東澳大利亞也有,不過對於荒涼的西部,這個消息顯然更為重大

(1872年發現與新南威爾斯州的大塊兒黃金,底圖:shutterstock@travfoto )

1886年,西澳發現了金礦,刺激西澳開啟了經濟革新和自治運動,西澳的經濟開始起步;十年後,首府珀斯新港口的完工,以及一條名為「金礦區供水項目」的管道的修建,大大促進了西澳的發展——該管道1903年完工,每天能夠將23兆升的水運到西澳大利亞州的金礦區。(該工程至今仍在運行,為33000多個家庭、礦山、農場以及各企業的100000多人供水)。

礦業熱潮也帶動了內陸一眾礦業城鎮崛起(西澳大利亞-卡爾古利露天金礦,圖片:shutterstock@Inc)

經過20世紀的探索與發展,資源富裕的西澳如今形成了以礦產資源開採(鐵礦石、煤炭)為主,農牧業為輔(小麥等)的經濟發展結構,為澳洲的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西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地,礦產和能源出口佔據了澳洲出口量一半左右、總GDP產值的5%左右;該州的人均GDP也為全澳最高,為澳洲貢獻了巨額消費稅。

澳大利亞出口結構中,礦產品比例是壓倒性的,其次就是農產品,極少的人口坐擁一個大洲的資源,不富都難。

(2017年澳大利亞出口,圖片來自:wikipedia@OEC)

歷史上鬧的獨立

西澳鬧獨立遠非第一次了,自從1901年加入聯邦開始,分裂主義就時不時出來刷一番存在感。

在1930年大蕭條之前,西澳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小麥。然而,隨著經濟蕭條的來臨,小麥價格暴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首府珀斯的失業率都達到了30%。此時,分裂勢力趁機崛起,各種自治團體湧現,並利用人民對大蕭條的不滿發表獨立性和煽動性言論,要求獨立的呼聲一時甚囂塵上。

失業大軍匯聚在珀斯街頭要找領導談一談(圖片:wikipedia)

最終在1933年,西澳舉行了獨立公投活動。結果顯示,不僅首府珀斯有大量的獨立擁護者,整個州也是一樣——在237198名選民中,有68%的人對西澳獨立投贊成票。

1933年要求獨立的請願書(圖片:wikipedia)

但即便想獨立最後也沒有成功,當時的澳大利亞還屬於英國殖民地,英國政府拿出聯邦憲法,一下子就把這事兒否決了。憲法寫明:「(澳大利亞)同意在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王室下建立一個不可分割的聯邦。」

這起分離事件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團結在英國國王身邊的各殖民地領導人們,雖然各個都執掌一國,但咱們是不可分割的(圖片:wikipedia)

40年後,一位大企業家又發起了一場分裂運動。

朗格·漢考克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大亨,他在1974年時四處宣傳獨立思想,理由是他認為澳大利亞設置的貿易壁壘阻礙了該州主要的採礦業和小麥出口產,同時這兩個產業也並未獲得足夠的國家支持。

然而,當時西澳州的經濟正在快速增長,眾多基本設施建設工程也在火熱進行,處在前所未有的繁榮階段,所以他的求獨立聲音並未引起什麼波瀾。

搬一車賺一車,賺多賺少都能賺哪有時間考慮什麼政治議題(底圖:shutterstock@travfoto )

進入21世紀之後,西澳求獨立的呼聲達到高潮。

21世紀以來,澳洲靠資源繁榮(resource boom)的現實得到了更廣泛的認知,更加凸顯了富於資源的西澳對澳大利亞經濟的重要性,但西澳得到的國家資源仿佛難以匹配其對經濟做出的貢獻。

正如前西澳州總理在2008年演講所言,當時西澳貢獻了澳洲出口的35%,但得到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首都坎培拉的經濟增長上。另外該州佔有全國人口的10%左右,為國貢獻了超過10%的消費稅,但獲得的財政分配只有6%。而根據當年的預計,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到2020年時,西澳將只能獲得聯邦分配收入的5%。

西澳人民挖自己的礦,用自己的港口賺國外的錢,如果沒有聯邦政府收稅,可能日子過得還更好?(西澳大利亞-珀斯港,圖片:google map)

當國家利用某地的豐富資源發展經濟,而該地卻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功,分裂主義再度出現就很容易理解了。

因此在情況並無改觀的情況下,2017年9月時,西澳自由黨州會議通過了一份「脫離澳洲」的提案,提案要求建立一個委員會,評估西澳在大英國協內變成一個獨立的州的可能性,新的無黨派西澳大利亞分離運動正式開啟。

西澳大利亞這一眾港口城市雖然相距甚遠,但在出口致富這一點上是能達成共識的,單個港口的興衰也不取決於遠在東方的中央政府,只要有錢賺,為什麼一定要留在澳大利亞呢(底圖: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這次又是為什麼

有了這麼多次「前科」,西澳又想獨立也其實不足為奇,那麼這次又為什麼呢?

首先還是基本原因,西澳人有驕傲的底氣。西澳人口人均經濟貢獻達到了維多利亞州的31倍、新南威爾斯州的4倍,「有錢」讓西澳人「任性」起來,不願意和其餘地區的「窮人」分一杯羹。

其實澳大利亞已經是和美國、加拿大看齊了,但西澳大利亞要比澳大利亞人均再高出一截(圖片:google.com)

第二,西澳人還是認為自己對國家的貢獻和回報不成比例。西澳為澳大利亞其他地區創造了無數的出口收入和消費稅,但獲益過少。

從2006至2016年間,按人均計算,西澳州的居民每人為國家運轉貢獻了17299澳元(約合8.4萬元),相比之下,北領地的居民每人能得到166000澳元(約合80.7萬元)的補貼,並且除了西澳,只有新南威爾斯人是同樣為國家做貢獻的。這擱誰身上誰也不願意。

西澳人民仿佛被轉移支付了

當然,此次獨立運動的直接導火索還是疫情期間的邊境封鎖問題。

4月6日,為了遏制疫情發展,西澳對州際旅客關閉了邊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該州疫情得到很大改善,重新打開邊界也已經放在了日程。

但是,該州民眾對此決定並不樂意,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我們近幾周來已經重新回歸正常,經濟正在復甦,人們正重回工作崗位工作。我不想看到我們所有的辛苦白白浪費。」

每日郵報調查,超過一半人想要脫離澳洲

為了給「獨立運動」造勢,各家媒體也紛紛出動,貢獻了一波支持性質的神評論:「「西澳的鐵礦資源足以支撐一個全新礦產帝國!」「我們本來叫紐荷蘭,本來就跟澳大利亞沒有一分錢關係!」

這一從上個世紀延續至今的目標,如果實現了,恐怕珀斯會是最大贏家?(中間的天鵝是指珀斯天鵝河?圖片:wikipedia)

其實,根據西澳的資源優勢和經濟發展條件來看,假如西澳獨立,未必會比現在發展得差,甚至有可能比澳大利亞州富裕得多。

但即便如此,西澳獨立的可能性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還是很小,而這主要是受到兩個現實問題的牽制:一方面,一個主權國家將要建立自己的國防軍和外交部門,這需要資金和人才的投入,真的都自己搞起來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澳大利亞當局當然也會不遺餘力地阻攔任何形式的獨立。

有可能麼(底圖: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這兩個問題,任何一個解決起來都不容易。同時,現任西澳州的州長也並非西澳分裂的支持者,他還在多次呼籲民眾不要衝動,應當理性考慮問題。

民眾其實也未見得就真的不理性。和世界上的很多富裕地區一樣,民意所謂的獨立有時候未必真的意味著一個主權國家的分裂,而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當一個會哭的孩子,多爭取兩口奶瓶裡的奶。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西澳想獨立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西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最大和最富裕一個州,為何一直想獨立出去
    而現在要鬧獨立的,就是這個西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按這個領土看,佔整個澳大利亞的1/3,這也是兩三百萬平方公裡相當大。但是人口確實沒多少,可能就是有幾個人類聚點班的城市一樣,從建國之初,西澳大利亞人就有這個獨立的苗頭。
  • 想恢復與我國的貿易,澳大利亞一州鬧獨立,9成民眾希望「脫澳」
    近年來蘇格蘭想要通過獨立公投脫離英國統治的聲音在國際上是最強烈的,不過由於與英國政府在博弈中一直處於下風致使獨立行動雷聲大雨點小。儘管蘇格蘭「脫英」遙遙無期,卻給其他國家也想要獨立的地區起到了示範作用,包括曾經的殖民地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面臨分裂?西澳九成民眾支持獨立,莫裡森的考驗來了
    ,西澳民眾們想獨立出澳大利亞不是一天兩天,據調查顯示這次的調查中有90%的西澳民眾希望「永久關閉」邊境。 儘管大多數州都同意儘快開放邊境,但西澳不樂意,認為此舉可能導致疫情失控,此外財大氣粗的西澳洲並不需要通過解除邊境封鎖來改善當地的經濟狀況,坐擁鐵礦石資源的西澳洲在經濟上有足夠的底氣俯視澳大利亞其他幾個州。
  • 西澳大利亞要獨立,國旗、國歌與總理都選好了!
    近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反華比較急,這美國的狼狗的角色扮演的很是積極、主動。可是,近日,澳大利亞卻出麻煩了!西部澳大利亞即西澳,開始鬧獨立了!這次西澳鬧獨立,還不像美國的德克薩斯等州那樣就幾個人說說而已。整個西澳,九成的居民都贊成脫離澳大利亞獨立建國。甚至於,西澳連國旗、國歌和總理都選好了。那麼,為什麼西澳突然就要鬧獨立了呢?
  • 西澳要求獨立!澳大利亞政府則堅決不同意,這是怎麼一回事?
    到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六塊殖民地正式轉變為六個州,共同成立澳大利亞聯邦,並通過第一部憲法。在澳大利亞的六個聯邦州中,西澳大利亞州是面積最大的州,面積高達250萬平方公裡,佔到了澳大利亞總面積的1/3。
  • 非洲獨立運動50年後,西撒哈拉為何還沒有獨立
    彼時,非洲獨立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反殖民地的浪潮很快就刮到了西北非海岸。因此,西撒哈拉的獨立問題,從本質上說,從屬於戰後非殖民化運動的遺留問題,應屬於自決性公投,而非民主性公投。按照去殖民化的常態做法,西班牙撤出之後,西撒哈拉應獲得獨立,從國際法理論上說,西撒哈拉曾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有行使自決權的正當性,其自決權一直未能夠行使,但仍可繼續行使。
  • 非洲獨立運動50年後,西撒哈拉為何還沒有獨立?
    彼時,非洲獨立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反殖民地的浪潮很快就刮到了西北非海岸。  在非洲各國紛紛贏得獨立的時候,西撒哈拉的獨立之路卻顯得異常艱難。因為看上西撒哈拉這片土地的不是一個,而是三個國家。  西班牙並不想放棄對西撒哈拉的統治,但在非洲反殖民地的浪潮中,西班牙想要繼續保有對西撒哈拉的直接殖民統治顯得十分困難。
  • 澳大利亞會分裂嗎?
    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作者 | 酸奶沒泡沫來源 | 地球知識局西澳大利亞想要獨立建國!1 什麼是西澳西澳大利亞州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州,佔了澳大利亞約1/3的土地面積,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國家分區,僅次於俄羅斯的薩哈共和國。
  • 西澳也要求獨立!連總理和國歌都選好了!近 9 成西澳人同意
    作者:番茄編輯:沙司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關係一直都是很微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喜歡緊隨美國,模仿白宮,更是一度成為美國的"忠實小跟班",不惜與其他國家對立近階段,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下,澳大利亞也是30年來首次出現倒退,國內經濟大受影響。顯然澳方並不在意,這不,澳大利亞西部地區又想模仿加州獨立,在此區域出現鬧獨立現象,澳方也是各種危機不斷,世界各國也是把焦點轉移到這裡。西澳也要求獨立!連總理和國歌都選好了!
  • 西澳鬧獨立,蘇格蘭也鬧獨立,誰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西澳指的是西澳大利亞州,是澳大利亞的一部分;而蘇格蘭則是英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澳大利亞和英國有很深的歷史淵源,現在西澳和蘇格蘭又都在鬧獨立,這兩個國家看來在很多方面都驚人的相似。
  • 澳大利亞的由來,英國殖民之舉促成了大陸獨立?
    澳大利亞是是一個位於南半球中北部、東半球東部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全國整體屬於大洋洲,是大洋洲面積最大、南半球面積第二大和全球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國土囊括了整塊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及聖誕島等數個海外島嶼,國土總面積7692024平方公裡。
  • 西澳大利亞州長:為幫助修復中澳關係,我們什麼都能做
    來源:環球網澳大利亞《世紀報》12月2日文章,原題:麥高文:西澳將竭盡全力保持對華貿易關係 隨著澳大利亞與其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在越來越多的國際問題上陷入對峙,西澳大利亞州州長麥高文呼籲所有層面的澳企和個人都幫助修復澳中關係。
  • 旅遊:在西澳大利亞的可愛和不那麼可愛的野生動物的蹤跡
    在澳大利亞的狂野西部,即使從車窗上匆匆一瞥,也可以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野生動物。除了廣為人知的動物群,如寬吻海豚和遷徙的鯨鯊,你可以尋找溺愛海獅,支撐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叫。這裡只是澳大利亞最大州的一些鮮為人知的居民。
  • 「藍火球」划過澳大利亞夜空,顏色多次變化,專家不知道它是什麼
    「那到底是什麼?」在西澳大利亞一個煤礦中上夜班的圖爾頓突然聽到了老闆發出的驚呼,循聲望去,只見天空中划過了一個巨大的火球,這個火球呈現明亮的藍色,當他們想要將它拍攝下來的時候,卻錯過了最佳的時機。西澳大利亞夜空划過神秘火球根據《sciencealert 》科學報告指出,在西澳大利亞當地時間6月15日的凌晨,很多生活在西澳大利亞的「夜貓子」都看到了驚訝的一幕,其中來自於坎培拉一個觀測站的技術人員表示,自己看到了讓自己至今回憶起來仍然非常震驚的一幕,一顆綠色的大火球從天空中划過,幸運的是,他拍攝到了理想的視頻
  • 南澳澳大利亞海灣——西澳卡爾古利:一個人帶動一座城市
    壯觀的懸崖沿著澳大利亞海灣(Great Australian Bight),海灣之首(Head of the Bight)和西澳大利亞(West Australia)邊界延伸200公裡。它誕生6500萬年前澳大利亞從南極分離的時代,距海面高約60-120米,是受地質抬升影響的古老海床的遺蹟,抬眼望去,壯觀震憾。
  • 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Lorenzo Faraone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1月17日下午,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Lorenzo Faraone應邀在博逸樓401室作了題為「Optical MEMS Technologies for Infrared Spectroscopy, Sensing, and Imaging」的學術報告。
  • 澳大利亞西海岸發現海底怪圈
    澳大利亞西海岸發現海底怪圈(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對於不少科學家來說,深海底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也是吸引他們不停去探索的原動力。據外媒報導,海洋生態學家託德·邦德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做海洋生物調查時,在130米深的海底發現這些環狀圖案。邦德說:「到目前為止,只有一種魚會做這樣的圓圈,那就是白斑窄額魨」。
  • 在世界海洋主要寒流中「西澳大利亞寒流」,是不是最弱的一支?
    澳大利亞西海岸比如,我們對比位於南半球同緯度地區的三支寒流,一支是位於非洲大陸西岸的本格拉寒流,第二支是位於澳大利亞大陸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第三支是位於南美大陸西岸的秘魯寒流。我們發現澳大利亞大陸西側的陸地海岸線長度是最短的,其形成主要是由於西風漂流帶在地轉偏向力和陸地輪廓的影響而形成,沿澳大利亞西岸往北流動,大約在南緯20°左右就匯入了南赤道暖流,流動距離很短,遠遠短於本格拉寒流和秘魯寒流,所以西澳大利亞寒流的水溫比它們兩者要高4℃至6℃。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數百鯨魚集體擱淺,網友熱議:導航失靈...
    虎撲9月22日訊 9月21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當地居民發現270餘頭領航鯨擱淺淺海地帶。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澳大利亞數百鯨魚集體擱淺#】9月21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當地居民發現270餘頭領航鯨擱淺淺海地帶。
  • 西澳大利亞旅遊局在長沙設中國首個主題館 邀你慢遊
    西澳大利亞州中央島的粉色鹽湖——希利爾湖。它被人稱為「大自然的少女心」。西澳旅遊局 供圖市民在設於長沙的西澳大利亞主題館進行旅遊諮詢。7月6日上午,西澳大利亞州旅遊局設於長沙的西澳主題館開館,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參觀體驗。這是西澳旅遊局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主題館。西澳大利亞州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的州,囊括澳大利亞西部的廣闊地域,約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居住在首府珀斯。在那裡,淘金業是其規模最大的行業,全州東部幾乎全是沙漠,而西部是將近1.3萬公裡的原始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