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窄額魨?澳大利亞西海岸發現海底怪圈

2020-10-16 科普百分百

白斑窄額魨?澳大利亞西海岸發現海底怪圈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對於不少科學家來說,深海底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也是吸引他們不停去探索的原動力。據外媒報導,海洋生態學家託德·邦德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做海洋生物調查時,在130米深的海底發現這些環狀圖案。

邦德說:「到目前為止,只有一種魚會做這樣的圓圈,那就是白斑窄額魨」。但這種魚生活在日本海岸附近,澳大利亞海底這些圓圈是誰製造的仍然是個謎。

有一些不確切的說法是,雄性白斑窄額魨製造這種環狀圖案是為了求偶吸引雌性,當然也無法證實這是事實。

相關焦點

  • 澳洲西海岸130米海底,科學家發現麥田怪圈,可能是窄額魨製造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海底是一個非常豐富的世界,很多東西都是人類未知的,而近些年來,對於不少的科學家來說,深海之中的秘密也在逐步被人挖掘出來,但是並非都是所有人的發現都可以解釋出來,這也不停地吸引到了更多的科學家去探索。而根據外媒報導,海洋生態學就又在深海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在澳大利亞(澳洲)西海岸做海洋生物調查時,130米深的海底發現一些環狀圖案。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130米深海底發現水下「麥田怪圈」
    據外媒報導,海洋生態學家託德·邦德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做海洋生物調查時,在130米深的海底發現這些環狀圖案。邦德說:「到目前為止,只有一種魚會做這樣的圓圈,那就是白斑窄額魨」。但這種魚生活在日本海岸附近,澳大利亞海底這些圓圈是誰製造的仍然是個謎。
  • 神秘怪圈是外星人的傑作?殊不知是雄性窄額魨為求歡建造
    媒體報導的海底怪圈當地人稱這些神秘怪圈是由一種稱為窄額魨的雄性亞熱帶海水魚製造的,目的是為了吸引雌性前來交配,由於怪圈的形狀極其對稱和規整,不少人又將窄額魨稱為深藏海底的神秘建造師。窄額魨是窄額魨屬發現的第20種河魨,2015年,被《時代》雜誌評出為十大新物種之一。神秘巢穴早在1995年,就有潛水員在日本奄美大島附近的海底無意間發現了一種異常精緻、高度對稱的圓形圖案,這些圖案的直徑在兩米左右,造型非常形似麥田怪圈。人們一度感到疑惑,是誰在深邃的海底創造了這圖案?
  • 麥田怪圈出現在海底?澳洲西部深海的怪圈,科學家懷疑是它幹的
    據悉,在對澳大利亞西部的深海區域進行探索和樣本採集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海底的細沙中出現了很多神秘的圖案,它們的分布並不均勻,但與麥田怪圈一樣呈現出一種神秘的美感,似乎在傳遞某種信息。,它們並不常見,所以很少有人對其生活狀況和習性有深入的了解,目前的研究成果中,白斑窄額魨生活在日本東部沿海。
  • 澳洲深海出現神秘怪圈,與麥田怪圈極為相似,製造者到底是誰?
    大多數朋友都有聽過麥田怪圈,並且看過怪圈的圖案,但很少人聽過納斯卡線條。兩者相比最大的差異在於,納斯卡線條通常繪製的是某一種動物,例如貓、狗等等,而麥田怪圈所形成的圖案則更加神秘,因為它是由眾多幾何圖形合成的規則對稱圖形。那麼麥田怪圈是如何形成的呢?
  • 「麥田怪圈」不只出現在麥田,還出現在深海底,它真的只是騙局?
    從上個世紀開始,世界各地開始出現一種神秘的現象,它就是麥田怪圈。有人說它是藝術家的「地景藝術」,有人說它是某些人的惡作劇,有人說它是外星人的傑作,儘管各種說法層出不窮,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如果說陸地上的麥田怪圈只是一場人為騙局,那深海中發現的怪圈又該如何解釋?
  • "麥田怪圈"不只出現在麥田,還出現在深海底,它真的只是騙局?
    從上個世紀開始,世界各地開始出現一種神秘的現象,它就是麥田怪圈。有人說它是藝術家的「地景藝術」,有人說它是某些人的惡作劇,有人說它是外星人的傑作,儘管各種說法層出不窮,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如果說陸地上的麥田怪圈只是一場人為騙局,那深海中發現的怪圈又該如何解釋?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數百鯨魚集體擱淺,網友熱議:導航失靈...
    虎撲9月22日訊 9月21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當地居民發現270餘頭領航鯨擱淺淺海地帶。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澳大利亞數百鯨魚集體擱淺#】9月21日,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西海岸,當地居民發現270餘頭領航鯨擱淺淺海地帶。
  • 西海岸新區自由行 |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
    有孔蟲雕塑園全貌冬日的西海岸少了一份靈動西海岸新區有孔蟲雕塑園世界上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西海岸新區城市陽臺景區的有孔蟲雕塑園,集科學、藝術、海洋文化於一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多了一份靜謐、安然遠處蔚藍的海近處繽紛的步道還有星羅棋布的有孔蟲雕塑一切如夢似幻西海岸有孔蟲雕塑園由西海岸新區政府與中科院院士
  •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位置、美食、氣候、特點
    很多人努力學習遊泳、潛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喜歡那種自由自在遊弋的感覺,而且人類對神秘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好奇。  「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的三月,正是澳大利亞的夏季。這裡終年陽光普照,熱愛陽光、音樂、水上運動的人們,非來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莫屬,來到這裡,你會迫不及待地撲向那望不到盡頭的沙灘,潛入到海底去欣賞那片美。」
  • 太平洋發現海底裂縫 美海岸城市或下沉1.8米
    太平洋發現海底裂縫 美海岸城市或下沉1.8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篇論文指出,該校的地球物理學家對北太平洋進行了長期研究,發現安德富卡板塊正與一小塊地幔發生接觸,導致北太平洋斷層出現,一場潛在大地震正在積蓄能量。
  • 澳大利亞大堡礁旅遊最佳潛水點推薦
    海洋生物愛好者能在這裡發現各種不同類別的海葵魚、尖嘴魚、梭魚以及各種健壯的軟硬珊瑚。  這裡還有成群結隊的大眼鰺、藍紋鯛和摩西鱸魚,是微距攝影師鍾愛的攝影勝地。如果你在6月至7月期間來這裡潛水,還將有幸與小鬚鯨共遊,你還記得BBC大堡礁的紀錄片嗎?這裡,就像那樣的畫面!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發生大規模鯨魚擱淺 約三分之一已經死亡
    本文轉自【新華網】;原標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發生大規模鯨魚擱淺】新華社雪梨9月22日電(記者郭陽)約270頭領航鯨日前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附近擱淺。
  • 美國東海岸海底多處發現甲烷逸出
    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科學家們在一處意想不到的海底——美國東海岸大陸架與大西洋的交界處——發現了甲烷逸出產生的氣泡。這些甲烷正從北卡羅萊納州哈特拉斯角附近海底至少570個地點向外逸出。 雖然甲烷的逸出點分布廣泛,但研究人員估計,與全球每年釋放的甲烷總量相比,這部分從海底釋放出來的甲烷微不足道。
  • 二十多年,科學家終於解開了這些海底「神秘圓圈」的謎底
    ,因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人為的麥田怪圈。不只有陸地上出現的麥田怪圈讓人興趣盎然。在深不可測,佔據著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裡,更是有著令人慾罷不能的魅力,失落的文明遺蹟,美人魚,海怪等一直都是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好比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日本衝繩最西南邊一個偏僻島嶼處發現的巨大廢墟。究竟是古代失落文明遺蹟?
  • 澳大利亞海岸驚現「幽靈船」 - 浙江日報
    澳大利亞著名的大堡礁附近海域就出現了這麼一艘「幽靈」遊艇,遊艇的發動機還在運行,但艇上的人卻不見蹤影。  空無一人  英國《泰晤士報》20日報導,澳大利亞海岸警衛隊一架直升機18日下午巡邏時在昆士蘭州湯斯維爾以東80海裡(148公裡)的海域發現一艘漂浮著的雙體遊艇,遊艇前桅上的船帆破裂。直升機上的海岸警衛隊成員嘗試與遊艇取得聯繫,但是沒有得到回應。
  • 麥田怪圈?什麼是麥田怪圈?在中國的農田裡發現過麥田怪圈嗎?
    所謂的麥田怪圈(英文術語Crop Circle),是指在麥田或其它田地上,通過某種未知力量把麥田或者其他農作物平壓而形成非常&34;的未知幾何圖案。這種神秘而奇怪的未知現象被人們稱之為麥苗怪圈。這種怪圈現象在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出現過,比如歐洲,美國、南美、澳大利亞、亞洲等很多國家。
  • 海底麥田怪圈之謎,竟是河豚的傑作,怪圈還有如此大用途
    海底麥田怪圈之謎,竟是河豚的傑作,怪圈還有如此大用途河豚也叫氣泡魚,說起它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當受到威脅的時候,它就會把自己的肚子鼓起來,身上的刺就會豎起來 這樣就能保護自己了。說到河豚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它在海底傑作的麥田怪圈,拉近鏡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河豚渾身花紋很好看,在海水中不斷的左右張望,似乎在俯瞰什麼東西,鏡頭一轉河豚慢慢的放低自己的身子,緊貼海沙遊動,之前身後沙塵四起 河豚不斷的用自己的魚鰭撥動海沙。
  • 西澳大利亞深海發現迄今最長動物:管水母目,絲帶狀長47米
    澳大利亞《科學警報》近日報導,科學家在西澳大利亞沿海深處,發現了迄今為止有記錄以來最長動物。前不久,西澳大利亞博物館等單位的科學家們,在印度洋寧格羅海底峽谷4500米深處,通過機器人進行180個小時20次下潛,有了重大收穫。